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

{《中法會訂越南條約》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法國取得在中國西南開埠通商的特權。}

{以後中國修築鐵路時,應向法國人商辦,法國撤走侵入基隆和澎湖的軍隊。}

{法國在戰敗的條件下反而達到了發動侵略戰爭的主要目的,從此,中國西南門戶洞開。}

{以越南爲基地,將其侵略魔掌伸進了中國的雲南和廣西。}

{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

大明·永樂時期

“脾氣遠勝知識,浮躁遠勝經驗。”

朱棣很明白一句話。

開口談大義,逢難必變節。

“鎮南關大捷根本與大勢無改。”

“法軍在越南北部戰場上並未受到真正的重創,清軍繼續追擊下去,勢必拉長戰線,十倍於敵的優勢兵力不存。”

“關鍵在於海戰方面。”

朱棣看着戰事圖,扶膝道:

“幾乎與鎮南關大捷同時,法軍攻陷了澎湖。”

“澎湖既失,臺灣必不可保。”

“島懸隔海中,地形散漫,非有堅船巨炮,戰守兩難,實不足以自保。”

“清廷沒有強大海軍保不住該島,但該島可停泊海軍,可切斷援助臺灣的路徑,又是勢在必爭的戰略要地。”

但凡瞭解地理與雙方實力的都明白。

澎湖丟了太嚴重了。

清朝海軍又沒有能力大洋決戰。相當於封鎖了和臺灣的所有聯繫。

朱瞻基此時深感什麼叫超越性碾壓。

“大清絕非中興之態勢,而是全面潰爛中的掙扎自救。”

“這怎麼戰勝一個工業化強國呢?”

“要變法,還是要變法。”

……

{慈禧倒是也有自己的和談底線,那就是“絕不賠款”。}

{這話怎麼黑色幽默呢?}

{嗨呀,之所以仍保留這條底線是因爲慈禧之前發動“甲申易樞”將恭親王奕訢逐出中樞時,扣給奕訢的罪名是與朝廷的“振作求治之意”對抗,搞陽奉陰違。}

{所謂“振作求治之意”,就是指要對外強硬,要洗刷“庚申之變”的恥辱。}

{而如果“不賠款”這條最後的底線堅持不住,那就意味着慈禧自己也沒能保住朝廷的“振作求治之意”,比主張和談的恭親王還不如。}

{換言之,爲個人的政治生命計,爲“甲申易樞”的合法性計,慈禧必須堅持“不賠款”這一最低限度的強硬。}

……

大唐·玄宗時期

“別的不說。”

經歷過某些時代的李隆基很有發言權道:

“權術這一方面,這慈禧太后是玩明白了。”

“最起碼比某位大聖強。”

“不過……”

李隆基嘆氣道:

“也挺沒意思的。”

因爲這一套意味着“甲申易樞”是對的,還意味着恭親王的改革路線有問題。

清廷接下來的改革必須由慈禧太后掌舵。

至於掌舵的結果……

……

【中法戰爭,除了慈禧贏了,所有人都輸了。】

【福建水師全軍覆沒,戰事綿延數年,國庫幾乎被掏空。】

【孤拔率千餘人的法國海軍即可肆無忌憚縱橫中國東南沿海。】

【1884年戰事期間,19歲的孫帝象正在香港中央書院讀書。】

【他既爲香港工人拒絕維修因攻打臺灣而受損的法國軍艦而感慨,也爲清朝福建水師被法軍全殲而痛心疾首。】

【若干年後,他以“孫文”之名,在自傳中如此寫道:

乙酉中法戰敗之年,始決傾覆清廷,創建民國之志。】

……

大秦。

“帝王之象?”

嬴政眉頭一挑。

“那時候民間取名都這麼狂野嗎?”

劉邦則捻鬚笑道:

“民,哈哈,還挺貼切的!”

