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七 新盟友

李明勳站在北大年要塞的頂部,俯瞰着正沿着海邊道路返回的軍隊,各色各樣的旗幟勾勒出斑駁多彩的畫卷,把深綠的叢林和淡藍色的大海撕裂開來,士兵們很疲憊,隊伍也不那麼的整齊,軍容顯的有些邋遢,最關鍵的是,很多人被擔架擡着,奴隸用扁擔挑着大大的筐子,裡面全是瓷瓶,裝着陣亡將士的骨灰。

合衆國陸軍用兩個半月的時間大體徵服了馬來半島,七個小國被毀滅,他們的財富進入了合衆國的國庫,他們的子民成爲奴隸,他們的土地未來將是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然而,軍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陣亡的將士只有六百七十人,但死於疾病、蛇蟲的士兵多達千人,這馬拉半島溼熱的作戰環境對合衆國士兵來說是巨大的考驗,士兵們減員嚴重,在未來十天內,還會有不下八百人的士兵死於各類熱帶兵,這也是李明勳命令焚燬城市,撤回北大年的原因,在溼熱的熱帶叢林裡,嚴酷的天氣比土著的毒箭更爲致命。

“您的謹慎是沒錯的,如果我們用同樣的方式攻打巴達維亞和馬六甲,不知要死多少人!”陸戰隊司令在一旁躬身說道。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李明勳的謹慎不僅在於限制合衆國與荷蘭人打慘烈的圍城戰,還在於其他方面,在北大年,合衆國新招募了兩個營伍四千人的新兵,他們來自與呂宋、暹羅、緬甸和婆羅洲,一羣退伍士官和葡萄牙僱傭兵充當了這兩個營的骨幹,但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南洋土著,他們比漢人更適合南洋惡劣的叢林環境。

而在另一方面,李明勳耐心的用親筆書信聯合本地區與荷蘭人有仇怨的蘇丹國和部落,大把豐厚貴重的禮物撒出去,還有以百萬計數的金幣和銀幣,而現在,終於收穫了成果,爪哇之王,馬打藍蘇丹國站在了合衆國的這一邊,一起圍攻巴達維亞。而周邊的幾個蘇丹國都選擇了中立。

“元首閣下!”侍從官走到了李明勳的面前說道:“馬打藍蘇丹國的使者到了,已經安排在了會議室。”

李明勳微微頷首,走下了要塞城堡,騎馬進入城市之中,在北大年的行政大樓的主會議室,李明勳見到了馬打藍蘇丹國的使者,馬打藍的樞密顧問阿魯沙,樞密顧問是馬打藍蘇丹三位諮詢會議成員的一員,僅次於蘇丹、天方教長老和首相,四個人決斷馬打藍的一切軍政宗教事務,由此可見馬打藍蘇丹國對於結盟共抗荷蘭人的重視。

馬打藍蘇丹國是地區強國,甚至可以認定爲南洋地區第一強國,這個國家擁有三百萬以上的人口,佔據了富饒肥沃的爪哇島,是合衆國第一糧食來源,其也有着規模巨大的軍隊在二十二年前,上一任蘇丹阿貢組織了兩次對巴達維亞的圍攻,其中一次規模尤爲巨大,光是士兵就超過了十萬人,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在阿貢手裡,馬打藍崛起,打敗了除了巴達維亞和萬丹之外,所有的爪哇領主,只是這位英主在六年前就去世了,現在的蘇丹阿芒是第四代蘇丹,繼承了阿貢蘇丹蘇蘇胡南的稱號,即爲天方教最高教長和君主。

“我代表蘇蘇胡南陛下,對您和您偉大的軍隊致以崇高的敬意,元首閣下!”阿魯沙躬身施禮,微笑說道。

其他代表也是站起來,會議室裡一片安靜,每個人都用欽佩的眼神盯着高大強壯的李明勳,在他們的記憶裡,殖民者一旦遭遇攻擊或者拒絕,就會立刻用軍艦和士兵攻打上門,但是對合衆國,荷蘭人選擇了龜縮,能讓殖民者畏懼的,必然能得到這些人的尊重,哪怕他是一個異教徒,哪怕他剛剛把十幾萬同教兄弟變成了奴隸。

