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

開元二十四年六月下旬,長安天氣炎熱,街道上的行人都穿起了薄衫,外面套着半臂。攤販們躲在樹蔭下,連吆喝叫賣的力氣都弱了三分。

駙馬楊洄府邸中,楊洄跪坐在臨水閣三樓的大食地毯上,面前放着一架四足案几。

樓閣兩邊的門都已大開,窗口的竹簾也被拉起,有穿堂風吹拂而來,將案几上的紙張吹動得嘩啦啦作響。

他伸手掠平紙張,將鎮紙放上去,這時樓梯上傳來輕微的腳步聲,一名侍女緩步走上來,叉手屈膝行禮道:“稟駙馬,駱參軍,趙縣丞和張縣尉求見。”

“請他們上來。”

侍女應喏了一聲,快步走下樓去。

等了不大一會兒,隨着樓梯上腳步聲接踵響起,楊洄心腹三人聯袂到來,站在屏風拐角處叉手拜道:“楊駙馬。”

楊洄興致勃發長立而起,連忙招呼三人到面前,熱忱地問道:“如何?”

駱興常上前一步說道:“所有人證、證詞都已準備充分,只差駙馬你臨門一腳。”

“很好!”楊洄興奮地撫掌說道:“我這就進宮去將案情稟告給母妃和聖人。”

楊洄命下人去備馬車,侍女給他整理了衣裝,快步下樓,突然又想起什麼折返回來,笑着對三人說道:“命人把這三人押到駙馬府來,準備妥當後你們就在這裡等待。”

……

監牢中突然闖進來五六個兵丁,手中提着燈籠徑直來到李嗣業和張小敬的牢門前,爲首的軍官從懷中摸出一張公文展示給獄吏看:“京兆府公文,奉命押送提審犯人!”

獄吏不敢怠慢,上前打開了栓門的鎖鏈,對着躺在稻草上的二人喝道:“張小敬,李嗣業,起來!上路!”

李嗣業揮手扇了扇鼻孔,獄吏這話真晦氣,兩人萎靡不振走出牢房,立刻被四個兵丁制住,押出監牢。

刺眼的光線兜頭照射下來,李嗣業下意識地眯上了眼睛,身上的黴腐之氣也似乎在這陽光下緩慢蒸發,他的腳步不覺緩慢下來。

“快些走!”

李嗣業強睜開眼縫左右打量,這裡似乎是京兆府的後衙,屋檐下有幾處聳立的石燈。公府佔地院落甚是寬闊,四棵松柏站在院子的四角,顯得甚是單調。

兩人被推出京兆府南門外,此處街道冷清,門外只停着一輛做工粗糙的墨車。車廂用硬木拼合沒有軒窗。兵丁推搡着把李嗣業硬塞進車廂,只是他身材高大,坐在車裡頭碰到了頂,只有稍微低頭才行,整個人都很憋屈。

張小敬坐到了他錯對面,眯着獨眼沉默不語,不知是什麼感想。

“駕!”

車廂的板壁輕微震動着,李嗣業不知這車廂板壁的隔音怎麼樣,只能從喉嚨裡發出低淺的聲音:“這怕是要帶我們去作證,我們連那劉耿三的面都沒有見到,如何能殺得了他?”

張小敬低着頭也小聲說話:“不用擔心,我們還有機會,遲早是會見面的,他們必然要我們三人共同在場佐證。”

李嗣業心裡稍稍安定了些,兩人都沒有再發言。

車廂內沒有窗,連車幕都是玄色的,外面的聲音是唯一可供分辨的信息,但周圍似乎很靜,除去幾個兵丁的沉悶的腳步聲外,也有行人的腳步經過,卻很少有人說話喧鬧。

馬車行了相當長的時間,終於停了下來,簾幕被兵丁掀開,李嗣業和張小敬也被請下馬車,他們左右張望周圍的景緻,放眼望去亭臺樓閣竟有幾十座,環繞着碧綠的小湖,而且此處好像只是後院的園子。遠處黑瓦青牆的月洞門背後,有三層高的飛檐。屋頂平緩延伸出精緻的斗拱,格局雖小,卻不失氣度。

這是到了皇宮裡了麼?

