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
頭戴朝冠,身穿帝服的乾隆望着滿朝文武,目含威嚴。
“朕於準噶爾,初無利其土地人民之念。”
“然,今歲輝特臺吉阿睦爾撒納等領數萬衆投誠,朕以天下大君,焉有不收養求生而來者之理!”
“達瓦齊,作亂之人!其收數萬衆,雖目前不敢妄舉,而日久力足,必又蠢動。”
“今事機已值,不煩大舉,以國家之餘餉,兩路並進,不過以新降之力,少益以內地之兵,即可成積年未成之功!”
……
曹魏。
曹操看這段話就想起大耳賊那傢伙。
還什麼本次出兵並非想占人家的地盤,而是因爲達瓦齊弒君作亂,出兵的目的是拯救準噶爾民衆,使投誠之人迴歸故鄉。
真是說的比唱的都好聽。
那什麼噶爾丹策零的次子死的時候,也不見你師出有名。
“這一點不如大耳賊直白。”
曹魏慢悠悠的抿了一口酒。
他不喜歡乾隆。
因爲他一眼就看出這人的本質跟他類似。
面厚心黑。
……
【乾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初四。】
【乾隆宣佈本次出兵的人事安排,依舊是兵分兩路。】
……
天幕上
狂暴的西北風捲起萬丈旋風,挾着沙土肆無忌憚地在廣袤無垠的原野上互相追逐嬉戲。
黃土道上,盤旋呼嘯的黃霧裡,繡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穿着鎧甲戴着頭盔,一衆騎兵策馬騎行。
馬蹄聲在堅硬如鐵的凍土上發出千篇一律的叮叮聲。
……
【命兩廣總督班第爲“定北將軍”,統率北路軍。】
【授阿睦爾撒納爲“定邊左副將軍”,與準部降將郡王訥默庫、班珠爾一起,率所部爲先鋒。】
【和碩親王色布騰巴勒珠爾、銜琳沁,和託輝特郡王青滾雜卜,尚書達勒當阿等隨軍參贊軍務。】
【以烏里雅蘇臺爲基地,總兵力一萬人,三分之二爲準噶爾降兵,其餘爲八旗兵。】
【命湖廣總督永常爲“定西將軍”,統率西路軍。】
【授薩喇爾爲“定邊右副將軍”,與準部降將親王車凌、郡王車凌烏巴什、貝勒車凌孟克、色布騰等人一起,率所部爲先鋒。】
【喀爾喀親王額琳沁多爾濟、貝子扎拉豐阿、總督鄂容安等隨軍參贊軍務。】
【該軍以巴里坤爲基地,總兵力一萬六千人,由準噶爾降兵、八旗兵、綠旗兵組成。】
……
{哇……這人名看得眼睛疼。}
{別的不說,乾隆的十全武功起碼有一大半含金量十足,他手下發掘出的人才也是真多,一茬一茬的。}
{確實,而且康熙幹隆年間的清軍還是武德充沛的!}
{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有一座很大的岳飛廟,至今保存完好,是康熙年間,清軍追擊準噶爾餘部一路打到哈薩克斯坦,當時叫阿克莫拉修的岳飛廟。}
{一直到了雍正,他“罷黜岳飛獨尊關公”,嶽武穆的地位才一落千丈。}
{然後在幹隆年間又允許重新崇拜岳飛,只能說越是缺什麼,越是喜歡補什麼。}
{雍正自己武力不行,特別喜歡關羽這樣的(狗頭)}
……
季漢。
劉備微微皺了眉頭。
“這話說得……怪怪的。”
至於哪裡怪……一時還真沒想出來。
張飛醉眼朦朧,直抒胸臆,大着嗓門道:
“岳飛厲害!但還不能與我二哥相提並論!”
“翼德!”
劉備的一聲怒喝打斷了張飛的話音。
張飛被一聲厲喝喊回了神智。
明白自己說了什麼,縮着腦袋,不敢跟劉備對視。
劉備氣憤道:
“岳飛!精忠報國!此等大義是能口中編排之人嗎?”
“下去!清醒了腦子在回來!”
張飛不敢擡頭,抱拳掩面退下。
諸葛亮搖着羽扇,輕嘆一聲。
“主公,三將軍的脾氣秉性需徹底矯正一番……不然……”
劉備也嘆了口氣,無奈道:
“他什麼答應我,什麼事也順着我,偏偏這個臭脾氣!說了也聽,聽後不改!”
“需得一人時時拂看……”
諸葛亮則以扇掩嘴,附耳輕聲如此這般。
劉備聽得一臉霧水。
扭頭看向一臉純真的好大兒。
“孔明,這真行嗎?”
諸葛亮成竹在胸道:
“三將軍考慮着主公的面子,也要顧慮自身不能帶壞阿斗。”
“同時,也能讓阿斗漲一漲血氣。”
“一舉兩得。”
劉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劉禪突感一陣寒意。
降溫了嗎?
