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

聽說碎鐵城失守、神雄關遇險,正從西域返回大楚的崔宏不由得又羞又惱。

他是兵部尚書,力主出兵西域,本意是西域勢弱,一舉平定之後,既能威嚇敵軍,又能輕易立功,沒想到敵方如此狡詐,西域只是誘餌,卻被他一口吞下。

崔宏將軍隊分爲三部,前部隨他星夜兼程,儘快趕回楚地,中部正常行軍,以備不時之需,後部護送輜重緩緩而行。

神雄關若是失守,京城告急,他在西域取得的大勝將變得無足輕重,甚至是一種罪。

崔宏心急火燎,半途中又拋下一半軍隊,只帶五千人輕裝疾進,在入冬之前趕回了玉門關。

聽說神雄關還在堅守,皇帝正在晉城親自指揮馬邑城之戰,崔宏稍稍鬆了口氣,打算住一晚,等後方軍隊追上來再做定奪,前往馬邑城已經來不及了,或許可以伺機從神雄關出兵,截斷敵軍退路。

崔宏睡了一個踏實覺,只在凌晨的時候做了一個夢,以爲自己還在西域帶兵打仗,四面八方似乎都有敵軍,可是衝過去之後卻看不到一個人影,沒過多久,連身後的將士也沒了,只剩他一個人東奔西跑……

崔宏突然驚醒,呆坐半晌仍心有餘悸,他的身體本來就不太好,這時更覺舊傷隱隱作痛。

他沒有叫人,準備躺下再睡一會,這幾天他實在太累了,連日急行軍,就算是青壯年都難以承受,何況他這樣一位虛弱的老人。

Wωω¸ тt kān¸ ¢ o

身子剛剛後仰,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隨後是一個急迫的聲音,“尚書大人?”

“什麼事?”崔宏下牀。

“有緊急軍情。”

崔宏一開口,睡在外間的隨從也起來了,立刻點燃油燈,打開房門。

崔宏披着衣服走到門口,嚴肅地盯着來報信的將軍邵克儉,從對方手裡接過一封公函,只看第一行字就臉色突變。

神雄關失守……

昨天的消息還說神雄關無憂,決戰將在馬邑城進行,一夜之間怎麼就會失守呢?

崔宏繼續往下看,信的內容很簡單,沒有詳述經過與原因,只說神雄關失守,請玉門關立即支援。

信送來的時候,神雄關還不知道兵部尚書已經趕回來,因此只向玉門關守將邵克儉求助。

“送信的人呢?”

“在外面。”

崔宏馬上穿好衣服,心中還是不大相信,忍不住問道:“會不會是誤報?敵軍主力不是都在馬邑城嗎?神雄關易守難攻……守將是誰?”

“將軍陳囂。”邵克儉回道。

“嗯,陛下親選之人,應該沒問題。”

崔宏匆匆趕往前院的正廳,驛兵還等在那裡,但是提供不了更多消息,他在半路接信,之前不知倒了多少手,他甚至不知道信中的內容。

崔宏不是那種當機立斷的人,急行軍趕回玉門關就是他最急迫的表現了。

他又等了一個上午,召集衆將與官吏,制定了多個方案,以應對不同的情況。

求援公文接二連三,午時過後,崔宏再不猶疑,命令邵克儉立即率領玉門關守軍出發,作爲先鋒前往小周城。

小周城是座古城,也是一座極其重要的關卡,神雄關失守,它就是第二道防線,此城若是再失守,則關中再無險可守,西邊的玉門關、東邊的滿倉城以至南邊的京城,都將面臨敵軍的直接進攻。

