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天不假年。

第339章 天不假年。

天幕上。

汴梁宮內。

身穿常服的郭榮意氣風發的看着殿下羣臣。

羣臣肅穆俯首,聆聽上位詔令。

“詔:文資官、翰林學士兩省官內。”

“有曾歷藩郡、賓職、州縣官者,令各舉可堪爲縣令、錄事參軍者一人。”

“務在強明清慎,公平勤恪。”

“其中有已曾任令、錄者,亦許稱舉,並當擢用。”

“不拘選限資敘,雖姻族近親,亦無妨嫌,舉主只須舉狀具言。”

“然,若任官內貪濁不公,懦弱不理,或職務廢闕,或處斷乖違。”

“並量事狀重輕,連坐舉主。”

殿內衆人愣了一瞬,隨之眉角上揚。

剛想山呼,還聽一言未畢。

“應,內外文武臣僚。”

“今後或有所見所聞,並許上章論諫。”

“朕躬之有闕失,得以盡言。”

“時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隱。”

“只求名實,不尚虛華。”

“不苟素工文,但直書其事。”

話音剛落!

山呼萬歲之聲震天動地!

……

【公元955年二月,周世宗下了一道詔書,史稱《求言詔》】

【令羣臣不必有任何顧慮,暢快地分析大周的過去和未來,講述得失之道。】

【王樸遂上《平邊策》,定天下大勢。】

……

天幕上,

《平邊策》緩緩展開。

先下江淮,次下江南。

再下荊湖、南漢;

再下巴蜀,爾後北向幽燕。

最後下河東劉氏。

……

大漢·文帝時期

“這就是施仁政的好處了。”

劉恆擊掌而嘆。

“先是強加命令,使官員各舉賢才以表明自己改革的決心。”

“再頒詔內外,可隨意上章,直評爲政得失。”

“這是昭告世人,他欲清明政,治天下!”

“你要多向他學習。”

劉啓平靜的要死。

但凡出現個不錯的人就讓我學。

我學的過來嗎!

……

大漢·景帝時期

“你要多向他學習。”

劉啓抱着大胖兒子嚴肅道:

“你看看,他不但爲人謙遜謹慎、待人真誠。”

“還能聞官吏之優劣,以廣聽聞!”

“你待人以誠,別人也以誠待你。”

“這不就出了《平邊策》嗎?你看看寫的多好!”

小劉徹翻了白眼。

笑死本太子了。

我!

老劉家!

劉家天子!

待人以誠?!

阿父你喝多了吧?

用人以誠還差不多。

“阿父你看得懂啊!它好在哪裡呀?”

“徹兒不懂啊!”

抓了抓髮髻,小劉徹開始給自家老爹找不順暢。

劉啓臉一黑。

這小兔崽子就是故意的!

用屁股想也知道,這豎子一定又在周亞夫那裡等着朕呢!

“伱都七歲了!居然連這個都看不懂!”

“去抄《左傳》一遍!”

把小劉徹放在牀榻上,劉啓揮了揮手。

小劉徹覷着劉啓,汲踏着腳往外走。

老人家以勢壓人!不講武德!

……

季漢·(三興大漢時間線)

看着那一篇雄文,曹操的老毛病又犯了。

“規劃分明、指揮若定。”

“神峻氣勁、有謀能斷。”

“觀此氣概,五代雄文,無出其右者!”

“且這等底定中原的規劃,竟不下孔明的《隆中對》!”

“真乃大才也!”

劉備斜睨着曹操。

孔明也是你能叫的?

“曹將軍,應稱軍師中郎將。”

曹操聞言一笑,舉杯遙敬道:

“孔明!啊不!……軍師中郎將,是孟德孟浪了,某自罰三杯!”

劉備目光不善。

混蛋!你就是故意的!

