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

暴雨傾盆,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將道路淹沒,慢慢地,雨小了一些,卻有綿長之勢,看樣子會一直下到夜裡,一羣原本只是暫避暴雨的人,被困在了驛站裡。

楊奉坐在屋子裡,敞開門,看到雨水掃進來也不在意,今天無論如何是不能上路了,只能等到明天,希望一切還都來得及。

望氣者淳于梟爲何潛往京城?對他來說,那裡正是天下最危險的地方。所謂的“新天子氣”又是什麼意思?難道淳于梟又找到了新的蠱惑目標?楊奉思來想去,覺得只有一種可能。

外邊傳來一陣喧譁,雨聲雖大,卻也壓不住叫喊聲。

四名隨從與楊奉待在同一間屋子裡,其中一人看了中常侍一眼,冒雨出屋,很快回來,躬身道:“三名鄉農想進來避雨,被驛丞攔在門口,因此爭吵。”

楊奉嗯了一聲,沒有放在心上,隨從剛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楊奉改了主意,“召他們進來。”

“是。”楊奉的隨從都是他親手培養的親信,對他言聽計從,從來不會多問一個字。

沒多久,三名農夫跟着隨從由雨中走來,站在門口不敢進屋。

三人年紀差距頗大,老的六十來歲,瘦得只剩一把骨頭,肚子卻高高鼓起,赤腳,挽起褲腿,雙手拿着草笠,衝屋裡的大人笑着點頭哈腰,“大人恕罪,雨實在是太大了,我們趕不得路,不得已借屋檐避個雨,未想到衝撞了大人。”

另一人三十多歲,是名又黑又壯的大漢,腳上穿着草鞋,手裡也拿着草笠,低頭不語,好像有點怕官。

最後一人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半躲在黑大漢的身後。

楊奉打量了三人一會,開口道:“既是避雨,進屋來吧。”

老漢連連鞠躬,站在門口,不敢離官差太近,那名少年躲得更嚴實了。

楊奉道:“老丈高壽?”

“承大人問,小老兒今年五十三,風吹日曬的苦命人,長得老相些。”老漢每說一句都要鞠躬點頭。

“你們是本鄉人士?”

“是的,大人,祖居於此,從來沒離開過。”

“此地離函谷關還有多遠?”

“也就是半日路程。”

楊奉沉默了一會,又問道:“這裡的風俗經常騎馬出行嗎?”

老漢笑道:“大人說的哪裡話,大人、貴人才能騎馬,我們這樣的人,能騎頭驢就不錯了,平時還是要靠這雙腳走路。”

“那就奇怪了,此地前往函谷關騎馬纔是半日路程,你不騎馬,怎麼知道是半日?”

老漢的頭點得更頻繁了,“小老兒雖然沒福分騎馬,可也聽人說過路程,大人肯定騎馬,所以小老兒就說是半日,要說走路,天沒亮起牀,緊趕慢趕也得天黑以後才能到關口,不過那時候關門已閉,進不去了。”

楊奉點點頭,目光轉向老漢身邊,“那個黑漢,報上名來。”

黑大漢一直低着頭,不像老漢那麼恭順,有幾分受迫之意,聽到問話,甕聲甕氣地說:“回大人,小民名叫張鐵疙瘩。”

“人如其名,你真跟鐵疙瘩一樣硬嗎?”

“大人開玩笑,小民胡亂起的名字,哪有鐵硬?”

“是嗎?聽聞江湖上有一位鐵頭胡三兒,一顆腦袋練得如銅鐵一般,曾經與白馬趙千金比武,一頭撞在大錘上,雙方各退三步,不分勝負,憑此一戰成名。”

黑大漢不吱聲,老漢賠笑道:“大人見多識廣,我們這些粗野鄉民,就知道一個鐵疙瘩,沒聽說過鐵頭。”

“江湖傳言大都不實,趙千金被一陣亂箭射死,胡三兒的鐵頭只怕也是浪得虛名,一刀下去,管教他身首異處。”

老漢還在訕笑,黑大漢已經忍不住,喝道:“人家已經看穿了,還裝什麼?上吧!”

黑大漢話一出口,老漢與少年已經行動,從大漢背後拔出短劍,老漢高高躍起,少年從大漢兩腿中間滾出來,一上一下,分兩路撲向楊奉。

楊奉椅子上端坐不動,自從離開白馬縣之後,他就在防備着刺客,因此心中絲毫不慌。在他身後,四名隨從同時擡起右臂,亮出一直藏在身後的臂弩,扳機發射,兩箭射向空中的老漢,另外兩箭分別攻擊黑大漢和少年。

楊奉所在屋子的已是驛站裡最大的一間,即使這樣也沒有多少騰挪餘地,箭勢如電,絕難躲避,空中的老漢卻在瞬間又上升一截,跳在了房樑上,地上的少年也突然改變方向,向門口翻滾,躲過弩箭,唯有對面的黑大漢動作稍慢,望着中箭,口中發出怒吼,仍然邁步衝向目標。

四名隨從抽刀在手,一人貼身保護楊奉,三人迎戰,門外也有三名隨從衝進來助戰,更多人則守在外面。

戰鬥持續的時間不長,黑大漢最先被擊倒,兩柄刀架在脖子上,他不敢動了,畢竟是血肉之軀,比不了銅鐵。

少年以一敵二,幾招之後被逼到牆角,左支右絀,堅持不了多久。

只有老漢在房樑上暫時安全,兩名侍衛連跳幾次,都被他擊退。

楊奉頭也不擡地說:“一劍仙杜摸天,可惜頭頂有房蓋,你摸不着天了,還想要你孫子的命,就跳下來吧。”

少年大聲道:“爺爺,別管我……”

老漢杜摸天在上方看得清清楚楚,孫子的確不是官差的對手,不由得嘆息一聲,“別傷我孫,我下來就是。”

兩名侍衛停手,仍然持刀困住少年。

杜摸天先將短劍擲下,隨後人跳下來,挺身不跪,昂首與楊奉對視,沒有半點鄉農的模樣。

“鐵頭胡三兒、一劍仙杜摸天,還有一個杜穿雲,怎麼只有你三個?其他人爲何沒來?”

