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

韓孺子也很高興,只是遺憾懷孕的人不是皇后,他已經儘自己所能,多半時間都與皇后同房,可懷孕者卻是一名他很少寵幸的嬪妃。

這就像一場事先約定好的決戰,雙方將領精心地排兵佈陣,最後決定勝負的卻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驟雨,勝者固然欣喜,只是不明所以。

但勝利者畢竟還是皇帝,韓孺子利用這次機會,以慶祝的名義,召集宗室子弟去效外耕田。

耕田之餘,還要進行幾次狩獵演練。

按規矩,狩獵要在秋後進行,春季萬物生長、百獸生息,不宜捕殺,因此只做演練,並不真的射獵。

來京參加大祭的年輕宗室子弟大都奉旨留下,各地又推薦更多的子弟赴京,湊足八百之數,再加上同樣數量的官吏子弟,以及四百名京城的良家子弟,共是兩千人。

出城狩獵之前,先進行爲期半個月的筆試、武試,分出甲乙丙丁四等,甲等文武俱優,可爲將軍,乙等文優者爲吏、武優者爲參將,丙等爲軍官,丁等爲士兵。

所有任命都是臨時的,不入兵部、吏部名冊,狩獵結束官職收回,但是這支軍隊從行軍、紮營到狩獵,所有行動都由自己決定,與普通軍隊毫無二致。

人人都明白,這是皇帝的一次檢驗,能在此次狩獵中脫穎而出者,事後極可能獲得真正的官職,因此都很踊躍,力爭要給皇帝留下一個好印象。

與此同時,三年一次的會試也到了,天下舉人紛紛入京,傳言說今年考中進士者最爲幸運,極可能得到皇帝的重用。

這一年纔剛剛開始,就有人稱其爲“大試之年”。

韓孺子希望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遇到的阻力可不少,將要出城的前一天,宗正卿韓踵求見皇帝。

按規矩,大臣應該上書言事,韓踵卻直接求見皇帝,因爲他要談的是“家事”,不宜寫入奏章,爲外人所見,更不適於被史官記錄。

這次交談只在君臣二人之間進行,旁聽者不過兩名太監。

韓踵坐在圓凳上,雙手握柺以保持身體平衡,腰背彎曲,脖子盡力挺直,每次看見他,韓孺子都會想起成精的老龜,但是這樣的聯想只能藏在心裡,絕不能表露出來。

韓踵是德高望重的宗室老臣,不是皇帝可以拿來隨意開玩笑的親信近臣。

“陛下創建了一支‘子弟軍’,宗室興奮,這不,許多人覺得八百人太少,向我求情,希望能再加一些名額呢。”

韓孺子知道韓踵還有話沒說,微笑道:“這不是什麼‘子弟軍’,除了宗室的年輕人,也有官吏和百姓的後代,趁此大好春景,陪朕出城踏青而已。”

“呵呵,踏青好啊,想當年,武帝幾乎年年出城踏青,也是召集衆多宗室子弟,前呼後擁、旗幟飄揚,那樣的場面,經歷一次,一輩子都忘不掉。”

“老大人經歷過幾次?”

韓踵右手離開柺杖,豎起四根皮包骨頭的手指,“老臣有幸經歷四次。”

“老大人不虛此生。”

“還能活着看到大楚盛世再臨,纔是老臣最大的幸事。”

韓孺子大笑道:“就憑老大人這句話,朕也要努力,儘快創一個盛世出來。”

韓踵奉承,韓孺子謙虛,兩人客套了一會,韓踵終於說到正事,“陛下此次選將,似乎沒有考慮到出身貴賤。”

“這不是選將,只是一次遊戲,所有官職都是臨時任命,事後收回,沒有必要區分貴賤吧?何況都是宗室子弟,有貴無賤。”

韓踵堅定地搖搖頭,他活了七十多年,有些事情在他眼裡無比重要,“不然,宗室無貴賤,但是有親疏。這支‘子弟軍’中還有八百名官吏子弟,據說陛下不問出身,連七品小吏的子孫都可入選,還有四百名普通人家的後代,這多麼人在一起,總有高低貴賤吧?”

“比如匈奴人攻到京城,或者朕面前有猛獸撲來,急需勇士挺身而出時,還要分貴賤嗎?”

“唉,老臣明白陛下的意思,可尊卑之別終歸得有,否則的話,保下來的大楚江山該歸誰所有呢?老臣斗膽說一句,真要事事論功,只怕韓氏未必能長有天下,所謂功高蓋主,陛下不得不防。論尊卑貴賤,先從宗室開始,然後纔可推行至朝廷以至天下。”

說起固執,年老的韓踵不比年輕的韓息差多少,只是目標不一樣。

韓孺子笑道:“老大人過慮了,宗室子弟十幾萬,論家族之大,天下無出其右,難道還選不出幾名能保江山的人才?也請老大人對朕有幾分信心,朕不怕有人‘蓋主’,只怕誰也不想建大功。”

韓踵慌忙起身行禮,隨後坐下,說:“陛下固然不怕,可陛下今日的一言一行都將爲後世法則,萬一主弱臣強,再無尊卑貴賤的禮制,又該如何呢?老臣淺陋,只望陛下事前三思,事後無悔。”

韓孺子想了一會,“朕已明白,老大人且回,朕自有安排。”

韓踵起身,恭敬地行禮,“陛下英明聰睿,百世無一,大楚復興近在眼前,老臣昧死進言,請陛下不要只看一時得失,也要想着千秋萬代、後世子孫的福祉。”

韓孺子笑着點頭,實在不願與宗室長輩爭論。

韓踵一走,他喃喃道:“千秋萬代,真有千秋萬代嗎?”

