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

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

大明·崇禎時期

自從看到從樑冀家裡變賣三十餘億錢後。

崇禎的眼睛就開始冒光!

等看到天幕裡讓“效仿漢武帝時”更是坐立難安。

“學漢武…學漢武…”

崇禎止住腳步,看着天幕。

“學漢武!”

……

大唐·宣宗時期

李忱搖了搖頭,

“學漢武帝,哪有那麼容易啊。”

“沒兵權,地方士族就敢聯合抗旨。”

“不動,還能徐徐圖之。”

“動了,命在旦夕。”

……

【公元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桓帝駕崩,桓帝的第三位皇后,竇妙臨朝問政。】

【漢桓帝有一堆女人,但只有女兒沒有兒子。】

【竇皇后之父竇武召見出身河間國宗室的侍御史,問河間國宗室中的誰比較賢明,侍御史推薦瞭解瀆亭侯劉宏。】

【竇武都妙商議後,派人前往河間國迎接劉宏登基。】

【公元168年正月二十日,劉宏隨迎駕隊伍抵達雒陽城外夏門萬壽亭,由竇武率文武百官迎接。】

【次日,十二歲的劉宏繼位,改年號建寧,以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及司徒胡廣三人共參錄尚書事。】

……

炎漢·桓帝時期

劉志握着手裡那一青一紅的兩枚丹藥,看着那附贈的說明書。

雲華赤火丹:

於朔日,女子服青丸,男子服紅丸。

隨後齋戒至望日,兩人同房。

必生兒子!

劉志一臉鐵青。

朕能生兒子!

只是那幾個兒子都被梁氏毒婦害死了!

朕能生兒子!!!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洛陽·長樂宮

幾位宦官看着一份上書,面色難看。

“宮裡的宦官有放恣爲非的,自是該治罪懲辦,但我們犯了什麼罪?他們竟要將我們全都滿門抄斬!”

“不要說了!先下手爲強!”

……

【公元168年八月,有“一世之宗”美名的文人領袖陳蕃,與外戚竇武商議剷除宦官。】

【同年九月,事情泄露,宦官王甫、曹節等,衆宦官歃血爲盟,當晚發動政變。史稱“九月辛亥政變”。】

【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變勝利,竇武、陳蕃等人均被滅族,未被處死的族人則流放到交州。竇太后則被遷徙到南宮雲臺居住。】

……

大漢,

“嘖嘖,一羣宦官就能發動政變!”

“這皇帝的權力被架空,太后也被架空了?”

劉邦環抱雙手於胸前,看着天幕一臉不屑。

一旁的呂雉平靜道:

“不一定是被架空。”

劉邦一挑眉,屁股往呂雉那挪了挪。

“何解?”

呂雉斜睨了一眼劉邦,也往外挪了挪,隨後無視劉邦那黑臉,淡淡道:

“八月合謀,九月還沒成事。”

“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兩人去奏請太后決斷,但太后優柔寡斷,而兩人也都不是剛節果斷之人。事情就這麼一拖再拖。”

“既然外臣的合謀能被宦官知道,這說明外臣行事也不密。”

“決無斷,事不密,還想成大事嗎?”

“宦官身在內朝,行事本就方便。”

“皇帝又年幼,大可借外臣謀反的名頭恐嚇皇帝,然後一切事情自有他們辦理。”

“所以,與其說權力被架空,不如說是這些蠢人鬥不過宦官。”

……

天幕上,

年輕的皇帝坐在高位之上,目光好奇的打量的殿下衆臣。 皇帝的身邊也不再是陪同在側的太后。

而是一羣宦官於兩側拱衛着。

畫面一轉,

一位宦官跪在皇帝面前,雙手舉着一本奏章。

皇帝興致勃勃的拿起奏章打開觀看。

“諸鉤黨者?曹長秋這鉤黨是什麼意思?”

劉宏疑惑的問向身邊宦官。

宦官微微躬身,恭敬的回答道:

“回陛下,鉤黨就是黨人。”

劉宏轉回頭看着奏章,點點頭。

“哦…黨人……”

“那黨人犯了什麼錯?非殺不可?”

宦官目露詫異,但表情不變道:

“互相吹捧,圖謀不軌。”

“不軌?不軌是幹什麼?”

“……就是要奪陛下的江山!”

劉宏一聽頓時驚異不已。

“什麼!?居然是如此惡人!”

隨後拿起筆,毫不猶豫的在展開的奏摺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可”!

……

【公元169年十月,大長秋曹節指使有司彈劾“諸鉤黨者,故司空虞放及李膺、杜密、朱寓、荀翌、翟超、劉儒、範滂等,請下州郡考治。”】

【十三歲的劉宏聽信片面之詞,同意了這道抓人的詔令。】

【於是第二次“黨錮之禍”掀起。】

【而這一次牽連之廣,枉死之多遠不是第一次能相比的。】

【因宦官的專橫跋扈讓百姓深受其害,所以百姓對被宦官陷害的黨人都深感同情,於是紛紛藏匿逃竄的黨人然後將他們轉送出城。】

……

天幕上,

寬闊的縣城內人煙稀少,

家家戶戶房門緊閉,偶有幾人匆匆走過。

黃褐色的土地上,總有幾處黑色的斑漬。

鏡頭順着斑跡來到一處寬闊的場地門口,

門口上橫着一塊木牌,上面寫着“市”

而“市”內,

沒有熱鬧的攤販吆喝聲。

沒有人來人往的喧譁聲。

有的只是一片一片無首的屍身。

……

【百姓們都甘願冒着傾家蕩產遭誅殺的危險來幫助黨人。】

【被發現藏匿黨人的百姓之家盡被斬首,其親戚宗族也盡遭誅殺,又因互相牽扯,關入監牢的成千成萬,許多郡縣因此變得路斷人稀,一片慘象。】

……

大漢·文帝時期

“騰!”

劉恆猛的站起身,帶翻了案几,摔碎了茶盞。

但殿內三人都沒注意到地面上的一片狼藉,只是難以置信的看着天幕上那一片慘景。

劉恆氣得渾身發抖。

“好一個宦官!好一個宦官!”

聽到皇帝怒氣勃生的話語,殿中的內侍們都感到脖子一涼。

一旁的竇漪房看着天幕,驚愕的喃喃自語。

“這豈不是要……官逼民反?”

……

炎漢·順帝時期

劉保顫抖的手指指着天幕,

“都十三了!還能蠢成這樣!”

“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嗎?!”

“宦官的權勢竟大到如此地步?”

“不行!朕不能開這個頭!”

……

{孔融就是這個時候出名的。}

{孔融不是讓梨財讓他出名的嗎?}

{讓啥梨啊讓梨,哪部正史都沒說讓梨這事,真讓他出名的就是被通緝的黨人來投奔他哥,他哥不在家,然後他就藏匿黨人。}

{後來被發現蹤跡,孔融他哥就讓黨人趕緊跑,而孔家兄弟就被抓進了大牢。到了該誰抵罪的時候,孔融就主動要求替他哥抵罪。}

{這纔是讓他名聲大噪的事。}

{那孔融讓梨?}

{就像華盛頓的櫻桃樹一樣,都是編的。只不過孔融讓梨編的早罷了,早到三字經之前。}

桓帝有點冤枉,靈帝那是半分沒有。

(本章完)

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38章 南園遺愛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573章 買定離手!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708章 賤民脫籍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689章 平定三藩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732章 文字獄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477章 目標,南京!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
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38章 南園遺愛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573章 買定離手!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708章 賤民脫籍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689章 平定三藩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732章 文字獄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477章 目標,南京!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