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

【甘露政變後,唐文宗放棄了重振君威的打算,自此以後無心朝政大事。】

【而宦官們手握軍權,傲視羣雄,鄙視帝王。】

【朝中宰相雖然偶爾給皇帝撐腰,可大部分時間都在忙着搞政治鬥爭,爲自己的利益奔波忙碌,誰也沒有膽量和宦官開戰。】

【公元840年正月初四,唐文宗李昂在大明宮太和殿內鬱鬱而終,享年三十二歲。】

【諡號“元聖昭獻孝皇帝”,廟號“文宗”,安葬於章陵。】

……

{有志向,還勤儉,但沒什麼主意,發現不妙自己往後縮,犧牲同謀者保自己,難成大事。}

{不是,唐朝的宦官這麼牛比的嗎?前面那麼沒存在感,突然就這麼牛比了?}

{憲、敬:沒存在感?那我倆是吃飯噎死的?}

{其實唐朝建國之初後宮之中雖然也有宦官,但人數不多,規模也不大。}

{負責的也只是掖庭、宮闈等日常事宜,常設機構也不過只是“六局”和“內侍省”而已。}

{畢竟前代的宦官亂政已經給了唐初皇帝很多警示。}

……

大漢·靈帝時期

劉宏臉上略有幾分不自然,看着殿內衆臣尷尬道:

“這個前代……說的應該是南北朝對吧?”

“畢竟嚴格來講,咱大漢不算他唐朝的前代……對吧?”

殿內衆臣無聲反駁。

自討沒趣的劉宏砸了砸嘴,繼續看着天幕。

你們這幫人真沒趣味!

……

{其實爲了限制宦官們的權力,唐太宗就曾特意下旨規定宦官的職位不得超過四品,並且基本上不派宦官出使外地。}

{然而太宗時期抑制宦官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因唐太宗本人的英明還和當時的背景有關。}

{貞觀年間,唐朝基本上都處於和平穩定的狀態之中,宦官們除了處理皇帝和後宮的日常瑣事,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其他的用武之地。}

{但到了天寶時期,很顯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安史之亂”爆發之時,唐玄宗用宦官監軍,目的就是爲了保證中央對各地軍隊的控制。}

……

大唐·玄宗時期

“砰!”

一腳踹翻身邊的案桌,李隆基指着天幕憤怒亂阿巴。

楊玉環眼巴巴的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看了眼怒吼的李隆基又看了看一臉好奇的楊玉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低聲道:

“娘娘,有些話…臣說不得。”

隨即看了眼越來越生氣的李隆基,衝着楊玉環告罪一聲:

“娘娘,臣還有事,先告退一步。”

楊玉環略微有些不滿,微微低頭。

衝着懷裡大如石甕的木桃啃了一口,嘟囔道:

“高將軍有什麼要事啊?……你不在我都不知道三郎說什麼……”

高力士看着那邊發癲的李隆基,目光復雜道:

“臣……找盔甲……”

看着腳步匆匆的高力士,楊玉環一臉疑惑。

找盔甲做甚?

……

{唐玄宗此舉雖然有利有弊,但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現實,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但在大戰之後,這項措施本應該適時改進或給予廢除,可玄宗之後的皇帝們基本上都沒有慎重思考過這個問題。}

{晚唐時期的宦官問題之所以愈演愈烈,玄宗之後的皇帝難辭其咎。}

{尤其是在唐德宗貞元年間,宦官插手朝政的局面基本上確立了下來,而且一直延續到唐朝滅亡。}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正躺着搖椅上安安靜靜的看着天幕,突然對身邊的父子倆開口道:

“閹宦之人的地位雖然低微,但是和君主的生活十分貼近,常常陪伴在君王的左右。”

“所以這些人對皇帝說的話很容易被取信,如果口出譖言,對大明危害很大的。”

朱高熾與朱瞻基略微懂得老爺子話裡的意思,剛想開口保證,就聽朱棣說道:

“不過宮裡有老爺子的鐵牌,我英明睿智,所以可以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倆父子不由得一噎。

這是我倆不英明、不睿智了?

“爹,爲子孫後代着想,沒人會開宦官擅權的源頭。”

朱高熾出聲安撫着自家老爺子。

朱瞻基同樣和聲道:

“是啊爺爺,再者說了,宮裡還有洪武爺的鐵牌在那啊!哪個不要命的還敢插手?”

朱棣略微想了想。

也對,一有洪武鐵牌,二有祖宗訓誡,三有大臣勸阻。嗯……穩了!

……

大明·成化時期

朱見深看着後世子孫對於德宗的強烈憤慨,不由對身邊一臉柔意的萬貞兒嘆息道:

“這一切,都是不得已而爲之啊。”

“建中元年,唐德宗派宦官代表朝廷前往淮西給李希烈頒賜旌節。”

“按照一貫的情形,宦官領旨出使外地,尤其是到藩鎮都會受到隆重的款待,甚至會在當地大肆收受賄賂。”

“這個宦官在到達淮西之後,收受了李希烈送給他的大批財物。”

“唐德宗得知後馬上下旨懲處這個宦官,不僅對他處以杖責還將他流放到偏遠之地,永不得回朝。”

“宦官囂張的氣焰得之收斂,出使各地的宦官再也不敢隨便收受地方官員的賄賂。”

朱見深握着萬貞兒的手,輕嘆道:

“可見,德宗對宦官是十分嚴厲的……”

握着身邊人的手掌不自覺得緊了緊。

朱見深眼神遊離,語氣飄忽:

“建中三年,李希烈起兵叛亂,唐德宗下旨徵調涇原軍前去征討,卻在半路發生了譁變。”

“出逃長安的狼狽磨滅了唐德宗原來對中央禁軍的信任。”

“因爲在整個逃難的過程中,保護他的不是禁軍,而是他從前不屑一顧的宦官。”

“……朕能理解他……能理解他……”

當一個人在某段時間處於極度恐慌的狀態之中。

那麼這人會對於當時陪伴他、給予他安慰和鼓勵的人抱有很大的依賴。

這種依賴的感情會一直跟隨他的後半生,從而影響他對於正常事務的判斷。

這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萬貞兒看着再次陷入過去的朱見深,帶着幾分疼惜的輕輕靠在他肩膀上。

“陛下……一切都過去了。”

……

【唐文宗·李昂】

【軍事成績:平定滄景之亂,但大唐藩鎮割據的場面並沒有任何改變,同時南詔國侵土擴大。

評價D級,得一分】

【制度建設:厲行節儉,斷奢侈之風,改穆、敬二宗時期的怠政景象。

發《申禁車服第宅逾侈敕》“儉以足用,令出惟行”。

擬《準敕詳度諸司制度條件》從服飾、車馬、導從、住房、器用等多個方面,規定官員各依品秩高低、職事繁簡的不同待遇。

詔令“百官士族,如有固違,重加黜責”

評價C+,得二點五分】

【外交策略:無外交,基礎評價一分。】

【民生經濟:勤政愛民,興修水利,廢勞民傷財之事,民生一如穆宗之時。

評價C+,得二點五分】

【用人識人:用而不信,謀而無斷。最後造就甘露之變。評價E級,得零分】

【後世影響:甘露之變,使得宦官徹底凌駕皇帝之上。評價E級,得零分】

【總分:七分】

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514章 李景隆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680章 清軍入關。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
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514章 李景隆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680章 清軍入關。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