“謝謝你,阿魯沙先生,等您回去的時候,請代我向蘇丹殿下問好,當然,也不要忘了我們送給蘇丹的禮物。”李明勳說着,打了個響指,侍從官打開了一旁的窗戶,窗外的空地上有兩頭大象,個個奇特。

一頭是高大魁梧的非洲公象,正值盛年,高大的身軀之下,所有的南洋大象都是侏儒一般的存在,兩根象牙鑲嵌了金箔,前半身披滿了鋼片綴成的甲冑,在陽光下極有氣勢。而另一頭則是本地的大象,卻是從暹羅尋來的白象,這頭白象全身雪白,靈動的眼睛散發出異域的風情,神秘的氣息遠遠傳蕩。

強大的非洲公象象徵着武力,而原本專屬於暹羅的白象則是高貴的象徵,這非常符合馬打藍蘇丹國的傳統,由此可見李明勳對馬打藍王國的期許。

“您的禮物真是令人讚歎,爲了回報您,蘇蘇胡南陛下也會在未來的戰爭中派遣足夠的士兵作戰,爲戰爭我們共同的敵人,來自西方的惡魔異教徒。”阿魯沙認真回答道。

李明勳示意阿魯沙落座,李明勳問道:“如果我們的軍隊抵達巴達維亞,你們能派遣多少兵馬參戰?”

阿魯沙誠懇的說道:“如果在五月到十月的之間,可以派遣七萬人,如果十月到第二年的五月,那隻能是三萬到四萬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爪哇島上的士兵多是半農半兵,他們五月可以收穫糧食,而十月要回家播種,農閒時自然可以派遣充足的士兵,農忙時就少一半。

顯然,在這位阿芒蘇丹治下,馬打藍蘇丹國的實力在下降,已經不復阿貢蘇丹時候的雄風,這與荷蘭人不斷打壓有關,也與阿芒蘇丹本人有關,這位蘇丹好大喜功,喜好奢華,在國內橫徵暴斂,直接促進了國力的衰落。

但是無論怎麼說,馬打藍提供的兵力都是充足的,李明勳重重點頭,又說道:“事實上,除了圍攻巴達維亞的陸地作戰,我們還需要你們在海上的支持,當然,支持是相互的。”

阿魯沙點點頭:“這也是陛下所憂慮的一點,我們之間合作的基礎是你們可以在海上取勝,不知您是否有把握,當然,在您的港口,我看到那雄偉的戰艦和強大的火炮,只是不知道您的艦隊何時能與異教徒開戰呢?”

李明勳笑了笑:“這也是我要說的,您看,這是爪哇海一帶,荷蘭人選擇了龜縮在巴達維亞一帶海域,只派遣少許船隻到馬來半島一帶襲擾,我想他們的目的應該是通過收縮迫使我們的艦隊在海上消耗,合衆國的艦隊疲憊破爛的時候,再出港與我們決戰。”

顯然這是當年西班牙人在馬尼拉灣採取的戰術,荷蘭人也是效仿了,雖說示弱於敵是兵家大忌,卻是最穩當的做法,或許荷蘭人還希望通過拖延,得到本土的支持。

就像當年合衆國在馬尼拉與西班牙作戰之時選擇了蘇比克灣一樣,此次與荷蘭人作戰,也需要一個前線港口的支持,這個港口不僅要停泊下合衆國遠征艦隊的船隻,還要擁有一定的修船能力,至少能有一段平坦的沙灘供戰艦清理底部的水生生物。

“您的意思是得到港口支持,這一點,陛下也想到的,只是不知道您希望是哪座港口呢?”阿魯沙問道。

李明勳道:“最好的港口自然是泗水了,哦,也就是你們說的蘇臘巴亞。”