“看來也是有了一個轉折鋪墊纔有了後面的人民。”

嬴政瞟了一眼他,沒說話。

之所以不反駁,也是因爲到現在爲止能支持他看下去的,就是那人民萬歲了。

至於清朝。

結局早定。

……

大漢。

“顛覆也好。”

劉邦自顧自唸叨着。

中法戰爭只是一場巨大的慘敗。

而慘敗的根源是整個清廷已經腐朽不堪。

再追究到底,是整個體制已經不再保有世界上的領先優勢。

變法圖強勢在必行。

可不管怎麼變,體系都不會變。

“那就需要一個新的體系來代替已經落後的體系……”

劉邦捻鬚自言自語着。

呂雉是飽讀史書的,她直接就想到了春秋之時。

“周室官王學已然不合時宜,魏國變法最後爲諸侯效仿。”

“殊途同歸。”

劉邦明白這個道理。

“……船大難調頭……”

“還好,提前知道了最後結局,不然啊……”

清朝根本沒有變法的時間與土壤,對外戰事還屢屢失敗。

若不是一開始知道後面的結局,劉邦還真穩不住心態。

“這局勢……誰來也救不了啊。”

……

大清·康熙時期

“救不了也得救!”

康熙恨聲道:

“祖宗基業不能付之東流!”

胤禛突然如此認爲。

大清還沒亡呢!

“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還在憤慨的胤禛呆住了。

“汗阿瑪……你來真的啊?”

康熙揹負雙手,眯着眼道:

“朕一直也沒跟你開玩笑啊。”

“人,朕給你。權,朕也給你!”

“你那鐵面的稱呼就從現在開始得了。”

胤禛感覺暈頭轉向的。

“那阿瑪你做什麼?”

康熙微微擡頭,思索片刻道:

“研究一下洋人器用,最起碼不能讓他們忽悠住。”

“西學,朕還是懂點的。”

……

【打打停停持續三年之久的中法戰爭,於1885年以慈禧太后認可的形式“勝利”了結。】

【清廷向德國訂購的定遠、鎮遠、濟遠等軍艦也陸續抵達北洋。】

【這些軍艦帶來了空前的安全感,讓清廷朝野深信沒有強大海軍的日子已一去不返。】

【隨後,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讓晚清三十年自強改革正式宣告破產。】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看了都想笑。

“自信……哪裡來的自信啊……”

“就憑從外人那裡買的幾艘船艦?”

“前幾年打你們的時候人家就有好幾艘了!”

“還自信……”

“年年論自強,日日言禦侮。”

“改革改得進一步退三步,就這麼個改法,兩百年都沒用,何況二三十年!”

劉娥也看不明白清廷想什麼。

“船艦不齊,水師尚未練成,本就難遽與西國兵船決勝大洋。”

“此時更應虛心向學,空要一副體面做什麼。”……

大明。

“還是老老實實練水軍吧。”

朱元璋決定海軍是未來大明的大發展方向之一。

“誰敢攔就砍誰腦袋!”

馬皇后無奈的看着他。

朱元璋憨笑一聲。

“打個比喻,這不是下定決心嗎!”

羣臣:……

……

【中日之間的大戰要從日本的崛起說起。】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國力日漸強盛。可是國內市場狹小,所以需要從對外擴張中尋找出路,一海之隔的中國成爲日本侵略的首選目標。】

【爲了對付中國,日本的擴軍備戰工作從明治初年就已經開始了。】

【同時明確指出對外侵略的五個步驟:第一期征服臺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滿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國。第五期征服全世界。】

【爲實現這個擴張計劃,日本就在美國支持下,侵略臺灣,於光緒五年(1879)吞併琉球,同時積極圖謀朝鮮,奪取“渡滿洲的橋樑”。】

【光緒二年(1876),日本以武力脅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取得在朝的自由通商權和領事裁判權。】

