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

天幕上。

張居正伏地頓首,對着坐在上位的小皇帝涕淚道:

“先帝臨終親握臣手,囑以大事。”

“用是盟心自矢,臣雖才薄力孱,無能樹植鴻巨,以答殊眷。”

“但於國家之事,不論大小,不擇閒劇,凡力所能爲,分所當爲者,鹹願畢智竭力以圖之。”

“嫌怨有所弗避,勞瘁有所弗辭。”

“惟務程功集事,而不敢有一毫覬恩謀利之心!”

……

【張居正是親眼目睹嘉靖時期的混亂政局的。】

【隆慶二年就上過《陳六事疏》中所勾畫的新政主張。】

【隆慶帝倒是欣然接受,然而當時的元輔李春芳務以安靜稱帝意,不想有所作爲。】

【次輔陳以勤則不置可否。】

【這使張居正明白,只有在自己掌握大權後方可施展抱負。】

【萬曆元年(1573)六月,張居正提出“考成法”】

……

大漢·武帝時期

ωwш⊙ ttκa n⊙ co

“難怪……”

劉徹摸着鬍鬚輕聲道:

“歷代顧命大臣攻伐皆追究打擊對方朋黨,偏偏這人只點殺高拱而不大搞牽連。”

“他是想拿隆慶之政當墊腳石啊。”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備好紙墨等待抄寫。

天幕如此大張旗鼓的着墨此人,那他的變法改革一定是有所成效。

抄一抄,做做參考。

“只是這一段話怎麼這麼像《出師表》呢?”

……

【考成法規定,凡六部、都察院將各類章奏及聖旨,轉行給各該衙門,都事先酌量路程遠近、事情緩急,規定處理程期,並置立文簿存照,每月底予以註銷。】

【除通行章奏不必查考者之外,其他轉行覆勘、提問議處、催督查覈等公文,另造處理文冊兩本,註明公文內容提要及規定處理程限,一式二份,一份送六科註銷,一份送內閣查考。】

【六科據此逐一候查,下月陸續完銷。】

【上下半年各總結匯查一次,分類檢查簿內事件有無違限、未予註銷。】

【如有耽擱拖延,即開列上報,並下各衙門詰問,責令其講明原委。】

【次年春夏季再次通查上年未處理完的事件,秋冬二季也照此進行,直到查明完銷爲止。】

【如有不照此規定執行的衙門、官員,必加追究。】

【巡撫、巡按拖延耽擱,由六部舉報。】

【六部、都察院在註銷文冊時容隱欺蔽,由六科舉報。】

【六科繳本具奏時容隱欺蔽,由內閣舉報。】

【如此,月有考,歲有稽,使聲必中實,事可責成。】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考成系統:以內閣稽查六科,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撫、巡按,確立起一個健全的行政及公文運作系統。】

……

{請問諸君爲何稱之爲“考成法”?小生不解}

{字面意思來說就是考覈成績的法律,內閣制定工作任務,通過對六部和地方官員完成進度情況進行評級,優秀的可以升遷,不同的完成情況有對應的賞罰制度。}

{上班每天要打卡考勤,考勤就是考成法裡面的一個。}

{某種程度上已經比較接近現在的各類考覈制度了。}

{其實這個方法自己平常也可以用,不管要做什麼事,都事無鉅細的提前記錄,然後按照日期逐步完成。相信我,這東西很提升成就感。}

{其實就是臺賬,現在上面來檢查工作的時候首先看臺賬清單,沒臺賬清單拿出來,視爲什麼都沒做。}

{這種記事薄工作法的源頭髮明者就是張居正的考成法。}

……

大宋·哲宗時期

“妙啊!”

趙煦猛得站起身。

這是專門解決文恬武嬉政務懈怠的好方法啊!

每接手一件事,當事官員再不敢敷衍塞責。

疲疲沓沓的辦事作風就能有所改變。

究其因,是官員們害怕在考功溥上記下穢行劣跡,斷了晉升之路。

趙煦原本都不對大明報什麼希望了。

不成想,還真蹦出個對大宋病症的方子!

“妙啊!”

……

大明。

朱元璋悄悄的看了一眼馬皇后。

馬皇后一撇嘴,無奈道:

“不是吧?這你也要定爲祖制?”

朱元璋握拳咳嗽兩聲。

“那個,好政策就得延續下去嗎。”

馬皇后把手裡的南瓜子往老朱嘴裡一塞,沒好氣道:

“一天天改祖制改祖制!你給後人留點活路吧!”

“你怎知這考成法後面不會被投機取巧的官員利用,成爲謀升謀利的工具?”

朱元璋眉頭一豎就要發飆!

但又想到隆慶的天象,無奈長嘆作罷。

……

大明·嘉靖時期

單手托腮,目中精光爆射!

“呵……”

朱厚熜的嘴角浮現一絲冷然的笑意。

“那麼,代價是什麼呢?”

聽起來,這是一套很好的考覈制度。

但它的實質是一種變相對科道言路打壓。

六科言官擁有負責監督朝政的超然地位,品級雖然不高,卻可以封駁詔書,對皇帝的不合理決定行使否決權。

而御史則是皇帝的耳目,代替皇帝對朝廷的行政、司法、人事做全面監察。

wωw▲ttκǎ n▲¢O

考成法相當於借績效考覈之名取消了六科的言官和御史的獨立性。

他們的官路前途都被牢牢控制在內閣手裡,那也就被控制在內閣首輔的張居正手裡。

“你一人能壓住天下官員的非議嗎?”

朱厚熜覺得他壓不住。

這個壓不住不是制度的推行與否,而是能否一直保持下去。

他怎麼保證自己死後,皇帝能在一衆言官羣攻中不放棄此制。

“噠。”

朱厚熜緩緩起身。

殿門處的陽光照射下來。

壯闊的身影籠罩身後的皇位。

“此事,唯有朕能掌握!”

“考成法,朕定了!”

……

【衆所周知。大明帝制習慣於因循守舊,習慣於祖宗成法,對於革故鼎新十分反感。】

【在這種政治氛圍中,要進行改革,推行新政,阻力之大是可以想見的。】

【因此,萬曆新政從一開始就遭到猛烈的反抗。】

【但鑑於新政切中時弊,成效卓著,反對者難以抓住把柄,便從攻擊張居正個人品行、離間萬曆帝與張居正關係下手,以達到迫使張居正下臺、中斷新政的目的。】

【萬曆四年(1576)正月,御史劉臺彈劾張居正專擅威福,欺君罔上。】

【張居正大怒而向萬曆請辭,結果萬曆將劉臺下獄,廷杖一百,遠戍。】

【百官議論紛紛,張居正上疏辯解,改爲免杖爲民。】

【反對之聲一時絕跡。】

【但好景不長。】

【萬曆五年(1577)九月,張居正父親張文明去世的消息傳至京城。】

【對於一般人而言,老父的去世是家庭私事。然而對於張居正這樣衆目睽睽的元輔大臣而言,如何處理亡父的喪事,則蒙上了一層濃烈的政治色彩。】

【人言可畏,釀成了轟動一時的“奪情”風波。】

【已經平息的反對新政的聲浪重新出現。】

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578章 應州大捷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21章 劉恆的功績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
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578章 應州大捷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21章 劉恆的功績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