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

皇帝在宮裡宴請舅氏一家,倦侯府裡也有一場“家宴”,晁鯨等十幾名來自漁村的少年聚在一起喝酒,他們不用講究規矩,胡吃海喝,回憶成筐的往事,許下成堆的豪言壯語,一個個都有指揮千軍萬馬的氣概,發誓將來要蕩平天下羣賊,直撲塞外的匈奴人,唯獨對眼前的一片狼籍無動於衷,誰也不願意起身收拾一下。

他們知道兩天之後就是除夕,知道皇帝正在宮中宴請外戚,成熟穩重的大人都在宮裡輪值,整個倦侯府由他們做主,一點也不用擔心。

“等咱們活捉大單于,我要讓他跪下,對他說‘大楚皇帝是你動得的嗎?你以爲拍拍屁股走人就沒事了?老不死的,跟我回京城向皇帝磕頭認罪,再把蜻蜓還給我。’”

晁鯨喝多了,面紅耳赤,一手握杯,一手指着對面的同伴,唾星橫飛地怒斥,好像那就是大單于本人,兩邊的人一半在睡覺、一半大聲附和:“磕頭,快磕頭。”

同伴醉意更重,呆呆地看着晁鯨,“我、我沒搶過你的蜻蜓,是他,老七,記得嗎?小時候你在河邊抓的大蜻蜓就是被老七搶走的,找他要,別找我,我、我啥也沒做。”說着說着,莫名其妙地哭起來。

其他人根本沒注意到他在說話,尤其是晁鯨,仍在怒斥“大單于”。

韓孺子來到倦侯府,在自己的另一個家裡,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他站在門口,身後跟着一排目瞪口呆的衛兵。

喝醉的少年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只有一個人指着門口,傻笑道:“我看到皇帝了,呵呵,我看到皇帝了。”

韓孺子無奈地搖搖頭,揹着皇帝,不知其他人是什麼模樣,大概比晁鯨這些人好不了多少。

他來到書房,這裡倒是一塵不染,收拾得整整齊齊,沒有安置炭盆,倒也不是太冷。從書籍的擺放方式上能看出趙若素的痕跡,分類極細,經、史、子、集各佔一塊,然後按時間排序,方便查找。

他還沒來得及做什麼,門被撞開,中司監劉介撲了進來,跪在地上,滿臉的驚駭,“陛下……”

韓孺子擡起手,示意劉介不要說話,然後做出傾聽的姿態。

劉介糊塗了,急忙閉嘴,也仔細聽,除了自己粗重的喘息,沒什麼特別的聲音,他更糊塗了。

“天下人都在準備過年,那種歡快的聲音隔着多遠都能聽到。”韓孺子輕聲說,微閉雙眼,似乎真的聽到了某種聲音。

“是啊,就要過年了,求陛下讓我們也過一個踏實年,陛下私自出宮,太后、皇后憂心忡忡,我們承擔不起這個責任啊。”

韓孺子微笑道:“劉公覺得朕是哪種皇帝?”

劉介一愣,沒敢接話。

“朕讀過一些史書,覺得皇帝各不相同,有宮裡的皇帝、城裡的皇帝和天下的皇帝,太祖是天下的皇帝,大楚江山是他打下來的,足跡遍及四方。在太祖之後,皇帝的範圍可就越來越小了,烈帝、武帝算是城裡的皇帝,經常出宮甚至出城,偶爾去往遠方,不成慣例,其他祖先就都是宮裡的皇帝了。”

劉介張嘴結舌,過了一會才說道:“太祖奠定的基業,讓後世子孫不必那麼辛苦,列祖列宗能在宮裡、城裡治理天下,正說明規矩的好處,所謂的垂拱而治,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太祖奠定的基業能傳多久?”

“千秋萬世,永不斷絕。”

“劉公也會說奉承話,從古至今,哪來的‘千秋萬世’?”

“千秋萬世是天下人的希望,想必也是陛下的希望。”

韓孺子示意劉介起身,看着他站起來之後,說:“當然,朕也希望如此,所以朕不能坐在宮裡享受太祖留下的好處,坐吃山空,再多的家業也經不起人人‘垂拱’,朕得爲後世留下一點什麼。”

“那、那也不用出宮啊。”劉介覺得皇帝越來越難應對,自己有點力不從心。

韓孺子來倦侯府不是爲了與太監爭論,說道:“去外面看看,朕進府的時候看到有人在附近探頭探腦,如果是客人,將他帶進來。”

劉介睜大雙眼,“刺駕之事纔過去……”

“問清他的身份與來歷,沒有問題再帶進來,朕猜如果還有刺客的話,不會笨到大白天在府外窺視,而且朕此次出行並無人知曉,刺客更料不到,此時見人,反而是最安全的。”

