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

韓孺子一下子多了一位外公、三個舅舅、兩個姨母,諸多表兄妹與外甥、外甥女,以及若干禮部認可的親戚。

這是一個大家族,因爲是農戶,沒有深宅大院,兒女一成親就出去自立門戶,卻在一夜之間又聚爲一大家,在官府的護送下趕來京城,當中的許多人第一次離鄉,既惴惴不安,又興奮難言。

全家老小共是四十五口,不能一下子都涌進廳裡,禮部早有安排,先是太后的父親一個人進來,老漢年事已高,腿腳不便,因爲過於激動,行走更加困難,由兩名太監攙扶着進來。

他的老花眼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堆人影,知道太后與皇帝就在其中,心中一驚,緊接着兩腿一軟,剛邁過門檻就要跪下,兩名太監還以爲這是老人家體衰的表現,硬是駕起來,拖到指點位置,才鬆手讓他跪下。

“草民王、王感,叩見陛下,叩見太后!”老人家原來的名字只是一個數字,過於簡陋,當地特意找人重起了一個,他記得還不算太牢固,本人有些耳聾,嗓音比常人洪亮得多。

太后強自鎮定,“父親快快起身,都是自家人,不必拘禮。”

“不必拘禮”也是禮節,等老漢王感磕了一個頭,兩名太監纔將他攙扶起來,另有人端來凳子,讓他坐下。

氣氛慢慢變得自然起來,太后已經瞭解王家的方方面面,可還是重問一遍,聽父親說出來,又有一番感動。

韓孺子也問了幾句身體好壞、旅途是否辛苦,然後就沒什麼事了,坐在母親身邊,時不時瞥一眼人羣中的韓稠。

親人重逢,太后喜極而泣,周圍的人自然也要陪着落淚、感慨,韓稠的反應卻有點過分了,簡直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好像坐在那裡的老莊稼漢是他失散多年的父親。

禮官覺得差不多了,前趨幾步,請求召見其他人,太后許可,從皇后手中接過絹帕,擦拭眼淚。

王家人分成數批進來,由王感一一介紹,磕頭之後,如果太后有話要問,就留下回話,問完了,男子退出,女眷與十歲以下的孩子可以留下。

廳裡變得擁擠,情緒高漲,一開始還在禮部的要求範圍之內,慢慢就超出了標準,哭聲一片,之前的演練與真實見面畢竟不是一會事,太后與親人固然悲喜交加,就是旁觀者也都涌出幾分真實感情。

幾個孩子不懂規矩,哭得聲音太大,被禮官悄悄地帶了出去,哭聲能與這幾個孩子相提並論者,就是宗正卿韓大人了,可禮官請不動他,也不敢真拖他出去,只能一個勁兒地小聲勸止。

終於,衆人的情緒稍稍穩定,禮官能夠進行下一項,中司監劉介上前,代表皇帝與太后,宣讀了一份長長的賞賜清單,只有宅子暫時不在其列,要等見面結束之後,與第二批賞賜一道送給王家。

進行到這裡,皇帝的職責告一段落,韓孺子起身,來到外公面前,握着老人家的手說了幾句,又引發一陣哭聲,他帶人離開,將大廳留給太后。

皇后不能離開,這一整天她都要陪在太后身邊,盡一名兒媳的職責。

走出大廳,呼吸到外面清冷的空氣,韓孺子感覺自在了許多,對這羣多出來的親戚,他沒有多少感覺,與貴賤無關,而是他的心思根本不在這上面,只想儘快解脫。

但他還不能走,待會有一場真正的家宴,他至少要向太后和外公敬酒,於是他又到跨院裡,下達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命禮部尚書元九鼎去將宗正卿韓稠帶過來。

金純忠和喬萬夫又得到一些新消息。

“聖軍師招供了,除了欒凱,雲夢澤還派來一位高手,本想跟隨韓宗正一塊參加省親,趁機行刺,結果卻遭出賣,那名刺客已經被包圍,很快就能落網。”

“嗯。”事情如此順利,韓孺子卻沒法高興,“那人真是望氣者聖軍師?”

“初步判斷就是他,還需更多佐證,微臣馬上就去找。”

“不用着急。”韓孺子留下金純忠。

接着是喬萬夫上前,“那些商人在會所燒掉了欠條,聲稱是向太后獻禮,圍觀者甚衆,消息已經傳開。”

韓孺子點點頭,商人的行爲於國於民有利,還真沒辦法強行阻止,可他們爲何心甘情願放棄如此龐大的一筆債務,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解惑者只能是韓稠。

元九鼎不負重託,總算將宗正卿韓稠帶來了,以韓大人的肥胖,這的確是一項“重託”。

一跨過門檻,韓稠就撲到皇帝腳前,一邊痛哭,一邊叫喊陛下。

韓孺子早有準備,收回雙腳,略一揮手,王赫與另一名侍衛上前,將宗正卿拖開幾步。

“罪臣韓稠,伏乞陛下寬恕。”韓稠仍趴在地上磕頭不止。

“你有何罪?”韓孺子問。

屋子不大,孟娥、兩名侍衛、兩名太監、金純忠、喬萬夫、元九鼎等人陪同皇帝,稍顯擁擠,衆人當中,只有元九鼎對事情一無所知,他又是議政大臣之一,地位尷尬,不能走,也不能發表意見,只好低頭假裝糊塗。

