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

【甘露政變後,唐文宗放棄了重振君威的打算,自此以後無心朝政大事。】

【而宦官們手握軍權,傲視羣雄,鄙視帝王。】

【朝中宰相雖然偶爾給皇帝撐腰,可大部分時間都在忙着搞政治鬥爭,爲自己的利益奔波忙碌,誰也沒有膽量和宦官開戰。】

【公元840年正月初四,唐文宗李昂在大明宮太和殿內鬱鬱而終,享年三十二歲。】

【諡號“元聖昭獻孝皇帝”,廟號“文宗”,安葬於章陵。】

……

{有志向,還勤儉,但沒什麼主意,發現不妙自己往後縮,犧牲同謀者保自己,難成大事。}

{不是,唐朝的宦官這麼牛比的嗎?前面那麼沒存在感,突然就這麼牛比了?}

{憲、敬:沒存在感?那我倆是吃飯噎死的?}

{其實唐朝建國之初後宮之中雖然也有宦官,但人數不多,規模也不大。}

{負責的也只是掖庭、宮闈等日常事宜,常設機構也不過只是“六局”和“內侍省”而已。}

{畢竟前代的宦官亂政已經給了唐初皇帝很多警示。}

……

大漢·靈帝時期

劉宏臉上略有幾分不自然,看着殿內衆臣尷尬道:

“這個前代……說的應該是南北朝對吧?”

“畢竟嚴格來講,咱大漢不算他唐朝的前代……對吧?”

殿內衆臣無聲反駁。

自討沒趣的劉宏砸了砸嘴,繼續看着天幕。

你們這幫人真沒趣味!

……

{其實爲了限制宦官們的權力,唐太宗就曾特意下旨規定宦官的職位不得超過四品,並且基本上不派宦官出使外地。}

{然而太宗時期抑制宦官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因唐太宗本人的英明還和當時的背景有關。}

{貞觀年間,唐朝基本上都處於和平穩定的狀態之中,宦官們除了處理皇帝和後宮的日常瑣事,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其他的用武之地。}

{但到了天寶時期,很顯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安史之亂”爆發之時,唐玄宗用宦官監軍,目的就是爲了保證中央對各地軍隊的控制。}

……

大唐·玄宗時期

“砰!”

一腳踹翻身邊的案桌,李隆基指着天幕憤怒亂阿巴。

楊玉環眼巴巴的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看了眼怒吼的李隆基又看了看一臉好奇的楊玉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低聲道:

“娘娘,有些話…臣說不得。”

隨即看了眼越來越生氣的李隆基,衝着楊玉環告罪一聲:

“娘娘,臣還有事,先告退一步。”

楊玉環略微有些不滿,微微低頭。

衝着懷裡大如石甕的木桃啃了一口,嘟囔道:

“高將軍有什麼要事啊?……你不在我都不知道三郎說什麼……”

高力士看着那邊發癲的李隆基,目光復雜道:

“臣……找盔甲……”

看着腳步匆匆的高力士,楊玉環一臉疑惑。

找盔甲做甚?

……

{唐玄宗此舉雖然有利有弊,但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現實,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但在大戰之後,這項措施本應該適時改進或給予廢除,可玄宗之後的皇帝們基本上都沒有慎重思考過這個問題。}

{晚唐時期的宦官問題之所以愈演愈烈,玄宗之後的皇帝難辭其咎。}

{尤其是在唐德宗貞元年間,宦官插手朝政的局面基本上確立了下來,而且一直延續到唐朝滅亡。}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正躺着搖椅上安安靜靜的看着天幕,突然對身邊的父子倆開口道:

“閹宦之人的地位雖然低微,但是和君主的生活十分貼近,常常陪伴在君王的左右。”

“所以這些人對皇帝說的話很容易被取信,如果口出譖言,對大明危害很大的。”

朱高熾與朱瞻基略微懂得老爺子話裡的意思,剛想開口保證,就聽朱棣說道:

“不過宮裡有老爺子的鐵牌,我英明睿智,所以可以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倆父子不由得一噎。

這是我倆不英明、不睿智了?

“爹,爲子孫後代着想,沒人會開宦官擅權的源頭。”

朱高熾出聲安撫着自家老爺子。

朱瞻基同樣和聲道:

“是啊爺爺,再者說了,宮裡還有洪武爺的鐵牌在那啊!哪個不要命的還敢插手?”

朱棣略微想了想。

也對,一有洪武鐵牌,二有祖宗訓誡,三有大臣勸阻。嗯……穩了!

……

大明·成化時期

朱見深看着後世子孫對於德宗的強烈憤慨,不由對身邊一臉柔意的萬貞兒嘆息道:

“這一切,都是不得已而爲之啊。”

“建中元年,唐德宗派宦官代表朝廷前往淮西給李希烈頒賜旌節。”

“按照一貫的情形,宦官領旨出使外地,尤其是到藩鎮都會受到隆重的款待,甚至會在當地大肆收受賄賂。”

“這個宦官在到達淮西之後,收受了李希烈送給他的大批財物。”

“唐德宗得知後馬上下旨懲處這個宦官,不僅對他處以杖責還將他流放到偏遠之地,永不得回朝。”

“宦官囂張的氣焰得之收斂,出使各地的宦官再也不敢隨便收受地方官員的賄賂。”

朱見深握着萬貞兒的手,輕嘆道:

“可見,德宗對宦官是十分嚴厲的……”

握着身邊人的手掌不自覺得緊了緊。

朱見深眼神遊離,語氣飄忽:

“建中三年,李希烈起兵叛亂,唐德宗下旨徵調涇原軍前去征討,卻在半路發生了譁變。”

“出逃長安的狼狽磨滅了唐德宗原來對中央禁軍的信任。”

“因爲在整個逃難的過程中,保護他的不是禁軍,而是他從前不屑一顧的宦官。”

“……朕能理解他……能理解他……”

當一個人在某段時間處於極度恐慌的狀態之中。

那麼這人會對於當時陪伴他、給予他安慰和鼓勵的人抱有很大的依賴。

這種依賴的感情會一直跟隨他的後半生,從而影響他對於正常事務的判斷。

這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萬貞兒看着再次陷入過去的朱見深,帶着幾分疼惜的輕輕靠在他肩膀上。

“陛下……一切都過去了。”

……

【唐文宗·李昂】

【軍事成績:平定滄景之亂,但大唐藩鎮割據的場面並沒有任何改變,同時南詔國侵土擴大。

評價D級,得一分】

【制度建設:厲行節儉,斷奢侈之風,改穆、敬二宗時期的怠政景象。

發《申禁車服第宅逾侈敕》“儉以足用,令出惟行”。

擬《準敕詳度諸司制度條件》從服飾、車馬、導從、住房、器用等多個方面,規定官員各依品秩高低、職事繁簡的不同待遇。

詔令“百官士族,如有固違,重加黜責”

評價C+,得二點五分】

【外交策略:無外交,基礎評價一分。】

【民生經濟:勤政愛民,興修水利,廢勞民傷財之事,民生一如穆宗之時。

評價C+,得二點五分】

【用人識人:用而不信,謀而無斷。最後造就甘露之變。評價E級,得零分】

【後世影響:甘露之變,使得宦官徹底凌駕皇帝之上。評價E級,得零分】

【總分:七分】

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71章 廁所政變!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
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71章 廁所政變!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