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

崔勝爲了挽救父親,也算是拼了命,途中只休息一次,終於在後半夜趕到京城外面的南軍大營,差不多在同一時刻,三名刺客正在迎風寨裡逡巡,東海王剛帶着一支臨時拼湊的隊伍前往皇宮北門。

崔宏對長子的安全到來十分意外,擔心他的出現會擾亂軍心,於是帶他去衛兵的帳篷裡交談。

崔勝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都說了一遍,對倦侯的每一句話都信以爲真,最後道:“父親,還來得及,倦侯再怎麼說也是崔家的女婿,不會害咱們……”

崔宏冷着臉,擡手在兒子臉上重重扇了一巴掌,崔勝呼痛,急忙躲在一邊,再不敢多說一個字。

崔宏甚至沒心情向兒子解釋,家門不幸,幾個兒子都不像樣,崔太傅只能獨力支撐,希望孫子輩成長之後能出現一位合格的繼承人。

他想了一會,自言自語道:“城裡很快就能出結果,無論誰當皇帝,倦侯都將陷入絕境……”

崔勝捂着臉,壯起膽子問道:“父親,倦侯也是您的女婿,您又那麼寵愛小君妹妹,爲什麼……爲什麼不願意支持倦侯呢?多留一條路也好啊,我看他……還是挺有本事的,當皇帝沒問題。”

崔宏轉身看向兒子,真想再扇他一個巴掌,想了想,還是緩和語氣說道:“你覺得倦侯有能力當皇帝?”

“韓氏子孫當中數他最有能力,比東海王和冠軍侯都像皇帝。”

“既然如此,太后當初爲什麼要廢掉他?”

崔勝愣了一會,“太后恰恰是忌憚倦侯的能力,她想要的是傀儡。”

“崔家的想法跟太后有什麼不同嗎?”

崔勝徹底愣住了,半晌無語。

崔宏無奈地嘆息一聲,心想這或許也是自己的問題,太少與兒子交流,可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大家心知肚明,誰也不會說出口,就算是父子之間也不能說。

今天是個例外,長子明顯被倦侯折服,若不及時將他從坑裡拽出來,崔勝就是另一個崔騰,明明是崔家人,卻要爲外人着想。

“倦侯聰明過人、善謀敢斷,頗有武帝遺風,當初我將小君送進宮的時候,可沒想到倦侯會是這樣一個人。”

“武帝不好嗎?大家都說武帝時的大楚最爲強盛。”崔勝小心地問。

“可是給武帝當大臣並不容易,天天提着腦袋上朝,崔家能堅持下來,一多半靠的是運氣,武帝若是再多活幾年,肯定會對崔家下手。”回想往事,崔宏仍然心有餘悸。

崔勝那時還是孩子,在父親的庇護下無憂無慮,全然體會不到武帝對羣臣的壓迫,不過剛剛被父親打了一巴掌的他,倒是能理解大臣們對武帝既崇敬又恐懼的心情。

崔宏從回憶中醒過神來,“別將我看得太自私,不只是我,大臣們都不希望再出現一位武帝,不僅是爲自保,也是爲大楚江山着想。武帝之前,有數位皇帝積累家業,武帝基本上揮霍一空,才能開疆擴土,建立一代盛世。大楚如今是家道中落,非得休養生息數十年,纔有財力再養一位武帝。倦侯生不逢時,我只能這麼說。”

崔勝無言以對,覺得父親過於武斷,可又想不出反駁的話來,尋思了一會,只好說:“我不懂那麼多,可我跟崔二不一樣,我聽父親的,您怎麼安排,我就怎麼做。”

聽話大概是長子唯一的優點了,雖然有時候也會被外人利用,崔宏總能及時將他拽回身邊,不像次子崔騰,認準了倦侯,怎麼勸說都聽不進去。

“天亮之後,宮裡會確立新皇帝,不管是誰,我必須立刻進城拜見,有許多事情需要我解決,騰不出手來處理後方,你只能再跑一趟。”

“我?”崔勝不只是敬佩倦侯,還有點怕他。

“我會分你一萬士兵,多派老將隨行,你也不用戰鬥,一路上宣佈我的命令,要求南軍士兵歸隊,到了迎風寨,只圍不攻。”

“南軍……會聽我的嗎?”

崔宏目光一冷,“你的膽子若是再大一點,一個人就能召回南軍,我分一萬人給你,誰敢不從?”

崔勝不敢再問。

“迎風寨……如果花繽推薦的三個人能成功,萬事大吉,如果不成……崔勝,到了迎風寨,只圍不攻。”

“是,父親。”崔勝不明白父親爲何將同樣的話又說一遍。

“我是說倦侯如果還活着的話,只圍不攻,但也不接受投降,明白嗎?”

“明……白。”崔勝更糊塗了,仍不敢多問。

崔宏也不想解釋,反正他會直接向麾下老將下令,不給兒子太多指揮權力,以免臨陣壞事。

崔宏正想着如何分兵、如何應對城裡的變化,帳外突然響起衛兵的急迫聲音,“大司馬,中軍帳着火了!”

