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一四 封賞

作爲穿越者,李明勳同意伯克制度在關西的施行是有更多來自後世的信心,因爲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中,伯克制度就是清朝統治除卻哈密和吐魯番之外天山南路地區的政治制度(哈密和吐魯番因爲投順清廷比較早,那個時候清廷因爲葉爾羌汗國脫胎於察合臺汗國,風俗習慣與蒙古人沒兩樣,所以就採取了扎薩克制度)。

當然,因俗而治一直也是帝國在新拓領土上的一貫原則,不光制度因地制宜,就連官名之類的小節都各有不同,比如在關外和漠南施行的扎薩克制度,在官職上採用章京這一滿清詞彙,在爵位上用臺吉這一蒙古詞彙,到了西域,自然也就採用伯克這一詞彙了,實際上,伯克就是官員、頭人的意思,伯克制度下,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叫伯克,比如吐爾遜,他擔任的就是哈密的阿奇木伯克。

林君弘在帝國五年的正月就接到了來自皇帝的御批,同意在關西綏靖區實行伯克制度,但提出了兩點要求,其一是暫時保密,其二是完善本地的教育和宗教制度。

保密的原因倒是簡單,可以看出在伯克制度下,關西的宗教勢力的權力和資源都被大規模的壓縮,在政治上也沒有代言人,伯克制度一公開,怕是阿都拉就要領人造反了。而在另一方面,帝國吞併關西的法理依據似乎還沒有那麼合理,帝國承襲朱明,理論上要繼承朱明的一切,自然也包括領土,可吐魯番和哈密算不算朱明的領土呢,歷史上大明確實有過關西七衛,看起來是衛所統治,實際委任的是蒙古貴酋,而且還不包括吐魯番等地,更重要的是,關西七衛是朱明自己放棄的,將之稱爲大明故土有些牽強,所以這件事還要着落在葉爾羌汗國身上。

至於本地的宗教和教育制度的完善則是來自於皇帝的堅持,李明勳很清楚,清朝統治西域最大的敗筆就是讓阿渾這類宗教人士壟斷所有的教育,導致本地的宗教信仰越來越極端,難以進行世俗化改造。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吐爾遜麥爾丹,志慮忠純,歸附有功,輔佐誠王........。”

哈密官署之中,來自京城的使者正拿着聖旨宣讀着,冊封此次哈密、吐魯番兩地歸附的實權領主的爵位,最高的便是吐爾遜爲二等伯爵,還有兩個三等伯和一羣子爵、男爵,有了爵位,便可正式從理藩院獲得綏靖區的實封官職。

因爲帝國沒有太監,宣旨之事由侍從室代理,李明勳身邊的侍從官就沒有林君弘不認識的,帶聖旨宣讀完,一衆人等起身,衆人都是欣喜,林君弘接過聖旨,着人收好,傳旨的侍從官烏以風笑着說道:“誠王殿下,陛下還有給您的口諭。”

“皇上聖躬金安。”林君弘趕忙又跪下。

烏以風輕咳一聲:“朕安.......。”爾後便是學着李明勳的語氣說道:“君弘,你這個小猴崽子,偷偷給太子寫信,給皇后寫信,甚至給老三寫信,就唯獨不給你乾爹我寫信,朕很生氣,罰你寫三千字的家書來。且你從吐魯番送來予我的那份葡萄乾已經被老三偷走了,着你再送一些來,另外,我交給你的事情辦的如何了,怎麼這麼久沒有消息,你的狗腦子不會忘記了吧!”

烏以風的腔調語言都是學着李明勳的,學的也是惟妙惟肖,方纔受賞的本地勳臣個個聽的是目瞪口呆,倒是曹禺在李明勳身邊數年,早已習慣了,雖說本地勳臣驚訝於皇帝的‘粗鄙’,但也聽出遠在京城的皇帝與眼前這位少年王爺是多麼的親厚。

林君弘謝了恩起身,滿臉疑惑,問:“老烏,皇上說的是什麼事?”

