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

朝陽初升,道路的盡頭出現了一片黑色的旗幟,幾名士兵興奮地提醒倦侯:北軍主力趕來支援了。

崔騰沒有壞事,竟然及時趕回來,韓孺子打心眼裡感謝他,勝負尚未分出,先在心裡給崔騰記下一大功。

營地後方是一片窪地,然後向上緩緩升起,那片黑色旗幟看着很近,其實還有一段距離,韓孺子卻不能等了。

前方的戰場離他只有兩三裡遠,幾乎近在眼前,夜色帶來的混亂正在消散,宿衛軍和崔太傅的南軍即使隔閡未消,仍然逐漸佔據優勢,倦侯的南軍從數量到鬥志,都差了一截。

爲了與崔太傅的南軍相區別,倦侯的南軍將士手臂上都纏着黑布,此刻正在步步後退,韓孺子不能埋怨這支軍隊,他們接受倦侯的指揮才寥寥幾天而已,肯爲他衝進戰場,已經表現出極難得的忠誠。

韓孺子因此不能再置身於戰場之外。

他不能再等,還因爲他知道身後的那些黑色旗幟只是虛張聲勢,想要讓戰場中的各方相信這真是北軍主力,首先他自己得相信,而且不能給衆人太多的觀察與考慮時間。

韓孺子下令營中的最後一批將士加入戰鬥,包括兩千多名北軍和同樣數量的南軍,總共不到五千人,由他親自帶隊。

準備多時的鹿角柵沒有用處,早已被推到道路兩邊。

韓孺子一手握着繮繩,一手舉刀,身後緊緊跟着數十名舉旗士兵,再後面是其他將士。他的目標很直接,就是要衝向北城門,至於目標能否達成,他不在乎,也不考慮。

一開始,他有些焦躁,不由自主地想要加快速度,甚至遠遠盯上了一名敵軍將領的旗幟,想要衝過去拼殺,可是身後的士兵比年輕的倦侯更有經驗,跑出不遠之後,十幾名旗兵超過倦侯,跑在了前面,有意壓慢速度,離戰場越來越近,超前的士兵也越來越多。

這不是倦侯的特殊待遇,南、北軍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銳軍隊,北軍名聲差一些,戰力仍強於普通的楚軍,保護主帥和軍旗是他們最重要的訓練內容之一。

韓孺子第一次參加如此大規模的戰鬥,對許多規矩都不懂,一度想要超過前方的士兵,卻被手下旗兵團團圍住,無法加速。

衝入戰場之後,韓孺子明白這是爲什麼了,遠遠望去,戰場盡在眼底,一旦身處其中,到處都是人和戰馬,不要說目標,連東南西北都很難分清,天黑時只能混戰,天亮之後,大家都在尋找旗幟,經驗越豐富的士兵,靠近得越快。

“北軍已到!佔領城門!”韓孺子一遍遍地叫喊,周圍的士兵喊得更響一些。

除了旗幟,韓孺子什麼也看不到,跨下的馬匹完全是被裹挾着前進,快不得,也停不下來,傳入耳中的聲音越來越響亮,各種聲音匯合在一起,他只能聽清“北軍”兩字。

看不到敵人的韓孺子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這一戰肯定會名留青史,只是不知道史書上會如何記載,兵力與結果最好書寫,鮮血與慘叫也易於描述,可這些混亂、焦躁與茫然,他在史書上從未讀到過。

大楚歷代皇帝當中,只有太祖曾經親自經歷過若干次敗仗,而且是慘敗,常常隻身逃亡,可是在史書中,這些戰敗全都有情可原:太祖以自己爲誘餌,吸引了趙國的主力軍隊,麾下的其他大將才能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逐漸收網,最終將連戰連勝的趙王逼入絕境。

韓孺子一直就懷疑當初的太祖是否真的這麼有遠見……

韓孺子收回無用的思緒,前方的士兵被攔住了,其它方向的士兵也都回縮,無數馬匹擠在一起,揚頭嘶鳴,四蹄不安地踩踏,一步也邁不出去。

眼中所見仍然只是旗幟,韓孺子舉着刀,卻無處落刀,像是陷在了泥沼裡,越是掙扎,陷落得越快。

來自右側的壓力突然增加,韓孺子扭頭望去,透過己方旗幟的空隙,看到一個真正的凶神惡煞。

看服飾,那應該是一名宿衛軍大將,人和馬都很高大,在亂軍之中頗爲醒目,長着亂蓬蓬的鬍子,看不清真實面目,渾身上下沾滿了血跡,不知已經奮戰多久,卻絲毫沒有疲意,在人羣中橫衝直撞。

