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崔府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雙倍月票最後一天,請大家投出手中的月票吧,謝謝。)

不用崔小君回孃家打聽消息,元月初三,太傅崔宏對太后發出的招數就公開了,正如楊奉所說,他早已發招,只是一開始沒被外人認出來。

太后的兄長上官虛自從丟掉南軍大司馬之職以後,一直頂着上將軍的虛銜賦閒在家,在新帝登基前幾天,受到數位大臣的舉薦。

舉薦者有朝中大臣,也有地方官吏,很難說他們當中誰想借機討好太后,誰受到崔家的指使,總之舉薦的奏章從各個渠道送達勤政殿,不是很多,卻也足夠引起議政者的注意。

韓孺子在邸報中看到了這些奏章,沒有特別注意,只看了勤政殿的批覆,也就是太后的反應,太后拒絕了前幾份奏章,新帝登基的第二天同意了最後一份,任命上官虛爲宿衛中郎將,專職保護皇宮的安全。

即使遭到過親妹妹的背叛,太后還是別無選擇,只能信任親哥哥,皇宮裡接連發生意外,她的確不能再交給外人掌管。

擔任中郎將剛剛半年的劉昆升調任北軍都尉,官銜升了半級,其實等於遭到了貶黜。

直到這時,也沒有幾個人看出這些奏章背後的用意,可能連太后本人也沒看出來。

韓孺子與大多數人一樣,以爲這些舉薦都來自太后的授意或者默許。

元月初三。興薦上官虛的真正用意顯露出來。都察院的一名五品官員上書。先是讚揚太后的選擇正確,以外戚擔任中郎將早有先例,接着,他毫無隱諱地指出一個問題:太后的哥哥上官虛受封,當今天子的幾個親舅舅還被困在南方卑溼之地,這不公正,應該立刻將他們調回京城。

新帝韓枡出生不久便遭遇大難,父母雙亡。舅家吳氏被貶往南方,多年沒有過聯繫,如今又被想起來了。

邸報還沒有印發,楊奉當天傍晚拿回來一份傳抄的奏章,對倦侯說:“這就是崔宏的奇招。”

“崔宏要藉助新帝的舅舅對抗太后?”這是韓孺子的第一個反應。

楊奉搖搖頭,“吳氏一家離京太久,在朝中已無根基,即使回來也不會對太后造成太大威脅。”

楊奉是不會將答案直接透露出來的,韓孺子只能繼續想,好一會之後。他終於明白過來,“這份奏章的真實含義是要昭告天下。新帝的舅舅並非上官虛!”

楊奉嗯了一聲。

“我和東海王是桓帝之子,尊太后爲母合情合理,新帝卻是鏞太子遺孤,與太后沒有半分關聯,這件事大家心知肚明,卻沒有人敢於挑破,這份奏章開了一個頭。吳氏一旦回京,風向對太后就更加不利。”

“沒錯,所以太后必須做出反擊,想一想太后會怎麼做?”楊奉又提出新問題。

“拒絕吳氏反京?懲罰上奏的官員?”

“大權在握的太后或許可以這樣做,可太后正在爭取大臣的支持,而大臣,必須站在‘禮’的一邊。”

“禮?”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規定了上下尊卑各色人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所有人當中,大臣最在乎禮,禮,下可以教化庶民,上可以制約帝王。”

“可大臣不得也守禮嗎?”

“當然,但他們的所得遠遠多於付出。帝王不願守禮,作爲至尊者,禮對他們提出的要求太多,非聖賢難以做到,而帝王不想當聖賢;庶民也不太願意守禮,作爲低賤者,禮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服從與付出,所得甚少。”

“禮就是慣例。”韓孺子輕聲道,想起皇太妃曾經說過,慣例是朝中最強大的力量,有時候連皇帝都無法突破。

“也可以這麼說。總之太后不能直接駁回提議,等着吧,過幾天還會有更多類似的奏章,朝中有這樣一批人,維護禮儀的勁頭兒比守衛邊疆的將士還要不屈不撓,他們不會被收買,卻會無意中受到利用。”

“太后提拔禮部尚書元九鼎,防備的就是這一天吧?”

“太后未必能提前猜到崔家的這一招,但她知道自己的地位於禮多有不合之處,所以要藉助元九鼎的支持。”

太后與崔宏的鬥爭纔剛剛開始,雙方派出的只是前哨,大將尚未出馬,很多圍觀者甚至沒看出烽火已燃。

韓孺子只需冷眼旁觀,可他必須得去一趟崔府。

他已同意崔小君回家省親,倦侯夫人不是普通民婦,當然不能說回家就回家,必須提前通報,不僅要通報崔家,還得通報宗正府,以確定相應禮儀。

回想起來,韓孺子發現自己從進入皇宮的那一刻起就受到禮儀的束縛,他原以爲這都是太后的指示,其實太后只是利用現成的慣例爲己所用。

崔家做出回覆,歡迎女兒回府省親,同時也邀請了倦侯。

按理說,這也屬於應有的禮儀,可韓孺子還是感到意外,最終接受了邀請,想看看崔家會如何接待他這個廢帝女婿,而且崔小君也很希望能與夫君一塊回家。

元月初七的下午,倦侯夫妻前往崔府,也就是在過去的幾天裡,爲外戚吳氏呼籲的奏章開始增多,都被壓在勤政殿內,沒有得到回覆。

倦侯拜親的禮儀同樣經過宗正府和禮部的精心設計,太傅崔宏不在家,從禮儀上省去一個麻煩,崔宏的長子崔勝與妻子迎至大門外,引領倦侯夫妻進至前廳,互拜一番。然後到正廳奉茶。寒暄數語。崔勝之妻請倦侯夫人去內宅拜見外祖母。

