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

(感謝讀者“twomix560”的飄紅打賞。祝所有讀者國慶快樂,享受一個難忘的假期。)

皇宮應該是皇帝的家,離“家”多日,歸來的韓孺子卻沒有回家的感覺,還在進城之前,只是想到皇宮的高牆,他就感到一陣輕微的厭惡,突然醒悟,自己遲遲不願返京,一部原因就是不想回到宮裡。

他很快調整好心情,無論如何,他現在是皇宮的主人了。

皇帝返京有許多事情要做,第一件卻不是國家大事,更不是與皇后團聚,而是去拜見太后。

上官太后仍是皇帝名義上的母親,大楚的規矩要求皇帝表現出足夠的孝心,太后也得流露出足夠的慈愛。

韓孺子和上官太后都做不到,好在有禮部和內官,他們經驗豐富,用完美而繁複的儀式彌補了一切缺憾、掩蓋了一切尷尬:一批太監替皇帝送上他從未過目的各地特產,一位女官替太后溫言慰勞遠道歸來的皇帝。

皇帝已經親政,因此不用再下跪,說一句“皇兒拜見太后,永遊在外,勞太后懸念”,就算完成了任務。

太后只需保持微笑。

直到轉到另一間房裡,與生母王美人單獨見面,韓孺子才感到自在,充滿感情地叫了一聲“母親”。

王美人有自己的寢宮,但她平時仍與太后住在一起,執婢妾之禮,這爲她贏得不少名聲。

王美人仔細打量自己的兒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臉頰,好確定他一根汗毛也沒少,良久才長長呼出一口氣,“陛下總算回來了。”

“我沒事。”韓孺子原地轉了一圈,“身體還強壯不少。”

王美人笑着搖搖頭,隨後正色道:“要稱‘朕’,即使是對我,即使是在私下裡,也不能隨便自稱,皇帝就是皇帝,哪怕周圍空無一人,也還是皇帝。”

“是,朕……明白。”韓孺子能理解母親的謹慎,他這個皇帝當得頗爲不易,自當牢牢握住。

王美人緩和語氣,拉着兒子的手,問了許多路上的瑣事,每天吃幾頓飯?是熱是涼?準時嗎?有沒有湯?太監們聽話嗎?每天換牀睡得習慣嗎?諸如此類,都是母親才能提出的問題。

韓孺子一一回答,一點也不覺得無聊。

王美人總算滿意,鬆開手,讓兒子坐下,又變得嚴肅起來,“有一個人,陛下應該帶回來,我卻沒有見到,另外一個人,陛下不應該帶回來,我卻聽說他跟在隊伍裡,得意洋洋,這是怎麼回事?”

韓孺子知道母親說的都是誰,微笑道:“金貴妃是匈奴人,不願回京,自己選擇住在草原。”

“自己選擇?什麼時候大楚皇帝允許嬪妃自己選擇住處了?這麼大的皇宮是爲誰建的?再說那畢竟是大楚之妃,又沒個可靠之人看着,就這麼任其流落在外,還是不講禮儀的蠻夷之地,陛下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禮部尚書元九鼎親自去的晉城,就一句也沒反對過?”

韓孺子臉色微紅,像是回到了小時候,當他偶爾做錯事的時候,慈愛的母親就會變得嚴厲。

但他畢竟已經長大,回道:“元尚書反對了,曾率領隨行的官員一塊進諫。”

“可陛下不聽,仍要一意孤行?”

“情況有點特殊,朕在晉城迎娶金貴妃的時候,身邊只有寶璽之印,沒有冊封之印,所以……冊封文書並不完整,嚴格來說,金貴妃還不是正式的貴妃,也不會被列入宗室譜籍。”

皇帝有十二枚璽印,各有用途,寶璽最重要,卻不是萬能的。

王美人眉頭微皺,“這樣也行?金貴妃和匈奴人看不出破綻嗎?”

“金貴妃瞭解真相,她不在意,匈奴人——大概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假裝糊塗。”

大單于急於返回草原,確信皇帝喜歡金垂朵就夠了,對其它事情都不計較。

王美人念念在心的卻是貴妃,“她不在意?她怎麼會不在意……算了,另一個人呢?”

“東海王?他變化很大,朕敢擔保,他絕不會再生異心。”

“東海王不生異心,其他人呢?有時候不是誰想造反,而是被一羣野心勃勃的狂徒硬推上去的,比如英王。”

英王仍然下落不明,據說被羣盜帶到了海上。

“如果那樣的話,朕更要將東海王留在身邊,時刻關注。”

韓孺子語氣平淡,王美人卻聽出了強硬之意,這是她的兒子,她再瞭解不過,孺子從小就很少大吵大嚷,可是對自己堅持的事情即使表面上認錯,過後還是會堅持。

他現在是皇帝,連表面上的認錯也不需要了。

王美人再度緩和語氣,“好吧,陛下覺得能看住東海王,那就應該沒問題,但你務必小心,東海王跟他母親一樣,很會掩飾。”

“是,朕會小心在意。”

王美人想了想,“陛下爲何要終止選秀?”

“齊國再叛、匈奴入侵,大楚頻遭兵災,朕在晉城被圍,僥倖得脫,這種時候選秀不合時宜,徒增百姓負擔,讓天下人以爲朕是無道昏君。”

“唉,陛下說得對,都是我的錯,久居皇宮,讓我忘了民間疾苦。”

“母親也是一片好意,何錯之有?”

