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

(公曆六月最後一天,陰曆猴年馬月還剩四天,求月票求訂閱,別等下一個猴年馬月啦。)

金垂朵的匈奴語不足以應對所有對話,一旦偏離既定的和談內容,開始隨意聊天的時候,金垂朵的翻譯更加笨拙。

房大業的匈奴語比她還要好些,他在邊疆從軍數十年,戰時與匈奴人打過仗,和平時也與匈奴人有過來往,甚至結交過朋友。

大單于首先提起了往事,他問老將軍是否參與過幾十年前那場著名的馬邑城大戰,房大業點頭,那是武帝早期的戰爭,就是在那一戰之後,大楚由守轉攻,連戰連勝,最終迫使匈奴人分裂爲東西兩部。

在那一戰中,雙方兵馬衆多,而且互不服氣,大戰持續了整整半個月,戰場逐漸向北方的開闊之地延伸,匈奴人想將楚軍引入更利於騎兵作戰的地方,楚軍氣勢正旺,真的緊隨其後進入草原。

雙方鋒芒畢露,最後是禁軍更勝一籌,匈奴人輸得心服口服。

大單于當時還是王子,房大業則只是一名普通小校,手下管着五十名士兵,都不是戰爭中的重要角色,但是回想起自己的戎馬生涯,都對那一戰的印象最爲深刻。

“大將軍鄧遼用兵如神,他說往哪去,我們就往哪拼命地追,過一段時間之後,總能撞上逃跑的匈奴人,那是我第一次在戰場上立功……”

“匈奴人不是逃跑,引誘敵人追趕,等敵人疲憊的時候轉身再戰,這是我們一貫的打法。”

“大將軍看穿了你們的把戲,緊隨不捨,根本不給你們轉身的機會。”

兩人說着說着,用匈奴語吵了起來。帳篷裡有一張桌子,上面擺放着一些杯壺碗碟,兩人就在上面規劃地圖,重現當年的戰場,一個力證楚軍大獲全勝,一個想說明匈奴人倖存者衆多,不算慘敗。

金垂朵一句話也插不上,只能與對面的“鎮北將軍”面面相覷。

“他聽不懂我們的話?”

金垂朵冷着臉點下頭。

“我叫張有才,是倦侯的貼身隨從。”張有才笑道,“咱們其實見過面,一塊北上的時候,我就在軍中,金小姐平時不怎麼露面,有一次我去送……”

“我記得你。”金垂朵說。

“金小姐的兩位哥哥還好吧?兩國交戰,倦侯不能對他們特殊照顧。”

“嗯,他們很好。”

“蜻蜓呢?我跟她見面的次數多一些。”

“她也很好,我們失散過一段時間……我想咱們還是不要說話了。”

張有才閉上嘴,偶爾衝金垂朵笑一下。

“拿酒來!”大單于吼道,絲毫沒有憤怒之意,反而很興奮。

不知怎麼回事,兩位老人由爭執不下,變成了互訴衷腸。

金垂朵出帳,張有才也差點起身跟出去,突然想起自己是鎮北將軍,及時坐穩,房大業走到帳篷門口,衝楚軍士兵喊道:“拿酒來,讓匈奴人嚐嚐楚地的烈酒!”

塞外的士兵通常都會隨身帶酒,當解渴的水喝,兩名士兵送來幾囊酒,大單于和房大業邊喝邊談,越來越投機,將金垂朵與“鎮北將軍”完全忘在了腦後。

張有才終於覺察到不對勁兒,“大單于……是不是認出我的身份了?”

金垂朵也只能得出同樣的結論,自從真正的鎮北將軍離開之後,大單于就沒再提起過和談的事情,一想到自己的背叛行爲已被看穿,金垂朵臉紅了。

大單于扭頭對金垂朵說了幾句,然後又與房大業舉囊喝酒。

“他說什麼?”張有才問。

“房老將軍當年可能在戰場上追殺過大單于。”

“那他還這麼高興?”張有才很難理解。

金垂朵也理解不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事情她聽說過,可匈奴人與楚軍正在對峙,離“泯恩仇”差遠了。

各自喝了半囊酒之後,兩位老人的交談沒那麼起勁兒了,大單于在嚴肅地講述什麼,房大業傾聽,時不時點頭。

“大單于又說什麼?”張有才問。

“他說……我也聽不太懂,等他回來再說吧。”金垂朵話中的兩個“他”分別指不同的人。

大單于說完了,又開始與房大業喝酒閒聊。

時間一點點過去,張有才確定無疑自己已被看穿,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只能盼望主人快點回來,對面的金垂朵反而比他鎮定,站在那裡一聲不吭。

當一名匈奴人衛兵進來通報說有一名楚軍士兵回來時,張有才差點跳起來歡呼。

韓孺子走進帳篷,身上沒有甲衣,頭上也沒有盔帽,像是遇難之後逃出來的倖存者,張有才騰地站起身,總算管住了自己的嘴,沒有多問。

大單于費力地站起來,緩步走來,對這名楚軍“小兵”說了幾句,金垂朵臉更紅了,譯道:“大單于說,看來你一切順利,今天就談到這兒吧,他很高興,認爲以後可以繼續談下去。”

韓孺子一愣,“他認出我了?”