張小敬也神色迷惘,不知此地是何處。

沒有門檔的後門處又駛入一輛馬車,京兆府兵丁們從車廂中把犯人押下來,正是那妖人劉耿三。

劉耿三的頭上戴着玄色頭套,穿着白色的囚犯,落地身子趔趄搖晃,羸弱不堪。他在牢中嚴刑拷打肯定沒少受,再加上親人被殺,兒子被挾持,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任誰也無法承受。李嗣業有些可憐這個傢伙了。

兵丁們摘掉了劉耿三的頭套,他先是迷迷糊糊地搖了搖頭,好半天才睜開眼睛,帶着彌留之際的狀態來看這恢弘宅院。

他扭過頭來看見了李嗣業和張小敬,臉上霎時浮起幸災樂禍的怨毒笑容。這人是有些死心眼,樑子一旦結下,真正的仇人他倒不管不顧,只認準了張小敬。

張小敬絲毫不受影響,還多看了劉耿三幾眼,在李嗣業身邊低聲琢磨道:“精神萎靡,身體孱弱,可以輕鬆刺死,但現在沒有接觸的機會。”

駱興常在趙牧和張洪的陪同下走來,他看了看三人的精神狀態,點頭勉強說道:“不錯,待會兒聖人便會派內監來審問你們,都給我打起精神頭,把證詞給我說好,說完整。現在我們先排練一遍。“

他朝愣怔的李嗣業伸出手指:“就從你開始,我現在就是內監,給我講述你當日抓捕妖人的經歷。”

他孃的。

……

駙馬楊洄先是進了大明宮,從內監口中得知聖人去了興慶宮,他又急急忙忙往興慶宮趕去,皇帝的住所太多也讓人頭疼。

興慶宮被官員們稱之爲南內,宮中的土木工程主體在今年內大抵已完工,玄宗常在此處逗留。

龍池碧盪漾,池中有兩座畫舫來回遊走,畫舫上有太監宮女拋灑魚食,引得紅鯉跳躍追逐。

李隆基和武惠妃就坐在對面的沉香亭內,居高俯視,湖中傳來的歡樂笑聲,也感染了這位意滿志得的君王。

亭閣朝湖一面的門軒大開,帷幔垂與門轉兩側,微風吹起,絲絹輕輕飄蕩。

武惠妃端起酒樽輕輕倒在李隆基面前的玉杯中,托腮巧笑道:“請陛下滿飲此杯。”

李隆基正待端酒,內監上前來報:“陛下,駙馬楊洄求見。”

他渾不在意地笑道:“這個楊洄,看起來比朕還要忙。”

武惠妃的臉上卻是掩飾不住的喜意,柔聲說道:“當初陛下許他可隨意進宮,又命他檢舉揭發皇子們的言行舉止,他得了陛下的旨意,當然不敢怠慢,自要當做要事來辦。”

“好,那就宣他來沉香亭。”

內監領命而去,不過多時,楊洄站在亭下石階上叉手恭拜:“小婿楊洄參見陛下、惠妃娘娘。”

李隆基點頭說了個好,便不作言語。楊洄見丈人不開口,訥訥地站在下方,不知該如何是好。

武惠妃笑着問道:“楊洄你是無事不來的,你倒是說說看,今日有何事上報?”

楊洄得了准許,開口道:“近日京兆府捕獲兩名秘密潛入長安的妖人,此妖人是醴泉縣以妖術作亂被誅的劉志誠的餘黨。”

李隆基頓時有些不悅,指着楊洄問:“這醴泉縣妖人一案,朕在京兆府上呈的奏章上業已過目。朕當初可無有允諾你插手地方事務,你有這個閒心,不如回去多陪陪咸宜。”

“陛下,這案子不簡單是妖人作祟,恐怕,恐怕與東宮還有些牽涉……”

有武惠妃做後盾,楊洄強撐着氣息繼續快速說道:“這妖人躲過追捕長途跋涉百里來到長安,目的是尋拜東宮蓮花池中開出的那朵碩蓮,並傳下妖人魁首臨終前所言讖語:歸向太極生萬化,日出蓮池轉乾坤。企圖在長安城街巷之中傳播造妖讖,聖蓮一出,正清寰宇,幸虧京兆府聯合萬年縣捕吏將其捉拿,現在已轉移至……”

“夠了!”

沉香亭中傳出李隆基的一聲暴喝,亭閣四角侍立的宮女低頭噤若寒蟬。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
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