對方連自己孫子的姓名都掌握,杜摸天又是長嘆一聲,“閣下果然不簡單,身居深宮,雖然對我們這些江湖人物瞭若指掌,我還說趙千金在白馬縣黑白通吃,怎麼會死在一名太監和幾十名土兵手裡,原來……江湖上有敗類給你通風報信。”

“通風報信?你們又不是密謀,打聽你們的事情倒也不難。江湖好漢,***這種事怎麼可能不大肆宣揚一下?趙千金被殺的第二天,四五十名江湖豪客齊聚白馬縣,發誓要爲他報仇,兩日後,又在臨淄城中聚會,人數已達一百二十多,從午時喝到入夜,再次發誓要報仇,地點就選在函谷關附近。可是次日出發的時候,只剩下五十多人,其他人都找藉口走了。我說的沒錯吧?”

杜摸天目瞪口呆,怎麼也料不到,一名欽差,還是一名太監,雖然也會關注江湖中的事情。

躺在地上的鐵頭胡三兒怒聲道:“那幫傢伙忘恩負義、貪生怕死,只有我們十三人……”

“少說話!”杜摸天喝道,胡三兒一激靈,急忙閉嘴。

“才十三人。”楊奉搖搖頭,“你們埋伏在函谷關外,打算偷襲,可是這場大雨壞了事,所以你們三個裝成鄉農過來打探消息。”

“既然閣下都知道了,我們也沒什麼可說的,趙千金朋友遍天下,今天你殺了我們,今後還會有人替他報仇。”杜摸天扭頭看了一眼孫子,“也會有人替我們報仇。”

“當然,我等你們一個月。”楊奉從隨從手中接過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人走茶涼,一個月之後你們就只是一段誇大其辭的傳說,在傳說裡,我是卑鄙無恥之徒,你們是仗義行俠之輩。這大概就是江湖替你們報的仇了。”

杜摸天越聽越驚,“閣下……到底何方神聖?”

楊奉沒有回答,外面走進一名隨從,全身溼透,低聲道:“楊公,那人來了。”

“確定是他?”楊奉問。

“屬下親眼所見。”

楊奉站起身,對杜摸天說:“這場雨壞了你們的埋伏,也險些壞了我的大事,不過我的運氣比你們的好。你相信江湖中真有人能一手摸天嗎?”

杜摸天實在聽不懂楊奉在說什麼,“別得意,你還沒進函谷關,更沒回到京城。”

楊奉邁步向外走去,在門口停下,“留他們一夜,等另外十個過來救人,如果他們真會來的話。”

楊奉走出房門,立刻有一名隨從撐傘爲他擋雨。

天色微暗,雨已經小多了,院子裡的水積到半尺深,楊奉趟着水,在另一名隨從的指引下前行,身邊再沒有其他保護者。

驛站迎來一批新客人,全是穿着盔甲的軍官,人數不多,只有二十來名,他們顯然一直在冒雨趕路,全身溼透,雨水順着甲衣向下流淌。

齊國戰事方平,北方狼煙又起,經常有軍吏前往京城送信,驛丞一點也不意外,正忙着給他們安排房間、照顧馬匹。

楊奉走到一間房前,數名軍官手握刀柄,冷冷地看着來者,認出這人是名太監,也不肯行禮。

楊奉抱拳道:“煩請通稟一聲,中常侍楊奉求見崔太傅。”

軍官們臉色齊變,一人道:“這裡沒有……”

有人從房間裡走出來,示意軍官閉嘴,向楊奉說道:“楊公別來無恙。”

果然是太傅崔宏,楊奉提起很久的心終於降回來一些,他不在意江湖豪客的報仇,念念不忘的全是淳于梟和崔宏,現在,他終於及時抓住了其中一個。

“楊某在此敬侯已久,要對太傅說幾句話,太傅若肯聽,或許你我二人能攜手共回京城,若不肯聽——”

“怎樣?”

“楊某願與太傅血濺當場。”

(一些讀者詢問如何投三江票,說明如下:只能在電腦端投票,手機可選“電腦版”,進入起點頁面,左上方有“三江”字樣,點擊進入,頁面右側有“點擊領取”圖標,點擊,如果符合要求的話,就能得到一張票。頁面下拉,能看到《孺子帝》的封面,點擊投票即可。三江票每日可投一張,到4月24日下午14時結束。希望大家都能投下票,票數最多的作品下週好像還有一個推薦。謝謝。)

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楔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六十章 宮門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二章 兄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六十章 宮門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五章 齋戒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十九章 進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章 宮門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
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楔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六十章 宮門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二章 兄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六十章 宮門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五章 齋戒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十九章 進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章 宮門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