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

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

天幕上。

浩浩蕩蕩的儀仗隊前後綿延達數百里。

旌旗招展,鼓樂齊鳴,列營置幕,彌亙原野。

各國元首、酋長、使節也各率部屬隨同出發。

穹廬帳幕、駝馬牛羊充塞道路。

畫面一轉。

泰山山南。

高九尺,廣五尺的封祀壇上,三個牌位並列。

正中者乃昊天上帝,左右配饗者是高祖、太宗皇帝。

司儀官高聲朗讀冊文。

一身帝服冠冕,臉色蒼白身形消瘦的李治在文武百官的敬仰中向天帝獻上祭禮、灑下祭酒。

隨後李治率文武百官攀登凜然巍峨的泰山。

泰山頂。

廣五丈、高九尺、四出陛的登封壇靜待着有緣人。

李治緩步登壇,再次祭拜上帝。

然後拿起一金一玉兩件匱匣,兩匱皆長一尺三寸,以金繩纏繞,又用金泥密封。

隨後在祭壇中央的五色土中埋下金匱。

金匱內藏玉冊,上面寫着祭奠祖先的文字。

又埋下玉匱

玉匱內藏玉牒,寫着祈求上蒼的願望。

最後以五色土埋藏,鋪上石頭砂土。

畫面又轉。

社首山上。

與登封壇規制相似,不同之處是正方形的降禪壇上,同樣設有三個牌位。

正中是皇地祇神,左右配饗者是太穆皇后、文德皇后。

李治登壇獻祭,其後武后亞獻。

……

【公元666年正月初一,唐高宗李治封禪泰山,是爲唐朝皇帝首次封禪。】

【初五,李治在朝覲壇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君長的朝賀,當日下詔大赦天下,改元幹封。】

【宣佈文武百官凡三品以上者賜爵一等,四品以下者晉級一階。】

……

{在三皇五帝時期,封禪是很普遍的。}

{根據羅汨統計,宋朝時期泰山頂上大大小小共有一千多個封禪留下的壇的遺蹟。}

{這些遺蹟基本上都是秦漢以前的歷代帝王留下的。}

{李世民還挺點背的,第一次是在貞觀五年,趙王李孝恭趁新年之際率各州朝集使請求封禪,最終因魏徵反對而停止。}

{第二次在貞觀十五年,本已經正式下詔籌備,卻因爲李承幹、李泰之爭和對薛延陀用兵而夭折。}

{第三次是貞觀二十一年,趕上對高麗用兵不利,加之李世民病重,力不從心只能放棄。}

{最終這位千古一帝帶着無緣泰山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是嗎?我怎麼感覺點背的是泰山啊?}

{哈哈哈哈哈!跟洛水同等待遇的泰山!}

……

大秦。

嬴政目光閃爍。

封禪啊……呵,那天可真是好大的雨。

不過,皇帝的封禪居然被官員給攔住了?

還真不愧是你啊,李世民。

還好……寡人從不聽勸。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揹負雙手望天。

封禪泰山,帝王的至高榮耀。

可惜不是李世民。

待了一輩子時機,最後卻時不我待。

但也挺諷刺的。

不過,這小兒大赦天下和賜爵也就罷了,晉階官位是什麼意思?

當官不值錢?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不由回想起自己封禪的那天。

“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

“不過……”

自古都是公卿行亞獻和終獻。

這皇后爲什麼會在泰山?

還舉行亞獻?

劉秀捋着鬍鬚,若有所思。

難道他真是情種……纔怪!

他這是玩崩了?

還有……朕感覺你們這些人在無緣由的埋汰朕!

先是洛水,後是泰山!

奇怪了,泰山還能怎麼?

