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

天幕上。

一副全新的中華版圖顯映出來。

從清初的六百多萬平方公里,迅速擴大至九百多萬平方公里。

而伴隨着疆內擴張,康熙的一生又再次快速閃過。

平定三藩,收復臺灣、親征噶爾丹、聯合蒙古諸部。

最後畫面定格在坐在龍椅上的皇帝。

暮龍闔目。

……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且在他即位時,清朝的疆域僅包括原明朝版圖加上關外東北,廣大南方還處於半獨立的漢人藩王控制下。】

【而在他去世時,這個國家已經完全統一,蒙古、青海、西藏以及新疆東部地區的統治得到鞏固,他創建了一個版圖空前廣大、政權極其穩固的帝國。】

【評級S級·得五分】

……

{康熙可以說是學習型皇帝啊,也算是打天下到坐天下轉變。}

{歷代統治者裡綜合能力最強的,文武雙全,各類知識都有一定基礎,難得的是連自然科學都懂一些,在古代帝王裡很難得了。}

……

大漢·武帝時期

“雖然不喜歡胡族。”

劉徹看着那幾乎快翻番的疆土,長吐一口氣。

“但這開疆拓土的功業還是要承認的。”

“若能穩定三代,這些土地就是自古以來了。”

“法理也就延續下去了。”

有了法理,這些土地也就有了自古以來之名了。

……

大唐·玄宗時期

花萼相輝樓

“多好啊……”

李隆基把玩着手裡的白玉杯,看着那偌大的疆土,感慨萬千。

“這麼大的疆域,也是許久未見了。”

“……真是的……明朝皇帝都在幹什麼啊……”

一旁的楊玉環興致缺缺的吃着瓜果,懶散道:

“沒有得到就沒有失去。”

“總比先得到然後被禍害光要好些吧。”

李隆基倒酒的手一僵。

可惡!

在前面被李泌陰陽怪氣。

回來還要被你陰陽怪氣!

那朕不是白跑……白回來了!

“哼!婦人之見!”

楊玉環翻了翻眼睛。

……

【制度建設:拓宇開疆,極於無外,君威煊赫。也因此,康熙直接將八旗各都統、副都統的任命收入囊中。】

【至此,各旗的王公無權干涉旗務。進一步削弱了八旗諸王和原旗主的權力。】

【在加強了手中權利後,康熙開始進一步完善清朝兵制。】

【一是加強綠營兵制。】

【綠營兵是清朝軍隊的主力,在兵役制度上,實行兵皆土著的原則,只用本地人當兵。】

【一列兵籍,便終身不能改動。】

【綠營拔補,凡騎兵拔於步兵,步兵拔於守兵,守兵拔於餘丁,無餘丁,方募於民。】

【所謂餘丁,是將營中清出的火糧收養兵丁子弟,每名月給餉銀五錢,以備出缺挑補。】

【餘丁拔補,使得綠營成爲世兵制。】

【綠營兵制保證了軍隊的穩定兵源,避免了募兵制隨意往來脫離的弊病。】

【且餘丁生長兵家,自小耳濡目染,較易訓練。】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的眼睛轉了兩圈,笑出聲。

“這不就是朱元璋的那套嗎?”

“稍微改改就拿出用了?”

“忘了明朝衛所是怎麼腐敗衰退,積習日深,並代代相傳,愈加不可救藥的了?”

“又挖坑,嘖。”

李世民則明白康熙的選擇。

無他,沒得選罷了。

從徵召士兵的方式來說,歷代推行的兵制大致可以分爲三種。

編戶兵役制、軍戶府兵制、募兵制。

編戶兵役制是讓編戶齊民中的所有成年男丁均有服軍役若干年的義務。

軍戶制府兵制則是由國家劃定的軍戶或揀點的府兵負責服軍役。

這三種兵制,募兵制不可強徵,所以朝廷需要以優厚的待遇招徠士兵。給士兵支薪,又勢必導致朝廷要承擔巨大的財政壓力。

重商的宋朝都養不起,何況財政混亂的大明與剛剛建立大清呢。

而編戶兵與府兵制大差不差。

唯一的區別無非是,軍戶府兵是指一部分人專作軍籍。

而編戶則是通國皆兵罷了。

但二者所需的土地數目就不是一個等級了。

李世民望着天幕。

三制裡,募兵制其實是最適合的。

只要解決錢的問題。

……

【二是設立火器營,三是加強八旗兵制,四是推行兵農合一制度。】

【同時,是他親自組織人力編撰了大量的書籍,如,修訂《明史》,編撰《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曆象考成》、《皇輿全覽圖》、《康熙字典》等。】

【其中《康熙字典》是我國第一部以“字典”來命名的字書,也是我國第一部官修字典。】

……

大明。

“哼!”

朱元璋將手裡的黃瓜尾巴扔進嘴裡,大聲道:

“不就是字典嗎!”

“咱也能修!”

“咱還能修的比他好!”

“來人啊!宣李……唔!”

