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

對敵人封鎖消息容易,向自己人隱瞞卻很難,匈奴人營中傳言四起,瞿子晰幾乎不用刻意打聽或是偷聽,就能得到許多信息,只是這些信息真假難辨,而且互相矛盾,很難判斷有多大用處。

喬萬夫次日再來的時候,一股腦地告訴皇帝。

據說鄧粹已經率軍奪回長城沿線關卡與整個遼東,這是個好消息,但是從時間上算來這是不可能的。

又有傳言說燕南的楚軍大敗,正在潰散逃亡,大單于正將晉城的匈奴軍隊調過去,據稱要在江南牧馬。

蔡興海的確觀察到匈奴軍隊的頻繁調動,可是所謂的“江南牧馬”絕不可信。

不管怎樣,匈奴人急於達成和談。

這一回,喬萬夫帶來數名匈奴人,其中兩位會說楚語,對大單于的條件寸步不讓,以命令的語氣要求楚國皇帝立即接受和談。

東海王則針鋒相對地提出大楚的條件:匈奴人可以留在遼東,但是就此變爲大楚臣民,大單于願意的話,皇帝會考慮任命他爲遼東郡守……

匈奴人大怒,當場拔刀,將東海王嚇了一跳,好在有衛兵保護,匈奴人揮了幾下,將刀收起,怒氣衝衝地離去,聲稱一個時辰之內就要再次攻城。

匈奴人沒有攻城,而是押來數十名大楚使者,一字排開,瞿子晰、卓如鶴、馮舉等人都在其中,就連一直替大單于傳話的喬萬夫也被五花大綁,大隊匈奴士兵在楚使身後彎弓搭箭,準備當衆射殺使者,懲罰楚國皇帝的“言而無信”。

瞿子晰、卓如鶴帶頭,衆楚使跪下向城牆磕頭,隨後起身,瞿子晰懇求城上的楚軍士兵射箭,以免自己死在匈奴人弓下。

楚軍的確射箭了,箭矢落在離楚使很遠的地方,可匈奴人還是大吃一驚,帶着俘虜倉皇離開。

當天傍晚,喬萬夫又被送到晉城,這回,他帶來更確切的消息。

匈奴人主動透露了南北兩邊的形勢。

塞外的楚軍剛到燕國,確實奪回不少關卡,一支匈奴軍隊向楚軍挑戰,鄧粹根本不做迴應,像瘋了一樣率兵疾馳,不帶輜重,只帶很少的糧草,每奪一關,就地取食。

照這個速度,鄧粹很快就能殺到遼東,遠在晉城的匈奴人來不及回防,燕南的匈奴人則是無法回防。

燕南的楚軍的確敗退,但是沒有潰散,步步爲營,匈奴人增兵至十幾萬,仍然無法吞掉這支楚軍,反而受到掣肘,不能馳援後方。

大單于承認形勢對匈奴人極爲不利,但是通過喬萬夫提醒皇帝,形勢對他更不利。

“如果退路全無,匈奴人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全體南下,與陳齊叛軍匯合,擁立英王爲帝,在此之前,匈奴人不可能就這麼留下晉城。”喬萬夫儘量說得委婉,但是意思很清楚,匈奴人南下之前,必然要攻破晉城、殺死或者俘虜皇帝。

韓孺子點點頭,表示明白,他與大單于其實是在比試誰最先沉不住氣。

喬萬夫繼續道:“一旦晉城失守,京城肯定會……另立新君,以後陛下即使僥倖返京……也很難再奪回帝位了。”

韓孺子又點點頭,“大單于的條件呢?”

“大單于說匈奴人已經讓步,現在的條件一點也不能改。”

“很好。”

韓孺子知道這場遊戲有多危險,可他堅信,最先沉不住氣的人肯定不是自己。

次日一早,東海王、崔騰等人組成新的使團,受邀前往匈奴人營中繼續談判。

右賢王認出了東海王,聽說他的真實身份之後,先是一驚,隨後暴怒,若不是被衆多貴人拉住,當場就要砍死新來的楚使。

在見識過匈奴人多次發怒之後,東海王反而不怕了,當着右賢王的面侃侃而談,好像他上次混入匈奴營中只是爲了打探軍情……

這一天的談判仍無結果,匈奴人反覆強調皇帝所面臨的危險,對自己的處境表現得不以爲然,“早聽說江南水草豐美,我們大不了南下牧馬,匈奴人到哪都能活,皇帝可就未必了。”

