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

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

大唐,

看到將自己與漢文帝相提並論,

李二鳳笑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去了!

“阿耶,你笑的好醜。”

致命一擊!

李世民一低頭,正好看到擡頭看着他的晉陽公主,笑得一臉稚嫩。

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哈哈哈哈!阿耶笑得好醜!”

一旁剛剛來到這裡的李治也開口學着李明達的話。

“稚奴!”

“慎終追遠何解?”

李世民斜瞟一眼小兒子,也發出致命一擊。

“啊?”

年僅六歲的李治被這突然一問給問懵了。

阿耶,你要不問一下千字文吧?

……

【獎勵二十五年壽命,曲轅犁製作方法,紅薯種子與培養方法。】

剎那間!

天幕上一道金光貫通天地!

長安城裡的人都驚訝的看着天空。

一片片粉白色的花瓣從天上紛紛落下!

隨後衆人中響起一聲驚呼。

“你們看腳下!”

“這是…金色的夫蓉?”

地面上一朵朵金蓮在腳邊升起,搖曳生姿。

未央宮內,

金光消散後,劉恆看着手裡竹簡記載的內容驚歎不已。

“曲轅犁,好東西啊!”

“有了這件東西,百姓的生產會更方便了!”

又拿起另一卷竹簡看起。

隨後面色一變!

“騰!”

“嘩啦!”

劉恆拿起案桌上那個突然出現的布袋,猛然起身帶倒了案桌。

也不管身旁的竇漪房露出的驚愕之色。

急匆匆的向殿外走去。

“召集百官!快!”

……

大唐·玄宗年間

“天降花雨,地涌金蓮?”

“呵,好大的派頭!”

朱牆紅瓦,雕樑畫棟。

在高大雄偉,氣勢磅礴的興慶宮內。

一身明黃圓領袍,頭戴襆頭的李隆基斜靠在軟榻上。

看着天幕上堪稱白日飛昇的一幕不屑一顧。

“三郎爲何這般言語,可是看到漢文帝的功績得到認可而嫉妒了?”

雲鬢花顏金步搖的楊玉環依偎在李隆基懷裡,眼露狡黠,柔聲似水的詢問道。

“哈!笑話,朕嫉妒他?”

ωwш ✿тt kǎn ✿C O

李隆基一聞此語如聽到什麼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滿臉荒謬之色。

“朕只是擔憂罷了。”

楊玉環不明所以,隨即輕輕的將臉貼在李隆基的胸口上,纖細白嫩的蔥蔥玉指在輕點畫圈。

“三郎擔憂什麼?”

“朕擔憂,到時候天幕給朕的獎勵太過一文不值了朕要怎麼圓場。”

“曲轅犁不是很稀鬆平常的農具嗎?也就是增壽有點意思了。罷了,畢竟是天幕賜下的,大不了不公之於衆就得了。”

看着李隆基煞有其事的樣子,楊玉環不由得抿嘴一笑。

“三郎就這麼自信能得到天幕恩賜?”

“哈哈哈哈!”

李隆基忍不住笑出聲來,低頭親了一口懷裡的愛妃。

“玉環真會逗朕開心。”

說罷,摟着楊玉環坐起身來,意氣風發道:

“自朕登基以來,官不濫升,纔不虛授!一改官吏冗多、人浮於事的朝堂政務!”

“收復營洲,恢復安北都護府!設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開疆拓土!”

“檢田括戶,打擊豪強!讓百姓人人有田種!人人有餘財!”

“並且設立十大節度使鎮國安民!”

說道興起,李隆基站起身揹負雙手。

“朕不敢說超過太宗皇帝的貞觀之治,但也足於之比肩!”

“至於文景之治,如果是文帝一人撐起朕自愧不如,不過加上漢景帝這個搭頭……遠甚!”

……

金光消散,

天幕繼續播放着。

畫面裡,【文景之治】四個大字再度緩緩出現。 不過此時的“文”字已經黯淡無光。

只留“景”光耀四方。

隨後金色的“景”化作一副帝王像,懸於高天之上。

【漢景帝·劉啓】

……

大漢,

“哈哈哈哈!果然是啓兒!不錯!不錯!”

劉邦笑得張大了嘴巴。

這要是有人站在他面前,都能從嗓子眼看到胃了。

劉邦高興的恨不得再次乘龍起飛!

而劉盈臉上的輕鬆之色也是溢於言表。

大臣們滿懷欣喜的恭賀着劉邦。

而呂后則是面無表情,正襟危坐。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

大漢·景帝時期

因爲王皇后在身邊,還把劉徹也叫了過來。

所以此時的劉啓是不動聲色的暗自吐了口氣。

然後看着在王皇后懷裡掙扎亂動的劉徹開口道:

“徹兒,你也是個大孩子了,不能在這麼驕縱了!要像阿父一樣有威嚴!知道嗎?”

“知道了~阿父!”

年幼的劉徹拉長了聲音迴應道,然後離開王皇后的懷抱擠到劉啓與王皇后的中間。

闆闆正正的跪坐在那裡。

表情嚴肅的擡頭看着劉啓認真說道:

“是不是這樣?阿父?”

劉啓看着像個小大人一般的劉徹,開心的撫了撫鬍子。

“不錯,徹兒聰慧!有帝王之相!”

“來人!將太子的支蹱拿來!”

……

【公元前157年,漢孝文帝駕崩,劉啓繼位。】

【公元前156年,漢景帝劉啓繼續延續漢文帝三十稅一的田稅政策。】

【公元前155年,景帝再次下令,將男子開始服役的時間推遲三年,縮短了服役時間。】

未央宮內,

“砰!”

頭戴通天冠,一身赤袍的劉啓將加急送上的竹簡狠狠的摔在地上,恨聲怒道:

“反了!反了!”

“晁錯朕也殺了!他們還想怎樣!”

“亂臣賊子!安敢如此欺朕!”

底下的一衆大臣也是怒氣勃生。”

“太尉!”

“臣在。”

“吳國和楚國朕就交給你去平復了!”

身穿絳袍,頭戴武弁大冠加雙鶡尾的周亞夫,

手扶佩劍,行禮令命。

【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聯合各地諸侯王打着誅殺晁錯、安定國家的旗號反叛作亂。這次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爲“七國之亂”。】

【漢景帝劉啓派大將軍竇嬰和太尉周亞夫率領精兵十萬,分別從隴西於河內出發,向吳楚方向進軍。】

【同時,景帝也親自率領親衛軍出長安,駐紮於洛陽,以示威懾。】

【檢測到後世強烈情緒,開啓同步!】

【問,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

【選項一:大漢天子!】

【選項二:大漢棋聖!】

……

大漢·文帝時期

拉着大臣開會的劉恆看到“大漢棋聖”四字臉色一黑。

“去,叫太子過來!”

……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啓心中莫名生出一種不詳的預感。

‘朕是不是把徹兒叫來早了?!’

PS:都說王莽像穿越者,我感覺李隆基纔像穿越者!

前期後期壓根就是兩個人啊!

PPS:漢景帝也沒什麼太多可寫的啊……

PPPS:編輯說週六上架,到現在我也沒搞清楚PK1和PK2是什麼……

PPPPS:爲什麼手機後臺不能發圖片!

(本章完)

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605章 隆慶開關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432章 成吉思汗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732章 文字獄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9章 斷電了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
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605章 隆慶開關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432章 成吉思汗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732章 文字獄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9章 斷電了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