第154章 升官了

(感謝SOLO筒子的打賞和評價票,順嘴說一句,誰規定生活流不能在主頻發表了?奇怪的觀念。)

徐灝很想見見朱棣身邊最主要的謀士姚廣孝,奈何道衍和尚自以爲是個神秘存在,神神叨叨的,整天藏在大慶壽寺裡。

如果徐灝想要出手對付朱棣的話,那第一個暗殺目標,毫無疑問就是道衍了。就算不對付朱棣,殺了姚廣孝的好處也不少,這會令徐灝的謀士地位直線上升,有很大機率成爲朱棣不可或缺的存在。

姚廣孝是位名人,出身江南望族,十七歲出家,和很多名士都有來往,在南方和京城名氣極大,而自從投靠了燕王府後,漸漸開始低調行事,逐漸被世人給遺忘,不過肯定瞞不住徐灝,答案簡單,誰讓朱棣身邊就這一位傳奇謀士呢?

現如今整個天下,確切清楚朱棣日後有問鼎皇位之人,只有區區三個。

一位是遠在京城的魏國公徐達,一位是姚廣孝,一位就是徐灝了,其他人都不過是在揣測而已。

姚廣孝就是憑藉最早鼓動朱棣當皇帝而被引爲心腹知己,算是朱棣唯一的朋友,這些年一直負責暗中籌謀相關事宜,連朱能張玉等心腹將領都不知曉王爺的雄心。

徐達是通過穿越而來的那位女子和以他多年來的觀人經驗,得出的結論,因出於對老朱同志的憤恨,不但沒有說出來,反而屢次暗中點撥於朱棣,爲他日後南下掃清障礙。

並且徐達爲了防止家族覆滅,針對兩個兒子的性格,分別予以教誨。如此徐輝祖對朝廷忠心耿耿,而徐增壽則和燕王府往來密切。

徐灝沒有想過暗害姚廣孝,就算他認爲殺了姚廣孝,或許就會改變歷史。可惜朱允炆實在令人無法信服,一位深宮裡長大的皇三代當了皇帝,滿腦子儒家那一套,只會加速明朝的墮落。

不見就不見吧,沒的被這位野心勃勃的大和尚看破了自己的無雙智慧,反過頭來想殺了自己。

徐灝此刻很傻很天真,他並不知道,道衍和尚已經認爲他是個潛在威脅,放任他返回京城。

京城徐家。

自從徐濟和王玄清成親後,夫婦倆如膠似漆恩愛無比,時時刻刻纏綿在一起。於是徐濟視以前的枕邊人爲無物,頓時激怒了幾個通房丫頭,奈何二乃奶佔着名分大義,只能暗自隱忍不發。

王玄清身爲侯府千金小姐,身嬌肉貴,自然也不爽她們的存在,礙於初嫁而來和目前孃家岌岌可危,一樣暫時選擇忍耐。

相比幾個地位無足輕重的通房丫頭,王玄清最忌恨之人竟然是遠在北平的徐灝,得不到人,就不想徐灝比她過的幸福。

朱巧巧對弟妹王玄清保持着大面上的友善,內心自是加以提防。誰讓徐濟乃是嫡出,王玄清是有資格爭奪大權的。

是以徐家最近暗流涌動,表面上則一派風平浪靜,不管是老太君還是三位太太,都很有默契的選擇作壁上觀。

內鬥固然令人厭惡和產生內耗,可話說回來,勝出之人就意味着各方面都很出色,掌管家族大權也會令各方信服,大家族裡自有大家族的生存法則。

再說女人間就喜歡爭來爭去的,哪怕你衣服你比我的好看,都能引起一出大戲呢。長輩們身爲過來人太明白新媳婦的心思了,不讓她們彼此間較量一番的話,肯定一輩子不甘心。

福壽居,老太君躺在軟榻上閉着眼假寐,最近因記掛徐淞而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牀前蕭氏低聲說道:“依媳婦暗中觀察,玄清那丫頭不像是心狠之人,行事還算得體,再說她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不該有什麼狠毒心腸。巧巧就更不用說了,處事雖狠辣無情卻心地磊落,就是未免太霸道了。”

好半響,老太君緩緩說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總之希望她們好自爲之吧,咱家不能再有那種惡毒心腸的賤人,如果誰敢暗中作祟的話,照老規矩辦。”

“是。”蕭氏心裡一顫,立時想起早年暗地裡治死的多位姨娘。

原來徐家一干庶出子弟的死非是無因,幾乎皆是死在姨娘們的手裡。其中手段五花八門,有藉助貓狗染上急病而死,有趁人不備推入池子裡而淹死,有挑唆爬上樹摔死的,有騎在馬上莫名其妙掉下來的,甚至還有出門遊玩失蹤了的。

