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

到了函谷關,離京城已沒有多遠,皇帝總算是安全返回,隨行人員全都鬆了口氣,唯有東海王心裡越來越不安,入夜之後躺在牀上輾轉反側,怎麼都睡不着。

王妃譚氏終於忍受不住,伸手掐住東海王腰側的一塊肉,輕輕用力,冷冷地問:“折騰什麼?”

“哎呀,快鬆手,你明知道……”東海王又癢又痛,那裡是他的“命門”,別人不敢觸碰,譚氏卻是伸手就來,沒有一點憐惜之意。

又等了一會,譚氏才鬆開手,東海王憋笑憋得臉都紅了,好在這是夜裡,他長長吐出一口氣,“我是諸侯,是你的夫君……”

譚氏的手又伸過來,東海王急忙改口,“也是你的小跟班,這回行了吧?”

“我問你,半夜不睡覺,翻來覆去地折騰什麼?”譚氏可不容易糊弄過去。

“我在想你們譚家。”

“嘿,還有譚家嗎?”譚氏轉身,背對東海王,京城譚家如今已經變成東海國譚家,只有她一人能夠回京,而且自從接受洛陽醜王的幫助之後,江湖地位一落千丈。

“人生起伏原本如此,你這樣一個聰明人,連這點也看不透?”

“我又不想出家,看那麼透幹嘛?”譚氏沒好氣地說。

東海王將妻子用力扳轉身,認真地問:“你們譚家跟晉城鄧家有仇嗎?”

這句話他藏了好幾天,實在找不到線索,只能開口向譚氏詢問。

“鄧家?新任車騎將軍鄧粹?”

“對,但他現在不是車騎將軍了,已被陛下免職,待罪之身,就等着去西域築城,沒個十年八年回不來。”

譚氏對這些事情不感興趣,“譚家從前在京城,鄧家在晉城,一個是民,一個是官,從來沒有過來往,哪來的仇怨?”

“這就怪了,既然跟譚家沒有仇怨,鄧粹幹嘛總盯着冠軍侯的事不放?還公開揚言要報仇,找誰報仇?肯定不是陛下……”

譚氏立刻警覺,“回來好幾天了,怎麼不早對我說?”

“我想先找到原因嘛。”

“鄧粹不是要被派往西域好幾年才能回來嗎?怕他什麼?”

“這個傢伙……不是一般人物,他在塞外伏擊匈奴人的時候,放過了崔昭,說明他不是針對崔家,那就剩下譚家和我。我向陛下探過口風,鄧粹肯定會被派往西域,但是爲了讓他安心,鄧粹的一個妹妹十有**能進宮,這可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陛下不是說三年之內不再選秀嗎?”

“鄧家的女兒會直接進宮,用不着選秀。”

譚氏沉默了一會,“你別管了,明天我去打聽。”

東海王嚇了一跳,後悔自己的多嘴多舌,“千萬別,咱們現在生活在夾縫中,多看誰一眼都可能被人告訴陛下,你知道我費了多大努力才取得陛下的信任?”

“鄧粹不是有個妹妹嗎?既然要送進宮,肯定也在隊伍裡,女人之間好打聽消息。”

“可你是譚家人,萬一鄧家……”

譚氏轉身。

東海王無奈,輕輕嘆了口氣,安靜地躺了一會,說:“爲什麼我身邊就沒有人能送進宮呢?”

譚氏轉過身踹了丈夫一腳,差點將他踹到牀下去,“怎麼,你還打算讓我做點什麼?”

東海王無意中自言自語出聲,急忙辯解道:“怎麼可能?我又不是崔家那種人,我是說……宮裡有上官太后、王美人、崔皇后,又去了一位鄧家的女兒,可有一出好戲。”

“你那麼想看,怎麼不去當皇帝?”

東海王立刻伸手捂住譚氏的嘴,小聲道:“你瘋啦,還敢說這種話?當心隔牆有耳。”

譚氏擺脫丈夫的手,“想做事卻沒膽子,呸。我問你,你幹嘛對宮裡的事情這麼感興趣?”

即使是對妻子,東海王也不說想爲母親報仇的事情,笑道:“還不是爲了咱們、爲了譚家?陛下親政時間不長,年富力強,事必躬親,估計很久都不會懈怠,眼見得又是一位武帝,有這樣的陛下,外臣想要掌權,幾乎不可能。可陛下也是人,而且心地仁慈,常有不忍之心,很難壓制後宮之爭,你看着吧,少則幾個月,多則三五年,能在後宮勝出者,其家必掌大權。”

“王美人有家人嗎?”

“嘿,富豪之家尚有衆多攀親之人,何況是大楚太后?而且王美人未必就是最終的勝利者,她隱忍的時間太久,稍一得勢就有點沉不住氣,缺少大將之風。”

“你的皇后表妹呢?”

東海王早已考慮多時,張嘴就來,“表妹生性溫婉,很少與人相爭,甚至會主動將手中的東西讓給對方,只求息事寧人。可她生於崔家,從小備受寵愛,骨子異常驕傲,所謂的不爭乃是不屑,一旦觸及底線,她絕對會讓對手大吃一驚。”

譚氏見過皇后,還跟她一塊在宮裡逃亡過,想了一會,覺得丈夫說得沒錯,又問道:“鄧粹的妹妹呢?會參與爭權嗎?”

“我沒見過她,但是她只要與兄長鄧粹有三分相似,那就必然要爭,我只是不明白,鄧家衰落已久,爭權到底是爲什麼?”

“我會打聽出來。”譚氏說,又要轉身。

東海王卻說到了興頭上,“你怎麼不問太后和金貴妃?”

