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

(求月票求訂閱)

韓孺子從來沒有如此緊張過,周圍的人成千上萬,卻都敵我難料,他們可能成爲最強大的助力,也可能突然舉起刀槍殺過來,決定一切的關鍵或許只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聲音、一片雪花……

韓孺子看着地上的三具屍體,不知道第一句話該說什麼。

中軍帳內,十幾名將領慢慢走出來,他們之前害怕受到復仇者的波及,全都躲在最裡面,直到這時纔敢露面。

北軍都尉劉昆升總在猶豫不決,與鎮北將軍對視的一瞬間,他跪下了,這是第二次了,少年在最爲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

其他將領也都跪下,即使此前支持柴智的幾個人也不例外。

韓孺子坦然接受他們的跪拜,沒像平時那樣請他們起身,他轉過身,解下披風,接着開始脫身上的甲衣,蔡興海早已跳下馬,守在一邊,這時趨步上前,幫助鎮北將軍解甲。

韓孺子動作比較慢,誰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劉昆升等人擡頭看了一眼他的背影,急忙又都垂下頭。

柴悅帶着一批人跑過來,在鎮北將軍兩邊跪下,韓孺子仍不說話,也不請衆將起身,繼續一件件地解脫甲衣。

周圍的普通將士先是莫名其妙,漸漸地感受到恐慌,中軍帳前擅動刀槍已屬死罪,大敵當前擾亂軍心,更是罪不可赦。

“是東海王……”有人高聲喊道,想爲自己的行爲辯解,話說出一半就閉上嘴,心中更加恐慌。

韓孺子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想吸引注意,並拖延時間,等他脫下全部外甲,身上只剩棉衣,張開雙臂,正要開口說話時,附近突然響起一個聲音:“平、平安!”

帳前哨兵仍在盡忠職守,對岸的聲音不太響亮,到他這裡與中軍帳近在咫尺,聲音顯得十分突兀,喊完之後,他挺起胸膛,目不斜視地望向半空。

他這一聲的影響遠遠超出自己的想象,籠罩在中軍帳前衆將士頭上的恐慌因此大爲減弱,終於有人喊出來:“東海王的隨從殺死了柴軍正!”“我們在報仇!”

韓孺子揮手,命令蔡興海手下的士兵後退,這樣一來他就與鬧事的將士直接面對。

他前行數步,離衆人更近,柴悅、蔡興海等人都吃了一驚,未接暗示,不敢跟上去,只有孟娥以普通士兵的身份緊隨其後。

“我們只想報仇……”一名離鎮北將軍最近的軍官緊張地說。

“我在這兒。”韓孺子一直走此人的五步之內才停下,“沒有盔甲、沒有刀劍,你想報仇,出手吧。”

軍官更緊張了,急忙搖頭,“是東海王……”發現自己手裡竟然握着刀,急忙拋在地上,“是東海王的隨從……”

“東海王是我的弟弟。”韓孺子寧可自己說出這個事實,也不想待會被別人捅出來,他擡高聲音,“在這裡還有多少韓氏子孫?”

一些人羞愧地低下頭,北軍當中的確有不少宗室子弟,地位最高的是右將軍韓桐,此刻也與其他將領一樣,跪在中軍帳門前,身邊就是三具屍體。

“還有多少人是皇親國戚?是勳貴後代?”

更多人低頭,北軍的勳貴子弟本來就多,中軍帳前尤其衆多,無不與宗室沾親帶故。

光憑這些話可止不住衆人心中的不滿,韓孺子終於想到了辦法:只有一件事能令衆將士暫時放棄紛爭與矛盾,那就是同仇敵愾。

韓孺子指向北方,雪花仍在飄揚,視線受阻,遠方因此更顯神秘。

“十萬匈奴人就在對面嚴陣以待,另有十萬匈奴人已經殺到馬邑城,只待大單于一聲令下就要攻城,還有更多匈奴人藏在北方,隨時南下支援。”韓孺子將進攻馬邑城的匈奴人數量翻了一倍,兩個“十萬”比較順口,更懼威懾力。

果不其然,聽到這番話之後,所有人無不大驚,衆將敢於鬧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岸有一個現成的“大功”,如果匈奴人比預料得更加強大,楚軍沒有必勝的把握,他們剛纔的所作所爲就不是“胡鬧”,而是“重罪”了。

“你們是大楚的將士、大楚的精英,強敵當前,不戰自亂,有何面目返回關內?”韓孺子走進人羣中,衆將士紛紛讓開,拋下手中的兵器。

韓孺子走到最高處,望着北方說道:“東西匈奴已經合併,楚軍卻要分裂,諸君縱不在乎大楚存亡,難道連自己的性命也當成兒戲嗎?”

這話說得稍有些重了,周圍的將士大都出身勳貴之家,最怕的不是軍法,而是與“不忠”沾邊,越來越多的人跪下,最後所有人跪成一片,紛紛叫嚷着請戰。

韓孺子心中稍安,大步走到中軍帳前,第一道命令是將三具屍體送進帳內,然後讓所有高級將領在他身邊圍成一圈,就在衆人面前商議軍務。

柴悅直到這時纔有機會提醒鎮北將軍,大司馬印被東海王帶走了。

“印不重要。”韓孺子必須淡化這件事的影響,否則的話,有可能引發另一場混亂,他甚至沒有立刻派人去追東海王,真視大司馬印爲無物,“劉都尉繼續執掌北軍。”

劉昆升羞愧難當,“劉某無能,不堪大任。”說罷又要跪下。

韓孺子這回阻止他下跪,“許你戴罪立功,集結全軍,採取守勢,沒有我的命令,不準渡河。”

一名將領驚訝地問:“不和匈奴人作戰了嗎?”