崔宏幾步走到門口,擡眼望去,只見不遠處的中軍帳,以及旁邊自己的寢帳,都已燃起大火。

一名衛兵道:“我去找人滅火。”

“等等。”崔宏極爲警覺,看到火光有人影晃動,卻不撲火,也不呼救,轉身對兒子說:“跟我走。”

崔勝走出帳篷,大驚失色,“這……這……怎麼會失火?”

崔宏甚至不要馬匹,帶着兒子和數十名衛兵徒步行走,他明白這是怎麼回事,軍中有人要暗害自己,長子崔勝雖然無用,卻無意中救了自己一命。

崔勝全然不知自己立了這麼大的功勞,隨着父親越走越驚,忍不住又想起倦侯的話,覺得正被驗證。

譁變的將士沒找到崔太傅,開始叫喊“大司馬”,崔宏全不理睬,只顧前行。

營裡的人都被驚醒了,紛紛出帳觀望,但是未得命令不敢動亂。

崔宏低着頭,不想被人認出。

迎面跑來一隊巡營士兵,軍官喝道:“停下,何人敢在營中亂闖?那邊的火是怎麼回事?”

崔宏上前,低聲道:“是我,全都下馬。”

軍官藉着火把,認出亂闖者居然是大司馬本人,嚇了一跳,急忙下馬,“卑職不知……”

崔宏一把推開軍官,想要上馬,第一次沒上去。崔勝上前,託着父親的一隻腳,將他送上馬背。

站在營帳門口的士兵也認出了崔太傅,向他指指點點。

崔宏朝寢帳的方向望去,火勢越來越猛,他若是在裡面休息,必死無疑,心驚不已,參與譁變的將士似乎不少,一批人正向他這裡跑來。

在這座營地裡,除了兒子,崔宏已經沒法相信任何人,“崔勝,擋住追兵,事後去你二叔營裡找我。”

“是,父親。”崔勝早已手足無措,可是對父親的命令,他從來不會違背。

“二叔”是崔勝的堂叔,名叫崔挺,現任南軍右將軍,營地離中軍比較遠,但他是崔宏最信任的人之一。

崔宏將衛兵都留給兒子,獨騎向營外馳去。

崔勝奪過一柄刀,眼看着追兵越來越近,數量似乎不少,心中驚恐不已,一咬牙,向附近的帳篷喊道:“我是崔太傅之子、南軍中護軍崔勝,命令你們……”

追兵已至,雙方鬥在一起。

崔宏沒走正門,而是跑向通往隔壁營地的小門,守門士兵正向着火處遙望,突然見到大司馬獨自出現,一時間呆若木雞,崔宏連聲下令,他們才立刻打開營門。

南軍軍紀較嚴,士兵不敢亂動,隔壁營地裡只有數名將官跑來查看情況,正撞上大司馬。

崔宏已是驚弓之鳥,不敢依仗這些人,也不說中軍譁變,只是嚴厲地命令他們立刻帶兵前去救火,說罷自己先跑了。

將官們莫名其妙,可大司馬的命令不敢不聽,馬上傳令,要去中軍救火,全然不知那邊已經真刀真槍地打了起來。

崔宏一路疾馳,每到一處營地,都命令將士們前去救火,偶爾他也會回頭張望,火勢沒有變小,反而更大了,這意味着譁變者沒有被消滅,很可能說服了更多的人加入。

崔宏顧不上擔心長子的安危,只管狂奔,天亮不久,終於看到了右軍營地。

右將軍崔挺是唯一敢自己做出決定的人,看到中軍起火,立刻召集全體將士,但也比較謹慎,先派人去打探消息,遲遲不得要領,這才率兵前往中軍,剛剛出營就遇上了崔宏。

見到堂弟,崔宏鬆了口氣,可還是放慢速度,觀察了一小會,確認對方沒有惡意之後,才迎上去,也不多說,立刻接管右軍,然後分批向中軍派送,沿途命令所有將士放下兵器,不從命者殺。

右軍不斷送來消息,局勢逐漸得到控制,真正的譁變者沒有崔宏想象得那麼多,只有寥寥數百人,引起的混亂卻極廣泛,許多士兵根本不知道爲什麼就打了起來,一旦得到命令,大都順從地放下兵器。

天光大亮之後,傳來一條噩耗:大司馬的長子不幸死於亂軍之中。

崔太傅直到這時才感到悲痛,親自帶着剩餘的右軍出發,要爲自己的兒子報仇。

更多消息很快傳來,譁變者喊的是奉旨誅殺大司馬,一開始崔宏以爲這又是倦侯使計,可是消息卻說,失敗的譁變者正向京城方向逃亡。

崔宏終於醒悟,在背後策劃這一切的不是北邊的倦侯,而是城裡的太后。

這意味着太后其實準備充分,東海王和冠軍侯都不可能成功。

“倦侯……”崔宏突然發現,如果倦侯被刺客所殺,崔家就真的完蛋了。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九十章 賭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十章 風波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
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九十章 賭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十章 風波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