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第115章 《出師表》

第115章 《出師表》

天幕上,

盤在燈油內的燈捻偶爾噼啪作響。

斑駁的案几,一張白帛鋪陳於上。

案頭的燈火顫抖了一下,在白帛上盪漾出一個淺淺的人影。

鬢髮斑白的諸葛亮怔怔的看着那空無一字的白紙。

毛筆一直提於枯瘦的指間,不見動靜。

突地一陣微風吹過,燈苗劇烈晃動。

剎那間,

明暗閃爍的光亮,讓老人如夢中驚醒。

裹了裹披在身上的大氅。

將手中的筆舔滿墨汁。

白帛上,一筆一畫的三個墨色大字題於卷首。

《出師表》

隨後,筆若游龍!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筆鋒一停。

文字在燈火中熠熠生輝。

只餘孤獨之人獨自垂淚。

……

{初聽不知言何意,再讀亦是淚中人!}

{初中的時候只覺着這麼長還要背煩死了,現在再一回顧,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傷。}

{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

{我初中時根本看不懂,難的要死,現在再看,寫得太好了,字字真情,一片奇文!}

{出將入相,人臣之最也。武侯墓歷經1700多年未被盜掘,且歷朝歷代都有修繕,墓邊的桂花樹就是最好的證明。}

{諸葛亮::“飯菜在冰箱,吃的時候記得放微波爐熱熱。”這就是出師表辭藻不茂的原因。}

{出師表的語氣就像一個老父親要出遠門了,把所有的事情給兒子仔仔細細交代一遍。}

{畢竟那是亂世,他也不知道他這次出征能不能活着回來,龐統可就是被流箭射死的。}

……

大漢,

劉邦呂雉兩人俱都呆愣的看着天幕。

顫抖着手拿起酒壺,一飲而盡!

哪怕大片酒水灑落於身劉邦也毫不在意。

“忠貞之臣……這一顆老臣的殷殷忠心,揉碎了,碾爛了,印在這字字真切的表章上。”

“短短六百餘字,出現了十三次先帝。”

“可見諸葛亮與劉備的情分。”

“可惜啊……”

劉邦倒了倒空了的酒壺,煩躁的將它扔到一邊。

一旁的劉盈不知所措,而呂雉也是面色凝重。

“這劉禪恐怕不是個能成事的!”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長嘆一聲。

“這劉禪,恐非明主啊。”

一旁的衛子夫道:

“陛下何出此言?”

劉徹歪了歪身子,靠在軟榻上。

看着天幕裡的《出師表》神情複雜。

“皇后啊,你看這通篇的囑咐之意,可見這劉禪並非一個勵精圖治之人。”

衛子夫看了看那篇文章,開口道:

“陛下,這更像是長輩的叮囑,無關孩兒輩是否聰慧英明啊?”

劉徹搖搖頭,嘆口氣。

“你看這句,‘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衛子夫看了半天,看向劉徹。

“自高祖以來,宮爲天子之私,府爲丞相之公。”

“宮、府各有各的範圍,不能越界。”

“宮內有罪者,自有皇帝處理,有掖庭令對皇帝負責。”

“而宮外有罪者,則是由廷尉管轄,丞相負責,最後的結果則是呈報給皇帝批准。”

“而東漢,宦官執政,濫用皇權。”

“宮裡皇帝的權力越位到府裡。”

“這是法制混亂的弊端。”

劉徹看着那句話,緩緩道:

“諸葛亮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宮和府要有統一的賞罰之府,統一的賞罰之準。”

“立功要賞,有罪要罰,不管是宮裡的人還是宮外的人,都要‘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交給專門的賞罰之府來討論賞罰的處理決定,皇帝不要插手。”

“東漢末年,宮壓過府。現在,府要管宮。”

“宮府一體,其實就是把宮、府的賞罰大權統一到朝堂手裡。”

“但他爲什麼要這麼做?”

劉徹目露覆雜。

“原因只有一個。”

“劉禪難堪大任,如無限制,怕會重蹈宦官干政的覆轍。”

“…先帝…痛恨於桓、靈也……”

劉徹看着天幕裡的諸葛亮,眼神裡有不解、有疑惑、還有一絲欽佩。

“哪怕要擔一身權臣的罵名,也要完成劉備的遺志……”

“朕……”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反覆念着這篇奇文。

只感覺身上熱血沸騰!

他此時只有一個感覺!

衝進去!

帶領諸葛亮打飛曹魏!

不能讓老臣的一片忠心付之東流!

似乎感受到了劉秀的蓬勃戰意。

天上的天幕微不可查的抖了一下。

……

漢末·獻帝時期

“嗚嗚嗚!”

司馬懿正俯地痛哭。

曹操眯着眼睛看着痛哭的司馬懿。

“仲達,你哭什麼?”

