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

郭曖和昇平公主歡天喜地回去了,他連忙跑去給南八報喜,南八激動之餘,向郭曖提出告別,要立刻回到襄陽去。郭曖再三挽留他多住幾日,卻無奈其歸心似箭。

南八離開建康城不久,魚朝恩便派賀蘭進明沿着長江水路乘船前往江城,但由於是逆江水而上,賀蘭進明乘坐的又是大船,所以便在沿途州縣調動縴夫,排場遠勝郡王親王。

賀蘭進明的大船最終在江城碼頭靠岸,南八卻沒有在江城停留,直接前往了荊門附近,潛伏在附近的一座小村落裡等待消息。他其實潛意識裡是不相信朝廷的,只有親眼看到他們帶兵前來救援,才能放心地回襄陽城稟報。

賀蘭與許叔冀交接之後,自然要表現出與許叔冀不一樣的地方,否則讓魚公在皇帝面前難以交代。

他親自起大軍七萬,朝着荊門方向進攻。

守在荊門的雍軍兵卒不過六千餘人,賀蘭進明佔據了兵力上的優勢,可就算如此,他率軍進攻荊門也是做做樣子。唐軍攜帶了大量的遠程弩,只是遠遠地對着荊門殘破的城牆進行襲擾。雍軍將領立刻派人向負責圍城的田承司和李懷仙稟報。

田承司得到荊門傳過來的信保,頓時大喜,拍着案几說道:“在襄陽這混賬地方幹堵了郭子儀一年多,閒的連鳥都快掉了,終於有唐軍上門來送死,給荊門守軍下令,讓他們撤出荊門,給唐軍一點甜頭。”

“等等,”李懷仙擡手攔住傳令兵,對田承司說道:“如今主公已經到達了南陽,何不先把這道命令發給主公看,等主公做出批覆之後,再命令前方也不遲。”

“戰機不可失,等快馬到達南陽,然後再傳到荊門關。萬一唐軍這幫小子膽子小跑了怎麼辦?”

“田兄放心,我們在江城的斥候傳消息來,荊襄節度使已經從許叔冀換成了賀蘭進明,此二人一丘之貉,皆是膽小怕事卻貪圖功勞之人,我們可以先下令荊門關守軍按兵不動示之以弱,他們必然城下虛張聲勢向建康的皇帝李豫表忠心,輕易不會撤退。“

“好,那就先報給主公。”

襄陽到南陽也不過百餘里,但李嗣業已經從南陽動身,率領親衛營來襄陽城督戰,信使在半路上便遇到了他,將田李二人的稟報函獻了上去。

李嗣業同意了兩人的戰法部署,在書函後面批覆道:“可以進行圍點打援,但要思慮縝密,示敵以弱,誘敵在襄陽城附近,以飛虎騎擊破之。大軍圍城一年,各部均已疲憊,一定要以雷霆手段速勝,內外線時間拖長了對我們不利。”

信使將他批覆後的軍令呈送至襄陽城外的行軍總管大纛處,然後直接傳遞至荊門,守荊門的將領看了軍令霎時皺起了眉頭:“賀蘭進明這個膽小鬼,只敢用遠程弩機對着城牆上放箭,連前鋒部隊都不敢接近城牆百米處,這讓我們怎麼示弱?”

他的副將建議道:“若不然,我們派一半兵馬出城與敵軍對峙作戰,然後詐敗退出荊門關?”

