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

天幕上。

延和殿。

殿外,兩列披甲掛胄、執戈佩劍的禁軍士卒,從丹墀下直抵正殿門前,甚是森嚴。

大殿之內已恭立着黑壓壓的一片朝臣。

一襲雪白細綢寬襟博帶袍,一頂玄紗平翅官帽。

趙頊神情嚴峻,語氣平靜道:

“王相公,你認識監安上門,鄭俠嗎。”

王安石出列陳述道:

“稟奏陛下,監安上門鄭俠。”

“治平年間進士,原任光州司法參軍,秩滿後被臣調進京都,曾居臣門下一年。其……”

趙頊突然直言打斷王安石的說辭,繼續平靜道:

“其人品德如何。”

殿內一片安靜,陛下的神情無變,但態度已明。

有大事將生!

“回陛下,其人博學慧辨,聰敏多才,精天人感應之論,明陰陽五行之說,常人才智不及。”

“故對變法極表贊同……只是爲人……”

“夠了!”

趙頊突然怒喝一聲站起,劍指殿下,厲聲道:

“好一個天人感應!好一個陰陽五行!”

“五行統於陰陽,陰陽統於天!”

“今上天示警,憫我大宋黎庶!”

“現有一物示於衆卿觀賞!”

說罷,向御座旁的兩名侍人揮手示意。

羣臣心下不安的盯着那兩名宦官。

“嘩啦!”

奉旨走到羣臣面前的宦官合展開了一幅畫卷。

延和殿剎那間成了一座絕無聲息的世界。

身被鎖械的流民。

餓斃道旁的流民。

舉刀斷臂的流民。

咬牙切齒的流民。

呼地怨天的流民

扶攜塞道的流民。

血淚斑斑的《流民圖》闖進了殿內羣臣眼簾之中。

……

【公元1073年,宋朝乾旱不雨長達九個月之久,大量災民涌向開封等大城市。】

【宋神宗終日長嗟短嘆,舊黨人士趁機上疏,請求廢除新法。】

【擔任開封安上門監的鄭俠是王安石的學生,曾對王安石直言青苗、免役、保甲、市易等法諸多不便,王安石不予迴應。】

【公元1074年四月,鄭俠將親眼所見的流民扶老攜幼,充塞道路,身無完衣,吃草根,食樹皮的一系列慘狀繪成《流民圖》,假稱急密文書,傳到宋神宗手裡。】

【神宗第二天便決定廢除青苗、僱役、方田、保甲等十八項新法。】

【這項決定公佈的第二天,天降大雨。】

【史稱民間歡呼相賀。】

……

大漢·文帝時期

劉啓看着那副《流民圖》心生酸楚。

望向劉恆,囁喏了幾下,終究沒問出口。

他錯了嗎?

范仲淹用行動證明了對官吏動手行不通,所以王安石要從民治。

但走民治的執行又繞不過官吏插手。

劉恆面色平靜如水。

這幅流民圖裡的情形,他自小就看得多了。

“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政策也兼顧富國利民。”

“但他忘了一件事。”

劉啓看向他,目含探究。

劉恆點了點水杯,在桌子上畫了三下。

“宋朝積貧積弱的主要原因是三冗,冗兵、冗官、冗祿。”

“王安石解沒解決冗兵問題咱們不得而知,天幕沒說。”

“觀熙河開邊……嗯,咱們姑且算他解決了。”

“但冗官、冗祿呢?”

“非但沒有減少,反倒增加了。”

“我不知道他爲什麼只開源不節流。”

“但對於貧苦百姓來說,節流減輕負擔,遠比擔上高且遠的開源來的清晰、容易。”

劉啓摸着一旁史書。

那是從咸陽宮裡搶救出來的秦簡,是秦史。

“王安石,生不逢時。”

劉恆也看向那捲史書。

“是啊,生不逢時。”

“商鞅之才常有,而似秦孝公那般的人卻是不多。”

“但,民,國之基石也。”

……

天幕上。

一處簡陋的庭院內。

一位身穿白直綴的文人與一身青羅衫的文人相對而坐。

頭上的梧桐葉落在兩人之間的石桌上。

青衫文人拿起梧桐葉,露出刻在石桌上的棋盤紋路。

執着落葉,青衫士看向對面,壓抑着語氣道:

“介甫推行新法,卻援引些小人。”

“或置清要之位,或授監司之職。”

“介甫……這是爲何?”

王安石看着眼前相繼被風吹落的樹葉,平靜道:

“君實,新法初行之際,用人自當以才幹和執行爲先。”

“等諸法實行成功之後,再逐一更換,用德才兼備、穩重可信的人守之。”

“所謂智者行之,仁者守之。”

司馬光扔掉手中樹葉,搖頭嘆氣:

“錯了!介甫,你大錯特錯矣!”

“君子難進易退,小人則易進難退!”

“小人倘若得勢,豈可輕易去之?”

“一旦去之,必成仇敵,他日悔之晚矣!”