武帝在世時,大楚實力達到巔峰,隨後急轉直下,不到十年,就已衰落得不成樣子,武帝的威風連一代都沒傳下來,何況千秋萬代?

這樣的想法韓孺子只能藏在心裡,沒法對任何人說。

狩獵隊伍的將官已經任命完畢,不可能再改,韓孺子還是做了一點妥協,任命五名諸侯王的嫡子或嫡孫擔任左右中前後護軍,這五人在之前的文武選中都沒有出色之處。

次日一早,皇帝拜別太后、皇后,在千名宿衛軍的護送下出城,與城外的一千北軍、一千南軍匯合,前往京北山區,那裡是皇家園苑,地方廣大,地勢多變,正適合練軍。

至於另一支兩千人的“子弟軍”,提前一天就已出發,安營紮寨,等候皇帝檢閱。

正事不能忘,韓孺子到達園苑的第一件事還是親自扶犁耕田,衆多大臣隨後撒種覆土,史官將時間、地點、官職等項詳細記錄下來,歸檔收藏,以備後世編纂史書時採用。

耕田結束,大部分官員回城正常辦公,史官也走了,對皇帝接下來的“任性”之舉眼不見心不煩,當作沒發生過,不予記錄。

雖然只是一場演練,韓孺子總算又回到軍營中,一切按軍法便宜行事,不用講那麼多的禮儀。

次日一大早,他在東海王、崔騰等人的簇擁下,前往“子弟軍”營中檢閱,這兩人地位穩固,不想搶立功勞,因此寧願留在皇帝身邊,不願加入軍中,免去了文武選中技不如人的尷尬。

軍營佈置得井井有條,頗具老將風範,只是將士們的盔甲不太整齊,許多人自備甲衣,樣式上與普通將士沒有多大區別,材質卻貴重得多,非金即銀,陽光下奕奕閃光。

檢閱軍容之後,將士們演練各種陳形,隨後是比武,分馬上、步戰兩類,將持續整整兩天,然後纔是“狩獵”。

韓孺子很滿意,記下不少人的姓名,與東海王等人爭論誰的騎術更佳、箭術更好、槍法更強。

軍營裡基本上全是年輕人,最大的也不超過三十歲,十幾歲的少年佔據多數,正是爭勝好強的時候,因此比武進行得非常熱鬧,場外發生了若干起私鬥,韓孺子不管,只看將領們的反應。

這天傍晚,皇帝宴請了數十位表現出色的將士,雖然喝酒不能儘性,可是一想到未來的美好前途,所有人都是耳紅心熱。

韓孺子上次出行的時候,曾經利用行軍考驗過一批勳貴子弟,這些人大都仍在,表現依然出色,更讓韓孺子感到滿意。

入夜之後,韓孺子回宿衛軍營中休息,與宮室相比,帳篷雖然簡陋,卻更讓他覺得舒適。

兩天後的上午,雲夢澤匪首欒半雄被押來了。

這是韓孺子在城裡就傳下的旨意,欒半雄一到,立刻送到皇帝軍中,韓孺子想看看這位匪首的模樣。

這樣的要求不太合乎規矩,刑部、兵部都表示反對,最後各方妥協,欒半雄的囚車不進城,在城外就由北軍和金純忠接管,直接送到皇帝面前,過後再按正常程序交給有關部司。

對此安排,韓孺子並不惱火,反而感到有趣,他有點摸清規矩與慣例的脈絡了,許多事情其實可以通融,但是不會形成新的規矩與慣例,自然也就不存在韓踵所擔心的效仿問題。

通融手段必須精巧,韓孺子正在學習,沒有老師,只能自己領會。

不少人想方設法擠到皇帝所在的大帳裡,希望先睹爲快。

欒半雄可謂是聲名鵲起,一名強盜頭子,竟然能與大楚對抗,差一點成功刺殺皇帝,這種事情歷朝歷代可不多見。

將近午時,囚車進入軍營,金純忠先進帳,向皇帝行禮,“匪首兇悍,口不擇言,帳中不宜留太多人。”

趕來看熱鬧的人都很失望,只有韓孺子明白,金純忠不會隨便做出建議,必然是有別的原因。全本小說網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駕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楔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五十章 軟禁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二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駕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楔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五十章 軟禁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二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