曹禺等人也是圍上來,若是忘了皇帝交辦的大事可是了不得,烏以風提醒道:“王爺,你再想想,來之前進宮,陛下吩咐你找什麼東西了嗎?”

林君弘猛然想起,一拍自己的腦袋:“哎呀,我真是個狗腦子,忘的死死的!”

烏以風連忙提醒:“王爺,我可什麼都沒有說,來之前,皇上說了,不許我告訴你。”

“知道了,來人,送天使去休息吧。老烏,你先去歇息歇息,我這邊速做準備,好讓你回去交差。”

其實烏以風也不是什麼外人,他是烏穆的兒子,國公之後,二人熟悉的很。

“別呀,還有一件事沒辦呢,陛下還有東西獎勵您勤勞奉公呢。”烏以風笑呵呵的說道,一招手,侍衛送來一個盒子,打開一看,一整盒的寒假作業,烏以風說道:“皇上讓把這東西捎來,說讓您別忘了學業。”

林君弘悻悻接過來,侍衛這才帶着烏以風去休息了,林君弘落座,衆人看着林君弘想要知道西征之前皇帝交代的事情,林君弘問:“諸位,你們知道哈密瓜嗎?”

“哈密瓜?”

一羣人都是搖晃腦袋,吐爾遜和幾個藩臣相互看看,都表示沒有聽說過。林君弘說道:“皇上說哈密有一種叫做哈密瓜的水果,甘甜可口,讓帶一些回去,沒想到我卻忘了這事。”

衆人長出一口氣,原來是這件事,但本地藩臣全都不知道什麼是哈密瓜,其中一人說道:“許是中原人對那瓜果的叫法呢,我沒有聽說過以哈密之名命名的瓜果,吐爾遜伯克,您經年往來西域與中原,可聽說過?”

吐爾遜微微搖頭:“沒有,瓜果之類價廉而不易儲存,不會做商品。不過殿下,下官對本地極爲熟悉,各類瓜果都吃過,陛下所說哈密瓜不知何模樣,若能描繪出來,我們定然能找到差不多的,送到京城去,請陛下去僞存真。”

林君弘想了想當日李明勳說過的話:“皇上說哈密瓜大小形狀和西瓜類似,但沒有那麼大,很甜,比西瓜甜,皮薄,裡面是黃色的,對了,還有瓤,和甜瓜似的,說是外皮上有和絲瓜瓤子類似的網格,有些也沒有。”

“殿下說的可能是庫拱!”一個傢伙搶着說道,其餘人也是附和:“對,我覺得也是庫拱。”

吐爾遜笑了笑:“應該就是庫拱,只是這不是時節,非得時節到了纔好進貢,庫拱就是本地特產,哈密和吐魯番都有,說起來,天山南路其他地方也有,但不及這兩地甘甜。不過諸位,既然陛下說了,那日後庫拱便叫哈密瓜了。”

“好了,既然不是時節,本王在信中寫明就是,吐爾遜,這件事由你來辦,記着,不僅庫拱,但凡本地出產的果品,中原沒有的,或風味不及的,都要尋一些來,一併貢往御前,不得有誤。”林君弘吩咐道。

李明勳只知道哈密出產哈密瓜,卻哪裡知道這瓜是清朝康熙皇帝賜名的,不然也不會讓林君弘等忙活這麼久。

吐爾遜接了這任務,便送了衆人出去,再返回參加軍機會議,軍機會議人就只有寥寥幾個人,林君弘拿出一封信傳閱衆人,說道:“這是準噶爾部僧格的來信,你們且看過。”

一衆人等紛紛接過來細看,原來是僧格的求和書信,這源於林君弘以帝國名義送去準噶爾的申飭公文,準噶爾雖然多有動作,但自帝國二年開始便是帝國的藩屬了,身爲藩屬,擅自干涉另外一個帝國藩屬的內政,還出兵作戰,挑起禍亂,申飭自然是躲不過的。