……

【公元1074年四月,王安石上章辭相,宋神宗接受了其辭呈,把他任命爲知江寧府。】

【宋神宗又根據王安石臨走前的提議,一邊將鄭俠治罪,一邊讓韓絳再次出任宰相,呂惠卿由翰林學士升任參知政事。】

【新法繼續執行。】

【然而呂惠卿權勢欲太強,新黨內部的權勢之爭以他爲軸心,發生了呂惠卿與曾布之爭、與王安石之爭、與韓絳之爭。】

【又爲了升任宰相,生怕王安石復相,設法陷害王安石。呂惠卿製造鄭俠之獄與李士寧之獄,敗壞王安石聲譽。將其弟弟王安國貶出京師。】

【公元1075年二月,宋神宗重新任命王安石爲宰相。】

【只用七天時間就從江寧趕回京師的王安石,此時想的已經不是變法了,他只想弄死呂惠卿。】

……

{新黨、舊黨,新黨裡又劃分黨派……}

{宋朝再次從新法改革回到紛亂黨爭的漩渦裡。}

{該說不說,王安石與司馬光在政見上是不可調和的死對頭,常在朝堂上針鋒相對,互相辯駁,但兩人的友誼尚未破裂。}

{對於王安石的選人用人,司馬光一直抱有很大的懷疑。}

{然而就事實而言,在人性判斷這方面,也是司馬光贏了。}

{荊公不愧拗相公之名,凡是反對他的通通打倒,凡是支持他的通通提拔,他是真不懂人心啊。}

{王安石變法,理論上是正確的可操作的。至少前期王在地方自己用實際行動驗證過,有結果。}

{但是到中期,王爲了儘快出結果證明這個方法正確,錯誤用人根本就沒有培養出堅定自己理念的一批人才。後期完全變成了黨爭,已經脫離變法了。}

{所以王安石變法失敗的真正的原因,真的很難說。各種不利因素都有}

{所以大家視野開闊一點,別局限於高中的知識啊(狗頭)}

……

【王安石的再次拜相使得變法派內部關係趨於惡化。】

【先是王安石與韓絳意見不合,韓絳罷相。】

【再是王安石與呂惠卿互相爭鬥,呂惠卿罷政出知陳州。】

【王雱、呂嘉問等人繼續打擊報復呂惠卿,由此,宋神宗開始對王安石感到不滿。】

……

大宋·神宗時期

揹負雙手的趙頊突然想起王安石曾寫過的一首詩:

“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

“乘閒弄筆戲春色,脫略不省旁人譏。”

詩爲心聲,文若其人。

脫略不省旁人譏,多麼傳神的寫照!

變法以來的一切風波,幾乎都是源於這脫略不省的執拗之心。

歐陽修、韓琦、範鎮他們是因循保守,但也是持重怕亂而已。

而蘇轍、孫覺、劉攽、劉恕和一批諫官御史,又何嘗只是反對變法?

何嘗不是不滿他的自以爲是!

容不得一個司馬光,容不得一個蘇子瞻。

腦海中又浮現出那張一板一眼的面孔。

“陛下,變法之事如同煮羹,若隨心所欲或加一把火,或下一勺水的亂折騰。”

“這羹什麼時候才能煮熟啊!”

朕謙恭求教,言聽計從,敬他若師長,奉他爲執政!

而他,卻喻朕爲煮羹時加一把火,下一勺水的愚婦!

王安石,你是騎在朕脖子上的一尊天神嗎?!

當真以爲變法沒了你就不行嗎!

哼!

……

【公元1076年,天上出現彗星,反對派再次以“天變”攻擊新法。】

【同年六月,其子王雱死,王安石受到多方面精神上的重大打擊,再請辭相。】

【十月,王安石再次罷相,出判江寧府。】

【至此,王安石再也沒有回到汴京。】

【公元1084年四月初六,病逝於江寧鐘山,諡號文。】

……

{一個理想主義者踐行着他的理想,也許他路途坎坷,也許被污名掩埋。但總有人會看見那理想的光輝,無論是千年,還是幾十載,一貫如此!}

{政策出發點是好的,目的也達到了,就是中間這累累白骨……難言啊。}

{當初列寧說他的是千年來最偉大改革家,那時我還不懂。現在有點明白幾分。他也許思考不周,也許執行不足,但他心性堅定!}

{范仲淹、王安石,難怪會說“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則不足以矯枉!”這句話!}

{你這個……這句話其實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鴨。}

……

大秦。

“矯枉須過正,不過正則不足以矯枉……”

“說的……妙啊……”

嬴政眯着雙眼,嘴裡品着這句話。

想着商君變法,想着自己統一六國後的法令。

扶上案桌的手不由自主的用力。

“矯枉……必須過正!”

“垂累之責,矯枉直之!”

“矯者不過其正,弗能直!”

殿內衆人被這一言驚在原地。

劉邦心裡咯噔一聲。

這人有雄心他是毫不懷疑。

但偏偏他雄心太大了!

矯枉過正有沒有道理?

當然有!每次朝代落幕再開新朝何嘗不是矯枉過正?

但不破不立、破而後立、亂而治世,三條路是不一樣的!

“在陛下心中,究竟是秦朝重要?還是秦民重要?”

其餘四人皆側目而視。

嬴政沒有動作,只是將目光緩緩放到劉邦身上。

無聲的壓力逐漸佈滿章臺宮。

而劉邦這一次則決定。

御前視龍!

……

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146.第142章 祖逖!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667章 鬆錦之戰。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242.今晚八點無更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250.稿丟了,盡力趕。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250.稿丟了,盡力趕。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
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146.第142章 祖逖!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667章 鬆錦之戰。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242.今晚八點無更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250.稿丟了,盡力趕。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250.稿丟了,盡力趕。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