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

藤牧開口道:“我考慮了很久,在長安是學不到兵家的精髓的,我要到西域,到真正的戰場上去,我要跟你一起去,去領略邊塞大漠的刀光劍影。”

李嗣業攤開手:“那你跟我商量幹嘛,你也是七品的千牛,若是平調到安西,可以擔當領兵的旅率,咱倆平級。”

藤牧一鞠躬說道:”這正是我要跟你說的,我可不想當個什麼領兵的旅率。咱們在東宮的時候就是一夥兒,我跟在你手底下,當個副旅率就可以,隊正也行。”

“就是這個?很簡單,到時候我在都護大人面前保舉你。”

送走藤牧後,李嗣業突然又想起一人,那就是在通化坊對面賣藝的田珍。這人的志向也是到安西去立功,幸虧沒有忘記他,不然因爲這點兒事兒,他能夠仇恨李嗣業一輩子。

他立刻跑去開化坊的薦福寺附近,田珍果然在那裡擺開了場子,揮舞着手中的木棒左右開弓掄轉起了場子。

他的武藝確實不錯,棒子在手中呼呼生風,左右劈砸快如閃電流星,惹得幾個圍觀的行人驚呼連連。幾個手腳較大的傢伙扔出銅錢,田珍竟輕盈地挑着棒子將銅錢擊打而起,隨後十幾顆銅錢落下來,分別落在了棒子上。

這一手可是熟能生巧練出來的真功夫,連李嗣業都不由得拍手鼓掌。田珍把棒子上的錢擼下來,揮棒擲地支撐着身體前衝,隨即棒子如同箭矢一般射出,停在了李嗣業的鼻端。

李嗣業淡定一笑,田珍收起棒子。

田珍開始收拾攤位,李嗣業在他身後說:“我要去安西了,想叫你跟我一起去。”

“讓我給你當親兵,還是當部曲?”田珍寬厚的嘴脣咧出諷刺笑容。

李嗣業也不跟他來虛的,哼了一聲說道:“我這從七品下的官,到了安西都護府,也只能當個旅率,所以我最多能讓你當個隊正。你去不去,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行,我去。”

田珍把賣藝的器械全背在身上,手中提着包裹問他:“什麼時候去?”

“到時候我來找你。”

“行,你還在這裡找我,我接着在這裡練幾天攤。”

招募完田珍之後,似乎一切都準備充足了,李嗣業想了想有什麼還需要準備的,還真別說,果然有遺漏,竟然忘了買水袋。

他又到西市跑了一趟,把牛皮水袋買了回來,回到新昌坊路過徐娘子的院子,徐娘子竟拽着門環站在門口,臉上帶着幾分羞澀與尷尬。

她尷尬,李嗣業更尷尬。因爲喝了口酒,她丈夫上門去差點兒跟他去拼命。以後兩人也不必有什麼瓜葛了。

李嗣業低着頭準備快步離去,徐娘子卻突然開口:“李郎,聽說你要離開長安,是因爲我嗎?”

“不,不,”李嗣業趕緊說:“你誤會了,我早已準備去了,跟你沒關係。”

他這樣說,讓徐娘子的眼神更加幽怨。李嗣業纔不管她,回到院子裡,先到桑樹下檢查青騅馬,四個蹄子上的蹄鐵都還完好,無需更換。

他回到房中,繼續檢查揹包中的物品,感覺所有東西都齊備了,但好像還缺點兒什麼,他就在這種患得患失的情緒中等待李亨召喚。

第二日清晨,忠王府派了一個太監來叫他,李嗣業故作輕鬆,跟着太監來到永福坊的十六王宅。

這地方全是王府,李家的兄弟們也是鄰居,倒也熱鬧。

李亨的忠王府在坊中比較偏的位置,王府的大門倒是很氣派,但看上去顯得陳舊了,就連圍牆都剝落了牆皮。

李嗣業跟隨太監進入府中,立刻有一個尖瘦臉有陰鷙潛質的太監迎上來,上下看牲口似的打量了他兩眼,才拱手笑問道:“這就是李嗣業嗎?咱已經如雷貫耳了。”

“敢問內監是?”

“咱家名叫李靜忠,是忠王府上的內侍總管。”

李嗣業的眼皮猛烈地跳了一下,隨即裝作若無其事地叉了下手,跟着他往王府內走去。

忠王府的內部比起外面來,顯得要光鮮得多,由此可判斷王府的財富並不拮据,大門以及圍牆的陳舊不過是忠王的小伎倆,至少不會因爲豪奢而被人注意。

七拐八拐穿過兩三座門庭後,李嗣業在一座偏殿中看到有三五名西域舞女翩翩起舞,似乎正在排練節目。三五個琴師盤膝坐在地毯上,彈着琵琶,吹着簫管和笛子,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李嗣業感覺奇怪,這算是濫竽充數嗎?沒人發出聲音還怎麼充?

等他走近之後,才知道是有聲音的,只不過衆人演奏聲音太小,在四周寂靜的情況下,站在眼前才能聽到。彈琵琶的這位用指尖觸碰來控制音量,能到這個地步真不容易。

看到李嗣業面有異色,李輔國主動解釋道:“我們家殿下喜歡龜茲舞,但不欲讓外人知曉,他行事素來謹慎,所以命令府上的樂師演奏聲不得傳出牆外。”

李嗣業恍然大悟,跟着張大嘴巴點了點頭。

“李郎君請,“

他跟隨李輔國來到王府正殿中,擡頭看到李亨跪坐在屏風之前,板足案之後,身姿板正,宛如上課認真聽講的好學生。

坐在下方靠左上的是一名武將,身穿缺胯袍爲朱紫色,腰帶配金玉,共十二銙,想必就是安西都護來曜了。

李嗣業立刻躬身行叉手禮:“原太子內率千牛李嗣業參見忠王殿下,參見來都護。“

他略微思慮了一下,忠王的脾性也略有耳聞,生性謹小慎微,這種託路子走後門兒的事情他是不敢幹的,除非是……他好像已經明白一些了。不由得多看了李嗣業一眼,從太子內率轉到安西,這相當於是被貶出去的,那就不能給太多關照。

但他畢竟在太子底下做過事,太子將來是要做聖人的,不能太涼薄了。此人能惹陛下不喜,定然必得太子重視,不一定是惹了陛下,或許是宮中那位娘娘,這人際關係,也他媽的太複雜了。

他心中已暗自盤算好,明面上給李嗣業一個率正,但暗地裡祿米、錢俸都要按照校尉的標準來給。甲冑武器也一樣,這樣應該算是兩不得罪了吧。

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
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個字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