馬皇后直接一張煎餅拍他嘴上,無奈道:

“重八啊,你可消停點吧。”

“別看着碗裡的想着鍋裡的了,還是想一想開海的事兒吧。”

朱元璋將臉上的煎餅卷吧卷吧咬了一口,冷哼一聲。

“說你婦人吧!”

“現在又不能硬開,想從他們手裡拿點好處,你不得給點好處?”

馬皇后擀麪的手一頓,看向老朱。

朱元璋得意的又咬一口煎餅。

“嘿,這幫措大!咱早看明白了!”

“好名貪財。”

“但名在財前。”

“編書著傳這種事,咱不信他們忍不住。”

馬皇后想了想,輕聲道:

“你還是要跟丞相商量商量。”

“別一拍腦袋,就想一出是一出。”

“而且……有些事還是丞相下場比較好,也方便。”

朱元璋點點頭。

“你放心,咱心裡有數。”

……

【康熙在滿足滿洲人願望的同時,也繼續抑制滿族親貴的權力。】

【滿洲貴族不得侵佔漢人土地,皇室成員也不得出任高官。】

【這些限制政策表明,康熙極想得到漢人士紳的支持。】

【爲拉攏那些拒絕入仕、以示忠於明朝的文人學者,康熙十八(1679)宣佈了一項名爲“博學鴻詞”的特別科舉。】

【那些依然對明朝忠貞不渝的學者雖然還是拒絕上京,但也對康熙表現出的尊敬之意讚賞不已,紛紛鼓勵那些對前朝執念較淺的親友報名參加考試。】

【脫穎而出的報考者被收入翰林院或聚集了全國學者精英的南書房。】

【由此,有了修撰《明史》編成《佩文韻府》編纂《康熙字典》等事。】

【也正式着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等制度。】

……

{你這……不好說……}

{這件事確實是清朝不可推卸的責任。}

{康熙也要求參加修《明史》的人一定要佔有詳細的材料才能動筆,而且需要秉筆直書,寫的雖是前朝的歷史,但是要實事求是,要讓後人心服、口服,不能譏貶前朝。}

{還要求在修史的過程中正確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給後世一些借鑑。}

{但話雖如此,《明史》裡面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爲了迎合清朝,歷史的真實面目似是而非。}

……

【而康熙把自己塑造成開明君主的同時,也效仿明初的皇帝,有意識地促進帝國專制的長期發展。】

……

天幕上。

康熙手裡拿着一份摺子。

掃了一眼“長篇大作”

面無表情的寫下一個閱字。

然後打開下一份奏摺。

看了一眼,額頭青筋暴起。

咬牙切齒的在奏摺留白處寫下硃紅四字。

『撕碎扔了!』

……

哈哈哈哈哈哈!}

{笑啥呢?}

{你不知道,這個封套裡是兩個奏摺。}

{第一封內容是:法雨寺主持圓寂了,還有個叫仇兆鱉的文人也死了。}

{緊接着第二封奏摺就是:皇上,你還好嗎?}

{還有一份堅持不懈送芒果的,讓康熙煩的要死。}

{想一下古代的交通狀況和運輸能力,然後再想一下現代運到外地的芒果和本地產直接吃的芒果的區別……}

{對,閩浙總督給康熙送芒果,還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誇讚芒果如何如何美味的話。}

{但因爲送太快了導致沒熟。康熙回覆:“不好吃,以後不要送了……”}

{這下可犯了難,這沒芒果就剩椰子了啊,椰子怎麼運過去?}

{以芒果的保質期,送到北京大概只剩核了。}

{所以,康熙勉爲其難吃下了一整隻芒果核,然後下旨以後別雞兒送了(狗頭)}

{康熙好多史料都在吃水果,我看過一個史料,噶爾丹入侵蒙古時給康熙進供一箱蜜瓜,康熙高興地收下了蜜瓜,還專門給後宮寫了一冊食用指南,然後他一邊啃瓜一邊大罵噶爾丹是賊。}

……

【跟朱元璋一樣,康熙也將自己置於決策中心。】

【他認爲皇權應該與整個官僚體系直接溝通,所以黎明前就起牀閱讀來自全國各地的奏章。】

【同時建立了秘折制度。】

【他巧妙的把宦官內務府變成了滿足自己需求的私人機構,讓旗人與包衣在裡面任職。】

【包衣來自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遼東征戰時俘獲的那些漢人戰俘。】

【最聰明和最有進取心的包衣們不是被提拔爲帝國侍衛,就是進了內務府當差。】

【他們成了皇帝最理想的僕從。和宦官一樣,他們的地位完全是主子的恩賜,所以都極爲忠誠。】

【不過,因爲包衣並未淨身,所以尊嚴並未受辱。】

【而且,包衣與滿洲人旗兵的密切關係,還能防止他們得罪貝勒。】

【因此,他們很快便成了康熙的心腹耳目。】

【被安插在各省的包衣,必須把他看到的諸如官員能力、民情反應和軍務等事務,如實彙報上去。】

【這也導致,六部有時就是負責傳達皇命的中轉站而已。】

【各省巡撫的權力,也被數名直接向北京彙報情況的總兵、布政使和按察使等官員牽制。】

【旗營將軍、綠營統領、巡按道臺、藩司衙門和監察御史都有直接聯繫中央的渠道,有些甚至還可直接向皇帝上奏。】

【評價S級·得五分】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完全忽視了那些搞怪的話語,直接看透本質。

