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三五 太子黨

帝國的統帥部作戰處就設立在御書房南,隆宗門內,便於皇帝隨時垂詢,參與作戰計劃的制定,統帥部是帝國的軍事常設機構,專管作戰,而帝國的陸軍部、海軍部則只管軍種建設和發展,不管作戰,這也是李明勳不以陸軍部長高鋒制定作戰計劃的原因。

巨大的地圖和沙盤佔據著作戰處的主要面積,戰場的改變、擴大都是讓這兩樣用具發生改變,而現在,北伐是帝國戰爭的主旋律,所以沙盤和地圖都顯示着主要戰場,巨大的沙盤涵蓋了西起阿爾泰山,東至黑龍江,北達西伯利亞,南瀕明長城的廣闊區域,大大小小的山川、河流、要塞和部落標註在上面,而在沙盤前,則站着一個筆挺的中年人,正思考着什麼,他時不時會根據地形、物資或者軍隊戰鬥力對地圖上的巨大箭頭進行調整,而每次調整,中年人身邊的參謀們就會拿出大大小小的清單,比對、計算、演繹,來證明中年人的計劃是可行還是不可行。

類似的計劃在過去的幾年裡進行了無數次,每一次調整的方案都會被記錄下來,不斷的完善和進化,趨於完美。

李君度孤身走進了作戰處,軍中無虛禮,忙碌的參謀們只是看了他一眼,或微微點頭,就自顧自的忙活手頭的活,絲毫沒有中斷工作的意思。

李君度觀察着這個帝國軍隊的大腦,他的戰爭生涯中從未缺少過參謀的助力,可像這樣的運用還未有過,帝國也從未這樣預備一場戰爭。李君度好奇的站在一個年輕軍官的工作臺,觀察着他的工作,想要看看皇帝的參謀和自己的參謀有什麼不同。

這個年輕人是作戰處上百人中最普通的一個,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張局部地形圖,標註出來的是可以行軍的路線,路線上的天險、敵營、水源以及相應的其他情報都已經標註好,而年輕參謀的任務則是計算不同規模下的帝國軍隊通過這片區域所需要的物資種類和數量,不同季節、軍隊規模不同情況下,一切自然也不同,這是非常細緻具體的工作,也許他得出的結論會否決或促成最終的計劃,也許他的成果最終毫無用處。

年輕人完成了他的任務,提交給了一箇中校軍官,軍官的面前則是一幅一模一樣的地圖,只不過上面標註的路線更多,而幾個年輕人的成果提交來之後,行軍路線變成了三條,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八種,李君度看的明白,這是一個作戰計劃逐步拆分成細微的小塊,然後層級派發下去,進行演算,然後在彙總上來,形成一個擁有諸多備用計劃,且極具可行性的宏觀方案,每一種意外都會盡可能被考慮到,然後進行嚴格的推演。

作爲一個功勳卓著且戰爭經驗極爲豐富的將領,李君度卻看的入神了,他很清楚,這套制度可以儘可能彌補一位統帥的缺點,放大他的優點,減少錯誤的發生,而戰爭本就是比賽誰犯錯更少的遊戲,即便天才統帥也不會是這個體制的對手,一羣兢兢業業的人才,可以戰勝最偉大的天才。

“很震撼吧,殿下。”曹禺出現在了李君度的面前,不無感慨的說道:“我打了一輩子的仗,但從未想過仗可以這麼打。”

“父皇總會創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不是嗎?”李君度微笑面對曹禺。

曹禺點點頭,他無法否認這一點,卻也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他沒有糾結於這些,而是指了指隨後跟進來的中年將領:“裴成義將軍,剛從歸化城回來。”

“歸化城?”李君度有些驚異。

東起黑龍江西至天山腳下,帝國設立了黑龍江、齊齊哈爾、吉林、寧古塔、燕北、雲中和關西七個綏靖區,各派遣以爲綏靖將軍、副將軍總管軍政,帝國的每個人都知道,靠近京城,綏靖半個內蒙的燕北綏靖區是所有綏靖區最重要的,出身陸軍的裴成義是以理藩院副總裁的身份兼任這個綏靖區的將軍,以他的官職,可以插手任何一個綏靖區的事務,可以說裴成義就是帝國的前沿軍事總指揮。

裴成義沒有從燕北迴來,而是從歸化城回來,顯然另有準備。

“作戰處最信賴,也需要的就是來自前線的情報,而裴成義將軍將全面配合殿下在作戰處的工作。”曹禺解釋道。

李君度點點頭,他征戰經驗很豐富,知道後方的計劃往往和前線的情況相悖,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現在仍然很適合,以往作戰處拿出作戰計劃,到了前線或臨戰的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但北伐不同,北伐是皇帝的親征,一切都要做充分,顯然,計劃究竟有沒有可行性,來自前沿的裴成義最有發言權。

