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

宰相殷無害會對韓稠“秉公執法”,給皇帝一個交待,事後還會以病重爲由請辭,作爲回報,皇帝將給予他致仕大臣該有的一切優厚待遇,甚至在史書中將他樹立爲對抗奸臣的賢相。

慈寧太后對此不是特別理解,“申明志勾結內臣,與韓稠是一丘之貉,陛下縱然不定其死罪,也用不着妥協吧?”

韓孺子正襟危坐,在母親面前,他不能太隨意,回道:“申明志身爲宰相,維護的是朝廷利益,因此朕給他一次機會,讓他保住朝廷的規矩。皇帝無私仇,因其無私,方可動用公器。朝廷即爲公器,朕委任宰相處置叛逆者,乃是對公器的信任,申明志會理解的。”

“他若是不理解,反而與韓稠勾結得更深呢?”慈寧太后冷冷地問,覺得兒子過於仁慈了。

“那樣的話,朕只好破壞規矩,將叛逆者連同朝廷一塊剷除,公器難成,但是也可推倒重建,武帝就這麼做過。”韓孺子頓了頓,加上一句,“朕有北軍。”

一部分北軍進城,不僅守衛着皇宮,也監督着朝廷,申明志親眼所見,但凡還有一絲理智,也不會選擇再與皇帝作對。

慈寧太后放心了,卻仍然不憤,她憎恨一切威脅過皇帝安全的人,她沒再多說什麼,兒子畢竟長大了,是一位聰明的皇帝,用不着她事事指手劃腳,於是嘆口氣,“陛下不會再隨意出宮了吧?”

“朕還有許多事情要在倦侯府處理。”韓孺子早想出宮,卻被母親堵在了寢宮裡。

“陛下既然想按朝廷規矩辦事,應該沒有什麼事情不能在宮中處理。”慈寧太后走近皇帝,看到兒子的臉色仍然蒼白,身體仍然虛弱,不由得心痛如絞,語氣卻保持嚴肅,“陛下還要再經歷幾次危險?陛下縱然不愛惜自己的身軀,就不顧及一下我這個老太婆的心情嗎?還有宮中后妃,好歹……好歹看到皇子出生啊。”

韓孺子無奈地笑了一下,他有辦法對付宰相,卻不能用同樣的辦法對付母親,“好吧,既然太后堅持,待朕完全康復之後再議出宮之事。”

慈寧太后希望皇帝一直住在宮裡,但是不想現在就提出來,點點頭,“就算是當初的太祖,也不是一兩天打下的大楚江山,望陛下戒急戒躁,專心休養。”

就這樣,韓孺子沒能及時出宮前往倦侯府見黃普公。

可他閒不下來,還是來到凌雲閣處理事務,召來趙若素,臨時任命他爲特使,在凌雲閣、勤政殿、中書省之間奔走,傳遞消息、送交奏章。

外面的消息不停傳來,申明志準確理解了皇帝的意圖,又拿出當初當右巡御史的風格,雷厲風行,立刻派人抓捕韓稠,並且請剛剛獲釋的景耀全程參與,好讓皇帝放心。

金純忠那邊也在抓人,以京兆尹府和刑部的名義蒐集韓稠參與刺駕的直接證據,聖軍師等人全都受到重新審訊。

皇帝康復的消息必須及時送達天下各地,以安撫衆心,韓孺子還要親自寫幾封信,分別送給雲夢澤的楊奉、塞外的柴悅、西域的鄧粹等人,這些人由皇帝親自選用,對皇帝的安危自然也比別人更在意些。

忙碌到將近天黑,事情纔算告一段落,慈寧太后、皇后不停派人過來探視,委婉地催促皇帝早些休息。

韓孺子決定再見一個人。

黃普公已經從倦侯府來至宮中,等候多時,接受了至少三次全身搜查,饒是如此,當他進入凌雲閣時,身邊還是跟着四名侍衛,而且規定他不準進入皇帝十步之內。

整個皇宮都不想再冒險。

爲了保持距離,黃普公只能在門口跪拜皇帝。

韓孺子正在看景耀送來的情報,那上面有黃普公的履歷,比之前的說法要真實得多。

黃普公原名叫黃韌,出生於南越,早年間也是良民,習文習武皆有所成。

二十多歲的時候,爲了給重病的母親買藥,他鋌而走險,與城中一羣無賴少年結夥爲盜,因爲一次分贓不均,大打出手,黃普公連殺十餘人,帶着母親入海避難。

此案因爲發生在城內,當年曾轟動一時。

海上生活艱辛,年輕力壯、能打能拼的黃普公能夠逍遙自在,年老體衰的黃母卻極爲難熬。

黃普公是名孝子,爲了讓母親過得舒服一些,四處劫掠,不只劫商船、漁船,連別的海盜都不放過。

他定下規矩,如果遇到普通百姓,只劫財,甚至還會留下一些,讓被劫者靠岸之後不至於一無所有,如果撞見的是同行,則要劫財毀船,船上的人拋進海中,生死由天。

黃普公名聲大噪,有了自己的團伙,卻也引來大批仇家,雙方交戰頻繁,黃普公的指揮才能就是在此期間顯露出來的,迅速由弱變強,成爲海上一霸。

黃普公稱霸十餘年,可是仇家太多,衆海盜打不過他,就與官府暗中聯手。

在一次追擊戰中,黃普公的船隊被引入埋伏圈,十餘艘船被上百艘官船與海盜船包圍,數量對比如此懸殊,黃普公仍然堅持了七天七夜,若干次突破重圍,沒多久又被包圍,最終船沉落水,爲一夥海盜所俘。

