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

渴塞城前的草甸丘陵下,兩軍再次擺開了陣列。唐軍以偃月陣型排列,兩翼的月牙分別正是葛邏祿的騎兵和瀚海軍的騎兵,正中央月彎方陣是安西軍中軍的一部分,而在月背面人數佔多的方陣,全是寧遠國臨時徵召起來的兵勇。

按照偃月陣的排兵佈陣方式,領軍大將應該在月背面坐鎮指揮,但爲了配合演出中軍被葛邏祿反水沖垮而全線潰退的陣勢,李嗣業把中軍所在擺成了空架子,只有烈烈招展的節度使六纛和門旌。而節度使本人卻化身成爲一員陌刀將置身於月彎陣前方,發出軍令的五行令旗也轉移到了這裡。

偃月陣的好處就是不容易被敵軍發現月背面的虛實,這道陣型唐軍的總兵力不過八千人,其餘全是葛邏祿和拔汗那軍隊以及臨時招募的兵勇。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這虛假的主力在大食人的攻勢下堅持不了太長時間,這需要葛邏祿在適當的時間反水,纔不會被人看穿。

對面大食的列陣呈現出四個並排的品字形結構,最前方的是敵軍的騎兵共兩萬人,後面的步兵陣爲五萬五千人。

齊亞德這次也改變了戰法,決定派出一半的騎兵衝擊對方的月牙正中心,步兵陣緊隨其後朝敵軍壓迫過去。此舉實際上是爲了吸引左翼瀚海軍的阻擊,給葛邏祿頓毗伽的反水創造有利機會。

“騎兵軍,進擊!”他命令身邊的旗手揮動令旗。

阿拉伯馬靈活穩健地踢踏着塵土前衝,它唯一的弱項就是沒有突厥馬那樣的速度,但易於調整控制,從高速奔跑到停下來的間隔很短,最適合對步兵方陣的衝擊。

大食騎兵在馬上解下了角弓,身體緊緊伏在馬背上,等待馬匹衝入唐軍的弩箭射程內。這邊伏遠弩早已經繃滿了弓弦,擘張弩也已經被平端在手中,李嗣業所在的中軍每個人都擁有一把角弓或長弓,他們搭上羽箭虎視眈眈,準備迎擊飛撲過來的大食騎兵。

從騎兵奔入三百步範圍至突到步兵陣前伏遠弩只有兩次射擊的機會,擘張弩和長弓也只有兩次,負責指揮的馬磷將軍死死盯着目測距離,馬蹄剛突破界限,他立刻揮下旗幟高聲暴喊:“射!”

箭雨如飛瀑密匝匝地射出,落在衝鋒的馬隊中,伏在馬背上的敵騎兵不少都中了箭,甚至有馬匹被幾十支羽箭照顧到,跑動中翻倒在地,打着響鼻血水流淌。

敵騎很快接近了唐軍前鋒陣列,前方已經由弩隊換做了陌刀手,但馬匹是不敢硬着頭皮往上鋒刃上衝,他們利用阿拉伯馬的靈活性迅速減速,像剃刀一般斜削着唐軍的前陣,騎槍平端起刺中了前排的兵卒。迅速轉向掉頭。

馬磷在軍陣中央揮動令旗,命令左翼瀚海騎兵對敵騎兵包抄掩殺。

“騎兵隊!上!”左翼的瀚海騎兵迅速與敵騎兵混戰在一團,唐軍的戰鋒隊也迅速撲出,對大食騎兵進行砍殺。

大食後方的四個步兵陣迅速壓上來,兩軍進入短暫的膠着階段。

馬磷再次下令道:“後方中軍撤退!”

就在他發出命令後,後方的軍隊開始緩緩後退,大食將軍齊亞德遙望唐軍的隊伍,口中喃喃說道:“現在就是葛邏祿最佳的襲殺時機,頓毗伽可千萬不要讓我失望。”

他的話音剛落,唐軍陣列右翼的葛邏祿騎兵迅速朝偃月陣月背處的虛假中軍陣營襲殺過去,後方的寧遠國兵卒本來就訓練不精,經過這麼一反衝亂做一團。

李嗣業站在前方回頭看到了這一亂象,趁機高聲喊道:“不好了!葛邏祿反水了!葛邏祿襲殺中軍李大夫!快回去救援!”