“這不可能,閣下,蘇臘巴亞並不在我們的選項之內。”阿魯沙很直接的拒絕了,根本不給合衆國一方討價還價的機會。

蘇臘巴亞此時還是一個不大的港口,卻是後世印度尼西亞第二大城市和港口,下場的蘇臘巴亞海峽把港口保護在深處,而本地區也有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但之所以被阿魯沙拒絕,是因爲蘇臘巴亞所在的東爪哇是馬打藍蘇丹國一個特殊的地方,這裡曾經是巴拉安班王國的領地,這個王國在十二年前被阿貢蘇丹所滅,更讓人不放心的是,巴拉安班王國是印度教國家,目前爲止,這片土地上還有衆多的印度教徒,其勢力之大,逼迫馬打藍蘇丹國實行帕提製度,即蘇丹直接派遣太守統治核心區域,而在這些新徵服的了你該,則有親王領有,實行半自治半分封。

離心力較強的富饒地方和一個強大的外來勢力,怎麼看都對馬打藍蘇丹國的統治不利。

阿魯沙未免李明勳提出更苛刻的要求,說道:“蘇蘇胡南陛下不建議您在爪哇一帶選擇港口,而陛下爲您準備了三個不錯的選擇,邦加島、巴東港和蘇卡達納港,您可以自擇其一。”

李明勳只聽說過邦加島,其餘都沒有詳細的瞭解,他立刻招來統帥部中熟悉南洋的參謀,詢問了許久。

巴東港位於卡里馬塔島上,蘇卡達納則位於婆羅洲的西南側,這兩個港口是馬打藍蘇丹夠在爪哇之外的飛地,蘇卡達納雖然位於婆羅洲,但港口條件很差,根本不足以停泊大型戰船,卡里馬塔島上的巴東港也是類似,如果不是本地有容易開採的鐵礦石,冶鐵業也小有規模,這個島嶼和港口根本毫無意義。

剩下的就是邦加島,這是位於蘇門答臘島旁的一個大型島嶼,其地理環境與馬來半島類似,熱帶雨林區、磚紅土壤,沿海多沼澤,沒有很好的錨泊地,但是李明勳卻知道,這裡不僅出產胡椒和肉豆蔻,在風帆時代,這個島嶼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錫礦產區,此外還有鉛、銅、鐵礦,是一個礦山島,但邦加島卻是最適合的作爲前沿軍港的地方,這裡曾經是明朝舊港宣慰司管轄的區域,即便是十七世紀,仍然有大量的華人聚集,而且其處於巨港蘇丹統轄之下,而這個蘇丹國因爲香料貿易爭端與荷蘭人齷齪不斷,在九年前,還與馬打藍組織聯合艦隊,可惜慘敗。

“這麼說,巨港同意加入我們的聯盟?”李明勳在瞭解之後,選擇了邦加島。

“可以這麼說,實際上,巨港和佔卑的態度是一樣,不公開支持,但可以提供各類方便,邦加島是其中之一,另外就是以優惠的價格提供物資。”阿魯沙迴應道。

李明勳點點頭,畢竟荷蘭人未倒,巴達維亞周邊的勢力沒有一個敢於輕易表態的,包括與其接壤且有仇怨的萬丹蘇丹國。

“那您選擇邦加了?”阿魯沙問道。

李明勳說道:“這是我唯一的選擇,不是嗎?”