劉介想了又想,實在無言以對,只好遵旨退出。

韓孺子坐在書房裡看書,沒過多久,宮裡的人一撥撥趕到,蔡興海等人是要爲倦侯府加強防衛,其他人則是奉太后、皇后之命,催皇帝回宮。

“不做完這裡的事、見過該見的人,朕是不會回去的。”韓孺子對第三撥使者說。

在這之後,在外面耽擱許久的劉介,終於帶進來一名客人。

韓孺子事前想不到會有客人守在外面,客人更料不到皇帝今天會來,而且還看到並召見自己,雙方都有意外,客人的意外更多。

那是一名將近三十歲的年青人,一身舊袍,看上去倒還整潔,只是在外面待得久了,疼得臉色發青、鼻頭髮紅,進入屋內,仍控制不住身上的顫抖。

年青人跪下,不等說話,從外面跳進來一個人。

晁鯨終於聽說皇帝來了,嚇得酒醒七分,立刻跑來,太監們攔都攔不住,“陛下饒命啊,我們平時不喝酒的,快要過年了,這才……嗚嗚,讓陛下抓個現形。”

“朕許你們正月初十之前喝酒,退下吧。”韓孺子稍顯尷尬,接見一名陌生人是連日來最有趣的事情,他正要展示帝王威嚴,全被晁鯨給破壞了。

晁鯨愣了一會,這才發現書房裡還有外人,於是訕訕地退下,回到後廳,向驚慌失措的同伴們豪爽地說:“沒事了,我從陛下那裡要來旨意,初十之前可以喝酒,一醉方休!”

廳裡歡呼聲一片。

書房裡,韓孺子接着打量客人,劉介在內的四名太監陪伴左右,沒有侍衛跟進來,說明此人絕無問題。

“臣韓息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客人自報家門,規矩又開始發揮作用。

此人的姓氏,加上劉介的鬆懈,韓孺子明白了,“你是宗室子弟?”

“是,臣乃安帝之後、安陽侯玄孫。”

安帝是大楚第三位皇帝,在位時間不長,到韓孺子這一代,親情早已淡薄,可是一名宗室子弟穿得如此破舊,還是有點奇怪。

“你是特意來見朕的?”

“是,陛下,臣在侯府門外等候陛下至少已有三個月了。”

韓孺子更驚訝,一個月前,他幾乎每天都來倦侯府,可沒見過這個人,馬上醒悟,當時來這裡屬於例行公事,宿衛軍早早肅清街道,韓息根本沒機會讓皇帝看到。

“你既是宗室子弟,爲何不通過宗正府上書求見?”

韓息叩首回道:“安陽侯因罪削侯,至臣祖父時獲赦,但是沒有恢復侯位,臣掛名虎賁營,無權無勢,曾向宗正府遞送請疏,想必他們沒有送到陛下面前。”

中司監劉介輕輕地咳了一聲,向皇帝輕輕搖頭,表示不滿。

韓孺子明白劉介的意思,韓息剛見到皇帝就數說宗正府的不是,舉止不端,怪不得在門外守了三個月都沒人替他通報一聲。

“現在你見到朕了,有何話說?”

韓息再次磕頭,“臣懇請陛下垂恩,恢復安陽侯的稱號。”

原來是求侯位,韓孺子頗感失望,仔細想想也是,此人年近三十仍一事無成,不像是出類拔萃的人才。

“朕前些天宴請文武有成的宗室子弟,你不在其中吧?”

“臣文不成、武不就,未入宗正府法眼。”

韓孺子更覺無趣,向劉介笑了笑,對韓息說:“恢復侯位朝廷自有規矩,你還是按正常程序申請吧,朕不能越級而爲。”

換一個正常的人,這時候也該明白皇帝是在婉拒,韓息卻有幾分王家姨丈的勁頭兒,不分場合、不辨親疏,跪地不起,說:“宗正府是‘權勢府’,臣無權無勢,請之不得,纔來懇求陛下。”

劉介準備開口訓斥韓息,將他攆出去,然後藉機向皇帝進諫,希望皇帝不要再隨意見外人,應當相信朝廷各部司的選擇。

韓孺子卻沒讓劉介說話,非要自己與這位不識趣的宗室子弟講個清楚。

“你立過何功?”

“臣寸功未立?”

“有何過人之處?”

“臣除了膽子大些,再無過人之處。”

“相隔數代而恢復侯位,可有先例?”韓孺子這句話是問劉介。

劉介其實不太清楚,但是馬上回道:“沒有,至少得立功,而且是大功,纔有可能封侯。”

韓孺子轉向韓息:“朕憑什麼恢復安陽侯?”

韓息又一次磕頭,隨後昂首道:“臣未立功,乃是因爲朝廷不肯用臣;臣無過人之處,乃是因爲身處庸碌之中,無由顯露。臣請陛下試用,必立不世之功。”

此人的確膽子夠大,而且狂妄。

劉介等人都皺起眉頭,韓孺子卻露出微笑,“先說說你能做什麼吧?”

“臣請出使極西之地,爲陛下一探敵人究竟,萬死無悔,若能僥倖生還,懇請陛下封侯。”

韓孺子自己都沒想這麼遠,一位落魄的宗室子弟想到了。全本小說網

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四十章 回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八十章 散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
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四十章 回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八十章 散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