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

羯師國的都城前,吐火羅軍隊肩頭上扛着長梯等待出戰,唐軍變六花陣爲鋒矢陣,七個方陣的正面前列數千名弓弩手控弦,整裝待發。

中軍的陣旗揮動,發出作戰的命令,押官們揮動戰旗指揮:“預備,射!”

箭矢拋射四十五度角拋至空中,如密集的雨點掉落在城頭上,羯師國的兵卒們頓時縮頭趴倒在地,發出一連串的慘叫聲。

同樣是西亞乃至波斯風格的黏土城牆,羯師都城就比怛羅斯城,甚至比小勃律的國都也顯得低矮寒酸了許多,城牆連同女牆在內都剛剛過兩丈,撐杆跳運動員只要一個起跳,就能夠輕輕鬆鬆地落上去。

幾輪的箭雨打擊之後,跳蕩營開始進攻,唐軍弓手引導在前列,繼續往城頭上拋射箭矢,後面吐火羅兵卒們舉着梯子剛搭在城頭上,城門竟然突兀地打開了,唐軍還沒搞明白怎麼回事,主城樓上有許多人已經將武器扔到了樓下。

原來羯師國內部發生了政變,把國王給捆了,在唐軍攻城的時候宣佈投降。

羯師國根本沒有做好應戰的準備,他們自認爲距離大唐遙遠,距離吐蕃較近。即使唐軍大動干戈攻來,只要派出使者向吐蕃求援,由吐蕃人幫他們出手,輕輕鬆鬆就可趕走唐軍。

誰知唐軍三路出動長途奔襲,聯合吐火羅人短短几日之內便已撲至城下,如今唐軍就在眼前,吐蕃人卻遙遙不見蹤影。

羯師國內部本就分爲兩派,一部分人主張親唐,一部分主張親吐蕃,兩派的此消彼長全賴兩大國的博弈變化,如果唐軍在蔥嶺以西的動作頻繁,親唐派就會佔據上風,但如果唐軍退回安西四鎮,吐蕃人活躍在蔥嶺,親吐派也會佔上風。

唐軍的攻城使得都城內部產生了分化和政變,親唐派指揮軍隊放下了武器,開始迎接唐軍進城。

高仙芝裹着白色的狼毛披風騎在白馬上,手執馬鞭高仰着頭朝城中走來。這場戰役對他來說贏得太輕鬆。李嗣業說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役,一場長途奔襲的精彩表演戰役,可惜他是猜錯了,羯師根本沒給他表演戰役的機會,直接就開城投降了,讓他的勝利沒有任何成就感。

羯師王勃特沒被繩索捆綁着跪在圓頂皇宮前的土場上,身後跪着幾十名官員,其中的親唐派身上沒有捆縛繩索,親吐派都被捆得像糉子一般嚴實。

高仙芝勒緊馬頭停在他們前方,太陽從他的背後打着夕陽化作一個巨大的陰影罩在他們頭頂上。

“罪臣勃特沒拜見上國大將軍,我等罪孽深重,還請將軍念在我速降,暫且饒恕我的性命。”

高仙芝翻身下馬,從腰間抽出了橫刀,握着刀鞘將刀尖搭在了勃特沒的後頸上,激得他身體一個哆嗦,將頭深深地低了下去。

“去年冬,吐火羅葉護失裡忙伽羅入長安上表,說你舉國歸附吐蕃,還企圖借彼國之境進攻吐火羅,沒有冤枉你吧。”

“沒有冤枉,確實屬實。”

高仙芝又問:“天寶五載,我親率安西軍一萬鐵騎跋涉千里,翻越蔥嶺擊敗連雲堡吐蕃軍,使小勃律復歸我大唐之臣,此事你沒有聽說過嗎?”

勃特沒慌忙回答:“聽,聽說過!”

“既然聽說過,爲何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內附吐蕃,反攻我內附臣僚吐火羅!你是想助吐蕃人逆風翻盤?還是覺得就近能和吐蕃抱團取暖,我安西大軍夠不着你?”

勃特沒戰戰兢兢哪敢作答,高仙芝高聲怒喝道:“說話!”

“罪、罪臣以爲,安西軍在千里之外,中間又阻隔着蔥嶺羣山之險,遠征一次耗費錢糧無數。而羯師國與吐蕃近在咫尺,所以才一時糊塗,做了這等蠢事。罪臣想問大將軍,聽說大唐不殺國君,罪臣似乎也不是罪大惡極吧。”

高仙芝諷刺地笑了笑:“你倒是挺會安慰自己的,沒錯。像你這種國君級別的罪臣,只要不是罪大惡極,聖人會對你們網開一面。我押着你們到了長安,聖人要給你們賜一套宅邸,這輩子就留在長安城好好享樂吧。”

勃特沒如釋重負,連連俯身下拜:“感謝上國大將軍不殺之恩。”

高仙芝把目光投向勃特沒的弟弟,他是親唐派推出來的領袖人物,註定要代替勃特沒治理國家。從國王的弟弟臉盤上看起來,瞧上去顯得很老實,不像某些人自稱比任何人更懂大唐。

他將刀搭在了對方的肩頭上,恣意昂揚地說道:“從今日起,你就是勃特沒的接班人,不要辜負我的一番美意。”

“素伽感謝中丞恩賜,至死不忘中丞的恩德。”

高仙芝極爲受用,心中早已驕傲氾濫,他如今不止是山地戰之王,更是蔥嶺以西諸國的守護神,真正的蔥嶺上的統治者。

……

高仙芝開始搬師回朝,勃特沒從一國之君成爲階下囚,他的兩個妃子也陪同在身邊,這已經算是高仙芝格外開恩了,讓兩個女人陪着他免除焦慮,不至於中途想逃。

他們一路回到疏勒鎮時,高仙芝在這裡開始落腳修整,命人給皇帝寫報捷的奏疏,將俘虜們派兵押送往長安。

然而他並沒有帶大軍搬師回龜茲,依然駐紮在疏勒似乎在等着什麼。

李嗣業也猜不明白這位機敏過人的武夫,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他不止一次領着軍隊進行短距離的行軍訓練,最遠的時候曾一度跨過天山南脈的山口葛羅嶺。

後來黑黃二姓紛爭,咄吐屯公開支持黃姓可汗,也派軍隊幫助唐軍戰勝了黑姓吐火仙。可惜時過境遷,局勢也悄悄發生了變化,黃姓的賀莫野心上漲的太快,殺死了十姓可汗史昕引起唐朝廷的注意,被夫蒙靈察派兵擊殺。從此活躍在天山以北的範圍內,已經全部是黑姓勢力。

石國國王身爲黃姓一員,這下可就不大樂意,心中也尤爲惶恐。不過他選擇的方法不是與安西軍聯絡談判,而是散播許多不利於團結的言論,比如誰誰不當突騎施可汗,我就不跟你大唐混了。

不過咄吐屯只是把這種言論當成了籌碼,並未當真。天寶年間數次入京朝貢,還曾派出王子到長安給玄宗賀壽。直到今年高仙芝主動提及了此事,認爲咄吐屯“無蕃臣禮”先給予嚴正警告,然後就要帶兵討伐。

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
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級的血上位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鬥雞可汗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樓調解宴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