“大楚皇帝到哪都是大楚皇帝,匈奴人到了江南,可就未必是匈奴人嘍。”東海王自己也不知道這句話有什麼意思,傳譯過去之後,卻讓對面的匈奴人臉色一變。

他們懷念一望無際、可以盡情馳騁的大草原,聽人描述江南到處都是水澤,馬匹根本跑不開,一想到這樣的情景,匈奴人不寒而慄。

回到晉城,東海王信心十足地向皇帝擔保,頂多三天,匈奴就會服軟。

沒等到三天,當天夜裡,匈奴人突然發起了進攻。

好在晉城的楚軍從未鬆懈,百姓也沒閒着,充分利用這幾天時間,將城牆儘可能加固,即使防不住攻城器,也能擋住騎兵的衝擊。

匈奴人頗爲狡猾,先是冒充使者,聲稱有急事要立即面見皇帝,等城門打開,數十人一擁而入,佔據城門洞,將大門完全打開。

更多的匈奴騎兵隨後趕到。

雙方在城門下展開激戰,匈奴人雖然佔有先機,後勁卻不足,只有兩三千人,再無後援,逐漸被楚軍擊退,倉皇逃走,丟下數十具屍體。

這次進攻莫名其妙,匈奴人不用全軍攻城,兵力只需超過五千,晉城也很難守住,可匈奴一方只動用了很少的兵力,也不持久,見勢頭不對,立刻就跑。

說是騷擾,又顯得過於認真。

晉城軍民緊張了一個晚上,將士們都沒睡覺,百姓又都遷到北城躲避。

一個時辰之後,匈奴派來幾名使者,聲稱剛纔的攻城是個意外、是個誤會。

楚軍不再上當,拒絕給他們打開城門。

次日清晨,喬萬夫獨自前來,終於解釋清楚前因後果。

攻城是右賢王的主意,他太憤怒了,以爲能夠輕易攻破晉城,只要砍下皇帝的腦袋,誰拿他也沒辦法。

晉城沒有失守,皇帝的腦袋也還牢固,右賢王則要爲自己的衝動付出代價。

喬萬夫帶來大單于的禮物——右賢王的腦袋被放在了地上。

在場衆人無不大驚,東海王膽戰心驚地湊過去辨認了一會,臉色蒼白地向皇帝點頭,“真是他。”

“大單于會委派新的使者,這一回,談判是真的了。”喬萬夫就此留在晉城,不用再回匈奴人那邊。

將近午時,十餘名新使者到來,其中的正使是金純忠。

金氏兄妹一直不被允許見皇帝,現在終於可以露面了。

談判仍由東海王負責,崔騰來回傳遞消息。

大單于做出大幅讓步,遼東可以還給大楚,但是要留一條通道,讓匈奴大軍平安退回草原,雙方每年互贈的禮物減少一半,至於陳齊,根本不在談判內容裡,大單于對那股叛軍早就不在意了。

金純忠透露消息,叛軍已經全軍覆沒,只剩少數頭領逃亡在外,對大楚不再構成威脅,對匈奴人也沒有任何幫助了。

在談判現場和皇帝住處之間來回奔波,崔騰樂此不疲,一次比一次高興,“哈哈,大單于又讓步了,陛下看人真準。”

第七次來向皇帝通報情況的時候,崔騰卻變了一副面孔,怒氣衝衝,雙手握拳,太監上前迎接,他舉拳就要打,守門的侍衛只好將他攔住,通稟陛下,得到明確許可之後,才放他進去。

“太過分了!”崔騰臉氣得通紅,“太過分了,陛下,不能再忍了!”

“怎麼回事?”韓孺子想不出匈奴人的哪個條件能惹得崔騰如此憤怒。

“匈奴人不是要求和親嗎?”

“嗯。”

“本來沒什麼,大單于將幾個女兒或者孫女嫁給陛下,也不要求當皇后了,至於大楚,隨便找個‘公主’送過去就是,誰知……誰知……”崔騰臉更紅了,“匈奴人竟然點名要人!”

“點名?點誰的名?”韓孺子也很意外。

“我妹妹。”

“嗯?”韓孺子也怒了。

見皇帝神情不對,崔騰反而冷靜下來,急忙道:“不是京城的皇后妹妹,是在這裡的三妹崔昭。”

韓孺子發現自己理解錯了,搖搖頭,隨後皺眉道:“崔昭?這……大單于怎麼會知道她的名字?”

“還不是代王府的那兩名僕人?”崔騰的臉又紅起來,因爲這件事與他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當時兩名僕人私下閒聊冠軍侯夫人的種種奇特之處,不巧被崔騰聽到,兩人捱了一拳一腳,沒有受傷,可心裡害怕,竟然逃出城去投降了匈奴。

這兩人後來被殺,卻將城裡的傳言留在了匈奴人中間,而且越傳越誇張,右賢王對這位美貌無雙、命硬剋夫的女子很感興趣,要求大楚賠償公主時就已存了心事,只是沒來得及挑明。

大單于狠心殺死了右賢王,卻對他的興趣也很感興趣。

韓孺子很吃驚,兩國交兵,雙方如今都站在懸崖邊上,大單于竟然還想着這種事。

“拒絕就是了,大單于不會堅持的。”韓孺子說。

“拒絕,當然拒絕,我就是……就是氣不過,匈奴人是故意的吧?就是爲了讓我們崔家難堪,三妹這段時間夠倒黴的了……”

崔騰告辭離去,心中氣憤難平。

韓孺子正想着如何恢復與外界楚軍的聯繫,站在身邊的張有才突然說了一句:“也不知大單于會將誰嫁給陛下?”

韓孺子冷冷地瞧了他一眼,張有才訕訕地退到一邊。

談判當天沒有結束,但是多少有了進展,東海王信心更足,城內軍民也都感到喜悅,只是不敢表現得太明顯,既怕日後失望,又怕顯得不夠勇敢忠誠,可是一想到能活下去,每個人都踏實許多。

天黑不久,崔騰又來了,這回沒那麼惱怒,而是顯得有些困惑,“三妹託我帶話,她想見陛下一面。”

“現在不是時候,告訴她,大楚還不至於用一名弱女子交換和平。”韓孺子不想見外人。

“三妹說,她無論如何要見陛下一面,將事情當面講清楚,如果陛下不見,她寧願……以死明志。”

(今日正常兩更,月底求下月票。)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九十章 賭局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九十四章 缺錢楔子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九十章 賭局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九十四章 缺錢楔子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