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

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

南宋·

“正統……”

趙昚嘆口氣,摸着一旁的石桌沉默不語。

高宗開國之初尚以夷夏大防、收復失地作爲維護偏安一隅的正統合法性。

但隨着岳飛身死,北伐成功的前景變得渺茫後。

所謂的正統性就只能以華夏血脈爲正統之論了。

中原故地沒了。

前朝法理也沒了。

天子沒有做成表率……

我們還有什麼呢……

趙昚擡頭望天。

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

大明。

“大宋……正統……”

朱元璋嘟囔着。

作爲歲幣用的銀子多寶貴啊!

尋找銀礦、冶煉銀子多困難啊!

用百姓的錢買趙家的政權,皇帝不用出一分錢!

“你要是把這時間用來發展多好。”

“你說他們怎麼想的?”

一旁的朱標沉吟道:

“孩兒觀之,應與六國奉秦舊事相同。”

щщщ_тtκan_¢ ○

“他們怕了,而且自認自己是天朝上國,中原正統吧。”

朱元璋想不通他們憑什麼沉迷在天朝上國的繁華夢裡?

“仁宗時,宋朝給遼國的歲幣提高到每年絹三十萬匹、銀二十萬兩。”

☢TтkΛ n☢¢ O

“神宗時,軍費開支已經達到了國家預算的十分之八,百姓的錢除了進貢就是拿來養軍隊。”

“還沒餵飽遼國,党項人又來了。”

“范文正公在邊境抵抗三年,可結局仍是求和。”

“宋每年“賜”給西夏銀子、絹、茶等價值二十六萬兩銀子的財物。”

“然後金國……宋徽宗每年給金國絹三十萬匹、銀二十萬兩,外加一百萬貫錢,還割讓了幾塊土地。”

“宋朝本希望用錢買平安,豈不知歲幣幫助了遼國、金國的發展,養大了兩國的軍隊。”

“賠款、割地,這兩件事不是治太平與天下。”

“而是埋禍亂與漸大!”

“他們還有臉提正統!”

朱元璋氣的直拍桌子!

你要是努力點!咱還用認元朝當正統?!

誰知道不努力還罷了,越努力土地還越縮水了!

“他X的!”

……

大明·仁宗時期

“澶淵之盟使宋遼勉強維持了百年的兄弟之國關係,能各守疆界。”

“但這只是雙方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宋朝從未放棄收復燕雲的願望。”

朱高熾一張胖臉沒有一絲血色。

一旁的朱瞻基扶着他在庭院內慢慢走動。

“和隋唐統一朝代相比,宋人的天下觀是複雜的,他們嘴裡的天下有時是指實際疆界。”

“但更多時候,天下是指漢唐舊疆這樣的理想範圍。”

朱瞻基有點詫異。

“理想範圍?”

朱高熾咳嗽兩聲,低語道:

“從宋朝開始,華夷之辯由實際的策略轉爲想象的秩序。”

“從真正制度上的居高臨下變成想象世界中的自我安慰。”

“但天下之中和天朝大國的觀念仍然支配着人們對世界的想象。”

微微緩了口氣,朱高熾嘆氣道:

“這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使得宋朝君王不忘恢復中國強盛時期的疆域,儘管其衰弱的國力限制了其進攻能力。”

“這就是爲什麼在面臨極大風險的情況下,宋徽宗依然選擇聯金滅遼以收復燕雲。”

“這是源於骨子裡的執念。”

……

大清·雍正時期

看着正統二字,雍正想起一件事。

“宋、明,有夷夏之辨。”

“他們視漢人與滿人有不可逾越的種族鴻溝。”

“聖祖爺雖崇尚理學治國,卻在如何應對漢人夷夏之辨這方面並未提出新思路。”

弘曆聞言,擡頭笑道:

“還是阿瑪厲害,稱中國古聖人帝王都曾出身於“夷”,只不過是誕生地點和方位有所差異而已。”

“就此引申出的聖人不必出於一地的結論消除了這道鴻溝。”

“也解決了聖人只能誕生於中原文明之地,而不可能現身於北方蠻荒之區的漏洞。”

雍正捻着玉珠看着他,弘曆收斂笑容。

“你知道此事的問題在哪嗎。”

弘曆點點頭,又搖搖頭,開口道:

“擺脫了蠻夷身份的羈絆,下一步就要開始着手解決如何加入中國正統這一難題。”

“但是如何加入……兒子不知。”

雍正將玉珠放在眼前的案桌上,擡頭望着天幕若有所思道:

“朕其實也不知……到現在知道了。”

弘曆好奇的看向雍正。

“我們要承認洪武帝的看法。”

“元朝是大一統,而且元朝的統治是承接宋朝正統而非遼金政權。”

“元朝可以合理接續到宋朝歷史脈絡之中,不應以其爲非漢人政權而逐出歷代正統之列。”

一點就透!弘曆眼前一亮。

只要元朝進入漢人主導的正統譜系中。

那同爲異族政權的大清才能具備相似的資格!

