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

撥換城主街土道上傳來馬蹄疾馳聲,樓上衆人敏感的神經觸動,伸入盆中的筷子停滯,隨後李嗣業和其餘三人若無其事繼續夾肉,任承嗣卻忍不住離席而起,站在窗口向外探望。

三名身後揹着辰旗的宣令官縱馬進入街道上,在交叉口分道揚鑣,一人前往城使府,一人前往折衝府,一人在驛站旁邊大聲宣令:

“磧西節度使蓋中丞有令!近日有突騎施使者過境,沿途各軍鎮、各城、各驛站、驛館需放行接應,供給飲食草料,大開方便之門!不得有誤!”

任承嗣從窗戶前離開,坐回到席位上大聲說道:

“突騎施使者要來?敢情是又來抱大腿了,討封什麼可汗,都督!要我說聖人對這些胡虜太寬縱了,某些人封了國公尚且蹦躂,應該把這突騎施中的三姓貴人殺個乾淨,傳首長安,這些西域宵小才能徹底乖服。”

幾位校尉自然嗤之以鼻,他們這些小軍官,管好自己眼皮底下的事情就好,何必去操聖人的心。

“倒是不用擔心有什麼大陣仗了,這使節都派來了,要安穩好一陣子。”

“我看未必。”李嗣業雙手抱胸說道:“這突騎施人並不是來求封號的,而是來求援的。”

他話音一出,幾人皆把目光投過來,任承嗣更是吃驚地問道:“你如何得知?”

他環視衆人後咳嗽一聲,坐直腰板左手掰着右手指頭侃侃而談道:“數日前邊關急報,蘇祿被部衆所殺,你們也都知曉了罷。今日便通知要派來使者,必然是事急從權。據我所知,突騎施內部早已分化爲黑黃二姓,蘇祿被殺也是因二姓紛爭,如今他們內鬥不止,自然要來找外援,這倒正合了新上任的磧西節度使蓋中丞的意。”

幾人更摸不着頭腦了,趙元韋訝異地問道:”這黑黃二姓又都是何人,我只知突騎施有蘇祿可汗,可汗帳下有大將莫賀幹達和都摩支。”

李嗣業心中暗想,原來唐軍的信息共享只限於高層,這些基層軍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對的,賀莫幹達便是黃姓勢力的代表,扶持娑葛之子爲可汗,都摩支大權落空,轉投黑姓,扶持蘇祿之子骨啜爲吐火仙可汗,所以雙方都要來向都護府求援,以逆轉眼下的僵持局勢。我所知道的,也就這麼點兒了。”

任承嗣等幾名校尉面面相覷,韓章拱起雙手,雙目帶着幾分敬佩之色問道:“嗣業兄之前,可曾是在勃達嶺頓多城擔任守捉使?”

“非也,”李嗣業直接了當地搖了搖頭:“我之前不過是在蔥嶺喝盤陀古城擔任守捉使,撥換城以北邊防從未來過。”

“那何以對突騎施漢國內部如此瞭解?”韓章不恥下問道。

李嗣業心中很舒服,他拽着下巴上的短鬚略微一思慮,心中便有了計較,雙手託着膝蓋說道:“本人坐鎮蔥嶺擔任守捉使時,最喜歡款待來往客商,這些人走南闖北居無定所,卻博聞強記無所不知,我今日的這番推論,便是根據過往幾個曾經到突騎施部落做生意的行商的所見所聞得出。”

四人聽完之後,臉上露出自嘆不如的神情,看來是對李嗣業的話深信不疑。他們卻沒有再說什麼吹捧的話,而是鄭重地朝李嗣業一拱手:“受教了。”

李嗣業淡定地點了點頭,知道他們現在才真正是對自己佩服有加,剛剛不過是虛泛迎合而已。

這韓章愈發來了興趣,又拱手對李嗣業問道:“那依李兄所見,安西都護府會如何應對?”

