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

不管是誰派來的三名刺客,都意味着京城的帝位之爭即將出分曉,所以有人覺得沒必要再讓倦侯繼續活下去。

韓孺子因此決定立刻返京,他沒時間等待北軍主力到來,也沒時間穩固自己在南軍中的地位。

天亮時,韓孺子點齊迎風寨三千名士兵,立刻出發。

爲了保證行軍的速度,韓孺子只能帶這些人,人數再多一些,就只能等到午後出發,至於山下的南軍,經歷過昨天的急行軍之後,尚未得到恢復,急缺帳篷與糧草,許多人連兵器和盔甲都不全,無法再次上路,只能讓他們陸續返回本營,整頓之後再出發。

在白橋鎮,韓孺子稍作停留,命令蔡興海做準備,一個時辰之後率領鎮內的南、北軍士兵前往京城。

事實上,韓孺子給南軍各營都下達了類似的命令,只是出發時間不同,如果他們能夠嚴格遵守的話,他在京城每隔一個時辰就能迎來一支軍隊。

崔騰一直很好奇倦侯要讓自己做什麼,從白橋鎮出發之後,韓孺子透露了自己的計劃:“我不是南軍將領,也不是去跟你父親打仗的,所以這支軍隊歸你指揮,你要帶着這三千人進入南軍大營,當然,我也就跟着進去了。”

“呵呵,這叫不請自來。妹夫,別說我沒有提醒你,父親看到你肯定會特別生氣,我甚至懷疑那三名刺客就是他派來的。”

“刺客的事情不用追問,你想幫我,就在進入南軍大營之後公開宣佈我的到來,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你想悄悄進營,進去之後卻要大肆宣揚,這個……我怎麼聽不懂啊?”

“悄悄進營是讓南軍沒有防備,以免他們以爲我是來打仗的,進營之後大肆宣揚——是讓你父親不得不保護我。”

不管怎樣,朝中最憎恨倦侯的人,也只能派遣刺客暗殺,不敢直接動手,所以韓孺子既要悄悄進營,也要大肆宣揚。

崔騰還是沒太聽明白,但他有一個優點,聽不懂就置之腦後,不費心事猜想。

孟娥昨晚藏在暗處保護倦侯,這時又出現在他的身邊,很注意聽他的每一句話。

白橋鎮離京城不是很遠,韓孺子與三千南軍入夜之後望見了南軍大營的燈火,已是人困馬乏,都想趕快進營休息,崔騰一馬當先,“我帶你們進營!挺順利,一路上沒什麼人阻攔。”

韓孺子卻覺得這是一個大問題,南軍向來以軍紀嚴明著稱,六萬南軍駐紮於此,居然沒有派兵在路上設卡,甚至沒有斥候和哨兵的身影,實在是一樁怪事,尤其是白橋鎮失守,崔太傅更應該加強後方的防禦纔對。

離營地越來越近,連崔騰也覺得怪異了,“怎麼沒人出來歡迎我?”

終於,南軍大營展現在衆人面前,原來他們之前看到的不是燈火,而一處處燃燒的火焰,營地裡一片狼籍,看不到活人。

崔騰面無血色,陸續趕到的南軍也都目瞪口呆。

“妹夫,這是怎麼回事?”

韓孺子調轉馬頭,看向三千將士,擡高聲音說:“咱們來晚一步,京城顯然已經開戰,不知誰勝誰負,咱們遠道而來,必須隨機應變。”他停頓片刻,“前方陷阱無數,我需要你們一絲不差地執行我的命令,或可免於大難,如果有人不願意,請離隊,我不勉強。”

這三千南軍全都來自迎風寨,對倦侯又敬又怕,眼見南軍營地毀於大火,京城局勢難以預料,全是他們解決不了的巨大難題,正如迷路的人迫切需要一位引路者,他們此刻也最依賴倦侯。

“聽倦侯指揮!”“只聽倦侯……”衆將士七嘴八舌地回道。

韓孺子的第一道命令是讓所有人排成進攻陣勢,派出多名斥候,前往不同方向探查,尤其是京城那邊的情況。

崔騰自告奮勇,帶着十幾名士兵朝京城疾馳,韓孺子帶領剩下的人緩速行軍,從這時起,隊伍不能再亂了。

韓孺子向兩邊望去,綿延數十里的南軍營地似乎都已被燒燬,可是目光所及,火光的範圍內卻沒有一具屍體。

去往側翼的斥候很快返回,帶來消息說南軍營地的確都已付之一炬,奇怪的是,除了中軍的位置,其它營地裡沒有打鬥的痕跡,那些帳篷似乎是南軍將士自己放火燒掉的。

韓孺子望向京城,夜色中什麼也看不到,相隔二十多裡,也聽不到聲音,他的心中越發驚疑不定,如果是南軍自己放火燒營,那崔太傅是要拼死一戰了。南軍的軍紀果然還是很嚴,發生這麼大的事情,竟然沒有一個人離隊。