當時官府一方的將領正是燕朋師的父親燕康,他威脅要向結盟的海盜開戰,從他們手中要回了黃普公,也救了他一命。

燕康欣賞黃普公的本事,將他帶回東海國,又從島上接來他的母親,極力招安。

爲了母親的平安,黃普公接受了招安,但他是強盜頭目,朝廷通緝的重犯,外面又有大批海盜恨他入骨,沒法從軍,所以拋棄黃韌這個舊名,改叫黃普公,從此在燕府爲奴,隱藏數年,直到官府銷案、海盜也將他遺忘的時候,才逐漸公開露面。

這時的他,已不是稱霸海上的大盜,只是燕府裡的一名僕人。

但他不是普通的僕人,經常跟在燕康身邊,爲他出謀劃策,甚至隨他一塊上戰場排兵佈陣,每每必勝,燕康一路積功升至東海國相,黃普公還是僕人,等老主半退,他又開始服侍小主燕朋師。

半年前,齊國平亂,大批逆賊退至海上,黃普公與燕朋師帶領一艘戰船出海追擊,立下大功,當然,功勞都歸主人,身爲僕人的他只是多領幾個月的工錢。

景耀在東海國找到了幾名參戰的船上士兵,他們異口同聲地稱讚黃普公,對名義上的主將燕朋師則只是嗯嗯以對,一名士兵喝多之後透露了更多的詳情,聲稱燕朋師其實是被迫登船,在船上嚇得半死,好幾次威脅要將黃普公處斬。

韓孺子放下手中的紙,打量門口的黃普公,“擡起頭來。”

黃普公擡頭,目光仍然低垂,不敢與皇帝直視。

已過不惑之年的黃普公沒剩下多少大將風度,怎麼看都像是一名老實本分的僕人,可是跪在皇帝面前,他不顫抖,也不顯驚慌,下跪、垂目只是執行規矩,表面的恭謹之下藏着一種罕見的鎮定。

他就像是海下的一塊頑石。

“黃普公,你的母親還在嗎?”韓孺子問道。

黃普公擡眼看了一下皇帝,顯出幾分驚訝,馬上又垂下目光,“回稟陛下,草民的母親已在七年前亡故。”

“子欲養而親不待,可憐可嘆。”

黃普公只是磕頭,沒說什麼。

韓孺子又拿起桌上的紙,看着一行字,問道:“你年輕時也曾學文習武,爲何不肯考取功名爲國家效力,既能供養老母,也能光耀門庭,反而甘心爲盜?”

皇帝竟然瞭解二十餘年前的事情,黃普公更加驚訝,“草民參加過文武舉,都沒考中。那時……那時的草民魯莽無知,急需用錢,人家雪中送炭,我就當他們是知己,覺得要以性命相報,於是入夥。”

“可你後來又將同夥都殺死了。”

“他們拉我入夥的時候是朋友,一塊作案的時候是同夥,事後分贓卻要論尊卑貴賤,而且也不是草民先動手,他們自己先打起來,邊打邊罵,將彼此的醜事全都抖露出來,草民看得焦躁,覺得自己看錯了人……草民那時魯莽無知。”

年輕時的黃普公的確魯莽,一言不和拔刀相向,對他來說是極正常的行爲。

韓孺子隱約看到一位江湖人的形象,又問道:“逃難至海上,你爲何專與海盜作對?”

黃普公沉默片刻,“草民剛到海上的時候,曾經拜訪過幾位有名的大盜,他們看我帶着老母,又聽說我殺過同伴,不願納我入夥,我……草民那時魯莽無知。”

韓孺子因此更覺奇怪,“從何時起,你不再魯莽無知,反而甘心在燕府爲奴呢?”

一直鎮定的黃普公終於顫抖了一下,“草民的母親這一生受盡苦難,最後幾年幾乎下不得牀,臨終前說:‘我的命都耗在你身上了,如果你覺得爲娘還算盡職盡責,就別再折騰了,哪怕爲奴,只要能平平安安過一生就好,你活得長久,爲娘泉下有知也不難過。’”

黃普公潸然淚下,因爲母親的這一席話,他心甘情願在燕府爲奴,將心中的豪情壯志全化爲賭興,只是偶爾還會顯露出來,那時他會不顧一切地衝上戰船、衝向敵人。

韓孺子沉默多時,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在宮裡多留一段時間。

“如果讓你剿滅雲夢澤羣盜,需兵多少?”韓孺子斬斷私念,問到正事。

“羣盜聲勢甚衆,其實各自爲戰,草民只需三千精兵,但是兵將要由草民選擇。”

“何時可以開戰?”

“沒有時間,到了就打,打完即退,伺機再戰,如是者三五次,羣盜可破。”

黃普公挺身而答,已有五六分將軍之風。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五章 齋戒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九十章 賭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二章 兄弟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
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五章 齋戒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九十章 賭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二章 兄弟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