事後這些女人都很快被徐慶堂秘密送交官府杖斃,以徐家在本地的勢力,很輕易就以各種藉口加以遮掩。

也是早年徐家驟然間大富大貴,人事混亂,都被富貴迷花了眼,徐家三兄弟又貪戀美色一個勁的收用美人,大多是些戰俘或教司坊的技女,可想而知這些歷盡苦楚的女人會是什麼心態?爲了爭寵等等緣由,動輒心生惡念下手狠辣無情,以至於連續生出許多禍事來,老太君當時對此措手不及。

後來立下家規,趕緊給三個兒子娶回來了三門媳婦,一起協助老太君整頓家風。就是這樣,後來還是無故夭折了兩個孫子,自此老太君立下嚴令,除了家生的丫鬟之外,絕不允許任何外頭的女人進家。

就因爲對當年事依然心有餘悸,是以老太君命蕭氏暗中監視兩位孫媳婦的一舉一動,想要摸清楚她們的人品。

一般來說,名門正娶的夫人心腸再狠大多也會有個底線,而家生子的丫鬟再狠也會有個顧忌,反正近十年來,徐家再沒有離奇暴斃之人了。

所謂宅鬥,鬥而不破也,人人都爲了個面子。正常人家誰會去鬥得你死我活?真當大明律是擺設不成?這和現代一樣,惡性案件永遠是少數。

老太君此舉除了一份擔心外,主要是爲了延綿後代,必須得摸清楚孫媳婦的爲人行事。

如今看來,朱巧巧是絕對不會放任丈夫娶小妾的了,對此老太君無話可說,只求長孫媳婦生下一兩個重孫子就好,哪怕一個也行。

既然徐汶夫婦是無法開枝散葉了,那麼長房的重任就要落在徐濟夫婦身上,看樣子王玄清的性子還算溫順,應該會和小妾們和平共處,則今後兒孫滿堂可以預期了。

“好了,你快去陪着三媳婦吧。”

老太君嘆了口氣,獨子下落不明,劉氏就像瘋了一樣,整日裡不是哭就是笑,變得瘋瘋癲癲,全家人都爲此憂心忡忡。

蕭氏起身忍不住怒道:“我這就給灝兒寫一封信,這麼多天了,他那邊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如果不找到他弟弟的話,一輩子別回來了。”

說完蕭氏怒氣衝衝的去了,鬧得老太君爲之苦笑,這關口你還不忘趁機誇耀下灝兒?全族人都在外頭四處苦苦尋覓,莫非灝兒有三頭六臂不成?唯有他能找到人?

不過一想到徐灝的種種不尋常之處,死馬當作活馬醫,老人家暗暗期盼徐灝能夠帶給她以驚喜。

一想到徐汶徐濟哥倆都待在家裡,老太君當即也怒道:“來人去知會大老爺,命他趕緊帶着倆兒子去找人,不把人給找到就別回來了。”

紫禁城,乾清宮。

朱元璋臉色陰沉,死死盯着手裡的奏摺,忽然冷笑道:“朕想念一干老臣了,今年冬宴當好生款待下。傳旨下去,在京有勳爵者都要請來,一個不能少了。”

當下自有傳旨太監躬身退下,又有公公進來跪在金磚上,“稟報聖上,駙馬都尉梅殷候見。”

“宣他進來。”朱元璋隨手扔掉奏摺,直起腰來。

很快梅殷恭恭敬敬的走進來,低着頭站在大殿中間。

朱元璋隨口問道:“含山她們倆最近過得如何?有沒有和駙馬拌嘴?”

梅殷一愣,搖頭道:“臣最近忙於聖上吩咐之事,並不知情。”

朱元璋皺眉道:“你身爲駙馬之首,豈能不操心下皇族家事?難道還用朕來提醒你嘛?這一點你遠遠不如朕的侍衛們,尤其是那徐灝,朕每次問他,就沒有他不知情的,即使不知情也會回答的令朕滿意。”

“臣知錯了,今後定當改過。”梅殷低着頭冷汗直冒,隨即疑惑的道:“爲何徐灝會到處打聽我皇族之事?臣認爲他居心叵測。”

朱元璋不以爲然的道:“他時常代燕王去宗人府理事,加上此子又是個有心的,行了行了。他身爲朕的侍衛,自然就是朕的耳目,打聽事也是職責所在。”

梅殷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一耳光,暗道怎麼就忘了這茬了?徐灝你不是喜歡打探他人隱私嗎?行,乾脆我祝你一臂之力。

當下梅殷正色說道:“回陛下,徐灝不免和燕王府走的過於頻繁,您又器重他,莫不如把他調到錦衣衛去,如此人盡其才。”

朱元璋微笑點頭,笑道:“不錯,你和朕可謂是不謀合一了。既然你提議了,那就命徐灝去錦衣衛做個鎮撫使吧。”

梅殷張大了嘴,不可置信的道:“陛下使不得,萬萬使不得。不說徐灝區區一個不入流的帶刀官,怎好越級提拔爲從四品的鎮撫使?何況如今錦衣衛從鎮撫使以上全都空置。他,他豈不是一去就相當於作了指揮使?再說徐灝尚未成人,臣認爲不妥。”

