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

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

天幕上。

畫面似雄鷹般振翅高懸。

大唐的紅色疆域再次擴大版圖。

東起朝鮮半島,抵達日本海。

西臨裡海,佔有半個中亞,抵達阿拉伯。

南至越南橫山,越過北部灣,佔有半個越南,抵達中南半島。

而北部則越過貝加爾湖,佔有整個蒙古。

氤氳寶光自版圖上緩緩升起。

光芒交織,四個晶瑩剔透的大字漸漸浮現。

『永徽之治』

……

【李治登基之初的政策就是“蕭規曹隨”】

【重用太宗舊臣李𪟝、長孫無忌、褚遂良。】

【君臣上下照太宗時法令執行,頗有貞觀之治之遺風。】

……

天幕上。

少年俊秀的天子看着殿下衆臣笑語盈盈道:

“朕侍奉先帝時,見你們屢屢上書言事,終日不絕。”

“現在爲何無人上書呢?”

“莫非真的是天下無事?”

“從今往後,望衆卿仍要勤於進諫。”

“若無法當面奏聞,可隨時呈遞文本。”

……

【虛心納諫】

……

時光流轉變化。

但少年天子每日都來到太極殿上朝,風雨無阻。

……

【將李世民的三日一朝改爲一日一朝,勤勉執政。】

……

大秦。

“哼……”

喝着安神湯,就着救心丸。

嬴政眼皮一落移到身邊的竹簡上。

看樣子只不過是一個守成之君罷了。

沒什麼了不起的!

等寡人的贏世民出生……

……

大漢。

看着天幕裡勤勉聽諫的皇帝,劉邦神遊天外。

一個開闢江山的君王往往能夠受到後人更多的推崇。

因爲江山的打拼需要極大的智慧與才幹。

不過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啊。

如何將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很好的守護和鞏固下去,也是一名君王顯示其才能的主要渠道。

大唐震鑠古今,可別步了秦朝的後塵啊。

不過看樣子……這個皇帝還是蠻沉穩的?

劉邦摸着下巴。

但他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這小子……有點太平淡了吧?

……

大漢·文帝時期

確認過眼神,是同類的人。

劉恆突然來了興趣。

守成之君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完成的。

除了要求君王自身的人品素質修養極高之外,還要求君王對於治理國家有着一定的才能和手段。

劉恆打眼一瞧,就知道這人非善類。

不是南北朝那種非善類……那幫人不叫非善類,是非人類。

而是如自己一般,積蓄待發的隱忍之類。

……

【仁愛百姓。】

【公元650年二月,河東之地發生強烈的地震,五千餘人死於此次災難。】

【當年也正值全國各地自然災害頻繁的時期,旱地久旱而不雨,水澇災害久不停息】

【剛剛登基八個月就面對國家和百姓遭受如此深重的災難,李治並沒有選擇退縮,而是承擔起了一個帝王應有的擔當。】

【積極救災,免除三年賦稅。】 【並言:“朕初登大位,因政教不明,遂使晉州之地屢屢發生地震,這都是由朕賞罰失中、政道乖方所致。卿等宜各進封事,極言得失,以匡不逮。”】

……

大唐。

李世民看着眼前這個拿鼻孔看着衆人的小崽子,手心發癢。

“哼哼哈哈哈!大兄看到了吧!”

“永微之治!”

“虛心納諫!”

“勤勉朝政!”

“仁愛百姓!”

“你九弟厲害吧!”

小李治叉着腰,也不管衆人奇異的眼神。

反正這裡自己肯定是當不上皇帝了。

牛逼一會兒是一會兒!

此時不裝,更待何時!

至於說會不會捱打……

今天就是屁股開花了!

這個劍!

朕也要販!

“那叫徽。”

李承幹平和的笑着糾正道。

小李治叉着腰僵住了。

“那個不叫微嗎?”

長孫皇后掩嘴輕笑,對小李治身旁小兕子招手道:

“小兕子快到阿孃這裡來。”

小兕子看了看小李治,滿臉嫌棄。

“九兄好笨,小兕子要離你遠點,否則會變笨的。”

隨後撲到長孫皇后的懷裡。

小李治人都灰白了。

裝了嗎?如裝。

李世民看的好笑又好氣,同時心裡也有些許安慰。

這時的小兒子將事情挑明,這件事就不會成爲一根刺紮在兄弟二人之間。

而此時的承幹。

李世民微微看向自己的大兒子。

一臉溫潤之意的長子毫無半點成見。

全不像天幕裡的那種偏執陰狠。

他不知道自己給承幹都安排了些什麼,又使他都經歷了些什麼才變成那般模樣。

但現在……

朕絕不允許那些事情再次發生!

……

【公元651年,以長孫無忌爲首一衆大臣把奉敕修訂好的律、令、格、式的新版本奏報李治。】

【當年九月詔令向全國頒佈新法。】

【新法經過全面修訂,成爲唐代一系列法律當中最重要和影響最大的法律之一,稱爲《永徽律令》。】

【公元652年,李治大量招攬有學識的人,對唐律規定逐條進行解釋,最後由長孫無忌等人將律文和解釋編撰在一起,編成一部能用於法制教育的詳細的刑法官方註釋。】

【這部形式稍作變動的疏義,就是流傳至今的《唐律疏義》。】

【它在此後的幾百年裡,一直是刑法的權威性註疏。】

……

{《唐律疏義》是唐高宗秉承李世民遺訓,按照《貞觀律》的立法原則修訂的。}

{直至唐玄宗時期,百姓與官員仍然認爲《貞觀律》與《唐律疏義》是並行的。所以《唐律》實際上是定型於貞觀時期,而完善於永徽年間。}

{《貞觀律》和《永徽律疏》的制定和頒行是法律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並且影響遍及朝鮮、日本、越南等亞洲各國。}

{乃至在世界法律體系中也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爲獨樹一幟的一大法系。}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神色淡然的看着天幕。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高宗皇帝沒有太宗皇帝的野心勃勃,也沒有武則天的雄心壯志。

他有的只是一顆忠善淡泊的寧和之心。

如果沒有高宗皇帝的種種安定之舉,那麼就沒有後來的武則天。

也沒有現在的大唐盛世。

可高宗皇帝的功績,是繼承和發展了貞觀之治。

鞏固了太宗皇帝的功績,爲大唐走向巔峰與輝煌奠下基石。

畢竟……

擡手摸了兩下鬍鬚。

李隆基臉上浮現一抹嘲諷。

隋煬帝不就是那既野心勃勃又有雄心壯志的人嗎?

腳踏實地纔是最難的。

……

唐朝對李治與武則天的評價都是正向居多,直到五代和宋朝開始。

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477章 目標,南京!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339章 天不假年。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
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477章 目標,南京!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339章 天不假年。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