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

【刺殺皇帝,無論如何都是件非常嚴重的事情,但是“壬寅宮變”在《明史》中的記載非常簡單:

“冬十月丁酉,宮人謀逆伏誅,誅端妃曹氏、寧嬪王氏於市。”

一行字,無頭無尾,輕描淡寫。】

【而《明實錄》則載:“宮婢楊金英等共謀大逆,伺上寢熟,以繩縊之……”】

【與其它有前因後果的記錄不同,這裡史官也一反其道,沒寫宮婢刺殺原因,只簡單記錄了行刺過程。】

【她們試圖用繩子勒死皇帝,結果慌亂間把繩子打了個死結,導致刺殺行動失敗。】

【直到那本集明朝野史之大成者,《萬曆野獲編》出世,衆人才知道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也就是所謂的採宮女月經煉丹,宮女不堪受辱絕地反擊。】

【至於其餘詳實的明史資料中,關於“壬寅宮變”的記錄也只有寥寥數筆。】

【甚至連朱厚熜得救都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目前流行的說法,一個宮女在暗殺皇帝的過程中後悔了,跑去找方皇后,然後皇后趕到曹氏處,救下皇帝。】

【還有一個說法,是《皇明大事記》記載,“壬寅宮變”的當晚,陸炳突生心理感應,帶着校尉急跑至宮門外,得了皇后懿旨,救了皇帝】

【這整件事都影影綽綽,晦暗詭譎。】

【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

【壬寅宮變爆發,朱厚熜險些被宮女所殺,因而搬入西苑,不再輕易召見大臣,只有閣員、尚書等少數官員可以面聖。】

【那個充滿雄心壯志的皇帝一夜之間就消失不見了。】

……

大唐·玄宗時期

“肯定是有陰謀啊……”

“擅長女紅的宮婢,又怎會把繩子打成死結呢?”

“十六名宮婢在沒有任何侍衛阻攔的情況下,潛入寢宮聯手刺殺皇帝,偏偏皇帝正在睡覺,完全沒有防備。”

“你說這裡沒問題,朕不信。”

李隆基突然發現一個盲區。

“好像天幕沒說過他執掌兵權的事啊?”

李泌回想片刻,果斷道:

“沒有,從皇帝上位,雙方就一直在禮制上面糾纏不清。”

“根本沒提過兵權的事。”

李隆基捻起一顆葡萄扔嘴裡。

“正德嘉靖這兄弟倆有點意思……”

……

大隋。

“這似乎像是一種警告?”

楊堅不信這十幾名宮女個個都是具有大無畏精神的人。

明知刺殺皇帝是誅九族的重罪,爲何還義無反顧?

而且也沒提過族誅之事?

只是簡簡單單的“謀逆伏誅”四字?

難道這十幾名宮女就是那麼巧,都是無父無母之人?

那這暗子埋的可真夠久的!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捻着鬍鬚,若有所思。

一般來說,兇殺案的犯罪人數與暴露概率成正比。

參與犯罪的人越多,暴露的概率也就越大。

畢竟人多口雜人心不齊。

主犯可能守口如瓶,但從犯或許是個話癆。

主犯也許豁得出去殊死一搏,但從犯也許想着撈一筆就溜之大吉。

不管如何,最終肯定會被司法人員撬出個缺口。

而整整十六個人,還是十六個宮女,謀劃殺害的這個人還是具有至高無上威嚴的皇帝。

偏偏在行動前竟沒有絲毫的暴露,這到底是因爲什麼?

答案很明顯,敵在皇宮!