尤其是滿倉城,乃是關中最重要的存糧之地,函谷關以西的軍隊,都要依靠此城供應糧草。

崔宏心中焦躁,第一次感覺到敵人是如此強大,甚至讓他心生恐懼。

他又等了半天一夜,另外五千士兵趕到之後,先期到達的五千人立即出發,也去小周城增援。

前方不停傳來消息,邵克儉趕到了小周城,只比敵軍早幾個時辰,接着就是一場大戰,楚軍堅守,勉強穩住陣腳,可神雄關的消息卻中斷了。

崔宏不能再留在玉門關了,次日一早率兵五千出發,給中後兩部留下命令,到達玉門關之後不得停留,立即前往小周城。

崔宏趕到的時候,小周城已是一片狼籍。

自從神雄關建成之後,小周城地位下降,已經多年沒有整修,敵軍來得匆忙,沒有器械相助,因此沒有立即攻克城池,可是仍造成極大的破壞,古舊的牆磚散落一地。

崔宏進城,登牆觀看,只見遠方黑壓壓一片,全是陌生的敵軍,他們暫時放棄了硬攻,排列陣勢,中間留出空地,明顯是在等候後方的攻城器械到來。

小周城守不住,崔宏心裡咯噔一聲,心中越發恐慌,第一次生出可怕的念頭:大楚要亡。

事發突然,皇帝與朝廷大員都不在,兵部尚書就是楚軍的主心骨,一切事情都要他做決斷、拿主意,崔宏有點敬佩自己的女婿,年輕的皇帝似乎更擅長應對這種情況。

崔宏轉過身時,勉強保持住了鎮定,下牆召集衆將,首先詢問神雄關究竟是怎麼失守的。

城裡有一些神雄關退下來的敗兵,衆說紛紜,有說內奸開門納敵的,有說天降神火燒城的,有說山搖地動震塌城牆的……

最只有一個人的說法稍微可信些,他說敵軍在城外山谷裡隱藏了一批攻城器械,趁夜組建,凌晨時分發起進攻,當天下午撞破了城門,守將陳囂堅持不退,很可能已經陷於城中。

敵軍不僅有器械,而且十分精良,神雄關若是抗不住,小周城更不行。

崔宏不提此事,命令邵克儉守城,“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棄城而逃者,死罪。我要立刻回京,調軍前來支援。十天,你最少要堅守十天。”

邵克儉領命,崔宏留下自己的軍隊,只帶少數親兵南下返京,經過通往滿倉城的路口時,他派人去給守城將領下達死守的命令。

絕不能露怯,這是崔宏唯一的想法。

京城裡已經亂成一團,街上到處都是人,都嚷着要逃跑,卻不知逃向哪裡。

崔宏受到最高級別的禮遇,衆多大臣在城門口相迎,宰相卓如鶴召他前往勤政殿議事。

勤政殿裡聚集着十餘名大臣,一看到崔宏,全都迎上來,把他當成了大救星,七嘴八舌地詢問前方的情況。

崔宏更想知道京城的情況。

卓如鶴比較鎮定,喝令衆人閉嘴,親自解釋道:“事情都趕在一起了,晉城消息,楚軍在馬邑城大勝,敵軍潰散,沒想到神雄關卻……唉,我已派人去送信,陛下還沒回信。”

“敵人哪來這麼多兵力,能同時在兩地開戰?”崔宏難以相信。

卓如鶴等人解釋不了這個問題。

“京城有兵多少?”崔宏問道。

“一部分宿衛軍,加上臨時徵調的士兵,有五萬多人。”卓如鶴沒閒着,這些天來盡其所能調集軍隊。

“五萬人,太少了。”崔宏一路上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神雄關失守,小周城將破,滿倉城必敗,京城該怎麼辦?

現在他將問題拋給宰相,“敵軍勢衆,小周城堅持不了多久,就在此時此刻,可能已經失守,敵軍不日將要攻至京城,五萬人於事無補,是戰是退,請宰相大人定奪。”

羣臣聞言大驚,如果連兵部尚書都沒把握,那京城真有危險了。

“戰如何?退如何?”卓如鶴問道。

“戰的話,立即將前線的將士全調回來,放棄小周城,燒掉滿倉城,專心守衛京城,是勝是敗,聽天由命。退的話,都去關東,也得立即動身,扼守函谷關,擋住敵軍的機會更多一些。”

衆人無言,目光全都看向宰相。

卓如鶴沉默片刻,突然嘆息道:“今日方知皇帝之難,如果陛下在的話……”

所有人不約而同地發出嘆息,與宰相一樣,他們無比懷念皇帝。

“當初就不該同意御駕親征。”吏部尚書元九鼎顫聲道。

“陛下留在京城,並不能守住神雄關,反而有可能失去馬邑城大勝,那樣的話,咱們連退往關東都做不到了。”崔宏要爲女婿說句話。

衆臣再度無言,最後還是卓如鶴說:“此時不必謙虛,大家有話儘管說,崔太傅,你先說,怎麼做比較穩妥?”

崔宏明白,宰相等人怕擔責任,必須由自己拿主意了,“退。”

“放棄京城?”卓如鶴驚愕地說。

崔宏暗罵,嘴上道:“起碼要將宮中諸人送往洛陽避難,京城要守,函谷關也要守,尤其是函谷關,很快就將是最重要的防線,我會親自督守,至於京城……”

崔宏目光掃過,羣臣紛紛低頭。

卓如鶴道:“守衛京城是我的職責。”

崔宏看向卓如鶴,心想老狐狸也有勇敢的時候。

按規矩,衆人這時候應該勸說幾句,可是人心慌亂,規矩也沒那麼重要了,誰也沒開口。

卓如鶴道:“事發緊急,陛下又不在,事情只好由我決定。崔太傅,我再問一句,小周城果然守不住嗎?”

“守不住。”崔宏十分肯定。

“京城呢?也守不住。”

“難說。”

卓如鶴沉吟片刻,“既然如此——宮中要移往洛陽,有勞崔太傅進宮敦請,函谷關至重,也有勞崔太傅據守,戶部備好圖籍、禮部裝好禮器,情況如果更加危急的話,兩部也遷至洛陽。”

卓如鶴頓了頓,“其他人隨我留守京城,除非陛下有旨,不得離開,你我皆爲楚臣,該是盡忠的時候了。”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六十章 宮門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二百章 雪林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應得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五十章 軟禁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二百章 雪林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楔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
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六十章 宮門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二百章 雪林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應得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五十章 軟禁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二百章 雪林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楔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