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

函谷關接連發現企圖矇混入關的雲夢澤刺客,當場格殺十餘人,活捉三人,全都送至京城。

除此之外,天下太平,無論這一年過得好還是差,所有人都在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韓孺子沒有改變年號,用的還是“功成”二字,明年比較特殊,正月裡將舉行十年一次的太廟大祭,從太祖以降,歷代皇帝的牌位都能得到最高規格的祭祀,相應的太后、皇后,以及重要的諸侯王、公主等,也都有資格陪祭。

各地宗室子弟年前陸續到京,多達五百餘人,代表天下十幾萬韓氏後人,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真正見到當今皇帝。

韓孺子登基的時候,一些王侯曾來京朝見,但那是正式場合,皇帝高高在上,衆人拜伏在下,誰也看不清誰,這一次,趁着新年與大祭,韓孺子要認認親,宗室也要認認皇帝。

一連三天,皇帝在宮裡宴請同族,第一天請的是諸侯與宗室長老,第二天主要是列侯,第三天是宗室的年輕人,或文或武,總有一項突出之處,宗正府提前一個月擬定名單,確保萬無一失。

韓孺子發現自家的官兒真不少,至少三成以上的郡守以及兩成左右的縣令都由韓氏子孫擔任,武將更多,但大都是閒職,每次選將的時候,極少會被兵部列入推薦名單。

第一天的宴會開始之前,韓孺子拿着名單對提前到來的東海王說:“朕一直覺得各地世襲的官員太多,現在才明白,最多的世襲者來自皇家啊。”

東海王笑道:“當初太祖辛辛苦苦打天下,爲的不就是這個嗎?”

韓孺子打量了東海王幾眼。

東海王莫名其妙,低頭看看自己,官服一塵不染,沒有問題,突然明白過來,笑而不語。

“想到什麼就說。”韓孺子命令道。

“陛下是不是覺得諸侯都像我這樣就好了,老老實實地待在京城,能隨陛下出徵,也能留守後方,但是絕不惹麻煩。”

韓孺子笑了一聲,東海王的“老老實實”只是最近的事,可他的確說中了皇帝的心事。

“先代皇帝分封諸侯、任命宗室子弟,是爲了穩固大楚江山,現在看來,用處好像不大。”

“我能說實話嗎?”東海王笑着問。

“說。”

“嘿嘿,所謂的穩固江山只是表面上的說辭,真實的原因是人人皆有所親,皇帝也不例外。陛下很快就要有皇子,以後還會更多,陛下不希望自己的子孫受苦,當然要分封,又不希望他們以後被無故廢除,就只能保護好現在的這些王侯,讓以後的皇帝效仿,一代一代下來,自然就成了規矩,則陛下的子孫無憂矣。”

韓孺子不語,東海王笑道:“陛下可不要多想,我不是爲自己或是爲他人求情,只是實話實說。”

韓孺子點頭道:“你說得很對。”突然轉過念頭,“求情?你是指代王的事吧?”

前些天,十位諸侯王聯名爲代王求情,韓孺子向趙若素諮詢過,知道這是諸侯的試探,他還一直沒有給出回覆,今天一聽到“求情”兩字,立刻想了起來。

東海王笑着點點頭。

“十王求情的時候,你怎麼沒有參加?”

“他們的確找過我,我說‘陛下自有分寸,用不着咱們操心,代王只是小孩子,陛下不會與他一般見識’,可他們不聽,非要弄這一出,真是可笑。”東海王將自己摘出去,隨便也爲代王說了一句好話。

韓孺子一聽就明白,“你現在就是在爲代王求情。”

東海王正色道:“我這不叫‘求情’,而是‘實話’,我常在陛下身邊,瞭解陛下,知道陛下外嚴內寬。韓稠勾結刺客,陛下甚至不肯株連其家人與普通百姓,怎麼會想到報復一位還不能自己做主的小孩子呢?”