早在帝國確定西征葉爾羌的時候,就對僧格進行了申飭,可那時候僧格根本不予迴應,現在西征大軍佔領哈密和吐魯番,人強馬壯,介入天山南北已是定局,僧格也不敢慢待,在來信中,僧格先是把支持葉爾羌巴爾斯汗和阿帕克和卓的事情推到了手下身上,表示不知情,繼而希望與帝國一起,共同維護天山南路的和平

“共同維護天山南路的和平,真是個笑話,老貓枕鹹魚呀。”曹禺對此非常不屑,其餘人也是笑笑。

這裡的每個人都知道,吞併天山南路是準噶爾幾代汗王的心願,不光壯大自己,而且也爲了復仇,畢竟在阿布都拉汗時代,準噶爾幾次被葉爾羌汗國毆打。

“有準噶爾人的配合,結束葉爾羌汗國的內亂簡單了很多,倒是一件好事,關鍵問題在於僧格想要怎麼“共同維護和平”。”林君弘雙手抱胸,猜不透僧格的想法。

對於林君弘來說,此次西征的任務已經結束完成大半,西征大軍其實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爲帝國佔據西域一角,一個是解決葉爾羌內亂。第一個任務已經超額完成了,畢竟一開始定下的目標只是哈密,現在不僅有哈密,還有更爲富饒的吐魯番。而第二個任務則要困難很多,並不是軍隊打不過對手,而是打下去,戰爭會曠日持久,軍費也會難以控制。

對於帝國來說,北伐纔是要緊的,西域的戰事必須在帝國五年結束。

裡什特迴應道:“以準噶爾人的一貫方式,他們會希望戰爭結束後駐兵於天山南路,並且由本地政權負責其花銷費用,這樣葉爾羌汗國就是準噶爾的奶牛,可以予取予求了。”

“我可以帝國的名義,禁止其戰後駐軍。”林君弘冷着臉說。

裡什特笑了笑:“當然可以,那樣僧格就會在戰後大掠天山南路,並且持續搶掠,這樣都是軍紀問題,除非帝國出兵,否則絕對不會解決,而未來的葉爾羌大汗爲了息事寧人,會選擇每年給準噶爾一大筆的供奉,如此,葉爾羌汗國仍然是準噶爾部的奶牛。”

林君弘無奈只能承認這一點,司馬依伯克既然可以求助於帝國,‘引狼入室’,那戰後給準噶爾‘歲幣’也算不了什麼了。

“好吧,裡什特,那以你所見,怎麼做纔好?”林君弘問道。

裡什特道:“殿下,準噶爾是準噶爾,僧格是僧格,準噶爾有兵有權的人可不只有僧格一個,車臣臺吉和卓特巴巴圖爾臺吉都是不錯的選擇,您可以選擇與準噶爾合作,但合作對象是這兩位臺吉,那樣的話僧格就不會有過分的要求了。

而在準噶部之外,天山北路還有更多有權有勢的人,比如和碩特部的鄂爾齊圖汗。”

車臣與卓特巴巴圖爾是僧格的兩位兄弟,其父巴圖爾渾大汗在去世的時候,把麾下部衆財產分爲了兩份,一份給了繼承人僧格,一份則給了其餘的八個兒子,這並不意味着僧格擁有準噶爾一半的部衆,因爲其祖父時代也是這麼分的,而僧格擁有大義名分,又得到了幾位叔叔的支持,順利壓服了兄弟,用戰爭結束了內亂,成爲了準噶爾的大汗,可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也在戰爭中壯大,依舊是實權領主,只是奉僧格爲汗罷了。

林君弘想了想,笑問裡什特:“今天你有沒有覺得失望?”

