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

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

天幕上。

一名穿着補丁的清瘦少年站在乾草垛上。

周圍站滿了衣不蔽體的百姓。

少年揮舞手裡的破布,上面隱約有幾分碳漬。

“叔伯們!陛下發了詔書!”

“以後!大家就不在是地主家的奴僕了!”

“他們再也不能拿我們當牲口使喚了!”

“我們的地位!是一樣的!”

他們仰着頭,臉上帶着幾分不敢置信看着少年。

“夏家大郎,這是真的嗎?”

“真的……真的不是……”

“大郎,你不是看錯了吧?”

百姓依然帶着幾分不相信。

少年漲紅着臉,大聲道:

“我能看錯,我爹也看不錯啊!”

“諸位叔伯嬸子,你們還不信我爹嗎!”

鄉民帶了幾分不好意思。

“夏教諭都這麼說……那真是……”

“陛下萬歲!”

猛地一聲高喝!

一名皓首老人向南方跪拜。

一頭磕在地上,肩膀抽動不止。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這小子怎麼看着這麼眼熟呢?

姓夏,還窮,老爹是教諭……

“夏原吉?!”

……

【朱元璋是貧民出身,他知道最底層的百姓想要什麼】

【元代的農民對地主存在強烈的人身依附關係】

【法律規定佃戶對地主行主僕之禮,地主打死佃客,僅科以“杖一百七,徵燒埋銀五十兩”,便能了事。】

【明制父輩曰“尊”,兄輩曰“長”】

【朱元璋的詔令便是將農民與地主的人身關係,由僕主升爲少長。】

【而第一條詔令的意思,就是佃戶見了自家的地主,無論年齡大小,要行小弟見兄長的禮節】

【如果雙方是親屬,那麼不論地主與佃戶的身份關係,都要行親屬的禮節】

【這條詔令毫不起眼,卻是難得的尊重。】

【並且,也取消了元律關於地主打死佃客的處罰規定。】

【又規定,地主如果打死了佃農,照樣殺人償命。】

【如果地主想要佃農替自己服勞役,得給佃農勞務費,法定價格是“須出米一石,資其費用”。】

【雖說還是地主高,但地位一下子拉平了。】

【再想拿佃農當牲口使喚,法律首先就不答應。】

……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又看了看手裡的《呂氏春秋》

“你說的的確有道理。”

劉邦心中暗暗吐氣。

與其餘幾人對視一眼。

總算勸動這頭倔驢了。

“陛下,秦法不全是一無是處,恰恰相反,它事無鉅細的特點正是其優點。”

蕭何指着竹簡道:

“但對民嚴苛和輕罪重罰則讓秦法成了洪水猛獸。”

“陛下,朱元璋調動民力而不崩解國家,就是讓百姓不光受制於法,還能被法保護。”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

“百姓也要有利可得啊。”

幾人不自覺的點頭,唯有馮去疾默不作聲。

他總覺得哪裡不對。

遷民、墾田,這的確是休養生息的好事。

有利可圖也算說得過去。

但天下不全是安分守己的良民。

他怎麼確定在遷徙之後不會出亂子呢?

……

【而第二道詔書則是給工匠們發津貼】

【這件小事觸動的是之前元朝手工業的重要制度,即匠籍制度】

【所謂匠籍制度,就是將全國的工匠們編訂成專門戶籍】

【入籍的工匠,便是匠戶】

【一個工匠不入籍,就等於沒活路,如果入了籍,不但一輩子幹這營生,而且子子孫孫,世代都要幹】

【而元朝實行匠籍制度主要爲了用工方便】

【要幹什麼活直接按匠籍抓人】

【幹活的工匠不但路費要自理,來京城的生活費要自備,而且幹活也沒酬勞】

【只有一些粗劣的食物,且絕不允許其間做別的營生餬口】

【抓到就是重罪,命運極其悲慘】

……

{元朝……你死的不冤啊。}

{皮毛。這都是皮毛!大的有的是,只是沒說罷了。}

{四等民和這種匠籍就夠慘了,跟阿三有什麼區別。}

{你以爲朱元璋的名頭主要來源是什麼?}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是成功了的陳勝吳廣啊!}

……

大明。

老朱舔了舔筆頭,看的無奈。

“這比喻……”

馬皇后笑着抿了一口茶水。

“也沒錯啊。”

“元末跟秦末差不多,你跟陳勝吳廣也差不多。”

朱元璋看着笑得促狹的妹子,沒好氣道:

“有沒有可能,那不叫成功的陳勝吳廣,那叫成功的漢高祖!”

馬皇后晃悠着腳,笑道:

“但寧有種乎可不是漢高祖喊出來的。”

老朱白了他一眼,隨即一股暗愁涌上心頭。

寧有種乎……

這可不行啊……

……

【明朝初期也沿用這一制度,工匠們的命運沒有隨着改朝換代而變好。】

【直到洪武十一年的這份詔書,一切纔開始改變】

【給工匠們發津貼,數額雖不多,但日子總算好過了。】

【然後到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朝正式規定各地匠戶每三年上京服役一次,每次不超過三個月。】

【如此一來,工匠們終於不需要常年服徭役,有更多的時間從事自家營生。】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法令再次修訂】

【按照工匠們工種的不同和路程的遠近,重新編訂服役時間】

【這些輪流服役的工匠,便被稱爲“輪班匠”】

【在皇宮內府服役的工匠,更可按照工種每月領工錢。】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

【佃農們可以挺起腰桿幹活,工匠們更不會被強迫勞動,而是有了更多創造的機會。】

【這便是朱元璋一生執政中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

{其實史學家們有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那就是是朱元璋何時背叛了農民,成爲地主階級利益的代言人。}

{但這個問題很無聊}

{因爲我們不能要求,那些追隨朱元璋起義的農民們懷抱着後來的革命理想。}

{作爲自然經濟時代的小農,他們的夢想不可能超越歷史階段,不可能超越既渴望平等,又迷信權威的矛盾心理。}

{歸結幾千年來,當時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們的社會理想,無非就幾點。}

{第一,必須有一個嚴厲、公正、說一不二的明君}

{第二,天在上,地在下,父爲尊,子爲卑。渴望等級明確、秩序井然的穩固不變的社會}

{第三,有田種,有飯吃。}

{第四,公平公正,沒有貪官污吏層層盤剝,沒有豪強大戶以強凌弱,沒有地痞流氓爲非作歹}

{就以當時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哪點沒做到呢?}

{他如何不是“農民的皇帝”呢?}

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728章 乾隆盛世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1章 廁所政變!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394章 朱棣:永樂?!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
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728章 乾隆盛世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1章 廁所政變!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394章 朱棣:永樂?!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