他手中的兵器與一般將士不同,非刀非槍,而是一柄長斧,已經被鮮血染成了紅色,依然鋒利無比,要不然就是他的力氣極大,長斧所過之處,人仰馬翻。

“保護倦侯!”士兵們大叫着,前仆後繼地衝過來阻擋持斧大將。

韓孺子曾經被匈奴人逼到絕路,當時的場景遠遠沒有此時驚心動魄,那斧頭好像近在眼前,下一刻就會砍到自己頭上。

韓孺子反而不怕了,將手中的刀握得更緊,從胸腔裡發出一聲怒吼,他已用盡了全力,聲音卻淹沒在周圍的聲音之中。

數十名士兵拼死阻擋,持斧大將被迫轉向,很快消失在人海中。

韓孺子感到一陣失望。

己方士兵又將倦侯圍住,可是仍然前進不得、後退不能。

韓孺子看不到戰場的形勢變化,也預料不到即將發生的事情。

最先望見北軍旗幟的並非韓孺子手下的士兵,而是站在城牆上督戰的宿衛軍將領,衆人無不大吃一驚,遠方的旗幟密密麻麻,像一片移動的黑色洪水,意味着北軍主力已到,至少八萬人,有可能更多,他們的到來將徹底改變戰場上的形勢。

“北軍不可能來得這麼快。”

“據說倦侯早就調兵了,來得不算快。”

“快去通知上官將軍。”

“宮裡好像有一陣沒傳來命令了……”

宿衛軍將領們議論紛紛,看到倦侯的旗幟進入戰場,他們越發心驚不已,一個個找藉口離開,最後連藉口都不用了,拔腿就跑。

將領跑了,旗幟倒了,城牆上變得空空蕩蕩,城外的宿衛軍將士還不知情,仍在堅持戰鬥。

崔太傅的南軍沒有全部參戰,一批將領在場外的一塊高地上觀戰,在衛兵的提醒下,他們也看到了遠處的黑色旗幟。

南軍將領沒那麼容易被嚇着,派人去通知崔太傅,還派斥候去查看敵情,然後安排剩餘的備用軍隊,打算與北軍主力一戰,他們的打算是趁北軍遠道而來,以逸待勞,一舉破之。

要不是城牆上的宿衛軍將領消失得無影無蹤,南軍將領的打算很可能會實現,可是發現友軍竟有崩潰之象,南軍將領們開始害怕了。

斥候很快帶來消息,據他們觀察,那的確是北軍主力。

北方的黑色旗幟越來越近,在官道上絡繹不絕,很快就能殺到,而崔太傅的命令還沒有到達,南軍將領只能自作主張。

他們決定保存實力,主帥不在現場,這是最穩妥、最合理的選擇,起碼比臨陣脫逃的宿衛軍將領負責多了。

三方混戰,數位主帥當中,卻只有韓孺子親自督戰,所以也只有他真的敢於孤注一擲,一直堅持不退,甚至本人也加入戰鬥。

上官盛和東海王也想孤注一擲,但是“擲”出的是別人,自己仍在後方當“擲”者。

南軍將領鳴金收兵,他們的“合理決定”對戰場產生了致命一擊。

宿衛軍將領雖然逃走,可是悄無聲息,一時半會沒有被戰場上的士兵發現,戰鬥仍在正常進行,南軍的收兵之令卻引起了幾乎所有人的注意。

士兵們回頭張望,這一望,引發了更大的混亂。

正在浴血奮戰的宿衛軍士兵發現督戰的將領和旗幟竟然全沒了,立刻鬥志全消,他們沒看到正在趕來的黑色旗幟,想當然地以爲城裡發生了大事,心裡只剩下一個念頭,逃離戰場,逃得越遠越好。

宿衛軍士兵沒有往城裡逃亡,而是向東西兩邊潰散。

南軍士兵也慌了,他們聽到了退兵的鳴金之聲,也的確想要退卻,卻被更加急迫的宿衛軍所阻攔,陷入進退不得的窘境。

被困在戰場中間的韓孺子突然又能移動了,他聽到了鳴金之聲,當時沒有明白它的含義,更沒發現敵軍正在退卻,嘴裡仍然高喊道:“北軍已到!佔領城門!”

停頓的軍隊繼續前進,而且越來越快,像是刺透堅冰的長矛,進入水下之後再無阻力。

直到馳過護城河、進入城門之後,韓孺子才吃驚地發現,他竟然真的衝進來了。

將近十萬人纏鬥在一起,想分開可不容易,城外仍是一片混亂,比一開始還要混亂。

韓孺子在城門內只猶豫了一小會,突然明白過來,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既然進城,就不能再出去。

他馬上叫來最近的兩名將領,一人帶兵把守城門,不能再丟給敵軍,另一人帶兵登上城牆,儘快豎起倦侯和北軍的旗幟,他自己則帶着剩下的士兵直奔皇宮。

城外越混亂,越裡越安靜,上至將相,下到平民,全都老老實實地躲在家中,北城勳貴衆多,盡是深宅大院,門戶關閉得尤其緊密。

韓孺子騎馬馳過熟悉的街道,身後只有兩三千名將士跟隨。

皇宮就在前方,北大門竟然敞開着,而且沒有守衛,韓孺子的第一反應不是喜悅,而是一驚,加快速度馳入皇宮。

地上躺着數十具屍體,鮮血染紅了一大片。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鍋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五章 齋戒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百章 雪林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章 兄弟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
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鍋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五章 齋戒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百章 雪林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章 兄弟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