“太后退隱,匈奴女人留在塞外,有什麼可問的?”

“未必,此消彼長,現在王美人還沒怎麼樣呢,趨炎附勢之徒就已蜂擁而上,等她成爲王太后,誰還在乎上官太后?記住,上官太后不是普通人,她發起怒來,可是要殺人的。”

譚氏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婆婆崔太妃,而是上官太后的親妹妹,以及傳說中死於太后之手的桓帝,“嗯,那的確是一個可怕的人。”

“金貴妃說是不回京城,卻將二哥金純忠留在陛下身邊,背後又有整個匈奴做靠山,進可攻,退可守,要說後宮諸人當中,她的地位最穩,當然要坐山觀虎鬥,說不定哪一天就會長驅直入,進宮掌權呢。”

“陛下很喜歡她,是不是?”

東海王對這一點卻不是特別在意,“那麼有名的美女,誰……”

譚氏的手又掐在了腰側,東海王立刻求饒:“別……是你問我的。陛下不是那種貪戀美色的人,我聽陛下的意思,同意金貴妃留在塞外有許多原因,其中一個就是擔心會因此墜入溫柔鄉不可自拔。”

譚氏哼了一聲,又嘆息一聲,“好美的貴妃,好決絕的皇帝。”

“所以你知道了吧,後宮裡都不是省油的燈,這一場大戰……可惜咱們看不到,更參與不了,等到水落石出,咱們也得不到好處。”

譚氏一直覺得丈夫不夠堅忍,難成大事,今晚聽他一席話之後,發現丈夫其實另有優點,並非一無是處,“踏實睡吧,我不會讓你一個人操心這些事。”

譚氏側身躺臥,手放在丈夫胸上,東海王握着妻子的手,不再輾轉反側,慢慢入睡,又一次楚到母親,次日清晨睜眼之後照樣心怦怦直跳,真害怕哪天不小心會在夢裡說出報仇的實話來。

入關之後,京城的大臣分批前來接駕,送到皇帝面前的奏章不再是楊奉等人批覆過的副本,而是原本,需要皇帝親自批閱,這也是還政的一種表現。

皇帝一下子變得忙碌起來,經常要停下與大臣們商議朝政,離京城越近,隊伍的行進速度反而越慢,一天只有數十里。

東海王仍沒有正式官職,他也不求官,寧願以含糊的身份留在皇帝身邊,當一名參謀與顧問,因此也跟着忙碌起來。

整整五天之後,京城近在眼前,東海王才稍微閒下來一些,譚氏也打聽到了他想要的消息。

鄧粹的妹妹之前直接到洛陽,然後與哥哥匯合,一同進京。

果然女人之間好說話,譚氏試探了幾回,很快就與鄧妹見面,聊來聊去,結爲姐妹。

“你絕對猜不到鄧家的想法。”譚氏在牀上說,只有熄燈之後,她才覺得能夠安全交談。

“所以我才納悶啊,要說貪權,鄧家之前卻沒有來京城輔佐冠軍侯,要說報仇,崔昭剛去晉城送子的時候,鄧家明明很熱情,後來一聽說冠軍侯的兒子……”

“問題就在這。”

“怎麼了,鄧家不就是懷疑他在宮裡被調包了嗎?”

“大將軍鄧遼在武帝時打過不少勝仗,也殺了不少人,據說因此傷了陰騭,自己英年早逝不說,鄧家在那之後一直只生女兒不生兒子。”

“所以呢?”

“所以鄧家想收養冠軍侯之子,用龍子龍孫驅除晦氣,如果冠軍侯的兒子是假的,自然也就無效了。”

“這……這也太可笑了,虧我將鄧粹看成一個人物,陛下也對他頗有期待,居然……居然……”

“你不信就算了,別笑話別人。”譚氏正色道,她比較相信這種事。

東海王長出一口氣,“那我就放心了,看來鄧家不是威脅。”

“未必,真像你說的一樣,鄧粹的妹妹也不是尋常女子,若能進宮,必有一爭。”

“可惜咱們還是隻能旁觀,不,連旁觀的資格都沒有,只能等着聽消息。”

“我想過了,咱們應該支持皇后。”

“小君表妹?”

“嗯,皇后暫時處於守勢,一直退讓,早晚必有反擊之時,回京之後,我會想辦法與皇后聯繫上,你不用參與,萬一惹出麻煩,也與你無關。”

“這……不好吧?”

“我意已決,你不用多說。”譚氏頓了頓,“王美人已經開始動手了,你一定要小心,王美人可不喜歡你,甚至很忌憚你。”

東海王當然明白這個道理,“王美人動什麼手了?你聽誰說的?”

“你注意到沒有,過了函谷關之後,隊伍走得一天比一天慢?”

“當然,這是因爲陛下經常要與大臣商議朝政,而且路上的接待也多,一處接着一處。”

“不管怎樣,王美人可是充分利用了這幾天,陛下在洛陽宣佈三年內不得選秀,王美人趁着陛下還沒回京,已經將一批秀女接入宮中,陛下還能再將她們送出去嗎?”

東海王吃了一驚,“爲了排擠皇后,王美人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你會告訴陛下嗎?”

東海王想了一會,“不,離間陛下母子關係這種事我絕不能做,而且——小君表妹若是不被欺負得更狠一些,你憑什麼取得她的信任與好感呢?”

譚氏冷哼一聲,卻將丈夫摟得更緊了。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四十四章 犧牲推遲發稿通知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
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四十四章 犧牲推遲發稿通知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