“可陛下的聖旨來得稍晚一點,我已經將十名不錯的秀女召入宮中,怎麼辦,要送出去嗎?”

終止選秀,負責的是禮部與相應官員,將秀女送出宮,卻無異於彰顯皇帝生母的錯誤,韓孺子只能道:“已經入宮的就留下吧,正好服侍母親與太后。”

“呵,我們兩個老太婆,還要多少人服侍?留在陛下身邊吧,別人倒無所謂,其中兩人出身顯貴,進宮之後不能連個名份都沒有……算了,陛下剛回來,這些事情以後再說。”

“是,母親。”韓孺子也不想現在就計較後宮之事。

王美人仍沒有放兒子離開的意思,喝了一口半涼的茶,“河南尹韓稠怎麼得罪陛下了,居然要免他的職?”

“免職?母親誤解了,他是升官,由河南尹升爲宗正卿。他是宗室長輩,辦事得力,正適合擔任此職,原宗正卿年事已高,幾年來一直請求致仕,也該換人了。”

“陛下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王美人露出微笑,也不想現在就與皇帝發生爭執,何況久別重逢,兒子又在晉城遇過大難,她現在只在意兒子的平安,對別的事情不太上心。

“陛下真是長大了。”王美人由衷地說,伸出手,想跟從前一樣,捏捏兒子的臉蛋,馬上放下手臂,重複道:“陛下真是長大了。”

韓孺子握住母親的手,“再大也是您的兒子。”

母子二人閒聊了一會,外面天色漸暗,王美人終於放兒子離開,“去吧,陛下是有妻室的人,不能總留在母親身邊,皇后還在等你,她這些日子裡也不容易,陛下要好好安慰她。”

“是,母親。”韓孺子略感意外,沒想到母親會說皇后的好話,起身準備告辭,又想起一件事,“代國都尉鄧粹,救駕有功,希望將妹妹送入宮中。”

“這種事情陛下自己做主吧,與皇后商量就行。”王美人略顯疲憊,這幾天裡,她比走在路上的皇帝還要累,時刻計算行程,如今懸着的一顆心總算放下,覺得整個人都像被掏空了一般。

“母親好好休息。”韓孺子退下,心裡踏實許多,出門與張有才等太監匯合,匆匆向自己的寢宮走去。

皇后盛裝等了多半日,知道皇帝會忙,沒有派人去催,獨自端坐,回想在倦侯府裡的一點一滴,心裡暖暖的,嘴角露出微笑。

“陛下回宮!”外面有人喊道。

崔小君站起身,發現自己的心跳有些加快。

皇帝與皇后的重逢沒有那麼多禮儀,但也得遵守一定之規,自有女官引導,兩人照做就是。

儀式很快結束,女官退下,侍女幫助皇后摘下沉重的頭冠之後,也退下,房間裡只剩下兩個人。

韓孺子站在十步之外,目不轉睛地看着皇后。

崔小君抿嘴一笑,“陛下不認得我了?”

“爲什麼皇后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變化?”崔小君驚訝地低頭看了自己兩眼,“哪有什麼變化?連衣裳都是舊的。”

“不,有變化。”韓孺子邁步,緩步走近,“比從前更美。”

崔小君臉上一紅,笑道:“陛下從哪學來的花言巧語?”

韓孺子攬住皇后的腰,“花言巧語不是學來的,碰見對的人,它會自然而然地從嘴裡蹦出來。”

皇后準備了酒饌,兩人都沒有胃口,攜手上牀,互訴衷腸,都是閒言碎語,沒一句要緊的話。

回到皇宮的第一天,韓孺子感覺很好,母親與皇后的矛盾似乎沒有想象得那麼大,用不着他來煩心,接下來,他可以專心致志地處理國家大事。

皇帝回京的頭兩天不用上朝,韓孺子還是早早起牀,前往凌雲閣,召見中掌璽楊奉,要趁這兩天時間,與楊奉交接一下。

楊奉早就等在閣中,還是一副不冷不熱的樣子,好像這只是一個假期的結束,學生或許有一點興奮,教師感到的卻是又要面對頑劣的弟子了。

兩人互相點下頭,連句寒暄都沒有,楊奉開始詳細介紹朝中情況,有一些奏章比較重要,別人不能代爲批覆,必須由皇帝親自過目,需要儘快處理。

韓孺子很快進入狀態,準備好了正式接掌整個朝廷。

一個上午過去,楊奉介紹完畢,說到自己的事情:“陛下既然平安歸來,請允許我卸任中掌璽之職。”

韓孺子一怔,完全沒料到會聽到這句話,“楊公何意?”

“陛下被困晉城期間,我做出的一些決定,讓我不適合再任內官。”

“朕明白楊公的用意,從來沒有怪罪於你。”

“即便如此,還是請陛下放我出宮,讓我繼續追查望氣者淳于梟的下落。”

韓孺子不明白,像楊奉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困在這樣一個坎兒前,怎麼都邁不過去。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二章 兄弟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通知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五十章 軟禁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六十章 宮門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二章 兄弟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十九章 進退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
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二章 兄弟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一百零九章 觀賞皇帝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通知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五十章 軟禁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六十章 宮門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二章 兄弟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十九章 進退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