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

建康城自古以來就是帝王氣象之地,它北臨長江天險,東有鐘山如龍盤虎踞,六朝古都無不以此爲基。

一般來說南京有長江天險屏障,又有以鐘山爲首的許多山頭作爲屏障,不利於大兵團展開。李亨李豫在這裡修建的建康城又固若金湯,只要唐軍士氣尚在,上下一心堅強抵抗,李嗣業想要登陸沒有那麼容易。

僕固懷恩固守鎮江至建康一線,曾經在江灘上修建了無數的地堡和壕溝,這些東西就是用來抵禦雍軍的炮艦的。由於傳統的重甲行動不便無法防禦炮彈破片,郭子儀和僕固懷恩還特意組建了輕甲營,這樣他們手持長矛出入壕溝匍匐或站起就容易得多。

李嗣業在江面上用炮艦整整轟了一個上午,把江灘上炸得坑坑窪窪,建康城頭上也捱了無數炮,但現有的火炮技術還不至於使城牆垮塌。他也依然不敢放心地讓運兵船靠岸登陸。

他率軍南下突擊建康其實是想討個巧,想要快速結束戰爭。若能用火炮將建康城中的李豫嚇得逃跑遷都,守城兵卒的士氣必然低落,也不會頑強抵抗,他只要將建康拿下,取得南唐的都城。會徹底折垮唐軍的士氣,其餘各地的殘餘勢力也能夠很快一掃而空。

可李豫被他給嚇倒了嗎?唐王李豫確實是害怕,但他更害怕撤離建康之後,整個家國落入李嗣業手中,屆時天下沒有他的容身之地,到時候更是死路一條。所以說這個時候他的認識還是清醒的,沒有被元載和王縉誤導。

可眼前的李嗣業大軍威勢極大,爲了組織敵軍他南下的時候將運河的多處河道堵塞擁塞,可雍軍依然利用強大的騎兵和機動步兵,迅速控制了江北地區,並且敲開了襄陽佔據了荊襄,更掌握了漢口和江夏,長江天險已經被他從中游打開了一個缺口。

眼見敵軍水師橫行在長江江面上,他有心留下來抗擊強敵,卻暫時沒有人和他站在一起,給他以強有力的支持。他在等郭子儀,如果郭令公說建康守不住,他就放棄幻想撤退遷都,若是郭子儀說能守住,他就留在這裡親自登城督戰,與唐軍將士們共存亡。

他孤零零地坐在殿中的龍榻,耳邊時時聽得城外那轟鳴的炮火聲,彷彿這些炮聲都如重錘一般擂在他的胸口上。

皇帝心心念唸的救星郭子儀正在快馬加鞭回來建康的路上,他一接到皇帝的聖旨,得知李嗣業已經將船隊開至建康城下,準備攻打國都,頓時心急如焚。十分擔心李豫在元載等人的遊說下逃離建康,那樣江南局勢才真正惡化到無法挽回了。

郭子儀只帶了十三名隨從,星夜兼程從往建康趕路,每到驛站便換馬,遇到水路則行船,連口水米都沒來得及吃,更是兩天兩夜沒有閤眼。

他剛進入健康城門便看見皇帝派的使者在門口等他,使者上前叉手說道:“令公,陛下在宮中等候已久,命我在此迎接令公。”

郭子儀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天子還在建康,這樣他就放心了。

他在宮使的引導下進入乾元殿,皇帝李豫在殿中徘徊等待,看到郭子儀蹣跚着腳步快速走來,他有心上前去攙扶,但礙於自己皇帝身份,只是收斂去臉上的喜意,連忙對郭子儀說:“事態緊急,令公就不必行禮了,我只問你,如今李嗣業水軍十幾萬,炮艦百艘,其餘各類戰船更是不計其數橫亙在江面上意圖攻下建康,建康城能否守得住?”

“能,”郭子儀斬釘截鐵地答道。

“有幾成把握。”皇帝又問道。

郭子儀猶豫片刻又回答道:“江灘上有僕固懷恩率京口守軍五萬人,建康城中也有神策軍十萬,只要陛下登高一呼與三軍將士同心留守,定能上下一心,使雍軍水軍不能逼近半步,所以臣估算的把握則在九成之數。”

李豫這才放下心來:“既然有九成,朕又何懼敵軍炮火轟鳴,當與令公一同登上城牆固守,以勵三軍將士之銳氣。”

郭子儀沒想到皇帝肯親自登城禦敵,感動之餘也連連勸諫道:“陛下乃國之根本,切不可以身涉險,登城禦敵之事,讓老臣來就是。”

皇帝李豫擺擺手笑道:“太子纔是國本,朕若是能親自登城,對三軍士氣乃是莫大的激勵,你就不要再推遲了,朕倒要看看這賊兵到底有多勢大。”

李嗣業大軍已經將炮艦上的炮彈打剩下了一成,可依然沒有把握登岸。當他拿出新研製的單筒望遠鏡觀察敵軍氣勢時,只見對面建康城的牆頭上兵卒的呼喊聲驟然激烈,有兩人在將官們的擁護中登到了城樓前方。

雖然這望遠鏡還不甚成熟,他也能夠看出這兩人的甲袍非同常人,能夠一登城就將唐軍士氣拔上一個高度的,除去郭子儀和皇帝外,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三人能夠做到。

既然郭子儀已經回到建康,皇帝也抱着和城池共存亡的決心,這場仗也就沒有再打下去的必要、就算強行登陸也只是白白折損一部分將士的性命而已。

李嗣業快速滅亡南唐的計劃已經流產了,但他已經在長江中游的對岸江夏成功站穩了腳跟,眼下只能按部就班一寸一寸地蠶食江南的土地。

由於長江江面已經完全被李嗣業控制,南唐朝軍隊只能把重兵放在建康和鎮江附近,因爲長江水師盤踞上游,如同懸在唐朝君臣頭頂上的一把利劍,萬一他們將重兵調走去防禦某地,李嗣業的長江水師突然揮師南下,後果實在難以想象,所以堅守建康必然是唐軍的第一要務。”

在這種情況下郭子儀向皇帝李豫上表建議,在江南各郡城中恢復府兵制,給一些膽大勇毅的百姓頒佈軍籍,他們可免除賦稅,甚至可以領少量的糧食補助,平時也只需參加訓練或者種田,但若是雍軍來攻城時,就必須響應太守號召拿出武器上城牆堅守。

暫時恢復府兵制,能夠解決一部分南軍兵力不足的問題,兵卒們在原地守城,也是保護自己的故土,必然會效死抗敵。

wωw⊕ttκá n⊕¢o

所以雍軍雖然已經渡過了長江,但每攻克一城一郡,都要耗費相當多的彈藥和將士的生命,同時江東兵野戰雖然力量偏弱,但他們守城的本事着實不弱。且南方人的忠君思想比較一致,絕不會出現似北方那般一州之地絲毫不抵抗就獻出城池的事情。

李嗣業將麾下十幾萬人馬分爲三軍,連同炮營也分爲三支,歸屬不同的將領統帥,全面攻佔江州後,開始進攻饒州,選擇進攻的路線也離長江較近,可以就近從長江上的運糧船進行補給。

只是近來他的由於水土不服,身體每況愈下,經過隨行的軍醫調養後,依然食慾不振,行動也越來越不便。

這讓他心中有些擔憂,統一天下的大業尚未完成,他一旦出現什麼意外,南征的計劃就會中道擱置,自己渡過長江後的一切努力也會付之東流。

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
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