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

【親政後的宇文邕第一件事,就是規定六府不必再聽命於大冢宰。】

【使大冢宰成爲虛職,加強了皇權。】

【而第二件事,就是增加兵源。】

【公元573年,宇文邕下令吸收均田上的漢人農民充當府兵。】

【他將均田制裡的田地分爲九等,六等以上,也就是獲得了最好等級田地的人家,規定家中每有三個男丁,就有一個來當兵。】

【而來當兵的人則授田的同時“不入縣籍”】

【當兵者本人可以免除租調和徭役,他的家庭也可以三年內不交納租調和服徭役。】

【這些新的兵力就送到開府去報道,成了府兵制裡招募軍隊的一部分。】

【只這一條命令,就讓北周瞬間多了五萬兵力。】

【隨後又改軍士爲侍官,用以改變過去府兵專屬於某一軍隊統帥的傳統,使其直接隸屬於君主,以加強軍隊和皇帝的親近關係。】

……

大秦,

嬴政快速記錄着這些政策。

這樣的規定十分公平,而且對農耕的干擾、破壞不大。

畢竟已經接受了較好的土地,而且還是家中有三個男丁才需分出一個貢獻給朝廷的軍隊。

當兵的人還授田照給,但一戶的所有相關徭役一併免除。

只要家中有人願意當兵,全家就得了田卻不必再負擔其他的力役。

多麼好的條件!

當然了,

而能有這樣的新制度前提當然是均田制可以順利運作。

荒地必須多,國家纔有授田的空間。

至於荒地那裡找……

嬴政看着竹簡上的內容,心裡有個瘋狂的想法。

六國去西域封邦建國,建設自己的國家。

而秦人則均田修養生息,隨便用這種府兵的方式一邊農耕一邊積累兵源。

等兵力積蓄差不多後,向西域推進。

再來一次滅“六國”!

這樣一來,西方的土地不需要大秦開發就可輕易得到了。

時間可能會長點,不過沒關係!

寡人打好底子!

讓扶蘇的兒子去辦這件偉業!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直挺挺的站在地上。

雙手叉腰看着天幕。

“終於,終於又看到一個長着腦子的皇帝了!”

見微知著,既然招漢人入府兵是先例。

那就說明最初的府兵制下之將卒皆是胡人。

而他既然能招漢人百姓充之,改其民籍爲兵籍,說呢他心中的漢胡分別並不大。

這點很重要。

自胡人入主中原也紛紛擾擾兩三百年了吧?

許久下來想把他們趕出中原基本不可能了。

既然趕不出去,那就同化他們!

可惜那個孝文帝死的太早,整個漢化功虧一簣。

分出來的兩魏其中一個還是癲狂的胡人作風。

而現在,終於出現一個志在天下的君主了!

吸收漢人當兵不僅擴大了兵源,還能解決漢胡對立的問題。

並且,漢人大量進入他北周的軍隊,慢慢就會成爲北周軍隊的主體了。

這樣一來,北周就不再只是胡人的國家,也是漢人的國家!

“不容易啊,知道朕忍你這南北朝的一堆皇帝忍多久了嗎!”

“終於看見天下一統的曙光了!”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看着天幕上改革的均田制,心中生出一陣感觸。

“國家有田可授是多麼重要,周以分封拱衛王室,秦以耕田爲本吞併六國。”

隨即又是一陣疑惑。

像這般藉由均田所產生的徵調兵只會越來越多。

待軍隊的規模超過了前線戰事之所需又該如何呢?

這些超額的兵源既沒有實際打仗,又已經享受朝廷給予的免除租調的好處。

豈不是虧空國政?

……

【同年,宇文邕下令釋放在戰爭中淪爲奴隸的百姓,恢復他們的平民身份,讓他們授田當兵。】【又規定凡隱五戶及十丁以上、隱地三頃以上者爲死罪。】

【使原來爲地方豪強大族所控制的農民,直接爲朝廷所掌握。】

【當軍權與百姓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後。】

【宇文邕開始辦第三件大事。】

【找錢。】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年輕且神武的皇帝坐在上首。

底下則一位黑衣僧侶正洋洋灑灑的闡明道理。

“堯舜之時雖無佛教,卻國家安定。”

“齊、樑修了衆多寺廟,妄想借此教化民衆,到頭來卻亡了國。”

“由此可明,百姓不會因修了寺廟就不造反,國家也不會因爲信奉佛法就永遠安定。”

“佛之本意乃是大慈大悲,使一切有情衆生得到安樂,而絕不是要以苦難奴役黎民百姓。”

“而如今之信衆爲表明虔誠卻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此分明違反佛之真意,卻說是事佛,這豈不是大謬?”

