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

一開始,各方的計劃都得到了實現。

韓孺子派出的五千騎兵衝向京城北門,對側翼不做防備,好像要與崔太傅的南軍共同發起進攻。

這一招的確迷惑了宿衛軍,可韓孺子和他手下的將領們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再寬大的城門對數萬士兵來說也是一條極爲狹窄的通道,何況身後還有一條護城河攔路,宿衛軍害怕了,可他們一時半會退不回去,城牆上督戰的將官也不允許士兵回城,而是派人去宮裡通知中郎將上官盛,請他拿主意。

從西城門繞行而來的南軍則奮勇直前,從側翼衝向幾天前的同袍軍隊。崔太傅爲了取得宿衛軍的信任,事先下達過嚴令,對倦侯的南軍絕不手軟,要當叛徒一樣處決。

崔宏也忽略了一個問題,北城外的地域非常狹小,宿衛軍與倦侯的南軍相隔只有十幾裡,雙方排列陣形之後,距離更是縮短到七八里,倦侯的騎兵提前出發,很快就接近了宿衛軍,正當帶頭的將領們猶豫着是不是要按原計劃退卻的時候,崔太傅的南軍攻過來了。

宿衛軍和倦侯的南軍都發現了這支從側翼攻來的大軍,也都以爲己方纔是目標。

宿衛軍本來就不信任崔太傅,早已做好防範準備,立刻分出一部分士兵改換陣形,迎戰側翼的進攻者。

倦侯的五千騎兵又遇到一個問題,當他們想要退卻的時候,發現距離不夠了。五千人馬衝鋒,可沒辦法調轉馬頭往回跑,只能兜圈子繞回去,而兜圈子需要很長一段距離。

韓孺子選擇城外十幾裡的地方紮營,完全不合兵法,宿衛軍與崔太傅的南軍在沒有取得互信的情況下倉促合兵,更是與兵法相悖。

各方之所以明知不合理還要出兵,乃是希望對方能夠知難而退。

將士們的確知道“難”了,也想退卻,可誰也退不了,宿衛軍被護城河與狹窄的城門所堵,倦侯的騎兵缺少轉向的距離,崔太傅的南軍後軍驅趕前軍,也只能前進,沒法分辨敵軍,誰攔路就打誰。

各方將領爲策劃這場戰鬥費盡了心血,結果只在行軍過程中按計劃行事,三支軍隊剛一接觸,就陷入混戰。

天還黑着,更增加了各方的猜疑與失誤。

韓孺子看不清前方的情況,但是清楚地聽到了嘶喊,一下子明白過來,他派出的五千騎兵回不來了,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繼續派出更多士兵,缺少馬匹,就以步兵陣形前進。

戰場逐漸擴大,離倦侯營地越來越近,韓孺子沒有退卻,成爲唯一親臨戰場的統帥。

城裡的戰鬥發生得更早一些,進展卻十分緩慢,蔡興海的隊伍無意真的攻打皇宮,只是以此吸引宿衛軍的主力,爲孟娥出城創造機會,完全沒料到會有大批的江湖人和公差加入進來,其中還包括一些剛剛與他們打過架的譚家手下。

這是一支烏合之衆,在皇城之外大喊大叫,從東門繞到南門,又從南門繞到東門,一會是倦侯的支持者,一會又高喊東海王稱帝,守衛皇宮的士兵們摸不着頭腦,進攻者自己也是莫名其妙。

聽說孟娥已經出城,蔡興海打算撤退了,結果他在南門外看到了那羣被趕來的讀書人,想起倦侯的囑託,只好再留一會,勸說讀書人跟自己一塊走,可是場面太混亂,他甚至找不到可以做主的人。

所有人都處於茫然失措之中,懷揣着下一刻就能大獲全勝的希望,同時又心驚膽戰地看着四周,提防角落裡突然躥出來的慘敗。

皇宮裡的上官盛去求見太后,她不只是大楚太后,還是他的姑母與訓導者,甚至一度是他的“母親”,向他傳授帝王之術。

可太后拒絕見他,已經幾天了,太后似乎心灰意冷,任憑上官盛折騰,不勸阻,也不支持。

“我會擊敗所有亂臣賊子,絕不讓太后失望!”上官盛在寢宮門前大聲道,轉身離去。

勤政殿外,七八名回宮報信的士兵正焦急萬分地等候上官盛,他們帶來的消息各不相同,甚至有矛盾之處,可是都印證了一件事,城外的戰鬥相持不下,根本沒有想象中的一戰而勝。

上官盛進入殿內,召集衆將,嚴肅地下達一道道命令,將領們也都嚴肅地接受,可是所有人包括上官盛都明白,這些命令根本傳不到混戰的軍隊中去。

等到殿內只剩幾個人的時候,上官盛轉身盯着林坤山。

林坤山很狼狽,他雖然還能站在上官盛身邊,可身份並非謀士,而是一名待罪的囚犯,就是因爲他亂出主意,寶璽才極有可能被帶出了皇宮,上官盛正是因此纔不得不相信崔宏,聯手出城進攻倦侯,他擔心寶璽一旦到了倦侯手中,自己就將不戰而敗。

“帶走寶璽的人肯定會將它送給倦侯?”上官盛又問了一次。

林坤山點頭,“這都是楊奉的計策,他只支持倦侯一個人。”

“嘿,楊奉。你要是有他一半聰明,寶璽此刻就該擺在我的面前。”

林坤山嘿嘿地乾笑,知道這種時候越辯解越會惹怒對方,乾脆不開口。

“寶璽被偷走了,而你想出的應對之策就是逃出京城?”