……

【唐末以來,佛教發展迅速,僧人坐享免役免賦待遇,大量的勞動人口和土地流入寺院。】

【周世宗當政時,境內存在三萬三千零五十四座寺廟。】

【後周有九十州,平均每州有寺廟三百多。】

【公元955年五月,周世宗下詔“非敕賜寺額者皆廢之”】

【廢除諸道州府縣鎮的一切未經朝廷特許的寺院,並嚴格控制出家和授戒。】

【將“妄稱變現還魂坐化、聖水聖燈妖幻”】

【“捨身、燒臂、煉指、釘截手足、帶鈴掛燈”等迷信一律禁止。】

【下令,凡出家者必須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同意,並且要考試背誦經文一百紙,或讀得經文五百紙纔可出家。凡是沒有經過考試就出家的,一律不承認其僧尼地位。】

【下令將寺院的銅佛像收歸官府,用以鑄造錢幣。以同等物價的物品交換,不交者,五斤之上斬首。】

【這一年,共廢除寺院三萬多所,還俗僧尼多達六萬一千二百人。】

……

天幕上。

“陛下此行,恐遭佛祖怪罪啊。”

郭榮看着眼前有忐忑不安、有難掩氣憤、有喜笑顏開的衆臣相,推心置腹道:

“卿等勿以朕毀佛而有疑慮。”

“佛者,以善道教化士庶。”

“假如志於行善,就是信奉佛陀。”

“那些銅像哪是什麼佛呢?”

“且佛義在於利人,即使是頭、目都可佈施給需要的人。”

“倘若朕的身體可用來普濟百姓,朕也絕不會有所吝惜!”

……

{這話說的,聖君之言吶!}

{就衝這番言論,柴榮絕對是五代以來這些人裡最有遠見卓識的了!}

{說起來,周世宗爲了解決銅錢缺乏,還專門派人到朝鮮採購原銅,但遠水不解近渴。}

{打擊佛教,既有利於避免社會資源的浪費,又解決了銅錢問題,堪稱是一舉兩得。}

{真可惜啊,如果柴榮沒有身染重病早死,會不會是另一個河清海晏的盛唐?}

{歷史的纏綿悠長就在於給後人無限的假設卻永遠無法證明。}

……

後周。

大營之內一片寂靜。

陛下……早死?

“噗通!”

有人受不住打擊,一屁股坐在地上。

有人眼眶瞬間通紅。

郭榮心下慌亂但仍面不改色。

望見衆人失態的模樣,心下有幾分感動但又生起一絲決絕!

“衆卿。”

衆人望向郭榮,就見皇帝雙目通紅道:

“天幕已定,朕想必是不長久了。”

“陛下!”

擡手一止,郭榮略帶幾分悲慼道:

“但朕不能放心百姓,放心幽州子民。”

“這些年,朕於宮中吃美味佳餚,對士庶無功卻坐享祿位,很是慚愧。”

“朕既不能自己種地吃飯,就只有親身去冒飛矢流石的危險去爲民除害!”

“衆卿,這是朕最後的心願了。”

“望諸位,助朕收復幽州吧!”

衆將互相看了看。

“幹了!”

趙匡胤上前單膝跪地道:

“末將願爲先登!攻克幽州!”

衆人一看,紛紛開始請戰。

“臣請戰!臣百發百中!”

“我來!!!”

“你不行,還得我!”

郭榮望之,與趙匡胤對視一笑。

……

【公元958年十月,派遣散騎常侍艾穎等三十四人“分行諸州,均定田租”。】

【在地方上派駐“苗使”,清查土地畝數,然後按畝收稅,甚至是至聖先師孔子所在的孔廟,也要交稅,一個銅子也不能少!】

【同時下詔:從此以後,每斛給耗一斗。】

【一斛等於十鬥,這個政策即相當於允許從甲地到乙地存在十分之一的折損“鬥耗”。】

【在經濟上,周世宗平均賦稅,疏浚漕運,興修水利,限制寺院,整頓錢幣,鼓勵商業。】

【政治上,懲治不法官員,同時整頓行官員,改革行政機構,修訂《大周刑統》。】

【通過這些措施,周世宗既鞏固了權力,又發展了經濟,同時還整頓了政治秩序,爲着手統一事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