“起碼今天不能作戰。”韓孺子剛剛消除混亂,楚軍的穩定還很脆弱,這種時候根本不可能與匈奴人一戰,“馮右將軍、桐左將軍輔佐劉都尉,護送中軍帳退回碎鐵城,柴將軍留在前線……”

韓孺子接連下達數道命令,最後道:“我還要回去與大單于談判。”

這個決定比鎮北將軍獨騎回營還要令衆人意外與驚訝。

“鎮北將軍,萬萬不可……”劉昆升等人可不希望鎮北將軍這時候離開,他們幾個都沒信心掌控全軍。

韓孺子揮手阻止他們的勸說,“你們有你們的職責,我有我的,無論談判中發生什麼,無論我能不能回來,楚軍今日絕不可渡河,明白嗎?”

劉昆升等面面相覷,好一會才點頭應允。

由於丟失了大司馬印,劉昆升與左右將軍只好親自去傳令,韓孺子留下柴悅,低聲道:“儘可能多要士兵留守前線,這是你的職責。”

柴悅點頭,心裡還是不放心,“鎮北將軍真要回去繼續和談?”

“將領不和,上下離心,你覺得這一仗還能打嗎?”

柴悅不語,來了五萬援兵之後,楚軍的戰鬥力反而下降,的確不適合發起進攻。

蔡興海一直留在旁邊,上前道:“我送鎮北將軍回去……”

韓孺子搖頭,“必須是我一個人。蔡興海,你立刻帶一百人前往神雄關,給大將軍寫信,提醒他馬邑城危險,還有,如果可能的話,把東海王勸回來。”

蔡興海領命離去,韓孺子又對柴悅說:“對岸就是匈奴大軍,楚軍此刻沒有大司馬印,也沒有真正的統帥,你已經證明自己的能力,接下來得爭取自己的地位。”

“我?”柴悅心中惴惴不安。

“如果我回不來,楚軍需要一位大將,如果我平安回來,我需要一位得力的幫手。柴悅,你想建功立業、封侯拜相,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機會了。”

柴悅面紅耳赤,不知說什麼纔好。

韓孺子招手,命人牽過來自己的坐騎,翻身上馬,看了一眼孟娥,衝她點點頭,緩緩駛向河曲。

衆將士已經聽說鎮北將軍還要回去與匈奴人和談,全都感到不解,慢慢地有人給出瞭解釋:“楚軍內亂,不足與匈奴人一戰,鎮北將軍爲了保住楚軍將士,不得不去和談,以牽制匈奴人。”

這個解釋說服了許多人,也讓許多人感到羞愧難當。

柴悅呆呆站了一會,孟娥上前道:“柴將軍。”

柴悅猛然醒悟,揮手叫來碎鐵城的一羣將官,向他們佈置任務,“匈奴人對鎮北將軍的態度,取決於楚軍的強弱,楚軍要撤回南岸,整頓再戰,就像之前的兩戰一樣。”

柴悅稍稍修改了鎮北將軍的說法,不提楚軍內亂,不提實力稍遜,更不提退回自守,他敬佩鎮北將軍,但是對如何指揮軍隊,他有自己的想法。

在柴悅的命令中,前方一萬楚軍的退回更像是蓄勢待發。

然後,他帶着十餘名將官走向劉昆升等人,他們的動作比較慢一些,正在指揮衛兵擡出屍體,拆解中軍帳。

柴悅走到劉昆升面前,拱手道:“中軍帳回城,請將北軍將士留在前線。”

“全部?”劉昆升吃驚地問。

“是。”

“鎮北將軍說得很清楚,今天不渡河。”右將軍馮世禮道。

“正因爲今天不渡河,纔要做出開戰的架勢,令匈奴人不敢輕舉妄動,我要立刻將木橋全部架好,全軍向河邊集結。”

劉昆升目瞪口呆,“你這不是……不是逼着匈奴人對鎮北將軍出手嗎?”

“不然,匈奴人提出和談,是因爲覺得楚軍強大,所以,越是示弱,對鎮北將軍越不利。”

劉昆升啞口無言,馮世禮和韓桐打量柴悅,不明白這位年輕的勳貴爲何突然強硬起來。

“鎮北將軍任命我掌管前線。”柴悅道。

馮世禮哼了一聲,正要開口,劉昆升道:“就按柴將軍說的來。”

劉昆升意識到,自己並不是鎮北將軍的親信,也沒有能力指揮全軍,將權力“讓”給柴悅,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剛剛經歷過一場混亂,左右將軍都不想反抗北軍都尉。

帳篷還在拆卸,柴悅護送北軍都尉和左右將軍提前回城,一路上向嶺下的各營將領傳令,讓他們聽從將軍柴悅的命令。

劉昆升成爲活着的大司馬印。

河對岸,脫掉盔甲的韓孺子正策馬疾馳,以更快的速度返回和談帳篷。

匈奴哨兵已經發現異常,一路傳話回去,很快得到無需理會的命令,在大單于看來,這正是鎮北將軍“退兵承諾”的體現。

韓孺子順利回到原處,卻不能立刻進帳,一名匈奴人進去請示,得到大單于的許可之後,才讓這名奇怪的衛兵進去。

帳內,大單于和房大業也都脫去甲衣,正在把酒言歡。全本小說網

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二十章 仁義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二章 兄弟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五十章 軟禁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楔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感謝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
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二十章 仁義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二章 兄弟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五十章 軟禁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楔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感謝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