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

戰局正如鄧粹事先所料,撤退中的匈奴人急於返回草原,對伏擊毫無防範,走在前面的一支匈奴軍隊聽說後方發生戰鬥,沒有調頭支援,反而跑得更快。

楚軍因此大勝。

韓孺子看過“捷報”,哭笑不得,向帳內的衆人問道:“車騎將軍此戰,諸位怎麼看?”

隨行官員互相瞧瞧,禮部尚書元九鼎地位最高,只得先開口,“匈奴人偷襲大楚,殺掠無數,以強力簽訂城下之盟,該遭此敗。不過,車騎將軍統率十餘萬大軍,未得聖旨就在塞外自行其事,此風一開,只怕將會動搖大楚根本。”

他開了個頭,衆官都知道該怎麼說了,只不過是傾向於有功還是傾向於有過的區別。

經過晉城之圍,韓孺子對大臣的印象好了不少,可朝廷多年的習慣早已根深蒂固,並不會因爲一場戰爭而徹底改變,所有人仍然選擇置身事外,表面上什麼話都說了,其實不置可否,仍讓皇帝一個人拿主意。

韓孺子的耐性比從前好多了,將每個人的話都聽了一遍,羣臣散去之後,他開始處理當日的公文。與金垂朵的遊玩只是忙裡偷閒,韓孺子每天的一多半時間仍用於瀏覽無窮無盡的奏章。

中書舍人趙若素進來,他現在獲得准許,可以直接將公文送到皇帝面前,無需太監轉交,如此一來,他能名正言順地向皇帝提供建議,而不是像寵臣一樣,沒有任何理由就能靠近皇帝。

“鄧粹給大家出了一道難題。”韓孺子頭也不擡地說。

“可陛下已有解題之法。”

韓孺子擡眼看向趙若素,他欣賞此人,卻總是無法向對楊奉一樣信任,兩人之間仍是君臣關係,只是少了一些“慣例”,“因爲朕已有解,所以羣臣都不願各抒己意,只以虛詞應對?”

趙若素拱手道:“望陛下諒解,這種時候亂提意見,既有忤逆聖意之嫌,又會得罪車騎將軍,得不償失。”

韓孺子笑了一聲,然後納悶地問:“大臣們怎麼看出朕心中已有決定?朕明明沒說什麼,表情……朕覺得也沒泄露什麼。”

趙若素左右瞥了一眼,韓孺子點下頭,張有才等幾名太監識趣地退下。

“陛下登基不過數年,朝中大臣爲官短則五六年,長則數十年,許多人歷經三朝,又有諸多大臣的經驗代代相傳,判斷陛下的心事輕而易舉,不能說是次次都準,十拿九穩總是有的。”

韓孺子啞然,他自以爲掩飾得很好,原來在大臣看來漏洞百出,隔了一會他問:“朕哪裡做錯了?”

“陛下無錯。”

“那大臣怎麼會猜出朕的心事?”

“這種事沒有一定之規,也沒有現成的手段,大臣們相互間也不會直接交流,大家你知我知而已。”

韓孺子更好奇了,笑道:“趙大人對朕說這些,不會違背什麼規則吧?”

“陛下聰慧,早晚自己也能悟出這些,微臣不過早些挑明而已,至於規則,本來就沒有成文的規則,也就無所謂違背。”

“好,那你就說一說大臣們都用哪些手段猜測朕的心事?”

趙若素又一拱手,“微臣方纔不在帳中,但是可以猜想,請陛下看看對或不對。”

“好。”

“塞外捷報是微臣送到桌上的,陛下進帳入座之後,想必是立刻拿在手中。”

“嗯。”

“陛下仔細閱讀了捷報,可能不只一遍。”

“嗯。”

“陛下不動聲色,問的不是車騎將軍該定何罪,也不是該如何獎賞,而是直接詢問羣臣的看法吧?”

“嗯……”韓孺子越聽越驚,趙若素簡直就跟在現場一場,猜得一點沒錯,難道他剛剛與其他大臣交流過?

趙若素道:“大臣們或許還有別的手段,對微臣來說,這些就夠了:陛下入帳之前就已得知塞外大捷,或是欣賞,或是惱怒,早該有了定論,入帳之後仍要詳讀公文,這是對好消息覺得難以相信的表現,既然是好消息,就該封賞功臣,只是不知該如何封賞,才能掩住悠悠衆口。”

韓孺子大笑,“大臣們既然猜出了朕的心事,爲何不肯提出明確的建議呢?”

“爲臣長久之道,以穩妥優先,陛下的猶豫是有理由的,車騎將軍擅自動兵,犯了大忌,行事又往往出人意料,羣臣因此不願爲車騎將軍說話,萬一以後他惹下麻煩,陛下無過,稱讚他的大臣免不了一個失察之罪。”

笑過之後,韓孺子又嘆息一聲,突然有點懷念被圍困在晉城的日子了,那時候的大臣起碼敢做敢當。

“朕明白了,還是由朕做主吧。請趙大人擬一份聖旨,召車騎將軍鄧粹立刻前來見朕,還有闢遠侯張印,塞外的軍隊暫時不要分散,遠派斥候,監視匈奴人的動向。再擬一道聖旨,調柴悅和房大業前往塞外接管楚軍。”