【光緒八年(1882),日本趁朝鮮發生兵變的機會,脅迫朝鮮簽訂《仁川條約》,取得在漢城的駐兵權。】

【光緒十年(1884),日本在朝鮮策動開化黨發動政變。駐朝清軍與朝鮮軍民一起攻入王宮,擊敗日軍和開化黨。】

【光緒十一年(1885),日本要挾清廷簽訂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從簽約之日起的四個月內,中日兩國軍隊全部撤離朝鮮,將來朝鮮遇有變亂重大事件,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必須先行互相知照。這個條約等於承認了日本在朝鮮的特殊地位。】

……

{而與此同時,從1886年到1894年,是整整八年永不停止的頤和園修築。}

{從光緒十一年四月起至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止的十年中,整個三海工程,包括大修、歲修及慶典工程)共計挪借海軍衙門經費四百三十六萬五千餘兩。}

{如果用這筆錢去訂購新的海軍艦隻,就能夠再獲得像北洋艦隊中定遠、鎮遠、濟遠那樣的三艘主力艦隻,而三艦合價爲四百零八萬五千餘兩。}

{如果把這筆經費用於北洋海軍的艦隻維修及設備、火器更新上據統計,更換鍋爐需要一百五十萬兩,更換大炮需要六十餘萬兩,也是綽綽有餘的。}

{此外,根據檔案記載,乾隆帝修建清漪園,歷時十五年,共用銀四百四十萬零兩千八百五十一兩九錢五分三釐。}

{頤和園的修建經費,雖然沒有像清漪園那樣的完整的記錄,但是,根據樣式雷家藏資料,頤和園五十六項工程,共用銀三百一十六萬六千六百九十九兩八錢三分三釐。}

{這五十六項工程,佔頤和園工程總數的一半以上。由此推算,頤和園修建經費當在五六百萬兩之間。}

……

大明·洪熙時期

“由此不難看出。”

朱高熾擦了擦臉上的汗,對着朱瞻基道:

“因易樞而使最高權力完全失去約束之後,其中興自信與享樂放縱究竟膨脹到了一種怎樣的地步。”

“這場造園遊戲,不知究竟消耗了多少民脂民膏。”

“多麼浩大華麗的園林,也圈不住對權力的貪戀。”

“最終成了一座永遠也修不完的園林。”

朱瞻基扶着朱高熾坐到椅子上,沉聲道:

“孩兒明白,復原歷史,就是要吸取前人教育,不重蹈覆轍。”

“最爲重要的是要執政者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斷日新。”

朱高熾拍了拍他的手。

“你能這麼想,爹很開心。”

“但關鍵是把這個思想傳承下去。”

“大明可受不起一個朱祁鎮的折騰。”

……

{而根據學者王家儉細緻考察了清末海防經費的收支,得出的慈禧造園,包括頤和園和三海工程,耗銀數據是:“共計約有11531048兩,督撫集款260萬兩,以存銀行生息,本金未動。其中由海署所直撥者計922700兩,雖不及百萬,但若連同三海工程時所撥之140萬兩,已達2322700兩。至其假海軍之名,以行修園之實,所用之款則遠超此數。”}

{按王家儉的估算,甲午年之前,同治陵墓花費了五六百萬兩,光緒大婚用去六七百萬兩,三海及頤和園工程用掉了兩千餘萬兩,慈禧六十大壽的耗銀也超過了一千萬兩。僅這幾項,即共計耗費了約四千萬兩白銀以上。}

……

大清·乾隆時期

“丟人啊……”

大清附近的藩屬國你是一個也沒保住!

還有臉修園林!

“人家在那進三步退兩步,蠶食國土!”

“你在這修園建林爭權奪利!”

“混賬!”

乾隆氣的要死!

但良好的教育讓他實屬罵不出什麼東西。

然後……

他開始活學活用朱由校的“粗鄙之言”

羣臣靜靜聽着。

哎呦!萬歲爺還有這能耐?

嘖嘖,罵得真髒啊!