如果清朝接續的是遼金正統的話,那就完全喪失了與元朝大一統傳承關係!

這樣就落入宋明理學家預先設置的夷夏之辨的套子裡!

“阿瑪英明!”

……

天幕上。

趙恆戴着直腳帽,一身絳紗宮服安坐於金鑾寶座上。

殿下宰相正率領羣臣拜見完畢。

突然,外面一位武士急奔進殿。

跪在御道上,指着門外大聲道:

“陛下!承天門的左南鴟尾上,掛着一個黃帛!”

趙恆一愣,隨即恍然狂喜。

“哈哈哈哈!是真的!是真的!真的有天書!”

殿下宰相出列詢問。

趙恆面帶喜色道:

“一個月前的夜裡,朕剛要合衣欲睡,忽然臥室滿堂皆亮!”

“朕大吃一驚,忽見一個神人出現眼前!”

“此人戴星冠穿絳袍,對朕言說:‘一月三日,應在正殿建黃籙道場,到時會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機!’”

“朕悚然,正起身欲要答話,神人卻忽然消失。”

“朕不敢怠慢,馬上用筆把此事記了下來。”

“此後朕便蔬食齋戒,在朝元殿建道場,整整一個月恭敬等待,終於盼來了天書!”

百官聞言頓時跪倒一片,口中高呼道:

“封受天命,帝興於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澶淵之盟後,宋真宗和寇準都自我感覺良好。】

【但是,“準頗自矜澶淵之功,雖帝亦以此待準甚厚。王欽若深嫉之。”】

【王欽若言寇準是拿宋真宗做賭注達成一個城下之盟。】

【成則立功,敗則置皇帝於危地。】

【宋真宗因此將寇準罷去相位。】

【公元1008正月初三,宋真宗對羣臣言,曾夢見有神預告降下《大中祥符》天書三卷,當日皇城司奏報果有天書降於承天門上。】

【於是君臣取下天書,上書“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恆。居其器,守於下。世七百,九九定”。】

【宋真宗遂改年號“大中祥符”,大赦天下。】

……

大隋。

楊堅與獨孤伽羅並排坐在殿前臺階上。

輕哄着嬰孩,楊堅微微探頭貼近皇后耳邊輕聲道:

“你信嗎?”

獨孤伽羅看了一眼熟睡的嬰孩,輕聲回覆道:

“我傻嗎?”

楊堅仔細打量着獨孤伽羅。

真好看啊。

獨孤伽羅則漸漸開始目光不善。

感覺可能有點誤會,楊堅輕咳兩聲岔開話題道:

“咳咳,伽羅,你說他廢這勁兒做什麼?”

獨孤伽羅白了他一眼,緩緩道:

“幽雲之地在他手裡算是徹底丟了。”

“地緣上的中原正統這條他是不符合了。”

“但他有前朝法統……嗯……”

“漢武帝以公羊統一思想,我猜想,他是想以天降符命來確定自己是天命所歸。”

楊堅覺得這是一條路,但是這事做的太糙了。

而且要是這麼說……這事還有點小家子氣。

反而顯得有點像個笑話。

……

大唐。

“觀音婢。”

李世民突然在大庭廣衆之下拉住了長孫皇后的纖纖玉手。

殿內衆人瞬間低頭。

長孫皇后臉上浮起一抹紅嫣。

“二郎!”

李世民確實一臉愁容道:

“不是啊觀音婢,不知爲何。”

“我這心裡突然一陣陣的發慌!”

長孫聞言,原本有點羞紅的臉頓時生起憂色。

“讓御醫來看看吧。”

李世民搖了搖頭,低頭看向握緊觀音婢的手。

“不是那種肉痛,就是那種……那種……”

“朕形容不出來的難受。”

長孫皇后將另一隻手搭在李世民的手上。

輕聲道:

“二郎……奴奴可能知道你爲什麼難受了。”

李世民茫然擡頭看向她。

長孫皇后一臉難色的看着天幕,意義不明道:

“二郎,要不你還是看一眼天上吧。”

狐疑轉頭。

身體僵硬。

目瞪口呆。

勃然大怒!

……

天幕上。

一批富麗堂皇車架來到泰山腳下。

車架綿延千里,侍從兩步一位。

鏡頭從順着車架極速推進!

浮光掠影后,止於泰山之巔。

趙恆站在祭壇前。

身後的臣子高舉着手中書冊跪了一地。

“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恆!”

“居其器,守於下!”

“世七百,九九定!”

……

【“天書”以降,宰相王旦多次率羣臣請求宋真宗封禪,後來又有天書入宋真宗夢中,降於泰山醴泉亭。】

【公元1008年十月,宋真宗組織龐大隊伍,浩浩蕩蕩到泰山舉行封禪禮,併到曲阜謁孔廟,歷時五十七天。】

……

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11章 打賞獎勵。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242.今晚八點無更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
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11章 打賞獎勵。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242.今晚八點無更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