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

碼頭外面人山人海,連房頂上都站滿了人,大家看的不是戰船與士兵,而是皇帝,雖然什麼都看不到,每個人還是努力向任何一處皇帝可能所在的位置望去。

一批新戰船加入水軍,比之前的更大、更高,船上旗幟飄揚,終於吸引了圍觀者的目光。

經過十餘天的相處與磨合,新任將領得到了水軍將士的認可,指揮得比較順暢,雖然沒有展示覆雜的戰術,但是已能顯出幾分實力。

岸上搭建了三處高臺供皇帝與衆官員選用,能從不同方向觀賞水軍演練,同時也是一種掩飾,不讓外人輕易看到皇帝的確切位置。

演練從清晨持續到中午,非常順利,皇帝看得也非常滿意,連換了幾次位置,與羣臣討論哪艘船個頭更大、威力更強,東海國的一些武將被叫到皇帝身邊,講解船上的裝置,氣氛融洽而熱烈。

午時過後,水軍衆將前來複命,皇帝犒賞全軍,賜食給羣臣,當場頒旨,免除東海國五年賦稅,消息由幾隊宿衛騎士傳至碼頭以外,分散在各處的官府公差於是引導圍觀衆百姓山呼萬歲,氣氛更加熱烈。

皇帝畢竟年輕,喜歡熱鬧,官員們也願意配合,東海王名義上是這裡的諸侯,率領當地衆官員,連續三次向皇帝磕頭謝恩,一跪一片,碼頭外面的百姓看不到這邊的情形,卻總能恰逢其時地山呼萬歲。

韓孺子接受跪拜,忍不住想,負責調控百姓的官員今天大概會很累。

皇帝再換高臺,這回只允許少數品級較高的官員跟隨,總數不到三十人。

外面的歡呼聲偶爾還能傳來,皇帝卻保持沉默,臉上也沒了笑容,羣臣立刻明白,熱鬧該結束了,一個個也都不吱聲,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

韓孺子的目光掃過衆人,開口道:“朕要向衆卿提一個問題:大楚以何爲本?”

皇帝突然提出這麼嚴肅的問題,衆人都很意外,但是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千百年來,早就留下標準的答案,只不過是朝代名稱換一下。

“兵部張侍郎,你來回答。”

“回稟陛下,大楚以民爲本。”張擎吃了一驚,按品級,他可不是這裡最高的,被皇帝第一個點名,有些古怪。

韓孺子嗯了一聲,又道:“東海燕國相,你的意思呢?”

燕康也吃了一驚,邁步出列,躬身回道:“以民爲本,臣與張侍郎的想法一樣。”

“有別的答案嗎?”韓孺子目光再次掃過,羣臣紛紛搖頭。

“如此看來,道理人人都懂,可惜未必人人都能做到。”

張擎和燕康還沒有退回隊列,這時互相看了一眼,急忙挪開目光。

“燕國相,朕問你,家中奴僕多少?佃農多少?”

燕康一愣,不明白皇帝問這件事幹嘛,同時也稍感輕鬆,只要不是黃普公事發,他沒什麼可怕的,立刻回道:“臣多年不問家事,對此不太瞭解,估計……奴僕上百,佃農二三百口吧。”

這不算很大的數字,韓孺子沒說什麼,又問道:“東海國駐軍多少?”

這不是家事了,燕康回道:“大概一千五百餘人,東海國都尉在此,軍務可以問他。”

都尉陸大鵬站在武將隊中,身子一顫,皇帝卻沒有叫他的名字。

韓孺子向張擎問道:“一千五百人是實數,張侍郎,東海國按編該有兵多少?”

“回陛下,該有三千。”

韓孺子看向兩位大臣,“相差一半,這些兵去哪了?”

兩人又互視一眼,張擎回道:“連年多戰,北邊、雲夢澤、水軍各調去一些,再加上一些死亡,故此差額較多,不僅東海國如此,各地也都與此類似。兵部今年以來連番下文,督促各地充實兵員,又因爲朝廷需要分撥錢糧推動墾荒,因此徵兵一事就緩了下來。”

這番回答無懈可擊,韓孺子的確看到過兵部的這些督促之文,甚至親自在批覆中表示,徵兵可暫緩。

那時他還不知道背後有這麼多門道。

“這就奇怪了。”韓孺子話說一半,不提究竟“奇怪”在哪,停頓片刻,道:“瞿御史,你來說吧。”

“是,陛下。”瞿子晰排在文官第一位,上前兩步出列,從袖中取出幾張紙,大聲道:“我這裡有幾份文書。大概兩年前,東海國奏稱共收聚流民一萬五千七百三十七人,其中五千餘人編入軍中,在諸國郡縣中名列前茅。這是去年戶部收到的計數,東海國歸籍者九千六百餘人。這是兵部收到的計數,東海國駐軍實數一千五百二十人,兩者總計一萬一千多人,與流民之數相差四千五百多人,不知去向。”

這些奏章分別送往不同部司,時間相差幾個月,根本沒機會被擺在一起,除非刻意調查,絕不會有人想到其中的偏差。

燕康大驚,怎麼也沒想到,皇帝發難居然與黃普公無關,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只好看向張擎,尋求暗示。