“這是長遠之計。”林坤山小心地回道,“東海國和齊國處於山海之間,足以憑險自守……”

“呸!”上官盛上前兩步,在望氣者臉上狠狠啐了一口,林坤山沒敢躲,甚至不敢擡手擦臉。

上官盛只是厭惡這個人,而不是厭惡他的主意,自言自語道:“太后也說過,大楚應該重新開始,什麼是重新開始?楚、趙、齊三國爭鋒纔是重新開始……”他又看向林坤山,“當初齊國最先被滅,我爲何要去那個不祥之地?”

林坤山這纔在臉上擦了一下,笑道:“齊國之滅,在人不在地,當初齊王若是肯與趙王聯合,楚王纔是最先被滅的一方。”

上官盛沉默了一會,冷笑一聲,似乎對這個主意仍不當真,轉向一名將領,“宮中的叛徒抓得怎麼樣了?”

“已經抓捕了三百四十多人,還在繼續追查。”將領回道,一羣人逃出皇宮之後,宿衛軍一直在宮中抓人。

“太慢了,抓夠一千人,通通殺掉!”上官盛喝道,心中的怒火莫名地躥起,“知情不報者,與叛逆者同罪,都必須死。”

將領面帶驚慌,可還是領命告退,他不是望氣者,也照樣知道這個時候不要惹怒上官將軍。

西城的臨時軍營裡,東海王和崔宏也是心焦如焚。

“不是聯手進攻韓孺子嗎?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東海王氣憤地質問,他得到消息,北門外已陷入混戰,根本分不清誰在打誰。

崔宏也很憤怒,他算是帶兵多年的老帥了,曾經平定過齊王之亂,卻在這時出了昏招,可他已經失去對前線軍隊的控制,只能等待最後的結果,生硬地對外甥說:“這都是你的主意。”

“我?哈!”東海王真想在舅舅面前發作一次,可他不敢,忍了又忍,說:“未必就是壞事,韓孺子兵力最少,最後戰敗的肯定是他,咱們只是付出的代價稍大一些,沒關係,只要我的帝位得到承認……你打算什麼時候派兵攻打皇宮?”

城裡還有一萬南軍,東海王派出一大批烏合之衆去攻打皇宮東門,真正指望的還是這批南軍,希望他們趁機攻打皇宮西門。

東海王孤注一擲,如果可能,他會把舅舅崔宏也送上前線。

崔宏卻不願將賭本都押上去,搖搖頭,“不急,等城外勝負已定時再說。”

“佔領皇宮,城外的勝負就不重要了。”東海王在同玄殿外“登基”,這是他的心頭之痛,一心想要再來一次正式登基。

崔宏盯着東海王,不明白從小聰明的外甥,爲何離帝位越近人卻變得越蠢,“如果是在幾天前,佔領皇宮或許就意味着大獲全勝,現在沒用了。上官盛佔據皇宮,也擁立了一位皇帝,他太笨,沒法讓大臣們承認新帝。可他的愚蠢破壞了一切,皇宮、太后,甚至連寶璽,都不能用來扶立新皇帝了。你還不明白嗎?如今唯一有用的就是軍隊。”

東海王被舅舅的一番話說得失魂落魄,發了一會呆,說:“就算北門之戰打敗了韓孺子,甚至將他殺死,最後決定誰當皇帝的……還是北軍?”

崔宏點頭,嚴厲地說:“你與其想着怎麼攻佔皇宮,不如想想如何拉攏北軍。”

東海王不喜歡舅舅的教訓口吻,卻又覺得他說得沒錯,想了一會,“柴悅,關鍵在柴悅身上,可以……把柴家人都殺死,讓柴悅繼承衡陽侯之位,對了,柴悅還有母親和一個弟弟,把他們抓來當人質,恩威並施,他只能屈服。”

“請來,一定要恭恭敬敬地請來。”崔宏語氣稍緩,外甥畢竟還是有點本事,崔宏對柴悅的瞭解沒有這麼多,更想不出如此陰狠的計策。

崔宏叫來一名將官,命他帶一隊士兵去“請”人,東海王詳細介紹了衡陽侯府的位置,最後道:“衡陽侯府在北城,你們別穿南軍盔甲,儘量避開宿衛軍。”

將官領命而去。

北門外的消息不斷傳來,混戰還沒有結束跡象。

東海王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不敢離開舅舅半步。

朝陽初升,城外仍無進展,城裡的戰鬥卻發生意想不到的轉折,一名士兵衝進屋內,跑得太快,差點摔倒在地上,就勢跪下,向受到驚嚇的崔太傅和東海王磕了一個頭,然後激動地說:“皇宮……皇宮被攻破了!”

再早一些,東海王會爲這個消息欣喜若狂,現在卻只是呆呆地看着舅舅,不知所措。

同一時刻,韓孺子親自加入戰鬥。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通知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九十章 賭局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感謝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五十三章 慈順宮囚徒
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通知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九十章 賭局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感謝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五十三章 慈順宮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