“將軍,接下來有的忙了。”李君度沒有向裴成義施以軍禮,而是握手致意,若論爵位,裴成義這個一等靖北侯自然比不上皇室宗王,但若論軍銜,李君度比眼前這個上將就低了太多。

裴成義早就聽聞英王高傲,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他並未放在心上,英王也是實幹出身,高傲了些,但至少不狂妄。

隨着李君度和裴成義就位,作戰處裡熱鬧起來,北伐計劃正式開始制定,一個白天的討論,李君度與裴成義相互之間都是刮目相看。

既然是制定作戰計劃,就要先看手上的籌碼,裴成義綏靖燕北多年,所有的綏靖區都是去過,七個綏靖區就是他家的一畝三分地,他了解很深,每個綏靖區有多少個扎薩克,能出多少兵,戰力如何,外藩各族各旗誰剽悍耐戰,誰勇武無雙,哪個部落騎射無雙,哪個部落人丁興旺,就沒有他不知道的。

而李君度也展現出了自己的霸道,雖說外藩兵是北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帝國軍團纔是主力,這種國戰級別的戰爭,又是皇帝親征,海陸兩軍,各兵種戰區都想露露臉,好建功立業,又是新朝鼎新,軍中悍將如雲,在中樞也都有背景,僅僅是選軍用將就足讓人頭大,可在李君度這裡,一切都很簡單,只用對的,他是皇帝長子,不怕得罪任何元老老臣,又是善戰宗王,他說哪支軍隊適合,自然就是誰適合。

海軍、陸軍、海外軍團、禁衛.......李君度如數家珍。

一個白天的忙碌讓裴成義身心俱疲,回到了家中,晚膳就在書房用了,方用罷了飯菜,一個傢伙不情不願的走了進來,正是裴成義的長子裴元器。裴元器自幼就愛搗蛋,文不成武不就,裴成義沒少打了,可總也打不改,又常年在外,原以爲也就如此,不曾想這天生愛搗蛋的傢伙和三皇子臭味相投,又是太子的同學,竟是一年比一年有出息,當然這是在不看考試成績的情況下。

“爹.......。”在外神氣的裴元器在老爹面前就是老實的像個小貓,縮着腦袋靠在門邊,恨不得下一刻就跑了。

“你這麼晚不睡,明日怎麼如上學.........。”裴元器習慣性的教育,擡頭看兒子一身蟒袍,貴氣不凡,一時愣住:“你這蟒袍從哪裡來的?”

裴元器嘿嘿一笑,很是得意:“皇上爺賞的!”

“皇上?”裴成義不敢相信,問:“什麼時候賞的?”

裴成義這一次有機會進入中樞,直接參與制定北伐計劃,很得器重,他不由得懷疑是皇帝爲旌獎自己而賞賜了長子,裴元器卻說:“年初的時候。”

那就和自己沒有關係了,裴成義如此想,警惕問道:“你做了什麼,皇上爲何賞你蟒袍?”

裴元器撓頭說道:“這可不能說,總之是太子的事,皇上爺說不讓說。”

裴成義無奈:“那你就不說吧,你來書房作甚?”

裴元器從懷裡拿出一封書信,放在了桌子上:“這是君弘哥讓我偷偷給你的。”

“你小子,如今也能和誠王稱兄道弟了?”裴成義接過信,很欣喜的打趣兒子,自己的兒子什麼本事沒有,但結交朋友的本事可了不得,幾個不錯的朋友都是皇室宗親。

“在宮裡不讓叫,出了宮就行了。”裴元器小心說道。

“你還算有些聰明。”裴成義讚了一句,見平日恨不得躲着自己的兒子站在那裡不動,說道:“信你送到了,去睡覺吧。”

“爹,你還沒說答應不答應呢。”裴元器提醒道。

裴成義只得打開信,看了一遍,信裡的內容很簡單,誠王林君弘向自己推薦關西綏靖區加入北伐計劃之中,作爲一路軍隊,與主力同時進軍,字裡行間雖然沒明說,但暗示這是太子的意思。

“這種事,讓誠王找英王說一嘴就可以了,何必來麻煩我呢?”裴成義淡淡說道。

“太子讓這麼幹的。”裴元器迴應道。

裴成義劍眉豎起:“胡說八道,太子什麼態度,你怎麼會知道?”

“太子當我面說的呀,還說讓我儘快回個準信。”裴元器老實說道。

裴成義沉默一會,嘆息道:“已經到這種程度了嗎?”

裴元器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什麼到什麼程度了?”