我哭什麼?

天幕都說看到《出師表》不哭的是爲不忠了!

我再不哭這輩子都不用哭了! “嗚嗚嗚!魏王,臣實在是情難自禁!”

“諸葛孔明雖不明天數,倒行逆施。”

“但其對主公之忠心實乃至死不渝!”

“臣此哭,乃哭諸葛亮可爲臣師矣,教臣忠貞之道!”

曹操語氣一挑。

“哦?原來仲達此前不知爲臣盡忠之道嗎?”

司馬懿哭的更大聲了!

這時可不敢停啊,停了,腦袋就沒了。

也不能反駁,反駁腦袋就沒了。

不能表忠心,不然腦袋沒了。

果然,看到司馬懿沒片刻停頓之意,也不說話,就是一個勁兒的哭。

曹操狐疑起來。

難道是孤多心了?

“孤乃戲言爾,仲達莫要多心。”

繼續哭!

“我知仲達忠心,快快起來!”

可以起來默默哭了。

……

曹魏,

“伱怎麼不哭啊?”

司馬懿斜睨着司馬昭。

“啊?我該哭嗎?那爹你怎麼不哭啊?”

司馬昭直接反問回去。

“我心裡哭過了。”

“爹,我也一樣。”

……

季漢,

“孔明啊!是備對不住你!”

劉備拉着諸葛亮的手,痛哭着。

他知道,夷陵之戰肯定會傷了益州元氣。

但他不知道,這一戰的後果居然讓諸葛亮如此殫心竭慮。

當他看到天幕裡的那老人時,他都不敢認!

他更明白,諸葛亮爲什麼這麼急切的想要北伐。

一切都是因爲他啊!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諸葛亮看着痛哭流涕的劉備,輕聲道:

“亮得主公知遇之恩,唯盡忠矣!”

……

季漢·懷帝時期

劉禪看着天幕裡的諸葛亮,又偷偷看了眼身邊相父。

鬢角的白髮越來越多了。

額頭上的皺紋如同刀劃一般,越漸深刻。

如青松般挺直的腰已經彎曲。

原本清湛的目光,也有了一抹薄翳。

一陣莫大的驚慌涌上心頭。

相父老了?!

“相父,今年還要北伐嗎?”

諸葛亮看着有些不安的劉禪,認真的點點頭。

“陛下,前幾次北伐都因運糧不繼,導致功敗垂成。”

“這次,臣會在渭濱屯田。”

“且聯合東吳一同攻魏。”

“這一次,臣,定要克復中原。”

劉禪很想說一句能不能不要打了?

打仗會死很多人,骸骨丟棄在荒野間,也沒有人埋葬。

“那相父,記得常常來書。”

……

大明·永樂時期

“你怎麼不哭啊?”

躺在搖椅上的朱棣看着一旁細細品味着《出師表》的朱瞻基,開口道。

“啊?我該哭嗎?”

朱瞻基扭過頭看向朱棣,一臉迷茫。

朱棣搖了搖頭。

“你呀,照你爹差遠了。”

“信不信,要是你爹在這,他肯定是哭的最慘的那一個!”

朱瞻基想了想。

“爺爺,你確定不是我爹他累的感同身受所以才哭的嗎?”

朱棣嗤笑一聲。

“他感同身受,他感同個……誒,你等會?”

正要大放厥詞的朱棣突然感覺不對,斜睨着似乎一臉茫然的朱瞻基。

“你小子是不是拐着彎罵你爺爺我呢?”

“他感同身受諸葛亮?我感同誰?漢後主?”

朱棣捋了捋袖子,站起身。

“小崽子,你這是要倒反天罡啊!”

一旁的朱瞻基頓時慌了!連連後退,雙手擺個不停。

“爺爺!孫兒沒這意思啊!您想多了!”

朱棣眼睛一眯,右手叉腰,左手拍了拍自己胸膛。

“哦?你是說朕錯了?”

朱瞻基這一下真急了!

“不是!爺爺!這可是您起的頭!”

“哦!那還是朕錯了!”

“不是!我!您!哎呀……”

朱棣看着一臉自暴自棄樣子的朱瞻基,笑了一聲。

扶着椅子慢慢坐下。

“我就說你不如你爹吧。”

“想想你爹一開始會怎麼做,怎麼說。”

“傻小子。”

聽到這話,朱瞻基愣了一下,隨後深思着。

……

刨除主觀認知,只結合背景而看《出師表》第一次北伐的諸葛亮其實是有信心的。

(本章完)

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27章 帝國雙璧!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242.今晚八點無更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283.晚八沒更。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17章 漢惠帝劉盈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
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27章 帝國雙璧!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242.今晚八點無更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283.晚八沒更。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17章 漢惠帝劉盈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