這句話是一句暗語,命令衆人按計劃下一步行事。瀚海騎兵在後方阻擊大食軍的追擊,所有人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往真珠河方向撤退,葛邏祿以追擊爲名擋在他們的後方,以免讓大食將領看穿他們的亂中有序。

安西軍的亂是亂中有序,寧遠國軍隊可就是真亂了,這場假戲必須要有一部分是真的,他們不知其中的真相,在逃跑中留下了許多屍體。

寧遠國王一直跟着李嗣業在前陣中,與唐軍一起撤退,這位國主心急如焚地大聲問:“我們要敗了嗎?我的都城要丟了嗎?李大夫,你倒是說句話!”

李嗣業反手拽着他的馬繮,拉着他的馬一起往前奔,大聲笑道:“怎麼會敗,我們安西軍主力不在這兒,渡過真珠河之後,我再給你看好戲。”

“我知道你肯定有後手,但是我國招募的勇士有很多人都要死,你玩得太大了!”

李嗣業逆着風大聲喊:”不會死太多人的,我派田珍率領瀚海軍騎兵在後方且戰且退阻擊大食兵,葛邏祿擋在我們後面追,他是……,河邊有我們的人接應。等打贏這一仗,我特麼補償你!”

大食的步兵陣臃腫龐大,要追上撤退中的唐軍並非易事,最大的威脅是大食的騎兵,一定要有效阻滯他們的追擊,至少要讓他們落後在葛邏祿騎兵後面。

田珍領着瀚海軍擔當了這一重任,他們放風箏似地與大食軍相互衝鋒,然後迅速撤出放箭,然後再折返回來繼續糾纏。

五十里的路程,李嗣業率領後撤的唐軍一個時辰內到達,所有人都跑得氣喘吁吁,就連身邊馱運給養的牲口都累得口吐白沫,眼下又要渡河,對人的體力是個極大的考驗。

真珠河正值春夏之際水位上漲,幸虧接應的唐軍連夜在河邊紮了幾十個木筏,兩岸用繩索來回牽引,才能夠提高運輸能力。

李嗣業站在河畔大喊:“不會水的上木筏!騎馬的,會水的都可以從上游和下游處涉渡過去!兩條腿給我搗騰快點兒!別一會兒大食人都攻過來了!”

岑參在一旁勸道:“李大夫,你先渡過河去,南岸實在是太危險了!”

李嗣業回頭瞪視了他一眼道:”你個書生你懂什麼!我的牙旗如果已經渡過南岸,會使渡河將士軍心不振,現在我還在北岸!就是告訴他們,我李嗣業不會拋下兄弟獨自一人逃脫危險。”

“快點,會水的趕緊游過去。”

很快葛邏祿騎兵追到了岸邊,他們刻意放慢了腳步,等到唐軍都撤到對岸之後,才大喊大叫朝着對岸發射箭矢。

“別讓唐軍他媽的跑了!給我渡河去追。”

瀚海軍仗着突厥馬超強的短程衝刺力,繞過葛邏祿騎兵從上游處涉渡過河。

頓毗伽終於和大食軍合兵在一處,成爲除去大食騎兵外的另外的獨立的騎兵軍種。主將齊亞德騎在馬上大聲讚許道:“今日一戰能夠畢全局之功,全賴頓毗伽大可汗突舉義旗,棄暗投明,我要向哈里發給你請功。”

頓葉護不自然的咧起了嘴:“可汗?還是大可汗?”

“沒錯!”齊亞德大聲笑道:“如果我們能把唐軍完全趕出蔥嶺,能完全掌握與印度河諸國接壤的瓦罕走廊,能控制整個大小勃律和吐火羅境,到時候我就向哈里發請功,任命你爲盤踞碎葉川、怛羅斯、渴塞城三地的大可汗,你只需接受真主的祝福,加入真主的懷抱,向哈里發效忠即可。”

敢情是要讓我信教,頓毗伽暗自咧了咧嘴,上前抱胸說道:“尊敬的將軍閣下,我願意爲大軍的先鋒,渡過真珠河繼續追擊唐軍,蔥嶺的千里崎嶇道路,將成爲唐軍的埋屍之地。你看如何?”

“好,大軍繼續渡河,追擊唐軍。”

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
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