這話算是問到點子上了,李嗣業立刻根據他腦海中早已未卜先知的記憶,略作編排說道:“當然是扶持一個,滅掉另一個。不管是黑黃二姓哪一方前往都護府求援,蓋中丞都不會放過這千載難逢的立功機會。我估計這兩家都會去求援,但由於黑姓可汗吐火仙是蘇祿之子,而黃姓可汗是娑葛之子,曾經與蘇祿有數場惡戰的蓋中丞,自然會厭惡黑姓而扶持黃姓。當然,這些都需要朝廷上下商議定奪,所以我估計等到出征突騎施,拿下碎葉鎮時,已經是明年六月份以後了。”

這些衆人倒是能夠猜得出,如今已近十月,磧西天氣已經開始轉寒,突騎施使節尚未到來,等他們與安西都護府知會,再報知朝廷,再等朝廷把旨意發下來,然後調動軍隊保障後勤隊伍,再通知石國、史國、拔汗那等協從軍,最後再選擇黃道吉日出徵與黃姓可汗匯合作戰,這當中的過程確實需要小半年。

這時酒宴上已經是杯盞狼藉,兩罈子葡萄釀已喝得涓滴不剩,水盆羊肉也只剩下了盆底的殘湯。

李嗣業一抹嘴站起來,朝幾位校尉拱手說道:“多謝幾位校尉今日款待,嗣業不勝酒力,等他日閒暇之時,我親自做東,仍在這座胡姬酒肆中,請諸位豪飲。”

說完他已經轉身在衆人訝然的目光中下樓,腳步在木樓梯上發出趟趟的聲音。

校尉們的隨從們都聚在一樓的四方案前聚餐,也是同樣的水盆羊肉,同樣的分量,不過酒水就低劣了,是廉價的本地釀造三勒漿。

只見田珍正趴在桌上,摟着另一個軍官的肩頭,旁邊坐着藤牧,對着滿桌子瞪大眼睛側耳傾聽的人說話:“我跟你們說啊,那燕小四進去之前,狂得很,說什麼兩百軍棍他都不哼哼一聲,結果呢!關進去還不到四五天,就已經哭爹喊娘……”

原來他們兩個也在下面吹牛,李嗣業無奈地朝兩人招招手:“別諞了,我們走。”

任承嗣等四人站在酒肆窗口朝下方眺望,注目着李嗣業牽馬離去。

趙元韋雙手叉腰,挺着肚子問旁邊三人道:“三位校尉,對於這個人,你們怎麼看?”

任承嗣拽着鬍鬚說道:“能耐比我高,水平也比我高,僅此而已。”

韓章以青白眼翻了他一記,毫不客氣說道:“當然比你高,傻子都能看得出來。元韋是問他爲人如何。”

袁棠說道:“這個李嗣業,功利心太重,不好相處。”

任承嗣立刻諷刺袁棠道:“你這不是在說你自己嗎?以己度人,要不得!”

趙元韋倒是淡定地說道:“我倒是覺得,他對突騎施汗國的瞭解,不是從商人們那裡得來的。你們想想看,絲綢古道在西域共分兩條,一條經過蔥嶺南下天竺,另一條從勃達嶺途徑,入碎葉,過石國康居,進入波斯入大食。這兩條商路上的人,通常都是各走各路,不會輕易變換商路,所謂商人告知不過是無稽之談。”

“那依你之見?這李嗣業的消息是從哪兒得來的?”任承嗣好奇地問道。

“當然是從突騎施得知!他必定養了幾個探子,以商隊的身份進入突騎施打探,所謂未卜先知的能耐也是由此而來。所以他的身份也不止是第八團校尉這麼簡單。你們想想看,趙盧水挪走了第八團四個月的餉錢,加起來高達百萬錢,他哪兒來這麼多的錢?就算他家中豪富,要換做你,你願意拿出近百萬的錢財給朝廷的軍隊發餉嗎?有如此多的錢財,在長安上下打點一番,不說正四品的疏勒鎮使,五品的撥換城使總能輕易當上的吧,何必來這樣一個對朝廷心懷怨念的重組三百人團?”

袁棠、韓章兩人恍然大悟,衆口一詞低聲道:“他是蓋嘉運從北庭繫帶來的親信?”

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
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七百九十章 謀劃出逃長安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襲城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職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