趙若素領命退下,他得去找兵部的官員一塊擬旨。

齊亂已平,崔宏雖無大將之才,足以處理後事,韓孺子也需要給岳父一點信任,因此調走柴悅和房大業,專門盯着塞外的強敵。

“朕乃孤家寡人。”韓孺子越想這幾個字,越覺得其中還有更深的道理自己沒有領會。

武帝的形象變得像幽靈一般,在孫輩的記憶裡變幻不定。

寢帳裡,金垂朵備好了美酒佳餚,等候皇帝一塊用膳。

韓孺子站在桌子對面,即使已經相處多日,仍在心中暗暗驚歎那張面孔的完美無缺,偏偏面孔的主人對此毫不在意。

金垂朵冷冷地回視。

旁邊的蜻蜓呵呵地笑了,將兩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

“笑什麼?”金垂朵問。

“你們兩個啊,一露出這種眼神,我就知道……”

“知道什麼?”金垂朵更顯嚴厲。

蜻蜓卻不怕小姐,笑道:“我就知道你們又起了壞心事。”

金垂朵的臉一下子紅了,隨即變得更紅,這是要發怒的徵兆,蜻蜓吐了下舌頭,不用驅逐,自己跑出帳篷。

韓孺子笑了。

“你又笑什麼?”金垂朵惱羞成怒。

“沒什麼,只是覺得這個丫頭很有意思。”韓孺子笑的是自己一天之內接連被人看穿,他自以爲已經掌握帝王之術,其實還差得遠。

但他不想浪費時間對金垂朵說這些,繞過桌子,走到她身邊,雙手輕輕攬住她的肩,金垂朵擡頭看了他一眼,目光變得溫柔,人坐在椅子上,臉龐正好靠在他的胸膛上。

兩人沉默了一會,韓孺子說:“匈奴的確大敗。”

“嗯。”

“你不生氣?”

“我有什麼可生氣的?如果協議都那麼有用,大單于當初也不會攻入楚境。不過等我出塞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韓孺子將她摟得更緊一些,本來想說沒有楚軍敢動金貴妃,又忍住了,這種話還是不說爲好。

“大單于還會接納你嗎?”

金垂朵輕輕推開皇帝,讓他也坐下,“大單于就是因爲我一心想回草原,纔將我……送到這邊來。”

“嗯?”韓孺子微微一愣,兩人每天都在一起,但是很少談論這些事情。

“大單于會給我一支軍隊,領地介於大楚和匈奴之間。”

韓孺子恍然大悟,大單于原來是想借助金垂朵建立一個緩衝地,可鄧粹動手更早一些,打了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

“這麼說,你不會離得太遠。”韓孺子並未覺得自己受到了利用,因爲他能從金垂朵那裡感受到更真實的原因。

金垂朵擠出一個微笑,一旦出塞,她與皇帝之間的距離就不能用山水衡量,橫亙在兩人中間的障礙更加強大、更難逾越。

“讓我二哥留在陛下身邊吧,他不想當匈奴人。”

“好。”韓孺子對金純忠的考驗已經結束,覺得他可以留下了。

兩人又沉默了一會,金垂朵看了一眼正在涼卻的美酒佳餚,又看了一眼皇帝,臉色微紅,“陛下跟我想得一樣嗎?”

韓孺子點下頭,將金垂朵抱起。

吃飯實在是浪費時間。

鄧粹駐守塞外,韓孺子不放心讓金垂朵立刻離開,讓她多等幾天,沒想到塞外捷報到來的第二天,趙若素擬定的調將聖旨尚未發出,鄧粹人已經到了,只比信使晚了一天。

又是一次自行其事,韓孺子就算想爲鄧粹開脫也做不到了,必須給予正式的處罰。

鄧粹卻不在意,因爲他就是來請罪的,跪在皇帝面前,並不爲伏擊匈奴人而後悔,“請陛下降罪,我在塞外私自放走了幾名匈奴俘虜。”

鄧粹伏擊的匈奴人軍隊,正好由平晉公主崔昭的丈夫所率領,兩人都被俘虜,又被鄧粹給放走了。

車騎將軍之前在晉城的時候,帶兵圍攻過當時的冠軍侯夫人,如今抓住又放走,從皇帝到大臣,都聽糊塗了。

鄧粹解釋道:“我與平晉公主談過,她向我說了京城發生的事情,所以我知道,毒殺冠軍侯者另有其人。”

東海王不安地晃了兩下,毒殺冠軍侯與譚家和他脫不了干係。

不過鄧粹也太大膽了,敢當着皇帝的面提起冠軍侯之死。

韓孺子與冠軍侯之死無關,但他不能忍受鄧粹對別人的忠誠,於是道:“你知道自己有罪就好,等闢遠侯張印到來,你們兩個一塊去西域築城吧。”

這就是皇帝的懲罰,在外人看來,這是一次極其嚴重的發配,鄧粹從此遠離朝廷,再難獲得皇帝的重用,對韓孺子來說,這卻是早就決定的一步棋,張印有計劃而無膽識,與鄧粹正好互補。

鄧粹磕頭謝恩,站在一邊的東海王惴惴不安,真有點害怕這位行事不守常理的車騎將軍,與此同時還深感納悶,鄧粹何以對冠軍侯之死如此在意?全本小說網

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九十章 賭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五十章 軟禁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二十章 仁義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
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九十章 賭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五十章 軟禁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二十章 仁義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