……
【在阿睦爾撒納等人歸降之前,乾隆與軍機大臣商定的兵力配備方案是北路軍三萬人全部爲八旗,西路軍二萬人一萬爲綠旗。】
【當阿睦歸降後,乾隆改變主意,決定以準噶爾降兵作爲軍隊主力。】
【兩路軍隊從組成到打法都很相似,準噶爾降將率領準軍爲主力前鋒。】
【八旗兵、綠旗兵在清軍將領的帶領下尾隨跟進。】
……
大清·康熙時期
康熙真想對着胤禛指指點點!
你看看你兒子!
你再看看你自己!
看看這時機把握,看看這隨機應變!
“好聖孫啊。”
明成祖有好聖孫,自己也有好聖孫。
所以自己等於明成祖!
“民生再搞好一點……”
康熙喃喃自語道:
“朕的道路就更進一步了。”
……
大清·雍正時期
雍正有些酸溜溜的。
“哼,趁機撿了個大便宜罷了。”
“朕可是靠硬打硬的!”
雖然沒打過……
雍正眯眼盤算着。
“吏部?兵部?”
這麼好用的大兒子不能浪費了!
必須物盡其用!
……
【乾隆二十年(1755)二月十二日,北路軍副帥阿睦爾撒納率領前鋒軍隊六千人自烏里雅蘇臺出發。】
【八天後,北路軍統帥班第率領察哈爾八旗兵三千人銜尾而進。】
【二月二十五日,西路軍副帥薩喇爾率領前鋒軍隊出發。】
【三月初九,西路軍統帥永常率兵跟進。】
【因連年內亂,加之準噶爾降將的招撫,這次進軍異常順利,準噶爾各部及南疆回部紛紛投誠。】
【五月初三,清軍過伊犁河,又收降一萬餘戶準噶爾部衆。】
【達瓦齊集結手下萬餘軍隊,跑到格登山防禦。】
……
大宋·哲宗時期
趙煦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乾隆的時機把握確實厲害。
行兵打仗不是一定要在戰場上見勝負。
有時候盤外招也是戰事的一部分。
趙煦覺得清朝皇帝給了他很大的啓發。
北邊那兩硬碰硬是不行了。
只能考慮盤外招了。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看不懂了。
“這達瓦齊一直在做什麼?”
“刀都架脖子上了才反應過來?”
長孫無忌看着一臉荒唐的皇帝,差點沒笑出聲。
還是年輕,對方主將的騷操作連綿不絕之事,他還是經歷的少。
此時此刻他又想起了先帝。
若是先帝如此行事,定是要請君入甕!
但看對方行事……應該就是單純的沒反應過來。
“這一局若是勝了……”
清朝真就幹成了開天闢地後的一件大事了。
納西域入國土。
……
天幕上。
一座白色大賬坐落在山坡上。
周圍是背山據水建立起的防禦工事。
在轅門口處,三命頭戴氈帽,身披輕梭子甲哨兵正在閒聊着。
不多時,其中一名哨兵藉口離開,三兩步繞到一片灌叢林中消失不見。
而不遠處,一隊同樣裝扮的輕甲兵,正枕戈以待。
……
【格登山位於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昭蘇縣以西六十公里處,在伊犁南側。】
【達瓦齊在此背山據水紮下營寨,依託自然屏障,防禦清軍進攻。】
【但由於連年內亂,準軍苦於征戰,且達瓦齊爲政荒誕,不能服衆,所以他屬下的士兵人心惶惶,軍械不整,軍心離散。】
【五月十五日,阿睦爾撒納率軍逼近格登山。】
【當夜,他派遣阿玉錫等三名將官,率領二十二名精壯士卒到準軍營寨附近偵察敵情。】
【因爲阿玉錫等也是準噶爾人,他們換裝準軍服飾與準軍哨兵交談,得知準軍內部混亂,軍心渙散。隨即,他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
【單憑偵察小隊二十五人,發起對準噶爾萬餘軍隊的進攻。】
……
天幕上。
一座丈許高的石碑豎立於平整的山頭上。
碑額鐫刻盤龍,兩側飾二龍戲珠圖案。
陽面刻“皇清”,陰面刻“萬古”二字。
碑陽滿漢合璧,碑陰蒙藏合璧,全文豎排,以漢文計共兩百一十餘字。
『格登山紀功碑』
……
【阿玉錫率軍衝進敵營,槍矢併發,聲震山谷。】
【無一人敢攖其鋒者。擒其臺吉二十人,宰桑四人,宰桑子弟二十五人,達瓦齊僅以身免。】
【是役,以二十五人,敗六千餘衆,乾隆帝聞報,作阿玉錫歌,複製紀功碑文,勒石山岩。】
【戰後,乾隆帝命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爲阿玉錫作畫,名爲《阿玉錫持矛蕩寇圖》並作詩紀念。】
【之後,就是一路坦途了。根據阿睦爾撒納的奏報:“進兵至伊犁,沿途厄魯特、回人等牽羊攜酒,迎叩馬前。”】
【達瓦齊戰敗後,於六月初八帶着七十餘人跑到南疆回部的烏什城,投奔該城首領霍集斯。】
【霍集斯派他的弟弟帶着牛羊美酒,在城外四十里處迎接達瓦齊一行,然後直接捆了他們。】
【六月二十四日,霍集斯將達瓦齊等人送到清軍大營。】
【乾隆下令將達瓦齊解送到北京,行獻俘禮。】
……
{阿玉錫像,天津博物館鎮館之寶。}
{乾隆給阿玉錫寫的詩歌雖然過於直白,藝術價值不高,但是寫得很有趣,如萬祖父臨兒孫,意思我們大清打準噶爾跟爺爺打孫子一樣,贏了還要嘲諷。}
{乾隆用人之明蠻厲害,降將也用的好,也沒有殺達瓦齊。}
{是啊,阿爾錫雍正十一年就入清了,一直默默無聞,要不是碰到章總……那就廢了……}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忍了又忍,實在忍不住了!