“殿下,我不明白您的意思。”裡什特詫異迴應。

吐爾遜輕咳一聲,提醒道:“殿下說的是封爵的事情。”

裡什特這才明白過來,他雙眼之中的無奈一閃而過,卻還是忍不住嘆息:“殿下,我是一名俘虜,哪怕我擔當您的顧問,我也是俘虜。”

裡什特覺得自己挺冤枉的,他投降之時已經失去了對吐魯番城的控制,所以談不上獻城有功,但好歹也是主動投降的,帝國卻連一個勳爵都沒有給。

林君弘笑了笑:“其實我根本沒有把你的名字寫進報功的名單之中。”

“爲什麼!”裡什特站了起來。

“不明白嗎,如果我寫了,理藩院也只是給你一個勳爵,然後讓人帶你回京城或者其他什麼地方軟禁,我就無法用你了。現在多好,我可以給你更多立功的機會,比如出使準噶部。”林君弘說道。

“我出使準噶爾部,做什麼?”

林君弘道:“告訴僧格,讓他把巴爾斯和阿帕克和卓的腦袋割來給我。”

“然後呢?”等了一會,見林君弘還不說話,裡什特追問。

林君弘笑了:“沒有然後了,當然,你的使團會隱藏在商隊之中,我會親自安排這支商隊,它會攜帶足夠多的商品,比如絲綢、鐵器、火槍、火藥之類的,這支商隊會在烏魯木齊、塔爾巴哈臺、烏蘇等地貿易,最後抵達伊犁河谷。”

章二四 榮耀遠征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二五 攻城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一四七 求人章二零九 錢謙益,這次水不涼了,請!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二三 濟州島章三五 無用的勝利章十五 國姓撿漏章一五五 多想章一八七 各方章九六 棘手的對日外交章一百 故作神秘章三五二 惡劣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六一 圍攻章一一六 牛頓的科學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一六五 大決戰章五三 大清算章四六八 父親的提點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章七 商社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三九四 談判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三四二 一個天才章十七 認罪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四四九 共同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五四 敵情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三零一 轉變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誨章一二二 談判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四三五 老人的智慧章一二一 馬耳他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一三四 教育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一七七 分崩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五零二 專業人做專業事章四六一 移民科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一零五 阿都拉的陰謀章一 程璧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四六六 一朵奇葩章六一 海軍造艦章程章三五一 駐疆大臣章一五七 亂點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五 澳門防務體系章二六 黨爭章七四 馬威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一四零 撒煤章二四 抵達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一五六 忠告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三一七 治沙章二五四 修正案章六十 東南開考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五零四 蘇伊士運河傳銷化章五十 以死相拼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一六三 演講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三一 曾櫻的手段——聯姻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一四四 棘手的問題章一零九 爲敵人培養敵人章十八 佔領聖胡安 上章四六零 吾家有女章二五 海賊來襲
章二四 榮耀遠征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二五 攻城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一四七 求人章二零九 錢謙益,這次水不涼了,請!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二三 濟州島章三五 無用的勝利章十五 國姓撿漏章一五五 多想章一八七 各方章九六 棘手的對日外交章一百 故作神秘章三五二 惡劣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六一 圍攻章一一六 牛頓的科學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一六五 大決戰章五三 大清算章四六八 父親的提點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章七 商社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三九四 談判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三四二 一個天才章十七 認罪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四四九 共同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五四 敵情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三零一 轉變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誨章一二二 談判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四三五 老人的智慧章一二一 馬耳他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一三四 教育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一七七 分崩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五零二 專業人做專業事章四六一 移民科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一零五 阿都拉的陰謀章一 程璧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四六六 一朵奇葩章六一 海軍造艦章程章三五一 駐疆大臣章一五七 亂點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五 澳門防務體系章二六 黨爭章七四 馬威章一九五 小人物的手段章一四零 撒煤章二四 抵達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一五六 忠告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三一七 治沙章二五四 修正案章六十 東南開考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五零四 蘇伊士運河傳銷化章五十 以死相拼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一六三 演講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三一 曾櫻的手段——聯姻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一四四 棘手的問題章一零九 爲敵人培養敵人章十八 佔領聖胡安 上章四六零 吾家有女章二五 海賊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