“你說得倒是沒錯。”韓孺子微笑道。

東海王嘿嘿地笑,隱約覺得皇帝似乎“另有用心”,他一時間猜不透。

諸王之宴設在同玄殿後面的一座大殿裡,客人近百,其中諸侯王二十一人,宗室長老十人,其他人則是諸侯王的世子嫡孫與保傅。

皇帝到的時候,衆人已經入席,共分爲四排,左右各兩排,按地位與輩分排序,同輩人則按與當今皇帝的親疏遠近分出尊卑。

一開始氣氛比較拘謹,好在宗正府禮官主持一切,諸侯王一一上前拜見並向皇帝祝酒,說的是萬壽無疆一類的套話。

韓孺子保持天子的威嚴,點下頭,拿起酒杯意思一下就可以,不用真喝酒,事實上,擺在他面前的是一隻空杯,裡面一滴酒也沒有,以免皇帝握不穩杯子一時失態,或是喝酒嗆到。

放眼望去,韓孺子暗自嘆息,二十一名諸侯,不是太老,就是太小,正值壯年者,唯有東海王等寥寥數人。

聯名求情的十王年紀都比較大,最年輕的也在五十歲以上。

有韓稠的例子在先,衆人的表現全都中規中矩,沒有長跪不起、放聲大哭之類的出格舉止。

宴席本身很平淡,在史書上甚至不值得書寫一筆,只有一件事特別,史官不會記載,當時在場的衆人日後卻都印象深刻。

離皇帝最近的右手邊,空着一張桌子,那是留給英王的。

英王是武帝幼子,流落在外,迄今沒有找到,由於種種原因不能親來京城的諸侯還有幾位,只有英王享受到虛席的待遇。

這是韓孺子特意安排的,以此表明自己記掛宗室,而且不會因爲有過競爭就加以報復。

年幼的代王也來了,由一名宗室近親擔任保傅,拜見皇帝時說話結結巴巴,回到座位上卻不太老實,拿筷子撥拉幾樣菜餚,吃得很少,一個人玩得很專注,全不知自己的特殊。

在幾位老王的帶動下,氣氛慢慢活躍起來,家族聚會,交談內容總是離不開祖先,桓帝英年早逝,又是當今皇帝的父親,不好掌握分寸,大家於是暢談武帝。

武帝在位四十餘年,多次舉辦家宴,年輕時脾氣比較急,有一回喝多了,非要在大殿裡與一名諸侯王摔跤角力,史官絕不會記錄這一段,當時在場的諸侯卻記得清清楚楚,現在說起仍津津有味。

“後來呢,摔跤了嗎?”韓孺子也很感興趣。

提起這件往事的燕王回道:“諸侯怎敢與天子戲弄?那位諸侯假裝喝醉,起身之後搖搖晃晃,自己摔倒了,博武帝一笑,事情也就過去了。”

武帝故事聽得越多,韓孺子越羨慕這位祖父,武帝似乎沒有他這麼多煩惱,很輕鬆地掌握了權力,剩下的問題只是如何使用而已。

天時、地利、人和都集中在武帝一朝,韓孺子一樣也比不了。

酒過三巡,韓孺子挨個叫來年幼的諸侯以及老王的嫡孫,隨口問幾句,勉勵一番,贈送一些小禮物。

這是安排好的程序,每一步都很順利,只是到了代王的時候,發生一點小意外。

代王已經拜見過皇帝,這是第二次來到皇帝面前,回過姓名、年紀,等待接禮物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句:“陛下這麼好,爲什麼有人說陛下要殺我呢?”

殿內的氣氛立即降溫,多少炭盆也扭轉不過來,衆人瞬間安靜,諸侯低頭不語,宗正府禮官大驚失色,卻已來不及補救,陪同代王前來赴宴的保傅更是嚇得臉色驟變,在席上轉身跪下,被一口酒嗆到,咳咳不停。

韓孺子也沒想到小孩子竟會說出這樣的話,不由得一愣,想問這話是誰說的,馬上又改了主意,笑道:“那是大人逗你玩的,你是不是曾經淘氣,或者晚上不肯睡覺?”

代王用力點點頭。

“所以大人用這樣的話嚇唬你,好讓你聽話。”

“原來是這樣。”代王笑了,“以後再有嚇唬我,我就不怕了。”

“但是你得聽話,大人是爲你好。”韓孺子稍顯嚴肅。

代王更用力地點頭,“我聽話,尤其要聽陛下的話。”

這樣一句再普通不過的奉承,由小孩子嘴裡說出來卻有奇效,韓孺子大笑,其他諸侯也隨之笑出聲來,氣氛一下子恢復如常,只有代王一臉疑惑,不明白大家在笑什麼。

韓孺子招手,讓代王來到身邊,起身攜着他的手,朗聲道:“代王父兄早亡,年幼失怙,朕甚憐惜,因此要爲他在諸侯之中尋一位看護者,以王護王,朕心可安。”

將一位年幼的諸侯王交給另一位諸侯王看護,這種事情很少發生,皇帝事前沒有說過,殿內衆人都吃了一驚,但是沒人反對,幾位年老的諸侯甚至開口稱讚,同時小心翼翼地暗示自己太老,擔不起護王的重任。

韓孺子心中已有人選,目光掃過,落在東海王身上,微笑道:“東海王乃朕之親弟,常隨左右,最爲親密,就由你來看護代王。”

東海王早猜到皇帝“別有用心”,一直低頭,沒敢應聲,結果還是被點到名,當着衆人的面不能反對,只好起身領命,最後以玩笑地語氣說:“我自己還沒兒子呢,讓我看護代王,只怕心有餘而力不足。”

“無妨,代王也不用住在你的府裡,你只需時時探望代王,略盡父兄之責即可。”

東海王只好笑前上前,從皇帝手中接過代王,領到自己的座位上,與他並肩跪坐,衆目睽睽,他必須表現得和藹可親,於是伸手在代王頭上輕輕摸了兩下。

“別碰壞我的珠子。”代王歪頭躲避。

東海王一點也不喜歡這個小孩子。

十王試探皇帝,皇帝也在試探十王,他已經對求情給出了回答,接下來要根據諸王的反應,弄清他們的底線在哪裡。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楔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九十章 賭局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
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楔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九十章 賭局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