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兄弟

同父異母的兩兄弟就這樣見面了,沒有外人,沒有介紹,更沒有親情,互相打量着——後到的少年打量得更多些,韓孺子很快低下頭。

少年就是另一位皇子東海王了,雖然三年前也被“攆”出皇宮,他對這裡卻好像十分熟悉,和在家裡一樣自在,幾步走到另一張椅子邊,將身子堆偎在上面,輕輕晃動離地的雙腳。

“我還以會遇到多厲害的對手,你讓我失望了。”東海王的聲音裡透出不該有的成熟與冷酷,目光沒有瞧向旁邊的兄弟,而是專心觀察自己的靴子,“可是等我當上皇帝,還是得殺死你,至少得將你關起來,永遠不見天日。‘卞和無罪,懷璧其罪’,你得明白,只要你是皇帝的兒子,對我就是一個威脅。”

韓孺子不想再遵守楊奉的提醒了,小聲說:“當今皇帝就沒殺死咱們兩個。”

“哈,當今?他已經死了,駕崩了。他是太后唯一的兒子,年紀也大,是嫡長子,咱們都爭不過他,所以他沒必要斬草除根。咱倆不一樣,按出身,我比你尊貴得多,按年紀,你比我大一點,可能就是幾天。太后的嫡子死了,應該是我繼位,可是總會有幾個迂腐的傢伙說什麼‘長幼有序’,弄得人心混亂,逼得我不得不收拾你。”

韓孺子嗯了一聲,覺得東海王的話頗有幾分道理。

“不過——”東海王重新打量韓孺子,“我瞧你人還不錯,比較老實,或許可以饒你一命,在皇宮裡找個僻靜角落關你幾年,等我地位穩固之後,還可以封你爲……不,不能封你爲王,你就留在皇宮裡,讓我隨時能看到你,乾脆你當太監吧。”

韓孺子搖搖頭,他對太監沒有壞印象,可他知道那是一個卑賤的行當。

東海王跳下椅子,雙手叉腰,站在韓孺子身前,“從現在起,你得學會討好我,要不然我還是會殺死你。”

韓孺子沒擡頭,等了一會才低聲說:“我要回家。”

“哈哈……”東海王笑得眼淚都出來了,“你是傻子嗎?成王敗寇,我是王,你是寇,哪來的家?你還是想想怎麼討好我吧。”

韓孺子好一會沒吱聲,然後擡起頭迅速掃了東海王一眼,“中常侍楊奉接我進宮的。”

東海王皺起眉頭,“那又怎樣?中常侍在皇宮裡只是小官,我知道楊奉,他在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精心侍候了幾年,皇帝一死,他就是喪家之犬。不過你倒是提醒了我,等我登基,一定要收拾楊奉。”

韓孺子驚詫地又看了東海王一眼。

“楊奉是個奸臣,你不知道他做過多少壞事,足夠砍頭十次。”東海王輕蔑地哼了一聲,回到椅子上,“你還真是無知,倒也不怪你,誰讓你母親地位低賤呢,父皇根本不喜歡你……幹嘛?”

韓孺子站在地上怒氣衝衝地盯着東海王,臉頰憋得通紅。

“你得習慣聽實話。”東海王一點也不害怕這個大自己幾天的兄長,“事實如此,你母親從前是一名宮女,在外面連個親戚都沒有,我們崔家——你知道我外祖是誰嗎?是武帝朝的宰相,我大舅舅如今是南軍大司馬,京城的一半軍隊都歸他管,二舅舅……”

東海王滔滔不絕地羅列了一大串親戚,聽他的意思,整個大楚朝都是靠崔氏一族支撐起來的。

韓孺子的怒氣消退了,坐回到椅子上,靜靜地聽着,等東海王終於閉嘴,他問:“太學弟子們爲什麼在東清門阻止你進宮?”

“大臣們想在宮外立我爲帝,可他們膽子太小了,居然只派出一羣乳嗅未乾的傢伙來鬧事。”東海王無所謂地說。

韓孺子嗯了一聲,這一聲別無含義,東海王卻被激怒了,“你懷疑我說謊嗎?我們崔家把持朝政已經十幾年了,我的姑祖母是武帝皇后,若不是走得早,她現在就是太皇太后,上官太后也得聽她的。你惹怒我了,我一登基就要殺死你,把你和楊奉一塊殺掉,你們都是奸臣。”

威脅聽得太多,韓孺子反而不怕了,他還想提一個問題——爲什麼東海王也是孤身一人進宮呢?可他忍住了,他越來越確信,決定一切的不是這位誇誇其談的“皇弟”。

東海王突然閉嘴,跳下椅子,快步跑到門口,透過門縫向外張望,“宰相殷無害來了,這是個老奸巨滑的傢伙,從來不肯出頭,指望他什麼事情也辦不成,等我當了皇帝,一定要將他貶退,當然,不能太着急,怎麼也得等上半年,不能像父皇一樣急於求成。”