“大概早就認出來了,我說過,大單于要看人,不是聽話。”

韓孺子微鞠一躬,“請你代我向大單于道歉。”

金垂朵說了一句,大單于笑着回了幾句,向韓孺子點頭,走出帳篷,金垂朵道:“匈奴與楚人建立互信不容易,總得有一方先表示善意,大單于願意由他開始。”

金垂朵也走出帳篷,心懷愧疚。

房大業上前道:“大單于跟我說了一些事情,鎮北將軍打算現在聽,還是回營再說?”

“回營。”韓孺子對這裡發生的事情有點迷惑,但他必須先解決楚軍的問題。

回到南岸時,天已經擦黑,韓孺子多半天的時候都花在了路上,心中沒有一刻安寧,他成功平定了混亂,可這份成功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崩潰,而他根本沒辦法提前預防。

柴悅給了他一個驚喜。

鎮北將軍的囑託,以及同父異母兄長柴智的死亡,終於讓柴悅下定了決心,他明白,無論事實怎樣,在柴家人眼裡,柴悅已是徹底的叛徒,站在了柴家仇人的一邊,除了追隨鎮北將軍,他已經沒有別的路可走。

八萬多名楚軍中的絕大部分都被他留在了前線,沒有大司馬印,柴悅就親自前往各營傳令,人數雖多,他卻調派得絲毫不亂,跟隨其後的將吏誰也不挑不出錯來。

之前守衛的兩萬多北軍早已被他折服,他們對柴悅的幫助最大,受同袍的影響,新來的五萬北軍也接受了這位年輕的將軍,暫時忘記中軍帳前的混亂與死亡。

鎮北將軍安全返回,仗不用打了,柴悅仍然親力親爲,安排大軍或駐守、或回營,忙得馬不停蹄,只來得及與鎮北將軍遠遠地打聲招呼。

韓孺子需要這樣的將軍,他沒有回城,就在流沙城舊址上搭起帳篷,與守衛前鋒線的士兵連成一片。

需要他解決的事情也不少,第一件就是要任命一名新軍正,他還不能在北軍裡隨意安排自己的親信,派人去向城內的北軍都尉詢問意見,劉昆升、韓桐、馮世禮三人立刻騎馬趕來,一翻謙讓之後,他們推薦了一位北軍老將暫領軍正之職,以待朝廷批准。

新軍正與三位將軍一道,連夜審問張養浩等人,以弄清中軍帳的混亂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是一件極爲艱鉅的任務,既要讓衆將士信服,又不能牽連太廣,對劉昆升來說,這卻比排兵佈陣更容易一些。

一切安排下去已是後半夜,韓孺子睡不着,請來房大業,問他大單于都說了什麼。

對戰爭的回憶房大業一語帶過,他轉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這件事,導致西匈奴人東歸,而且希望與大楚和談。

西方並非荒野一片,也有衆多國家與人民,西匈奴人佔據了一塊肥沃的草場,以此爲根基,向四方擴展,尤其是南方、西方諸國,匈奴騎兵深入數千裡,先後擊敗幾十個國家,迫使各國稱臣納貢,日子過得相當不錯,早已無意東歸與楚軍爭雄。

大概在十年前,某個小國裡的一羣奴隸造反,匈奴人沒當回事,只派出少量騎兵前去助剿,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奴隸勝利了,擊殺了所有匈奴騎兵以及該國的王公貴族。

獲勝的奴隸向鄰國擴張,接連獲勝,大單于卻沒有及時給予重視,之前的勝利來得太輕鬆了,以至於匈奴人普通輕視西方各國,更不用說一羣無名無姓的奴隸。

可就是這些奴隸,攻城掠地,勢力迅速膨脹,他們不像匈奴人那樣只要求稱臣納貢,而是直接佔領城市,上至王公下至百姓,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加入軍隊,要麼接受奴役。

幾乎所有國家都選擇前者。

最奇怪的是,這羣奴隸自稱匈奴人,據說是更早以前西遷的匈奴人後代,他們的語言確實與匈奴語很相似。

一開始,這些奴隸對北方的匈奴人很客氣,願意奉匈奴爲宗主,將死亡的匈奴騎兵送回,還賠償了大量金銀。

大單于接受了金銀——這讓他後悔至今——冷眼旁觀周圍各國的戰爭,打算選擇一個最爲恰當的時機一舉剿滅這羣奴隸,結果更讓他悔恨莫及。

只用了五年,奴隸軍隊征服了大多數國家,開始向宗主挑戰,但他們已不只是奴隸的軍隊,也不是林立的小國,而是一支擁有騎兵、步兵、車兵等各軍種的龐大軍隊。

西匈奴迎戰,連敗三場,終於明白,他們面對的敵人已經不是從前的軟弱小國。

大單于率領族人東遷,只要一停下,敵人就會追蹤而來,又用了五年,西匈奴人回到故地,與大楚接壤,順便收服了東匈奴。

整個過程的確匪夷所思,韓孺子很難相信,房大業卻傾向於認爲大單于說的是實話,“那羣奴隸自稱匈奴人後代,他們的首領號稱‘神鬼所立衆生所敬萬王所拜大單于’,大家都稱他‘神鬼單于’。”

原來西方所謂的“鬧鬼”是這麼回事,韓孺子覺得有必要再見一次大單于,他在意的不是遠在西方的威脅,而是眼前的局勢。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
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