“你們這麼看着我作甚?!”
李建成與李世民若無其事的避開頭。
“其實不殺主要是爲了彰顯自己有容人之量。”
“大兄說的對啊!而且還能安準噶爾衆降將之心,且後續若有反叛,還能師出有名。”
“二弟說的對啊,這乾隆是個聰明人。”
“是哩。”
李淵額頭青筋暴露!
彼其娘之!
……
大唐。
李世民捻鬚嘆聲道:
“快兩千年了吧?”
“有膽識!”
長孫皇后打眼一瞧就明白了,這是又起了愛才之心。
“二郎麾下這等猛將也是不計其數的。”
李世民挺胸擡頭,朗聲道:
“天下英才,多多益善!”
……
【從西漢張騫,到東漢班超、班勇,再到唐朝名將蘇定方、高仙芝,無不爲經營西域費盡心血。】
【然而,強盛如漢唐,西域仍然避免不了降而復叛、叛服不定。】
【甚至在宋元明三朝的數百年間,中原失去了對西域的有效治理。】
【而自乾隆派遣大軍進入伊犁河流域。隨後數年間,整個西域漸次重歸。】
【今日中國的西北版圖就此奠定。】
【乾隆對伊犁流域的吞併,標誌着中國在歷經了一千八百年之後,實現了班超之時就制定的目標。】
【即定居民族對遊牧民族、農耕地區對草原的還擊。】
【完成曠世武功的乾隆也在官修文獻中明定“伊犁”之名。】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着天幕裡被徹底納入中原疆土的西域,感嘆一聲:
“不管以後乾隆如何,後代清帝如何。”
“只此一大貢獻,後人都要承乾隆的人情,認其功勞。”
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無論生活習慣、信仰甚至相貌服飾,西域都與中原民族有極大的區別。
再加上地處邊陲臨近異邦,所以反叛之心從未消弭。
“武力征服不能長久,經濟文化融合才成一家。”
衛子夫默默翻個白眼。
你個逮個蛤蟆攥出油的傢伙,不刮地三尺就不錯了。
……
大唐·憲宗時期
李純看着西域二字,突然泣不成聲。
“想我大唐強盛之時,周邊無大國、無敵國、無強國!”
“萬邦來朝,歲歲上貢。”
“安史之後,卻被欺辱至此!”
一旁坐着的年幼孫兒起身,拽着衣袖,擡手擦着李純的淚花。
“大父!不哭!”
“孫兒也會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的!”
李純看着年幼的小李炎,紅着眼眶笑道:
“會的,會的。”
老皇帝決定了,爲了大唐未來。
藩鎮要除,宦官也要除!
神策軍……一定要拿到手!
李純看向天幕。
這就是天命!
……
【乾隆二十年(1755)七月二十日,乾隆諭旨:“準噶爾四衛拉特臺吉等俱照內扎薩克一體封汗、貝勒、貝子、公等爵秩,令各管轄所屬。其歸公管轄之二十一昂吉,仍存舊日名號,分立八旗。”】
【二十一昂吉相當於“自治部落”,乾隆打算將他們分別編入八旗,仍駐守衛拉特各處,相當於駐防八旗。】
【編設盟旗,牧民照舊放牧生活。】
【本次進兵的諸位將領也有封賞,阿睦爾撒納被賜予親王雙俸,班第、薩喇爾俱晉封一等公爵。】
【到這裡,看起來是一個圓滿的大結局。】
【準噶爾各部照舊安居樂業,乾隆未動用大批真正的清軍,也未耗費多少錢糧,完成了康熙的遺願,實現了清朝版圖的大一統。】
……
過年好啊各位親愛的朋友們!
願你們幸福!快樂!祥和!
願傷害不會加諸你們,願困難不會加諸你們,願問題不會加諸你們!
願你們經常能成功,願你們發財!暴富!身體健康!
……
例行吐槽環節。
以前的春晚是犀利的,它會對過往一年裡的一切不公之事報以刀筆。
現在……好一副花團錦繡圖。
……
語言類節目就不說了,有一個算一個,用任何形容詞都是對那形容詞的侮辱。
用任何形容物都是對那形容物的踐踏!
鄙人單方面決定,以後罵人就用“你連春晚語言類節目都不如!”
……
歌舞我就喜歡《伊人》外景首選《武漢》
其實重慶也不錯,但汽車燈一出真的憋不住了。
人家黃鶴樓,你弄個車尾燈?
咋?用尾燈照亮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