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

{俗話說字越少事越大,死的可不僅僅是宇文氏五王和宇文闡,宇文泰的祖父宇文韜的所有後代一個不剩全部被楊堅殺光了!}

{尼瑪,這麼兇?}

{就這麼兇!留下的都是宇文韜堂兄弟的後代。}

{南北朝的“風俗”,但像楊堅這麼狠的絕無僅有,真就盡滅宇文氏宗族。}

{可惜宇文泰、宇文邕父子殫精竭慮創造了這無比巨大的家業,弔詭的是,他們創造的家業越大,給子孫帶來的禍患也越大。}

……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雙目圓睜,牙關死死的咬着。

“楊堅!”

“好一個隨國公!好一個大周忠臣!”

“毫無人心!”

“砰!”

重重的捶在案几上!

“來人!”

“去把普六茹堅那個惡賊拿下!”

……

大隋·文帝時期

楊堅捻着鬍鬚看着天幕,整個人淡定無比。

宇文氏在關中經營近五十年,雖然因宇文贇的亂政而導致上下離心離德讓自己奪得了政權,但宇文氏的影響還在。

那着衆多大臣和百姓中,也有人對北周依然有感情。

朕就是要讓這些人徹底死了復辟北周之心!

北周宗室必須趕盡殺絕!

以此震懾那些不安分的人!

……

大唐·高祖時期

仁智宮內

穿着半臂的李淵倚靠在錦榻上,手中的麈尾扇輕輕搖動。

望着天幕裡的楊堅,整個人陷入回憶中。

“無寬仁之度,有刻薄之資。”

李淵喃喃唸叨着。

……

【“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楊堅得天下容易,因爲看起來都是靠北周打下的基礎。】

【不過他雖然得天下容易,得了天下之後並沒有懈怠。】

【第一件事就是改革官制。】

【北周時期的官制和禮儀是仿照西周設置的,本就繁瑣,再經過宇文贇的“朝出夕改”式的胡亂改動,更加亂遭沒有頭緒。】

【基於此楊堅決定刪繁就簡,宣佈廢除北周官制,恢復漢魏舊制。】

【三師、三公重新出現在大家面前。】

【但這時的三師、三公都只不過是有名無實的榮譽職務而已,真正的權力掌握在三省手裡。】

【所謂三省,即內史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內史省爲原中書省,因避楊堅父楊忠諱而改,負責起草詔令,置內史監、內史令各一人。】

【門下省主管審覈詔令,其最高長官稱爲納言,即以前的侍中,也是避楊忠諱而改。】

【尚書省負責執行詔令,是最高的行政機構,置尚書令一人,左右僕射兩人,爲正副長官。】

【尚書省下設吏部、禮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部,每部設尚書一人,爲其首長。】

【左右僕射加六部尚書合稱“八座”,構成尚書省的核心。】

【除此以外,還有主管經籍圖書與天文曆法的秘書省,掌管宮內事務的內侍省,與上述三省合稱五省。】

【但真正執掌政務的還是內史、門下、尚書三省和吏部等六部。】

【而丞相則由三高官官共同擔任。】

……

大漢·武帝時期

唰!

劉徹的眼睛頓時亮了!

這個制度好啊!

自古以來,個人開府的丞相是百官之長無所不管。

但這個制度將丞相的權力分割成一個機構。

從無所不管的百官之長,變成了各管一塊的大臣。

劉徹暗自琢磨着。

跟中朝與大將軍的類似。

這個制度下的相權也被一分爲三。

決策權、審議權和執行權三者相皆分離。

三省丞相可以互相牽制、互相制約、互相監督,既削弱了相權又鞏固了皇權。

既防止出現丞相相專權的局面,也不會出現大將軍這種怪異專權的職位。

同時擴大了議政大臣的名額,起到集思廣益的效果。

關鍵是……

劉徹眯着眼睛仔細分析着。

這各部職責分工明確,有利於朝廷政令的貫徹執行,法令的效率會大大增加!

妙啊!

這老小子有東西啊!

不枉費朕等了這麼長時間!

看了這麼久的類人君主!

忍不住的劉徹站起身,看着一旁打瞌睡的霍去病,輕輕的晃了晃。

“子胥,子胥。”

支着下巴的霍去病瞬間驚醒。

“陛下……”

劉徹看着揉着雙眼的霍去病輕聲道:

“子胥,朕交給你個任務!”

霍去病一聽立馬精神了!

“陛下您說!打誰!”

話一出口,

劉徹和一旁的衛子夫嘴角俱都抽動了一下。

這孩子……

“朕誰也不打!”