看着眼前這指着和尚罵禿驢的僧人。

宇文邕頗有趣味的詢問道:

“那不知依大和尚之見,這佛教該如何自處呢?”

黑衣僧侶雙手微微合十,面上盡顯慈悲之意,開口道:

“佛心,乃大慈爲本。”

“不苦役百姓就是大慈,而興建佛寺無疑違背佛心。”

“所以國家不應再造那奢華無用的寺廟。”

“若非要建寺,那麼還請陛下建造平延大寺。”

宇文邕唸叨着:

“平延大寺?何解?”

黑衣僧微垂雙目,平靜道:

“所謂平延大寺,乃容納四海百姓,不論道俗。”

“以城作寺塔,以帝作如來。”

“郭邑作僧坊,夫妻爲聖衆。”

“勤用蠶以充戶課,供政課以報國恩。”

“推令德作三綱,遵耆老爲上座。”

“選仁智充執事,求勇略作法師。”

“如此,則六合無怨紂之聲,八荒有歌周之詠。”

宇文邕驚訝的看着眼前的僧人,不由雙手合十道:

“以民爲子,可謂大慈。”

“四海爲家,即同法界。”

“大和尚功德無量。”

……

【宇文邕用來擴充財源的另一項做法就是“廢佛”。】

【這個做法在當時叫“廢佛”,而不是後來的“滅佛”。】

【因爲他針對的不是佛教信仰,而是佛寺。】

【孝文帝的均田制讓豪強世家的奴僕大量流失。】

【同時也讓想及時止損的世家將土地捐給了寺廟,減少了對朝廷的稅賦責任。】

【到了宇文邕時期,北周僅有佛寺就有一萬所,僧尼大約百萬衆。】

【平均一所佛寺就有將近一百名僧侶。】

【而這些佛寺還有自己的土地。】

【有地,有人,還可以不必承擔朝廷的稅賦。】

【他們唯一沒有的,就是軍隊武力。】

【公元567年,僧人衛元嵩向宇文邕上書,闡明佛教的癥結所在。】

【公元574年五月十五日,宇文邕下詔,禁止佛、道兩教,經像全部搗毀。】

【廢掉佛寺,沒收寺產,充當軍費,同時,勒令和尚與道士還俗,其中的青壯年一律編入軍隊。】

【此謂“求兵於僧衆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

【北周的經濟實力乃至軍事實力都因此大爲增強。】

……

{周武帝滅佛與中國歷史上其他幾次滅佛相比,特別是與一百三十年前的太武滅佛相比,有幾個顯著的特點。}

{第一,只破壞了佛經、佛像,沒有毀壞佛寺,更沒有像魏太武帝那樣大殺僧侶,因此嚴格而言應叫“禁佛”,而非“滅佛”。}

{一般僧衆還俗,而有學識的高僧則進入信道觀工作,手法比較和緩,影響也不那麼惡劣。}

{第二,佛、道兩教一起禁。}

{第三,禁佛後設立信道觀。}

{他沒有要從精神上完全摧毀佛教,而是在推崇儒家思想的基礎上,會通三教,以達到儒道佛相融合的目的。}

{當時有僧人抗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滅三寶,是邪見人。阿鼻地獄不簡貴賤,陛下何得不怖?”}

{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視其曰:“但令百姓得樂,朕亦不辭地獄諸苦!”}

{宗教嗎,不合他心就詛咒人下地獄,都一路貨色。}

南陳我不打算細寫了。

要是再細寫一波南陳,得下個月能寫到隋朝了。

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283.晚八沒更。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476章 大宋!復活!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
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283.晚八沒更。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476章 大宋!復活!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