“老臣罪在狂妄自大,未得陛下旨意就自行其事,雖僥倖抓得幾名刺客,難贖不告之罪。”

韓孺子和金純忠互視一眼,這可不是他們想聽到的罪名。

太監張有才從外面進來,他跟元九鼎一樣,不明白這裡發生了什麼事,茫然道:“陛下,太后說,今日家人團聚,陛下忙碌也就算了,宗室總得有一位德高望重者陪同,如果沒什麼重要的事情,請陛下快些放韓宗正回去。”

“轉告太后,朕用不了多久。”

張有才退下,去向慈寧太后覆命。

金純忠開口道:“請韓宗正將刺客之事詳細說一下。”

韓稠磕頭,“此事還需從頭說起,老臣剛到京城赴任之時,曾讓家中老妻進宮給兩位太后請安,太后當時說——請陛下恕罪,老臣纔敢說。”

“無罪。”韓孺子冷冷地說,已經大致猜到韓稠要說什麼了。

“太后讓臣妻轉告老臣,陛下年輕,望羣臣協力輔佐,又說老臣是宗室長老,要時刻想着陛下的安危。也是老臣一時糊塗,自以爲得到了太后的懿旨,於是一直保持警惕。兩月前,洛陽商人左連生進京,向老臣介紹了雲雄。”

聖軍師假裝商人云雄,先是討好韓稠,慢慢露出真面目,原來他是雲夢澤派來的刺客頭目,韓稠大驚之餘,決定暫不要打草驚蛇,於是敷衍應對,希望能引出刺客團伙。

可事與願違,刺客說動手就動手,大將軍崔宏和皇后接連成爲目標,韓稠覺得不能再等,於是使計將聖軍師騙出,送交京兆尹府,自知犯了大錯,不敢來見皇帝,守在宮門外,希望通過太后向皇帝請罪。

這是他的說辭,韓孺子一個字也不相信,一時間卻又找不出明顯的破綻,於是看向金純忠。

金純忠向皇帝搖下頭,表示現在還不行,必須審過聖軍師之後,兩相對照,才能指出韓稠的問題。

喬萬夫開口道:“城內的討債商人將手中欠條當衆燒燬,也是韓宗正所指使?”

韓稠擡起頭,面露驚訝,“喬大人應該知道啊,你前兩天找過我,希望我能幫忙。”

“我是拜訪過宗正大人,也請您幫忙,但您當時說洛陽商人與您有仇,您幫不上忙,更沒說……”

韓稠臉上淚痕未乾,卻不耽誤他露出笑容,“喬大人誤解了……”

話未說完,張有才又來了,不等他開口,韓稠笑道:“請張公轉告太后,陛下留老臣有事相商,老臣會盡快過去。”

張有才點點頭,看了一眼皇帝,再次退出

韓稠繼續道:“喬大人誤解了,你說有商人指控我,我當然說是有仇,可我也算爲官一方,在洛陽有仇人自然也有熟人。等你走後,我仔細想了想,覺得義不容辭,於是找了一圈,竟然真找到幾位當初關係不錯的商人,請進府來,向他們曉以大義,請他們代爲勸說其他商人。總算朋友盡心,他們成功了,可我自己也是今天才知道衆商感懷皇恩浩蕩,竟然要銷燬欠條以爲太后省親的賀禮。不管怎樣,這算是一樁好事吧?”

喬萬夫啞口無言,看向皇帝。

“如此說來,韓宗正非旦無罪,反而有功。”韓孺子緩和語氣。

韓稠磕頭,“無旨行事,乃是重罪,老臣久在京外,性子散漫,行爲不端,自知有罪,怎敢邀功?”

“平身。”韓孺子道。

韓稠又磕了一個頭才站起來。

“韓宗正先去太后那邊吧,你的事情以後再論。”韓孺子看到張有才又來了,不想再審下去。

“老臣遵旨,無論陛下定下何罪,老臣絕無二話。”韓稠恭恭敬敬地退出,真像是一位心懷坦蕩的大臣。

張有才站在門口,看着韓稠走遠,向皇帝道:“是因爲送禮的事兒嗎?”

“送禮?”韓孺子一愣。

“是啊,自從過了洛陽,這一路上幾乎天天有人給舅家送禮,已經裝了好幾車,聽說城裡還有更多。”

“誰送的禮?”

“大都是商人,也有一些官員,名單在大皇舅手裡,陛下要看嗎?”

韓孺子終於醒悟,自家後院已然失火,他在京城準備整肅朝廷與衆商,舅氏一家卻已經開了“受賄”的口子。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二百章 雪林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二百章 雪林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帝就是大勢(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