“哦,那是什麼任務。”

霍去病有些失望。

劉徹忍住翻白眼的衝動。

“你去將九卿大臣們都叫過來。”

霍去病看了一眼外面。 月黑風高,天幕高懸。

“現在?”

劉徹眼睛一瞪。

“有大事!怎麼你怕他們啊?”

霍去病輕蔑的一笑,隨即扶膝站起。

“半個時辰,這幫人必定一個不少的站起陛下面前!”

隨即轉身走去。

待走到殿內門口,回頭道:

“還有,陛下您的激將法用的太爛了!”

說罷撒腿就跑!

劉徹笑罵道:

“這豎子!”

一旁的衛子夫則心有揣測。

一個小黃門就打發的事,陛下爲什麼要讓子胥去?這豈不是明顯得罪人?

不由眼角偷瞄身側。

看着坐在軟榻上一臉笑容看着天幕的劉徹,心中滿是不解。

……

清·乾隆時期

乾隆喝了口茶,隨即搖着扇子。

楊堅的確有雄才大略。

三省六部制到現在還在用,關鍵也就在於它的好用!

秦漢三國魏晉時的權臣,只要擔任了丞相、大冢宰之類的職務,就可以依靠制度的力量架空皇帝,指揮整個國家。

而在三省六部制之下,三省之間互不統屬。

權臣再高,也不過一箇中書令、尚書令。

在制度框架下是不能權傾朝野的,除非他掌握軍權跳出制度框架,纔可能擾亂朝綱,總攬大權。

只憑這一個制度就將那些桀驁不馴的關隴勳貴們壓得服服帖帖。

怎能不是大才?

可惜其本性猜忌苛察,晚年又信受讒言。

導致功臣故舊,無始終保全者。

乃至子弟,也皆如仇敵。

最後皇位落入煬帝之手……

……

【公元581年,命高熲、李德林、蘇威、鄭譯、裴政等人編修新律。】

【十月,以《北齊律》爲藍本,同時博採兼收魏、晉、齊、樑等各朝法律的優點制定而成。】

【共有十二篇五百條條文構成的新律公佈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開皇律》。】

【同時,新的政令制度也建立起來。】

【規定刑罰處斷的法規,和刑罰以外關於行政、官制、稅制的政令,共同形成了這個新的中央帝國的律令制度。】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

“看似平平無奇,卻是徹底與過去的時代劃分開了。”

一旁蹲在亭外拿着樹枝戳螞蟻的小李治擡頭看了一眼天上,又低頭道:

“有什麼區別?不還是北齊法律改的嗎?”

李世民瞥了一眼他。

“哼,無知小兒。”

“玩伱的螞蟻去吧。”

看着一旁的捂嘴偷笑着的長孫皇后和小兕子,小李治鼻子都氣歪了。

扔掉手裡的樹枝,雙手叉腰氣呼呼道:

“那天上不是說以魏晉齊樑的法律爲本嗎!”

“那魏晉齊樑的惡人那麼多,他法律能好哪去!再說要是真好,隋朝能那麼快就亡!”

李世民捻着鬍鬚斜睨着他道:

“我不跟你扯隋亡的原因,就跟你說說他律令爲什麼是於南北朝劃分開的產物。”

“我問你,如果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這天突然收到本地大貴族一位郡公批的一張條子。”

“上面寫着,命令你某年某月某日去城外小河邊爲新修的水渠運沙土,你去不去?”

小李治叉着腰擡頭道:

“當然不去了!我傻啊!”

“他有正式政令和公文嗎……”

說着說着,他愣住了。

是啊,沒有條文,就算是關隴勳貴或者“崔盧李鄭”這些頂級豪門,打的條子就只是一張紙而已,不能作數的。

政令一同,皆出於公門,國家是理論上的唯一權威。

但在南北朝的時候,就得去了,因爲郡公是世家大族,本地爵位最高的大老爺,他的條子不能不聽。

李世民看着突然呆愣住的小李治略有些詫異。

這小子這麼快反應過來了?

不愧是朕與觀音婢的兒子!

李二鳳誇了自己一波,隨即悠悠道:

“別說一個郡公的條子,哪怕是朕寫一條詔令去命令一個百姓運沙土。”

“都做不得數。”

“但在新律令制度下,政令、徵調都要由三省六部以及統轄的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的正式令文爲依據。”

“因爲不經過中書省決定和草擬,門下省複覈後發出,尚書省再下發其餘部門,部門的公人再去下令。”

“這條詔令就是一張白紙。”

“不做數。”

……

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790章 洋務運動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751章 茶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732章 文字獄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
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753章 虎門銷煙!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790章 洋務運動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邊境安寧,居功至偉!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751章 茶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732章 文字獄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