崔太傅若是奪下京城,韓孺子此去無異於自投羅網,對方用不着再派刺客,以朝廷的名義就能將他囚禁或者殺死。

又有一批斥候返回,前方有一些民宅,顯然遭到過南軍的破壞,一見到南軍士兵,居民無不四散奔逃,遠遠地放聲咒罵。

南軍是京城守衛軍,竟然被城外的百姓視爲仇敵,衆人更加驚懼不安,也更加依賴倦侯。

韓孺子稍稍加快速度,很快就見到了被火燒過的民宅,居民已經撲滅了大部分明火,煙味還沒有散去,滾滾飄來,令人窒息。

百姓再憤怒,也不敢靠近正在行進的大股騎兵,或有咒罵,也都淹沒在馬蹄聲中,只有一些尖銳的哭泣聲仍能鑽進耳朵裡,在黑夜中倍顯詭異。

將近半夜,韓孺子等能夠望見京城的大火了。

正好來到一處荒地,韓孺子下令全軍停駐,在這裡等待前方斥候的消息。

沒過多久,最前方的斥候回來了,崔騰卻不見蹤影。

“南軍與宿衛軍正在交戰,據說南軍已從西門攻入京城,二公子讓我們回來覆命,他去西門找大司馬。”一名斥候說。

韓孺子已經猜到這樣的結果,可是聽說之後還是大驚,太后與崔太傅都是隱忍之人,慣用陰謀詭計,爭奪軍隊也是用來造勢、借勢,從未顯示出立刻就要決戰的架勢,肯定是發生了什麼意外,使得雙方不得不孤注一擲。

而南軍竟然只用一天就攻破京城西門,也是一件出人意料的怪事。

南軍主力正在城內與宿衛軍決戰的消息很快傳播開來,韓孺子帶來的三千人無不興奮,都想去支援南軍。

韓孺子經常冒險,這時候卻明白謹慎最重要,他之前的冒險大都是趁人不備的偷襲,如今城內則是兩虎相爭,每一方都處於張牙舞爪的狀態,貿然撞上去不會有好結果。

“今晚就在這裡紮營。”韓孺子下令,然後派出更多斥候,但是不允許他們進城。

說是紮營,這支隊伍卻沒有攜帶帳篷等必需之物,只是下馬,放鬆馬匹的肚帶,喂一些豆料,自己也吃一點乾糧。

韓孺子取下鞍韉,放在路邊,坐下之後閉目養神。

事實上,他控制不住這三千名南軍將士,只能順其自然。

沒多久,三名南軍將領走來,站在倦侯面前。

韓孺子睜開雙眼,問道:“有事?”

三人點頭,一人說道:“倦侯曾經說過,要來搭救崔大司馬,我們因此才願意追隨您,可是……南軍正與宿衛軍決戰,倦侯爲何按兵不動?”

“崔太傅帶兵多少?”

“大概是六萬人。”將官答道。

“宿衛軍有多少?”

將官搖搖頭,表示不太瞭解。

“三萬以上,最多不過五萬,一半以上是新人,訓練不足半年。”韓孺子站起身,“可宿衛軍自有其優勢,他們一直駐守在城內,佔據各處要害,熟悉街道,擁有地利,附近的縣裡還有兩三萬散軍,很可能正在趕往京城。崔太傅全軍進城,是想速戰速決,可萬一戰鬥今晚結束不了呢?咱們這三千人投進去無益,留在外面卻可能成爲一支奇兵。即使崔太傅就在這裡,也會做出跟我一樣的選擇。”

三名將官被說得啞口無言,道歉之後又去勸說其他將士。

韓孺子坐下,繼續閉目養神。

斥侯回來了,確認崔太傅的確已經率軍由西門進城,戰鬥正在進行,城牆擋住了嘶喊,北邊聽不到。

他們還帶回一名受傷的南軍士兵,此人瞭解的事情更多一些。

先是中軍將領作亂,意圖謀殺崔太傅,結果卻殺死了崔家的長子崔勝,太傅大怒,率領右軍平亂,殺死不少將士,然後焚燒營地,發動全軍擡屍問罪,那時候還沒說要進攻京城,只是想迫使城裡交出逃亡的一批南軍將士。

恰好東海王佔據了西門,派人來請南軍,崔太傅改變了主意,調轉方向進攻西門,宿衛軍也從城內趕到,雙方在城門內外展開大戰,最終宿衛軍敗退,南軍入城,接下來的事情他就不知道了。

太后、冠軍侯等人的情況全都不明。

韓孺子恨不得插翅飛入京城,起碼救出皇宮裡的母親和妻子,可他仍然下令不動,他的人太少,只能等待,等到形勢稍稍明瞭之後,再做決定。

蔡興海趕到,帶來五六千人,其中一半是北軍,還帶來一些帳篷,雖然不多,但是能夠搭建真正的營地了。

有了北軍將士的保護,孟娥自告奮勇去城裡打探情況,也不徵求同意,只說了一句:“我去城裡看看,午時之前回來。”

韓孺子留不住她,他也的確迫切地需要了解城內的形勢,只好看着孟娥消失在夜色中。

天亮之前,又趕到一隊南軍,韓孺子身邊的將士已經達到萬餘人,可他仍然下令休息,不準任何人出營,甚至連斥候都不派了。

太陽升起一半,崔騰騎馬回來,渾身是汗,氣喘吁吁,一見到倦侯就大喊道:“瘋了,全都瘋了,城裡竟然有三個皇帝!”全本小說網

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十章 風波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九十章 賭局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六十章 宮門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
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十章 風波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九十章 賭局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六十章 宮門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