“這招術也太老套,怕是騙不了敵軍,但是也只能這樣了。”

……

賀蘭進明端坐在大帳中端着酒盞與部下飲酒作樂,面前的氈毯上有幾個腰肢纖細的美人歌舞助興,軍中主薄端着賬目在大帳一側耐心等待。等到這曲歌舞結束之後,才上前說道:“到今天爲止已經浪費了弩箭箭矢十萬三千支,估計再射十天就要告罄。”

進明嘿嘿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再對着荊門關的城牆射他個十天,這樣也算是對得起郭子儀了。到時候我們就撤軍,向陛下稟報說荊門關難以攻克,我們已經盡力了。”

“哈哈,大夫說得對,用強弩攻城可是浪費兵卒們不少力氣,兄弟們沒有功勞也算有苦勞。”

“小的們儘管放心,回去之後我賀蘭進明就算傾家蕩產,也不會虧待兄弟們。”

“多謝大夫!哈哈。”這些兵將油子觥籌交錯,全然不顧百里外另一個地方的兵卒們已經在餓殍之中。

一個小將掀開簾幕跑進帳中,急匆匆地跪地叉手道:“大夫,守關的雍軍突然列陣出城,兄弟們毫無準備,還請大夫定奪。”

“啊!”賀蘭進明驚懼地從案几上站起來,慌忙問道:“現在撤是否來得及。”

他的節度副使是李國貞,此人本來是安史叛將,後來歸順大將李光弼,李光弼投降李嗣業後,他只好在郭子儀和魚朝恩勢力之間左右逢源,但又誰也不敢得罪,勉強混了個節度副使,也毫無話語權。

但李國貞昔日在安史叛將中是墊底的存在,軍事水平上卻遠遠地超過了賀蘭進明,他站起來問道:“對方出來多少人。”

賀蘭進明這纔跟着問道:“對,對對,多少人?”

小將叉手稟報道:“啓稟大夫,好像有三千多人。”

“才三千人?”李國貞向賀蘭進明道:“大夫,我覺得可以和他們碰一下,我們六萬大軍對付三千人,應當是輕而易舉,這樣向陛下報捷的時候也有得誇。”

賀蘭進明道:“你說的對,打仗怎麼能沒有繳獲,如果有順風仗,還是可以打一打的。今天的宴飲就停了吧,所有人都跟我到軍陣前,看看我們是怎麼收拾雍軍的!”

唐軍從大營傾巢而出,荊門關前擺開了陣勢,但朝廷百戰精銳早已在北方的無數戰役中折損殆盡,這二年才徵募的南方兵未經戰陣,僅僅擺好陣型就花了一些功夫,但依然有些紊亂,等於是把自己的弱點全部暴露在了敵軍面前。

也幸虧出城挑戰的雍軍將領膽子較小,看到敵軍的紊亂後沒有及時抓住戰機,他更是沒有想到敵人竟然這麼拉胯,用誘敵深入對付這幫人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唐軍列陣完畢後,立刻動用弩車朝着敵軍陣列激射。雍軍將領使出他們慣常對付萬箭矢齊射的手段,將兵力大面積地散佈開來,各自組成小隊向前衝擊,造成拼死一搏的假象。

當關前的雍軍衝鋒到一半的時候,飛來的牀弩造成了十幾人受傷,眼看這戲馬上就要演過了,他們連忙下令撤退,慌忙轉身往關城內退卻。

賀蘭進明大獲全勝,當下喜不自勝,命令全軍向前進攻,這一波說不定能將荊門給收復下來,這可是實打實的功勞。

“趁着士氣旺盛,給我攻城!哈哈哈。”他過於得意忘形,沒有看到節度副使李國貞在旁邊的鄙視,這種水平的菜雞都能獲勝,也不知道是老天爺開眼了,還是對面雍軍也是菜雞?

賀蘭進明在整個戰亂的七八年中,一直屬於那種在戰爭的夾縫中混跡的官僚,別人在戰場上廝殺浴血奮戰的時候,他躲在旁邊觀望。雍丘被圍困,他不發一兵相救,睢陽被困他依然不發兵,結果到了南北對峙的最後期,別人都已經升級打怪成爲了一流或二流將領,他依然還是戰場小白。由於南方朝廷軍事將領的不斷折損投降,他這樣的人到最後居然也能夠身居高位,足以說明李豫朝廷的難以爲繼,只剩下郭子儀、張巡這樣的精英苦苦堅持。

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
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勸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業白馬入長安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沒的功勳第三百二十章 悶熱的相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歷史會晤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將至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