……

【1878年,日本設立直屬天皇的參謀本部後,第二年即派陸軍中佐桂太郎等十餘名將校到中國收集軍事情報,歸國後起草了《對清作戰策》,這是近代日本製定的第一份“徵清”方案。】

【1886年,日本參謀本部第二局局長陸軍大佐小川又次,再次來華進行廣泛調查,歸國後於1887年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準備以主力攻佔北京,並分兵佔領長江流域各戰略要地。】

【日本一旦戰勝後,便將中國的山東半島、遼東半島、舟山羣島、臺灣全島、澎湖列島及長江兩岸十里之地,都劃歸日本版圖,中國的其餘地方則分割成若干小國,分別受日本監護。】

【日本並準備用5年時間(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準備,抓住時機發動侵略戰爭。】

……

大明·崇禎時期

“唉……”

朱由檢心裡現在很複雜。

他既高興於大清的走投無路,又憤恨日本的癡心妄想。

“若是大明在……”

……

大清·太宗時期

皇太極在殿內來回踱步。

“可恨!可恨!”

“好大的口氣!”

“當我大清是豆腐嗎?想怎麼切就怎麼切!”

是的,還真是豆腐。

Wшw ¤тTkan ¤co

布木布泰心裡嘆氣。

人家有謀略有規劃,咱們這邊呢?

她只是掃了一眼天幕上的數字就頭昏腦漲。

不求你進步,你也別退步啊。

шωш⊕ttκǎ n⊕℃o

……

【爲了儘快實施對華作戰計劃,日本明治政府把擴充軍備作爲頭等大事。】

【日本陸軍在1870年就實行了軍制改革,先採用法國軍制,後又採取德國軍制。】

【1872年日本天皇睦仁頒佈《徵兵告諭》,在全國推行國民義務兵役制。】

【1882年以天皇名義頒佈《軍人敕諭》,大力提倡武士道精神。】

【在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成擁有一個近衛師團和六個野戰師團、總兵力達七萬人的近代常備軍,還有二十三萬預備兵。】

【日本海軍在1872年僅有軍艦十四艘,總噸位一萬八千多噸。】

【1882年明治政府制定了一個爲期八年的造艦計劃,每年撥出三百萬元作爲造艦經費。】

【此後又發行公債一千七百萬元,大力擴充海軍。】

【爲了對付清朝北洋艦隊的兩艘七千噸級“定遠”和“鎮遠”艦,還專門訂造了三艘排水量四千噸以上、航速比“定遠”和“鎮遠”快的巡洋艦。】

【至中日甲午戰爭前夕,日本海軍已擁有軍艦三十一艘、魚雷艇二十四艘,總排水量六萬一千三百七十三噸。】

……

季漢。

“以有心算無心,以有道算無道。”

劉備看着這堪稱慘烈的數據對比,嘆氣道:

“如果能上下一心,說不定也有一戰之力。”

“不過……”

衆人看着那修不完的園林。

上下一心……夢裡可能有。

……

【而在國際上,日本除了得到美國的支持外,還得到了法國和德國的讚許。】

【當時,列強在遠東的角逐中,以英、俄矛盾最爲尖銳。對此,日本採取了利用雙方矛盾,爭取兩國採取“中立”的外交方針。】

【1894,日英訂立《通商航海條約》,日本得到英國的同情。俄國雖然不滿日本在朝鮮的擴張,但又怕它倒向英國,只好採取“不與日本爲敵”、“極力拉攏”的態度。這樣,日本在外交方面也爭取了發動對華戰爭的有利條件。】

【經過長期的精心策劃和大力擴充軍備,在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完成了對華戰爭的準備。】

【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終於使日本尋找到發動戰爭的機會。】

……

曹魏。

“未雨綢繆,合縱連橫。”

曹操一陣冷笑連連。

“倭國雖狂妄,但也深知廟算多算者勝。”

“而清朝……”

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
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773章 太平天國!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