“太子說這種話的時候都不避諱你了,不是嗎?”裴成義說道,他本以爲,自己兒子只是三皇子的玩伴,跟着三皇子在太子身旁胡鬧罷了,不曾想,他已經到了參與太子機密的地步,這已經不能說是太子的朋友,而是地地道道的太子黨了。

“太子確實聽信任我的,我很能保守秘密的,和老三可不一樣,他就是個大喇叭。”裴元器很驕傲的說道。

裴成義聽了這話,招手讓兒子靠的近一些,說道:“英王已經入主統帥部,籌備北伐計劃了,你不明白其中意義嗎?你和太子走的太近,若將來有變,會很危險的。”

裴元器從未想過儲位之爭,父親的語重心長讓他有些不知所措,更是沒有明白這些話的深意,裴成義把這些看在眼裡,無奈的承認,兒子雖然荒唐些,卻是一個心地純淨的人,根本不懂政治上的彎彎繞,他與太子交好,不是爲了權力和地位,或許只是意趣相投,兄弟義氣罷了。

“好了,我明白了。”

裴成義有四個兒子,但成年的只有眼前這個長子,他成爲了太子黨,靖北侯一脈就都是太子黨,長子將來更是要繼承爵位的,裴家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爹你明白什麼了啊?”裴元器依舊不知所以,他的腦袋至今一個彎也沒有轉。

“沒什麼,你去睡覺吧,誠王和太子問起,你就說我答應了。”裴成義說道。

裴元器不敢相信:“就這麼爽快?”

“你還想怎麼樣?”裴成義不解。

裴元器是感覺不對勁,這一次既沒有捱打,也沒有捱罵,甚至老爹連一句重話都沒說,就痛痛快快答應了,他感覺渾身不自在。

看着出去的兒子,裴成義無奈的搖搖頭,正準備工作,沒曾想兒子又走進來了,問道:“爹,我是不是成太子黨了?”

“原來你不傻啊。”裴成義只有苦笑。

裴元器想了想說:“爹,你給我找個蒙古語師父吧。”

這下輪到裴成義不知所以了,兒子長這麼大,可從未主動要求找老師,裴成義問:“爲什麼?”

裴元器說道:“我成績不好,要想隨進皇家學堂,得學好一門外語,我小時候跟你學過一些有些基礎。”

“你爲什麼一定要進皇家學堂。”裴成義饒有興致的問道。

裴元器老實說道:“進了皇家學堂,才能和太子走的更近一些,若我進不了,太子認識了更有能力的人,就不重視我了。”

“好,就依你。”看着上進的兒子,裴成義欣慰說道。

“能不能找個女的。”

“也行吧。”

“最好是阿蘇特部的。”

“可以,阿蘇特兩旗都是燕北綏靖區的。”

“我覺得阿蘇特左旗國公家的小女兒就不錯,胸大屁股翹,還保持着波斯血脈眼睛跟寶石似的,可帶勁了........。”

“我看你是想捱揍了!”

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七二 正面接觸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訓章四三 漠北情勢章三四零 原委章一三七 準備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二 小人物們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七四 環印、澳貿易船隊 青城堡 金城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二四一 新法蘭西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四五 預備變天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二九七 與法國合作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一二四 小小伎倆章二六六 交接章五九 休止章八四 廣州的尾聲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三五七 儲位章二二七 逆賊再現章一八三 復明計劃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七十 誘導章六七 滅清限明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五九 最佳局面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三五一 駐疆大臣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九一 準備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一六四 轉守爲攻章四八六 求變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三三五 歸鄉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誨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六五 及時雨李明勳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四一 銀行章一八八 暗潮章三四四 白象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三九零 屠城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六三 瓊州在握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四 進攻澳門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二七 揍章三六七規矩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十七 秘魯總督區的海軍章四四 馬尼拉大帆船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一零八 被土豆擊敗的戰艦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一五八 對奧國策章二九三 老問題新解決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一二八 別了,殖民者們章三三六 安排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四二二 最後的歲月 中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三三 千里追擊章七七 進步之說章二三三 黃教使團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十六 出兵章四七一 南美章四二三 謊言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一零三 態勢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四二八 接頭
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七二 正面接觸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訓章四三 漠北情勢章三四零 原委章一三七 準備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二 小人物們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七四 環印、澳貿易船隊 青城堡 金城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二四一 新法蘭西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四五 預備變天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二九七 與法國合作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一二四 小小伎倆章二六六 交接章五九 休止章八四 廣州的尾聲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三五七 儲位章二二七 逆賊再現章一八三 復明計劃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七十 誘導章六七 滅清限明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五九 最佳局面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三五一 駐疆大臣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九一 準備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一六四 轉守爲攻章四八六 求變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三三五 歸鄉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誨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六五 及時雨李明勳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四一 銀行章一八八 暗潮章三四四 白象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三九零 屠城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六三 瓊州在握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四 進攻澳門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二七 揍章三六七規矩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十七 秘魯總督區的海軍章四四 馬尼拉大帆船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一零八 被土豆擊敗的戰艦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一五八 對奧國策章二九三 老問題新解決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一二八 別了,殖民者們章三三六 安排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四二二 最後的歲月 中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三三 千里追擊章七七 進步之說章二三三 黃教使團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十六 出兵章四七一 南美章四二三 謊言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一零三 態勢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四二八 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