東海王一直留在門口向外窺視,他倒是見多識廣,什麼人都認得。

“右巡御史申明志也來了,大家都說他剛直不阿,我看他是有勇無謀,有時候讀書太多也不好,滿嘴的春秋大義,他可能會支持你,就因爲你比我大幾天。你別得意,申明志在朝中人緣極差,大家都怕他,可是誰也不贊同他,他越支持你,你越不可能當皇帝。”

“左察御史蕭聲,哈哈,他是我們崔家的人,跟申明志是死對頭,他肯定支持我。”

“兵馬大都督韓星,他是宗室重臣,也是個老實人,論輩分還是咱倆的叔祖呢,跟宰相殷無害一樣,不敢做事,只能守成,等我當了皇帝,就讓他回鄉下去,兵馬大都督雖說是個虛職,好歹也是正一品,得交給宗室中最值得信任的人,反正不會是你。”

“到目前爲止,咱們算是打成平手吧,你別得意,真正決定誰能繼位的不是這幾個人。”

韓孺子不想顯得太無知,插嘴道:“應該是皇太后吧。”

這句話又將東海王惹惱了,猛地轉身,橫眉立目,“你真是個討厭的傢伙,既愚蠢又不會說話,誰告訴你皇太后能決定一切的?是你母親嗎?你們母子一樣笨,皇太后的大權都來自皇帝,皇帝駕崩,就只能依靠本家子弟,上官氏當皇后三年、當太后不到半年,親屬在朝中根基未穩,連商議大事的資格都沒有,不像我們崔家,早在武帝時子孫就已佈滿朝廷。”

韓孺子輕輕晃動雙腿,“怪不得你認識這麼多人。”

東海王以爲這是道歉,心意稍平,語氣也緩和下來,“這都是師傅教給我的。”

“你有師傅?”

“難道你沒有?”

韓孺子搖搖頭。

“這就是不受寵的結果,我師傅是天下知名的大儒,弟子無數,至少有十名弟子如今是三品以上的大官,他自己倒不愛當官,我舅舅好不容易纔將他請來。你沒有師傅,誰教你識字呢?”

“我母親。”

東海王鄙夷地笑了一聲,“那你不認得多少字。”說罷轉身接着觀察屋外,沒多久,興奮地在門上拍了一下,“我舅舅終於到了,崔宏,你肯定聽說過吧,南軍大司馬,京城的一半軍隊都歸他管。這樣我就放心了,師傅也該放心了,等我繼位,早晚讓他當宰相。”

“你剛纔說他不愛當官。”

“那是因爲我還沒當上皇帝。”東海王回頭看了韓孺子一眼,不明白這有什麼可疑惑的。

又有幾位官員進宮,東海王越來越得意,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當皇帝以後的賞罰進退,突然閉嘴,幾步跑回椅子上,正襟危坐,面容哀慼,瞬間從飛揚跋扈變得膽怯憂傷。

韓孺子正莫名其妙,房門打開,進來一名年輕俊雅的太監,向兩位皇子恭敬地施禮,直起身,露出一絲悲傷之餘的微笑,“請兩位皇子隨我來,皇太后召見你們。”

韓孺子以爲東海王會跳起來歡呼勝利,沒想到東海王就像是變了一個人,站起身,帶着哭腔說:“皇兄不幸棄宗室與羣臣而去,我二人皆是無知小子,若有什麼事情能夠稍緩皇太后心中之悲,萬望公公提醒一二。請問公公怎麼稱呼?”

“兩位皇子進宮,就是對皇太后最大的安慰。我叫左吉,只是太后宮內的一名普通侍者。”

韓孺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覺得自己也應該說點什麼,結果卻連一個字也想不出來,只好跟在東海王身後,一起向外面走去。

“請兄長前行。”東海王謙遜地讓到一邊。

韓孺子愣了一會,走在了前面。

年輕的太監笑了笑,前頭帶路,領着兩位皇子離開西廂房,順着環廊走向正房,庭院裡空空蕩蕩,對面的東廂房裡隱約有爭吵聲傳來。

正房裡站着七八名太監和宮女,卻沒有皇太后的身影,就連韓孺子也覺得不太對勁兒,東海王的目光四處亂轉,幾次想要開口詢問,又都忍住了。

左吉引導兩人進入西邊的暖閣,暖閣很寬敞,靠牆擺着一張大牀,被褥俱全,窗下是一張長長的椅榻。

暖閣裡也沒有皇太后。

東海王再也忍不住了,“左公,皇太后……”

左吉站在門口,輕聲道:“皇太后身心交瘁,暫時還不能見人。”

“可是你說過皇太后召見我們。”東海王沒法掩飾自己的不滿。

“兩位皇子已經身處皇太后的寢宮,這就算召見,請兩位皇子在此好好歇息……”

“歇息多久?難道我們要睡在這裡?”東海王大吃一驚。

“皇太后將兩位皇子視若親生,一般人可沒資格留宿此間。”左吉笑了一下,“皇太后就在對面的暖閣裡,她很怕吵,所以,請兩位皇子……”左吉做出一個壓聲的手勢,“有什麼需求,輕輕敲門就行。”

左吉退出房間,將房門掩上。

東海王呆呆地站了一會,低聲道:“*死太監、臭****,這是把咱們給軟禁啦!”

(求收藏求推薦)

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
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