可惜朱元璋對此早有打算,頓時笑道:“誰說未成人就不能做官了?當年朕身邊有的是十幾歲就當上將軍的。再說近衛而已,算不上什麼正經官。不過你說的也對,你來舉薦一個指揮使好了。”

梅殷大喜過望,想都不想的說道:“那臣舉薦駙馬歐陽倫,請陛下斟酌。”

朱元璋心裡頓時大怒,他早已知曉張麟就是經歐陽倫攛掇,跑去暗殺徐灝的幕後真兇,這筆賬還沒算呢,歐陽倫和徐灝今後誰都別想好過了。

此時對於寄予厚望的梅殷當真失望透頂,不用想也知道梅殷這是打算利用歐陽倫來對付徐灝,由此可見,梅殷此人心胸狹窄,容不得人。

第903章 謀官第258章 家有禍害第1173章 先喜後悲第58章 韞玉第153章 朱玉英第472章 難堪第452章 一世長安第672章 對曲第1299章 美夢成真第973章 母親高見第215章 東方哥倫布第1298章 同歸於盡第1074章 刷聲望第559章 行兇第190章 爭遺產第832章 童年第1266章 紅雯第1286章 兼職第609章 科學第633章 舊例第799章 蠱惑第1301章 盡付東流第728章 孤兒寡母第1001章 又見沉河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1299章 美夢成真第676章 生病第1216章 混戰第467章 招供第815章 名士第937章 漢王洲第542章 英雄救美第337章 勝利第773章 腐儒第1194章 雅俗共賞第1112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第1263章 逛街第154章 升官了第645章 紅顏最耐秋第129章 釣魚第571章 我是你弟弟第341章 殺紀綱第1154章 討酒第683章 拼爹第199章 王氏進京第685章 狂放第567章 隱仙派第168章 狡兔一窟第658章 洗劫第468章 恩將仇報第995章 煙友第1253章 想不開了第552章 燈節第348章 返家第579章 醜事第575章 算打臉麼?第314章 踹營第642章 報應不爽第643章 並肩正室第745章 春花第1184章 遭竊第967章 兩個版本第722章 三叔三嬸第443章 偶遇第613章 長隨第539章 問梅閣第523章 御溝宰相第1038章 慶功宴第665章 奴隸第145章 徐淞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776章 百順千依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076章 春魂如煙鏡中語第340章 九拜之禮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461章 慎擇佳婿第1304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嗎?第1211章 西域風雲第1198章 文無第一第498章 假斯文第305章 蕩平第794章 漣漪小居第416章 煙花揚州第456章 破案第153章 朱玉英第979章 孰知廉恥?第909章 不可說第411章 尋釁滋事第451章 做賊第1006章 控訴第1267章 白雲芳裡第1197章 莫愁閣主第112章 真,兄弟倆第604章 天網恢恢第883章 新年快樂,給諸位爺請安第434章 誰爲王第321章 冰霜堡壘第752章 安東第279章 軍師
第903章 謀官第258章 家有禍害第1173章 先喜後悲第58章 韞玉第153章 朱玉英第472章 難堪第452章 一世長安第672章 對曲第1299章 美夢成真第973章 母親高見第215章 東方哥倫布第1298章 同歸於盡第1074章 刷聲望第559章 行兇第190章 爭遺產第832章 童年第1266章 紅雯第1286章 兼職第609章 科學第633章 舊例第799章 蠱惑第1301章 盡付東流第728章 孤兒寡母第1001章 又見沉河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1299章 美夢成真第676章 生病第1216章 混戰第467章 招供第815章 名士第937章 漢王洲第542章 英雄救美第337章 勝利第773章 腐儒第1194章 雅俗共賞第1112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第1263章 逛街第154章 升官了第645章 紅顏最耐秋第129章 釣魚第571章 我是你弟弟第341章 殺紀綱第1154章 討酒第683章 拼爹第199章 王氏進京第685章 狂放第567章 隱仙派第168章 狡兔一窟第658章 洗劫第468章 恩將仇報第995章 煙友第1253章 想不開了第552章 燈節第348章 返家第579章 醜事第575章 算打臉麼?第314章 踹營第642章 報應不爽第643章 並肩正室第745章 春花第1184章 遭竊第967章 兩個版本第722章 三叔三嬸第443章 偶遇第613章 長隨第539章 問梅閣第523章 御溝宰相第1038章 慶功宴第665章 奴隸第145章 徐淞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776章 百順千依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076章 春魂如煙鏡中語第340章 九拜之禮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461章 慎擇佳婿第1304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嗎?第1211章 西域風雲第1198章 文無第一第498章 假斯文第305章 蕩平第794章 漣漪小居第416章 煙花揚州第456章 破案第153章 朱玉英第979章 孰知廉恥?第909章 不可說第411章 尋釁滋事第451章 做賊第1006章 控訴第1267章 白雲芳裡第1197章 莫愁閣主第112章 真,兄弟倆第604章 天網恢恢第883章 新年快樂,給諸位爺請安第434章 誰爲王第321章 冰霜堡壘第752章 安東第279章 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