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道光皇帝
{嘉慶啊,也是個倒黴蛋兒。}
{他還處在封建制度和王朝沒落的雙重debuff中,神仙也難救。}
{清代君主一般責任感都挺強,奈何他們處在千年之未有之大變局裡啊。一個是兩千多年的制度,一個是王朝週期率。}
{在封建時代,全憑自覺約束的情況下,嘉慶和仁宗的廟號確實挺匹配,算是好人,不是好皇帝。}
{也算是是好皇帝了,你不能把一個皇帝當做大帝的級別來對待,只要不折騰一心爲民都是好皇帝。你沒有看到前面那些喜歡瞎折騰的皇帝啊?}
……
大宋·孝宗時期
趙昚第一想法就是三個非人。
“他們三不說進前三,怎麼也得是前五吧?”
他低頭看向手邊的紙張,看着那些非常能折騰的皇帝陷入沉思。
“嗯……朱祁鎮與楊廣也是強而有力的對手啊。”
……
大明·天啓時期
朱由校看到這一句話,臉色羞紅。
他很難不想到崇禎。
而崇禎是自己欽定的……
“唉……天下事誰能說的準呢?”
朱由校不止一次思索着,也許換個像嘉慶這樣的皇帝,大明不會亡的這麼快也說不定。
……
{嘉慶朝出現全方面的人才匱乏。大學士裡面沒有能夠統籌全局的人才,基層的官吏也缺乏認真負責的人才。}
{軍事實力倒退,特別是應對日益崛起的沙俄,大清消極防禦,但如此廣袤的國土消極防禦的效果不佳。}
{稅法制度落後,嘉慶不能突破祖宗永不加賦的束縛,增加了很多其他隱稅。}
{這玩意,不是嘉慶不努力,奈何地球已變異。若說守成沒能力,看看隔壁胖路易(狗頭)}
……
大明。
朱元璋瞥了一眼,冷哼一聲:
“畢竟乾隆留下了一個連他自己都收拾不了的爛攤子。”
“再加上乾隆那極強的權利慾,嘉慶都沒形成自己的核心班底,連乾隆那套朝堂制衡都玩不轉。”
“沒有立刻土崩瓦解都算他有能力了。”
馬皇后奇怪的看着他,調笑道:
“稀奇啊?你還會夸人呢?”
朱元璋微微擡頭,腳一擡踩在椅子上,哼一聲:
“咱向來對事不對人!”
……
大清·嘉慶時期
嘉慶面色平靜的看着天幕上的一切話語。
自己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無非是因爲自己身體健康且精神狀態也正常。
他阿瑪心裡,早逝的永璉纔是兒子……
此時天幕上的畫面緩緩旋轉。
嘉慶收斂發散的神思,站起身,走到大殿外。
一道夾雜血色的金光橫貫長空。
『延壽五年』
金光脫離天幕直奔底下的幹清宮。
但京師內外沒人在意那道金光。
因爲那道剔除金光後的血色,更加引人注目。
金光消散化爲點點熒光片羽。
嘉慶看了看依然蒼老的雙手。
無奈嘆息一聲。
“只有壽數,無用啊。”
他擡頭看向那道赤虹。
只能寄託一絲希望在那上面了。
長空之上。
紅霞收縮團成一團,最後形成拳頭大小,晶瑩剔透的寶珠。
拖着赤尾,寶珠落入嘉慶手中。
『三尺神:灩灩神光照赤縣』
『記錄天下之地考察明細之事』
『注:什麼都能記,主打一個神光所照無處遁形。』
『再注:只管記錄,不管獎罰。』
……
大秦。
嬴政眯眼看着天幕裡的寶珠。
“有用……又沒有用。”
蕭何想了想,開口道:
“此物倒是可以替代監察之制,且不會被人矇蔽、賄賂。”
“而且可以直觀感受天下的吏治是否清明,能提前未雨綢繆。”
尉繚捋須道:
“但是一來一往的路上可是要耗費不少時日。”
“有時,那一日之間就是天翻地覆之變啊。”
馮去疾點頭道:
“所以陛下才說這東西有用又沒用。”
“太平之世有用,但太平之世若是維持不住了,這東西也就只是揚湯止沸。”
蒙恬摸着下巴道:
“……這個天下之地範圍是多大啊?”