阿魯沙在心中長出一口氣,他生怕李明勳堅持在爪哇羣島獲得一個港口,畢竟馬打藍不想有趕走猛虎又來惡狼的結局。

實際上,邦加島比泗水更爲適合,把前沿軍港定在這裡,就意味着把錫蘭、馬六甲與巴達維亞的聯絡切斷,只要控制好婆羅洲與蘇門答臘的幾條水道,就把荷蘭艦隊的勢力範圍壓縮在了爪哇海,這對於減少戰爭對合衆國的損失尤爲重要。

“這也是最佳選擇,那就祝您旗開得勝了,蘇蘇胡南陛下與他的大軍會在巴達維亞城外等候您的到來。”阿魯沙恭敬說道。

李明勳微笑點頭,送走了這位特使,馬打藍的陸軍支援也只能是合衆國取得制海權之後見效,李明勳心裡非常清楚,海戰的成敗會徹底改變南洋地區的政治格局,這一仗只能勝不能敗。

阿魯沙走了之後,李明勳問道:“英國人怎麼說?”

林河說道:“英國人拒絕了我們結盟的要求,他們答應在印度海岸暗中幫助葡萄牙,其餘沒有任何承諾,甚至不願意說服萬丹蘇丹支持我們。”

“那我交代你的話......。”李明勳頗爲不滿。

林河道:“我已經跟英國使者說明白了,不要想着我們與荷蘭人分出勝負之後再加入進來,這次拒絕了結盟,日後不會再有機會了........,但是英國人很孤傲,認爲我們在虛張聲勢。”

李明勳搖搖頭:“他們會明白的,也會後悔的,我李明勳可不是賣後悔藥的。”

章七四 環印、澳貿易船隊 青城堡 金城章一五七 亂點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三五二 東方同盟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五七 對策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一八八 新王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一九七 出兵章六七 承包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六二 瓊州的窘迫章一八一 科舉章四六 戰與和章十五 和平震懾行動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一七七 日本使團章四八五 藏地新變章六四 李倧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四七二 黃河治理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七三 經略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七九 大擴軍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一八六 真相章十四 高徒章一七五 贈書章二八 東南事了章六六 抉擇章一六三 演講章六一 秘戰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三七四 第烏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十八 求活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五零四 蘇伊士運河傳銷化章一二八 親情與大義章九五 呼瑪爾章二九 登州章三六七 安排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三六七規矩章一九九 前鋒章一六四 俄羅斯輪盤賭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八一 誤會章四七 意見章七 炸魚薯條和天婦羅章二零八 光復江南章二三 覆滅章十 擁抱世界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五八 潛流章八二 鴨綠江章八三 困惑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六二 瓊州的窘迫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一八九 刺殺章四四八 白教章八四 鍊鐵與鑄炮章三六 甩手掌櫃章七九 中計了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一百 談判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二九 經略西南章三四二 一個天才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三四九 國營聯運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二二零 三皇之戰 態勢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七六 結髮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一三二 對策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五三 烏克蘭建國計劃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
章七四 環印、澳貿易船隊 青城堡 金城章一五七 亂點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三五二 東方同盟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五七 對策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一八八 新王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一九七 出兵章六七 承包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六二 瓊州的窘迫章一八一 科舉章四六 戰與和章十五 和平震懾行動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一七七 日本使團章四八五 藏地新變章六四 李倧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四七二 黃河治理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七三 經略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七九 大擴軍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一八六 真相章十四 高徒章一七五 贈書章二八 東南事了章六六 抉擇章一六三 演講章六一 秘戰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三七四 第烏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十八 求活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五零四 蘇伊士運河傳銷化章一二八 親情與大義章九五 呼瑪爾章二九 登州章三六七 安排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三六七規矩章一九九 前鋒章一六四 俄羅斯輪盤賭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八一 誤會章四七 意見章七 炸魚薯條和天婦羅章二零八 光復江南章二三 覆滅章十 擁抱世界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五八 潛流章八二 鴨綠江章八三 困惑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六二 瓊州的窘迫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一八九 刺殺章四四八 白教章八四 鍊鐵與鑄炮章三六 甩手掌櫃章七九 中計了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一百 談判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二九 經略西南章三四二 一個天才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三四九 國營聯運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二二零 三皇之戰 態勢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七六 結髮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一三二 對策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五三 烏克蘭建國計劃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