張擎更驚,立刻想到了金純忠,他已經找過,金純忠不在這裡。

“流民缺衣少食,亡故得可能比較多。”張擎勉強回道。

“四千五百多人,將近總數三成,流離失所的時候沒有亡故,被官府收聚之後,卻紛紛得病死去?”瞿子晰一句話將張擎問住。

張擎獨木難支,改口道:“兵部只收集各地計數,對實情確實不知,還是……還是燕國相來回答吧。”

燕康惱恨張擎的推卸,卻不敢表露出來,只得道:“確實是亡故了,東海國去年發生過一次疫情、兩次颶風,海盜也比較多,所以死得多一些。”

“傷亡如此之多,東海國可曾向朝廷上報?”瞿子晰逼問。

“臣、臣一時糊塗,以爲……以爲不算大事,所以……沒有上報,臣願認罪。”燕康實在沒法回答了,只好先承認有罪。

“以民爲本。”韓孺子在座位上冷冷地說,“瞿御史,朕命你留在東海國,將這四千五百人找出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速查速報,不得耽誤,如有違法之人,朕許你便宜行事,二品以下官員,隨你先捕後奏。”

“遵旨,陛下。”瞿子晰領旨。

東海國除了東海王,最高官員國相也只是正三品,皇帝這一道旨意,等於將東海國整個交給了右巡御史瞿子晰。

張擎撲通跪下,終於明白過來,大事敗露,皇帝這一劍砍向的不是東海國,而是兵部、是自己。

皇帝拂袖離去,除了一些近臣,高臺之上的幾十名官員都不敢跟隨,站在那裡個個噤若寒蟬。

瞿子晰再不客氣,當即宣佈,國相燕康、兵部侍郎張擎由御史臺扣押,其餘官員各回衙門,隨時接受查問,在朝廷另有旨意之前,東海國大事小情,全部交由御史臺處理。

皇帝撥調一百名宿衛士兵給止瞿子晰,方便他抓人。

除了燕康與張擎,瞿子晰抓的第一個人是東海國都尉陸大鵬。

陸大鵬早等着被抓,罪名卻與預料全然不同,交談不到一刻鐘,陸大鵬全線崩潰,交待了一切,原來他也做過不少枉法之事,曾經殺過一名婢女,諸多把柄都在燕康手中,爲了保住家人,只得同意頂替陷害黃普公之罪。

但這不是瞿子晰想要的證詞。

陸大鵬身爲東海國都尉,對軍中情況比較瞭解,交待了一切:流民入軍之後,燕家直接要走了兩千人,送到各地莊園耕田,卻撥國庫供養,慢慢地,再將這些人以種種理由消籍,從戶冊中消失,成爲“不存在”的私奴。

這些人根本沒得選擇,莊園大都偏遠,他們無法得知朝廷的種種旨意,只知道自己吃在燕家、住在燕家,欠下一大筆債,必須留下來還清,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不是大楚百姓。

另外一些人則被兵部的人要走,陸大鵬從未過問去向。

陸大鵬甚至不覺得這是多大的罪過,他自己也要走數十名士兵,以爲這是該有的權力。

事實上,流失人口遠高於四千五百人,爲了迎接皇帝,許多士兵都是從莊園臨時叫過來湊數的,皇帝一走,他們又得回各家去當奴隸。

瞿子晰連夜調查,允許一部分官員戴罪立功。

從兵部以至東海國,千方百計防的都是黃普公之事擴大,全沒料到皇帝從別的方向發起一擊,突然之間,黃普公是死是活、是降是戰都不重要了。

韓孺子卻沒有忘記這位大將。

當天晚上,金純忠來到大牢,手持右巡御史的命令,進入宿衛軍把守的大牢,來見燕康。

燕康剛剛被審問過,慌亂之餘,說了許多不該說出的話,此時失魂落魄,一看到金純忠,嚇得渾身發抖。

金純忠看着燕康,心中竟然有幾分同情,可是一想到此人所作所爲,又變得厭惡,“燕康,你可知罪?”

“我、我不服,大家都這麼做,爲什麼偏抓我?陛下想要查清真相,只怕天下沒有一個人能做官了。”

“這件事已經交給御史臺,我只問你一句話:想要立功嗎?”

燕康一愣,“這是……這是陛下讓你來問的?”

金純忠不回答。

燕康就當是這麼回事,撲過來,隔着柵欄道:“要立功,我要立功,陛下想讓我揭發誰,我都同意,就算是兵部尚書,我也能拉下來。”

金純忠冷冷地說:“朝廷的事情不用你管,你把黃將軍活着弄回來,就是大功一件。”

韓孺子的“進攻”纔剛剛開始,佈下一片疑雲之後,他還是要將黃普公救回來。

數十里外,被海盜扣押的欒凱,也在等這個消息,一羣海盜裝成漁民,兩天前就來了,是那封信“邀請”他們來的。全本小說網

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十章 風波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楔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
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十章 風波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楔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