本來低頭批覆竹簡的嬴政猛的擡頭。
蒙恬無察覺的又道:
“你們說這東西是隻監察本地人,還是一切踏上這片土地的人它都監察啊?”
其餘三人也愣了一下。
蕭何細想了一下,期期艾艾道:
“可能……可能是後者吧?”
“神光嗎……”
殿內突然陷入沉寂。
“難道這玩意是用來打仗的?”
……
大漢·惠帝時期
劉盈扶了扶頭上的長冠,看着獎勵如此波瀾不驚,感嘆道:
“這嘉慶啊……”
“還挺可憐的。”
“退一萬步說,也沒幹過什麼壞事吧。”
“但是又是被刺殺又是被民變,自己每次還都主動承認錯誤,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呂雉閉目養神,淡淡道:
“善良,對於君王來說是最無用的。”
“他和雍正的人格是有點像,但沒有他雍正那麼狠。”
“他想當仁君,他憑什麼當仁君?”
呂雉緩緩睜開雙目,冷聲道:
“你繼承一個好時代,做個平庸的好皇帝沒問題。”
“但你繼承一個矛盾尖銳的壞時代。”
“沒有作爲,官員依舊腐敗壓榨百姓,那百姓也不會感激他。”
“你認爲劉禪爲什麼是亡國之君?”
“沒有諸葛亮誰知道他是誰?”
“大爭之世,當仁君?”
“找死。”
……
天幕上
一名消瘦的男子身穿黃褂,他望着掛在牆壁上的大清疆域圖,憂心忡忡。
……
【嘉慶二十五年(1820),七月二十五日嘉慶駕崩。】
【八月二十七日,其次子綿寧於太和殿登上帝位,昭告天下,並將次年定爲道光元年。】
【與此同時,“綿寧”改名爲“旻寧”】
【道光剛登基的時候,也很想有一番作爲。】
【跟嘉慶一樣,也知道下面官員很腐敗,他也想遏制腐敗,非常渴望成爲漢高祖、唐太宗那樣的明君。】
【於是,我們又看到了熟悉的一幕。】
【皇帝非常勤政,常常通宵達旦地批改奏章,對於政務事無鉅細都要詢問。】
【道光也不是在作秀,而是真心想把國家治理好,成爲名垂千古的聖君。】
【素服期間,道光讓各部門不要耽誤政事,儘快把奏摺送上來。他希望自己以身作則,改變日益不張的吏治。】
……
後金。
訓馬場。
努爾哈赤將手中馬鞭一扔,翻身下馬,氣沖沖的坐在草地上。
“又一個傻子!”
“還以身作則?!”
明眼人都知道大清現在就像一艘百孔千瘡的大船,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
你還玩什麼以身作則?
“一對蠢人!”
……
【但道光比他爹要強硬一點,準備搞點改革。】
【一上臺,就把自己的親信英和提拔爲軍機大臣。在英和的建議下,道光皇帝宣佈要學習雍正皇帝,革除陋規,搞新一輪的“火耗歸公”。】
【也就是把洪亮吉在給嘉慶的奏摺中列舉的那些“陋規”——比如門包、炭敬、節禮、壽禮、儀程、浮收、勒折等折算一下。】
【一部分給官員發“養廉銀”,另一部分取消或上繳財政。】
【這樣,把官員們的非法收入變成合法收入,還能減少老百姓部分負擔,增加財政收入。】
……
今天半章……
跟教育培育機構就退款問題扯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