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

第136章 太康之治

【公元268年,司馬炎頒佈實施《泰始律》首部儒家化的法典。】

【《泰始律》比前代律令內容有所放寬。它“減梟、斬、族誅、從坐之條”,對女子的判處也有從輕從寬的用意。】

【公元279年到280年,晉滅東吳,天下一統。】

【平定江南後,下令罷減州郡所領軍隊,少數邊郡雖仍有軍隊,但也被大大削減,諸王國軍隊成爲地方主要的軍隊。】

……

大漢·武帝時期

躺着軟榻上的劉徹面色很臭。

原來你叫晉朝啊!

東晉是你家的唄!

你得爛成什麼樣才能讓胡人入主中原!?

呸!

懶得看伱!

劉徹猛的一扭,屁股衝着天幕。

睡覺!

一旁的衛子夫和霍去病面面相覷。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揉揉眼睛,確定不是自己眼花!

收兵權是你這麼個收法的嗎?

爲了收州郡的兵權,讓諸侯軍政地方?

你這比王莽還復古啊!

地方+軍政+諸侯=邦國

這是統一啊還是春秋啊?

……

【公元280年,由於數十年的戰亂,中原地區的人口從漢桓帝時期五千多萬人,銳減到一千多萬人。】

【爲此,晉武帝決定增加中原地區的人口。】

【下令十七歲的女孩一定要出嫁,否則由官府代找婆家。】

【蜀漢滅亡後,招募蜀人到中原,應召者由國家供給口糧兩年,免除徭役二十年。】

【滅吳後,又規定吳國將吏北來者,免徭役十年,百工和百姓免徭役二十年。】

【隨即,晉武帝又頒行戶調製,包括佔田制、戶調製和品官佔田蔭客制。】

【佔田,一家之內,男子佔田七十畝,女子佔田三十畝。】

【課田,由地方官員按照本地的丁數規定出一個墾田的面積。】

【每個丁男課田五十畝,次丁男(十三至十六歲的男子)減半(二十五畝),丁女二十畝。】

【戶調製,丁男之戶,每年調絹三匹,綿三斤,丁女或次丁男爲戶者折半交納。】

【品官佔田蔭客制,讓官吏可以按官品高低佔有土地從十頃到五十頃。】

【佔有佃客從一戶至十五戶。】

【佔有衣食客一人到三人。】

【此外,還可以按官品高低庇廕親屬作自己的依附農民,“多者九族,少者三世”,沒有數量限制。】

【簡單講,戶調製就是王莽的“王田制”和曹操的“屯田制”的綜合體。】

【戶調製的頒行,使得晉初人口開始增長,經濟呈現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

……

大唐,

“呵,太康之治。”

“司馬炎想的很好。”

李世民翻着一本書,低頭對李承幹說道:

“廢除屯田制,實行佔田課田制。”

“佔田能讓屯田民有了土地佔有權,課田則使流民有了土地。”

“而戶調製的賦稅制則規定丁男之戶每年繳絹三匹、綿三斤,丁女和次丁男之戶減半。”

“這種稅賦使得百姓可以省卻拿自己生產的綿、絹拿到市場去賣,以換取繳納口錢、算賦所需錢幣之煩。”

“又可避免商人壓低綿絹價格以牟取暴利的剝削。”

“還減少了像漢代那樣不斷向農民“調租米”、“調鹽鐵”、“調役”、“調馬”、“調縑素”及“調賦錢”等等“橫調”的額外兼賦。”

李承幹聽得有點懵。

這不都是好事嗎?

“阿耶,這…沒問題啊?”

李世民將找到的一頁擺在李承乾麪前。

李承幹看着那一頁。

“但最後,他規定各級官吏有權蔭族蔭客。” “也就是說,官吏不但自身可以免除徭役,而且有蔭親族的權利,都可以不服役。”

李承幹一開始沒明白,但轉瞬間就明白了!

擡頭看着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阿耶!士人變成士族了?!”

李世民眯着眼睛看着天幕。

“是啊,各級貴族、官僚,人人都可以享有蔭族蔭客的權利,只是多少的問題罷了。”

“官做得越大,享有的特權就越多,而當時能做大官的人都是門閥貴族。”

“蔭族蔭客制是在經濟上確定了門閥貴族的特權。”

“並且,不但現任各級官吏享有蔭族蔭客的權利,連世代爲官之人的子孫也可以享有這一權利,從此,士人就變成士族了。”

“到後來,士人自己做不做官並不要緊了,只要自己的祖宗是士人便可以享有同樣的權力。”

“那,怎樣證明誰是士人、誰不是士人呢?”

李承幹看着笑眯眯的李世民,艱難道:

“九品中正制,被中正評爲二品者是士人,評爲二品以下者便不是士人。”

“那九品中正制的評判權力又在誰手中呢?”

李承幹只感覺天上一片暗沉。

好似有一龐然大物壓在頭頂上,讓他一時喘不過氣來。

李世民看着一臉蒼白的李承幹,拍拍他肩膀。

“你的路還很長啊。”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洛陽宮內,

兩隻羊拉着一輛車輦在昭昭華貴的皇宮內四處行駛着。

羊車突然停止不動。

躺在車輦上的司馬炎看了一眼。

那領頭羊正停在一位女官身邊。

司馬炎二話不說,走下車輦抱起女官,徑直向不遠處的雲亭走去。

……

【在天下一統,馬放南山,經濟繁榮之後】

【司馬炎開始懈怠朝政,荒淫奢縱。】

【《晉書·后妃傳》稱:“多內寵,平吳後,復納吳王孫皓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並寵者甚衆,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使宴寢。”】

【公卿貴族也跟着競富爭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飯用一萬錢,還“無處下箸”。】

【他的兒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異,一天膳費二萬錢。】

【晉武帝的母舅王愷,與當時首富石崇比賽炫耀財富,爭誇豪麗。】

……

大隋,

“哈哈哈哈!奇思妙想!好啊!”

楊廣看着天幕裡的羊車大笑着。

“不錯,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其餘無不可!”

……

【公元290年三月五日,司馬炎病重,國丈楊駿親自在其左右伺候,趁機隨意撤換公卿,提拔自己的心腹。】

【司馬炎病情稍有好轉,見楊駿所用之人不當,於是給中書下詔,召汝南王司馬亮與楊駿共同輔助王室。】

【楊駿恐失權柄,從中書那裡借詔書看,並把詔書藏起來。】

【四月十二日。司馬炎病危,皇后楊芷奏請讓楊駿輔政,司馬炎點頭同意。】

【於是楊皇后便召中書監華廙與中書令何劭,口頭傳達司馬炎的旨意,作遺詔。遺詔寫成後,楊芷與華廙、何劭共同呈給司馬炎,司馬炎看了以後不說話。

【四月二十日,於含章殿逝世,年五十五歲,葬於峻陽陵。】

司馬炎屬於前明後暗。

掃除主觀因素,算是個守成之君。

(本章完)

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359章 澶淵之盟!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751章 茶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578章 應州大捷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748章 道光皇帝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689章 平定三藩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359章 澶淵之盟!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
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359章 澶淵之盟!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751章 茶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578章 應州大捷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748章 道光皇帝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689章 平定三藩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359章 澶淵之盟!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