正規禮儀到這裡就結束了。

崔小君去往內宅與女眷相見,那裡沒有禮官監督,儘可以與親人互述衷腸,韓孺子卻留在正廳,低頭喝茶,偶爾擡頭與崔勝對上一眼,即使禮官已被崔家人請去喝酒,兩人仍然無話可說。

韓孺子慶幸自己不用去見崔家老君。那個老太婆登門撒潑的形象已經深印在他的腦海中,即使崔小君總說外祖母沒有那麼壞,他也沒法改變印象。

至於崔勝,則是那個慌慌張張跑去向外祖母求助,卻連詳情都沒打聽清楚的公子哥兒。

今天的崔勝看上去比較穩重,就是有點心不正焉,隔會打個哈欠,好像沒有睡足。

韓孺子終於知道什麼叫度日如年,與楊奉在書房裡議論時事,一整天都不覺得累。就算是每天的蹲馬步,他也已經習慣。能夠一次堅持下來,可是坐在崔府寬敞的正廳裡,品着據說十分昂貴的上等茶葉,不到兩刻鐘,他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侯府……沒有皇宮大吧?”崔勝終於憋出一句。

韓孺子點點頭,實在沒法開口回答。

崔勝也覺得尷尬,嘿嘿笑了兩聲,低頭喝茶。

門口腳步聲響,進來一個人,徑直走到倦侯身前,粗魯地打量他。

崔勝如釋重負,立刻起身,親暱地抱着來者的肩膀,介紹道:“倦侯,這是我二弟崔騰,你們年齡相仿,大家親近親近。”

崔騰十五六歲,臉上還帶着許多少年的稚氣,個子卻比哥哥要高半頭,身體圓滾滾的,不是很胖,也不是健壯,只能說肉很多,但是分佈均勻,像個過分高大的嬰兒。

韓孺子起身,剛要開口說話,崔騰伸手將他推回椅子上,說:“你還我妹妹。”

韓孺子終於體會到禮儀和慣例的好處了,可是禮官不在,他只能自己想辦法應對這種尷尬局面,於是坐在那裡微笑道:“令妹就在後宅與老君相聚……”

“我見過她了,我讓她留下,她不同意,非要跟你走。”崔騰氣憤地說,臉上泛起一層紅暈,像是初熟的蘋果,這本應是很好看的顏色,出現在一名半大小子的臉上,卻有些怪異。

韓孺子真擔心崔騰會對自己吐口水。

崔勝急忙向一邊拉扯自己的弟弟,“妹妹已經出嫁,不是咱們崔家的人了,從前也沒見你對妹妹這麼關心。”

“我關心的不是妹妹,是東海王,妹妹跟他走了,東海王……”

崔勝怒道:“二弟,怎麼說話呢?一點規矩也不懂!”

“我怎麼不懂規矩?他是一個廢帝,還讓着他幹嘛?等父親帶兵……”

崔勝伸手去捂弟弟的嘴,崔騰反抗,兩人就在客人面前撕扯起來,門口有兩名僕人,這時都低着頭,假裝看不見、聽不見。

崔小君曾經說過家裡人都不像樣,只有父親一個人苦苦支撐,韓孺子終於明白是什麼意思了,也難怪崔宏特別欣賞外甥東海王。

崔騰後退兩步,“大哥,你別攔我,我不是來打架的。”

“去,找你那夥狐朋狗友玩去吧。”崔勝不耐煩地說。

崔騰盯着倦侯,“咱們擲骰子,你贏了,我沒話說,你輸了,把妹妹留下。”

崔勝氣得臉比弟弟還紅,向外推搡,“去去,不成器的傢伙,拿妹妹當賭注,虧你想得出來。”

崔騰被推了出去,崔勝對兩名僕人厲聲道:“不準再讓他進來,給崔家丟人!”

僕人應是,心裡卻清楚,自己攔不住家裡的這位莽公子。

“倦侯見諒,我這個弟弟從小嬌生慣養,十幾歲還跟小孩子一個脾氣,以後咱們多來往,互相熟悉之後你就會發現他其實很好。他在外面的朋友比我還多,大家都說他仗義疏財,以後能成爲大俠。”

韓孺子敷衍地笑了笑,若按楊奉的分類,崔騰頂多算是仗勢欺人的豪強。

眼看兩人又要陷入無盡的沉默之中,外面匆匆跑進來一人,差點被門口僕人當成二公子給攔住,待發現這是宗正府派來的官吏,僕人急忙退到兩邊。

禮官剛喝了幾杯熱酒,加上心中着急,又是一個大紅臉,連起碼的禮節都忘了,直接說道:“太后急召倦侯,命你即刻進宮。”

(求訂閱求收藏)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楔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九十章 賭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一章 進宮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通知
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楔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九十章 賭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一章 進宮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一百四十二章 遷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