“高明。”

“既能瞭解下面情況,辦事效率高保密性好,又不會像明代廠衛制度弄的人人自危,有密摺專奏權的臣子臉上也有光彩。”

“又相當於直接連接了地方官員與皇帝個人的交流通道。”

劉秀下意識的拿他與明朝皇帝對比了一下。

“看來,清朝皇帝不會文官集團牽着走了。”

劉莊看着康熙身邊那一堆奏摺,摸了摸胳膊。

“這麼事無鉅細……”

“可有得累了。”

……

【外交策略:開放海禁。】

【清代初期,清朝實行非常嚴厲的海禁,片板不得下海。】

【到康熙年間,因爲收復臺灣,海禁結束,商人可以出海貿易。】

【也是在康熙年間,清廷在廣州、廈門、寧波、上海設立了四個海關,管理海外貿易,史稱“四口通商”】

……

天幕上。

曙光照耀草原。

數萬清軍列陣以待。

頭戴鑲有貂皮的頭盔,康熙佩帶挎刀和弓箭。

他坐在御帳外的虎皮寬椅上。

兩邊的號角聲大作。

一衆騎兵大呼前進,萬馬奔騰。

……

【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中俄東段邊界。】

【烏蘭布通之戰後,蒙古草原的勢力版圖被重新劃分。】

【因噶爾丹倉皇敗逃,大清氣勢如虹。康熙趁熱打鐵,揮師北上,邀約蒙古各部王公會盟。】

【康熙三十年(1691)四月,康熙帝親率官兵到達距北京八百里的多倫諾爾駐營。】

【喀爾喀蒙古三大部、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的營帳,以康熙帝大營爲中心,衆星捧月,四面環繞。】

【從五月初一日到初六日,進行會盟。】

【其主要內容爲:規定喀爾喀蒙古須遵行清廷的法令。】

【令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等具疏請罪,以結束喀爾喀蒙古內部紛爭。】

【廢除喀爾喀三部舊有濟農、諾顏等名號,留汗號,依次授以汗、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

【依四十九旗例編族,分左中右三路,設盟,實行盟旗制度。】

【此次會盟,改善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與清之間的關係,並使清朝對漠北地區的管轄得到加強。】

【因多倫諾爾蒙古語爲七溪、七星潭之意。】

【所以多倫會盟又稱七溪會盟。】

【康熙後來表示:“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爲堅固”】

【又言:“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無別矣”】

【而多倫會盟也是蒙古國官方歷史裡元朝滅亡的時間。】

【評價S級·得五分】

……

大秦。

沉默……

這話也沒法反駁……

草原那一片確實一直天不服地不管的……

嬴政深吸一口氣。

且不管他,先記下來再說。

後面要不要按照清朝這個路數收復草原,那就是後代子孫的事了。

自己要吸取教訓。

不是什麼事情都要在自己這裡有個決斷的。

……

大漢。

“你說就說……”

劉邦很不滿意這些人的臭毛病。

“怎麼一個個總喜歡拉踩呢!”

“你看乃公什麼時候拉踩過別人!”

“三皇五帝和秦漢招你惹你了。”

呂雉眼角一挑,輕笑一聲。

“怎麼?”

“難受了?”

“想起白登之事了?”

劉邦眼睛一翻,身子一扭,屁股衝她。

煩人!

……

大元·世祖時期

啃着大棒骨的忽必烈猛得一愣。

“蒙古國?”

我大蒙古居然這麼持久!

“嗨呀,還得是我們草原健兒!”

手中骨頭一扔,忽必烈高興道:

“蒙古存在的時間比什麼匈奴突厥可長多了!”

“比漢人朝代存在的時間都長!”

“果然……”

忽必烈眸中精光一閃。

“我們黃金家族纔是劉氏正統!”

衆人齊齊低頭。

您可忘了這事兒吧!

……

大明·天啓時期

“唉……”

朱由校看着天幕一陣的唉聲嘆氣。

其實大明也有搞這種多倫會盟的機會的。

宣德六年,被成祖打殘的韃靼跑到漠南向宣宗求救。

沒管。

兩百多年……

統治蒙古的最佳時期恐怕就在那時了……然而……

“唉……”

“禁錮於華夷之辨,也就沒了臨機應變的本事……”

……

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27章 帝國雙璧!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146.第142章 祖逖!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329章 大唐落幕。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765章 《南京條約》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
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27章 帝國雙璧!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146.第142章 祖逖!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329章 大唐落幕。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765章 《南京條約》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