它又不起誓。

……

大隋。

楊堅抱着孩子,跟獨孤伽羅並肩坐在龍榻上。

嘴裡絮叨着:

“泰山封禪。”

“真正有幸親爲者只有始皇帝、漢武帝、漢光武帝三人。”

“秦始皇統一六國、漢武帝雄才大略、光武帝允冠百王。”

“三位皇帝功業蓋世、震古爍今,後代帝王自慚形穢,不敢輕易觸碰封禪一事。”

“大隋一舉掃平三百年亂世,連亡國歸順的陳後主都主動倡議,朕也沒敢舉行,只是在泰山腳下簡單祭拜了一下。”

“李……”

楊堅低頭看了一眼。

“唐太宗,內平諸亂、外服夷狄,重振中華雄風,功業建立與那三位帝王旗鼓相當。”

“居然不去封禪?要是怕勞民傷財跟朕一樣簡單拜拜也行啊。” 獨孤伽羅逗弄着孩子,不在意道:

“管他呢,反正這個孩子肯定能封禪泰山了。”

……

大唐。

無視底下一羣吵吵鬧鬧的單方面“攻擊”魏徵的大臣們。

李世民捻着鬍鬚一臉豔羨。

要不是那個鄉巴佬阻攔,封禪泰山的就是朕了!

不過……

輕彈須尾,李二鳳挺直腰板,面帶驕矜。

朕可是去過了你們這些人一輩子都去不了,甚至都沒聽說過的地方!

泰山?

太矮了!

朕可是封禪星辰的皇帝!

嗨呀,可惜伱們沒看到。

大殿下,魏徵口若懸河的同時還在注意上首皇帝的神色。

奇怪,這人怎麼不提封禪的事了?

難不成上天一趟就滿足了?

而大殿的衆人都沒發現,原本一臉柔和笑意的皇后,此時確是面帶冰冷。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看着天幕裡聲勢浩大的封禪儀隊搖搖頭。

“你們這也太窮了。”

“不如朕。”

……

大明。

“泰山啊……”

朱元璋搖頭嘆息。

“還有忠獻這個諡號。”

一旁的馬皇后補充道。

朱元璋一愣,隨即咂咂舌道:

“這宋朝……嘖……”

……

【公元667年,李治風疾不愈,令太子李弘監國,改封殷王李旦爲相王。】

【公元668年,李世績攻克平壤,高句麗亡。】

【公元670年,薛仁貴在青海大非川與吐蕃作戰,全軍覆沒。】

……

天幕上。

太極宮·乾元殿。

一身赭黃圓領袍、一頂黑襆頭。

臉色淡然的李治坐在龍榻左側。

一襲黃羅金縷裙、單絲碧紗帔巾。

面色紅潤的武則天與其並肩而坐。

殿下朝臣俱都臉色平靜。

隨後跪地叩拜,高聲山呼:

“天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后萬歲萬歲萬萬歲!”

恢弘的殿堂之上,二人共同俯視着天下衆生。

隨着羣臣們的山呼萬歲之聲。

金烏玉兔同現於天。

『日月當空,二聖臨朝』

……

【公元674年八月十五日,唐高宗李治追尊六代、五代祖及妣爲皇帝、皇后。】

【增高祖、太宗及文德皇后諡號。】

【爲避先帝、先後之稱。】

【李治改皇帝稱爲天皇,武后爲天后,改元上元,大赦天下。】

【九月初七,下詔復長孫無忌官爵,陪葬昭陵,其曾孫長孫翼襲爵趙公。】

【十二月二十七,武后上表言十二事:

一、勸農桑、薄賦徭……

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

【詔書褒美,皆行武后之請。】

武則天上言十二事。

一、勸農桑、薄賦徭。

二、免三輔之地租庸調。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四,南北中尚禁浮巧。

五,省功費力役。

六,廣言路。

七、杜讒口。

八、國家聖緒,出自玄元皇帝(老子李耳),令王公以下習《老子》,每歲舉明經準《孝經》《論語》策試。

九、父在爲母服齊衰三年。

十,上元前勳官已給告身者無追核。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量加俸祿。

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

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352章 雍熙北伐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403章 靖康之恥。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11章 打賞獎勵。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699章 年號雍正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
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352章 雍熙北伐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403章 靖康之恥。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11章 打賞獎勵。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699章 年號雍正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