大宋。

趙匡胤望着天幕久久不言。

他這一生,受到影響最大的兩人就是郭家父子。

周太祖即位當天就下詔,凡倉場、庫務的掌納官吏,不許收受“鬥餘、稱耗”。

這是將在規定的名目外,另立名目巧取民脂民膏的做法全部取締。

以前規定的進貢“羨餘”制度,全部作廢。

“增羨入之數,收倍出之賦。”。

羨餘”也即“盈餘”。

是對地方官考覈的指標之一。

朝廷經營有預算,年底覈算時都差不多用光。

但地方官員在收租賦時,往往會超預算榨取,這就是“羨餘”“盈餘”

地方官員再用這部分“羨餘”上供皇帝,以求嘉獎。

往往是“絹百萬匹”的獻給朝廷,而且還源源不斷。

周太祖的詔令點醒了他。

這些表面上是“吃盈餘”,奉獻給朝廷,爲朝廷節約支出、增加收入,應該稱之爲愛國之舉。

但實際上是害民之舉,最後是加倍收租又剋扣頒給。

而周世宗的辦法更讓他明白了,什麼叫不加賦也能讓百姓得安生,國家有盈利。

“他若不早亡……”

一旁趙匡義接了一句。

“當得漢高祖。”

……

大明。

“周世宗,可謂明矣!”

朱元璋帶着幾分佩服之意。

周世宗的態度再明確不過,他絕不允許讓少數人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享福,無論他們的口號多麼響亮!

在少數衣冠楚楚的達官權貴與衣衫襤褸的窮苦百姓間,周世宗毫不猶豫的站在窮人中間!

“朕……”

朱元璋心情激盪之下差點下令有樣學樣。

但出逃的理智再次回來了。

時代不同,不能硬融。

五代之時,孔家不算什麼,甚至文人也不算什麼。

周世宗有底氣這麼做。

畢竟沒有世宗給你們文人撐腰,你們還在五代武夫手裡欲仙欲死呢。

但現在不行了……

朱元璋臉色陰晴不定起來。

再看看……再看看……

老朱心裡盤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若後世大明文人有兩宋的苗頭。

說不準咱還真得斷斷它的根兒!

……

【公元956年,周世宗第一次親征淮南,長江以北多數州縣爲後周所有,但未能攻下南唐重鎮壽州。爲與南唐水軍抗衡,周世宗迅速製造戰艦、創建水軍。】

【公元957年春,再次出征南唐,後周水軍突入淮河,周世宗乘夜渡淮進軍壽州。在水陸攻擊下,壽州投降。】

【同年秋,第三次出征淮南,連續攻取濠、泗、楚、揚等州,徹底摧毀南唐水軍。】

【公元958年,南唐割江淮間十四州六十縣向後周求和。】

【公元959年,周世宗親自統軍北伐。】

【四月十七日,後周大軍到達滄州,遼刺史王洪首先舉城投降北伐,軍隊從滄州直奔遼境,遼軍很多守將歸降。】

【四十二天內,兵不血刃,收復益津、瓦橋、淤口三關,寧、莫、瀛三州和十七縣。】

【五月二日,正當周世宗準備繼續攻取幽州之際,其突然生病。】

【五月三十日,周世宗率軍回到汴梁休養。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命趙匡胤接任。封長子柴宗訓爲樑王】

【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於開封萬歲殿病逝,終年三十九歲。諡號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

【其子柴宗訓繼位,年七歲,由柴宗訓生母之妹符太后聽政。】

第578章 應州大捷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476章 大宋!復活!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28章 封狼居胥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751章 茶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253.第245章 天可汗!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
第578章 應州大捷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476章 大宋!復活!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28章 封狼居胥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751章 茶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253.第245章 天可汗!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