趙匡義將視線放在那兩名妃子身上。

誅妃子於市,這明顯是鬼扯。

就算殺也不會在大庭廣衆之下殺。

“是障眼法。”

……

【朱厚熜在經歷了壬寅宮變後,開始變得疑神疑鬼。】

【他對閣臣徐階說:“壬寅大變,其內有枉死者,尚在宮內爲厲。”】

【徐階道:“彼生而貴近,無端受枉,能不化鬼爲厲嗎?”】

【宮中鬧鬼,皇帝被折騰得日夜不安,這件事不僅京中士民皆知,還傳到來華的朝鮮使臣耳朵裡,作爲一件趣事,記錄了下來。】

【嘉靖二十三年(1544)正月的朝鮮李朝《中宗實錄》裡記載,壬寅宮變之後,朱厚熜常“眼見鬼狀”,驚惶不安。】

【道士們教他個法兒:以糯米屑做成人形,列立於經常見鬼的幽暗之處,在其旁設一油鍋,煮沸。】

【然後道士引着皇帝走到幽暗之處,忽稱“這裡有鬼”!】

【拿住人形,扔到煎油之中。】

【道士將鬼一一捉去炸了,皇帝的病居然就好啦!】

【朱厚熜本就深信方術,因此更是加倍迷信這些“戲法”】

……

大唐。

“虛心之症。”

李世民幽幽唸叨着。

孫思邈曾說過,道士搗鬼捉鬼,既是捉心中之鬼。

將“鬼”捉去,心神稍寧。

自然病體康復。

“捉心中鬼易,破心中鬼難。”

“疑心生暗鬼,疑心不滅,鬼怪不斷。”

……

大明。

“你個大xxx!”

“你xxx這都信!”

朱元璋再次破防了!

多麼幼稚的手段啊?

他走南闖北這些年,什麼方術沒見過?

這種騙愚人的方術你也能上當?

朱元璋突然悟了。

自己是真的把這羣后代保護的太好了。

“決定了!”

馬皇后眉頭一跳,心生不妙!

“咱要把這些把戲挨個寫出,整理成冊!”

朱元璋認真道:

“以後歷代藩王必須熟讀此冊!背不下來,不許承位!”

……

天幕上。

西苑。

一座不像大殿的大殿內。

八卦圖像鏤空的銅爐,不斷向外氤氳出淡淡的香菸。

殿內重重紗幔的裡傳出了聲音。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

{練得身形似鶴形,不怕宮女勒脖頸!}

{果然修仙者都怕捆仙繩(狗頭)}

{神他麼捆仙繩!}

……

大明·嘉靖時期

朱厚熜氣的臉都綠了。

“一羣無知小輩!”

好笑嗎?

朕差點死了!

……

【同年十月,大同邊軍抓到三名叛徒,朱厚熜認爲是鬼神暗中相助,於是加道士陶仲文禮部尚書、少師,兼任少傅、少保如故。】

【陶仲文,便由此成爲明朝唯一一位身兼三孤的大臣。】

【前面我們說過,朱厚熜能玩過文官是因爲他掌握了遊戲規則。】

【但同樣的,善於揣摩上意的臣子也開始明白了遊戲規則。】

【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月,太子朱載壡去世,諡號莊敬太子。】

【按照慣例,皇子十歲前會出閣讀書,但是朱厚熜在此事上一拖再拖,引來大臣上書。】

【朱厚熜被迫同意,舉行出閣儀式。旋即,太子生病去世。】

【此後,朱厚熜嚴格遵守陶仲文提出的二龍不得相見理論,非禮儀所需,不再面見裕王、景王。】

……

{這一套怎麼這麼像,請客、斬首、收下當狗?}

{皇帝身體不好信道,宮女勒脖弄成枉殺,道士治好皇帝的鬼症,然後二龍不得相見。}

{你這個陰謀論就有點太扯淡了……}

{是有點扯,但有句話的確沒說錯,生死之間有大恐怖。}

{朱厚熜明顯不是在大恐怖之間看透生死的人。相反,也是在壬寅宮變以後他開始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採宮女那啥煉丹的事就是壬寅宮變以後開始的,只不過後面倒果爲因把這事說的好像早就做了一樣。}

{而且只從結果來看,皇帝閉門不出沉迷修道,那太子的教導勸又會回到誰的手裡呢?}

{別忘了,弘治之事並不久遠啊。}

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9章 斷電了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146.第142章 祖逖!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250.稿丟了,盡力趕。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514章 李景隆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82章 始!武!玄!洪!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
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9章 斷電了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146.第142章 祖逖!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250.稿丟了,盡力趕。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514章 李景隆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82章 始!武!玄!洪!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